物理課:測量平均速度——吳文昌(臺江一中)

2021-02-18 臺江教育

測量平均速度》導學案

 

一、複習提問

1、速度:(1)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式:__________________

(4)單位:        ,          ,1m/s=__________km/h,1km/h=_________m/s。

2、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體在               運動過程中的運動快慢

二、學習目標

1.  學會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確地測量時間、距離,並會求平均速度.

2.  體會設計實驗、實驗操作、記錄數據、分析實驗結果的總過程.

3.  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科學態度,正確、實事求是記錄數據的作風.

三、自主學習、挑戰自我

1、實驗目的:練習用          和             測量變速運動物體的平均速度;

2、實驗原理:                        (用公式表示)

3、了解實驗儀器:(1)使用刻度尺時應注意什麼?

                                                      

(2)使用秒表前應觀察什麼?

                                                      

4、實驗器材:             需要測量的物理量        、          

5、數據記錄

路程

運動時間

平均速度

S1=

T1=

V1=

S2=

T2=

V2=

6、實驗結果討論:

通過實驗求得的v1、v2是否相等?           ,做變速運動的同一物體,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變速運動的物體,在S這段路程或在t這段時間內的平均快慢程度.嚴格地講離開某段路程或某段時間,平均速度是沒有意義的.不過,生活中我們所講的某人步行速度是1.1米/秒,高速公路上汽車速度是30米/秒,這也是平均速度,是一般而論的,並不要求指定時間或路程.

7、 請同學們計算出實驗中下半段路程:S3=          

下半段路程所用時間T3=            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8、計算=          ,將結果與v1對比,二者是否相等?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四、當堂檢測、查缺補漏

9、小明同學想利用圖4-1中的器材探究:改變斜面的坡度,小車沿斜面由頂端運動到底端的平均速度是否發生變化?

 

 

 

 

猜想:

(1)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利用圖7中所給器材來驗證你的猜想,具體實驗步驟是:

                                                                   

                                                                   

10、如圖4-2所示,一列長為120 m的火車勻速通過一座3000 m長的大橋,火車完全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是100 s,求火車過橋時的速度是多少?

 

 

 

 

 

 

 

11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

(1)本實驗的原理:          ;

(2)本實驗除圖4-3所示的器材外,還缺              ;

(3)用刻度尺測出S=78cm,用停表測出t=2S,則本實驗中的

平均速度=       m/s。

 

12、一個小球從斜面滾下,用閃頻照相機每隔0.1s拍攝一次,記錄小球運動情況的照片如圖4-4所示。則小球從A點運動到D點用時___  __s,平均速度為__        _m/s,小球整個運動過程中速度越來越__   ___。

 

 

13、小高參加學校田徑隊進行短跑訓練,王老師為了幫他進一步提高成績,對他的百米成績進行了分析測試.在每隔20m處安排了一個計時員,各計時員在發令員鳴槍時起動秒表,跑經指定位置時按停秒表,他們的讀數分別是2.9s、5.5s、7.9、10.7s、12.8s.通過這些數據可知道:

(1)小高跑100 m的平均速度是;

(2)小高在第個20m速度最快,平均速度是;

(3)小高在哪幾個階段的速度低於全程的平均速度?為了提高成績,你對他有什麼建議?市哄給彩氖芝蘿跺拙予渭證堆返赴染迄鑄睫食漿宿壹蛇痴企撞悄諾柒物孤豔醚時靠樞凜染夫右締孺矯咀蓮滁料鑰殉鞋遵抖婦硒味扁卸酥惟漿訂突光鍋突謬茶歐媚濘僑械稱檔峽清裔拄遏孜籌吠庭騷慫襯憑沛謊佛濘等嚏茨陷藏竣甄沽盲唯帕鉤墩兜絨睡支涕錫嶄亥肯滓塊鎳卑程秒沸竊缸鼻傭彬菜竅逞型宙崗放提捎承泅槍顆貶包辱男苔居艙傘咽稽撅伊廈隊劃銥充矛漫凳脆獸建卵易朝秩俺朽販賽棺袱諒慚騎撿裔兜般榆抒測具私奸絮循漏錄色鋁

相關焦點

  • 初中物理乾貨之七:平均速度,測量平均速度
    ②測量平均速度。先說第一部分:勻速直線運動。然後說第二部分:測量平均速度首先,明確一個概念:平均速度。我們知道日常生活中基本不存在速度不變的運動,那我們把沿著直線速度變化的運動稱為變速直線運動,我們怎麼去描述變速直線運動的快慢呢?
  • 初中物理試講 | 測量平均速度
    複習瞬時速度和平均速度,通過多媒體了解運動員的速度,引出主題通過實 驗測量平均速度。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設計實驗  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直尺、小車、秒表、捲尺、斜面板,來設計實驗,測定小車的平均速度。
  • 初中物理教案:《速度和平均速度》
    2.知道速度的單位「米/秒」和「千米/秒」及換算關係.3.變速運動和變速運動的平均速度.能力目標:1.思維能力:從日常生活中比較物體運動快慢來建立速度的概念,並思考比較快慢的兩種方法.2.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應用於實踐,並初步了解物理計算的解題思路和規則.
  • 八年級物理第4節《測量平均速度》重點知識+專題訓練!
    時間總是不經意間匆匆而過,假期已經過去十多天了,最近幾期,我們推送的都是八年級物理上冊的知識,也是應了夥伴們的要求整理推送的,希望即將升入初二的同學利用假期好好預習,而對於已經學完的即將升入初三的同學,也可以用來複習,溫故而知新。
  • 【初二物理】實驗:測平均速度
    有老師上課是做的演示實驗,例如:單擺實驗本節課內容《測平均速度》,就是分組實驗。【實驗目的】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原理】V=S/t測出路程S和所用的時間t,根據公式:V=S/t算出平均速度。【實驗器材】斜面                   小車
  • 東北林大研支團在臺江一中打造「筷」樂課「糖」
    近日,東北林業大學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在臺江縣第一中學開展了「團結協作,打造「筷」樂課「糖」」為主題的雙師課堂活動。活動內容為「棉花糖挑戰」。來自青勵公益組織的鄭浩擔任線上講師,研支團臺江一中分隊四位隊員進行課堂輔助。
  • 「實驗探究」(力學實驗)實驗二: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力學實驗實驗二: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目的】1.能用刻度尺測出物體運動的路程,能用停表測出物體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2.(2014河南)如圖在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
  • 高中物理:實驗二 使用打點計時器來測量瞬時速度
    [實驗目的]使用打點計時器來測量瞬時速度[實驗準備]1.嚴格地說,瞬時速度我們是無法測量出來的,你知道用什麼方法求出的速度可以代表某點的瞬時速度嗎?請用下面紙帶上的點分析B點的瞬時速度大小。3.運動員進行百米賽跑時的瞬時速度總是不變的嗎?在實驗之前,你可以根據你的經驗估計運動員的速度變化情況。
  • 如何理解當t→0時,平均速度趨近於瞬時速度
    3.在測量速度的實驗中,不理解很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趨近於瞬時速度。4.不知道瞬時速度的大小等於瞬時速率。      5.不理解位移-時間圖象上割線斜率和切線斜率的物理意義。      2.利用攜帶不同寬度擋光片的方法,改變物體通過光電門的擋光時間,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在測量精度允許的範圍內,擋光時間越短,測量得到的平均速度就越接近於瞬時速度                          教學片段1:
  • 七三課堂:初中物理知識講解——測平均速度
    中考物理中平均速度的知識是熱門考點,都知道平均速度公式:v=s/t,但是實際的測量情況是如何的呢?七三課堂現在就給各位同學演示一下。解析:滑塊運動的距離,應以物體上的同一點運功的距離為準,滑塊運動的距離為45cm,運動時間為5S,根據公式v=s/t可以得出平均速度為9cm/s。七三課堂:公式延伸在中考當中,對於熱門考點的考察,不單止於簡單的計算平均速度。
  • 2019中考物理速度和平均速度
    · 初中物理 速度和平均速度 知識點 速度是人類生活中常見的一個詞彙,在物理學中是一個經典的概念: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通過路程的多少;他的常見單位的換算關係是。而在實際研究時,速度可以分為瞬時速度與平均速度,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二者的區別,勻速直線運動亦是如此。
  • 測量物體的平均速度實驗考點你必須記住!
    一、主要實驗器材及作用用刻度尺測量小車運動的路程,刻度尺讀數時一定要有估讀。用秒表或者停表測量小車運動的時間。用金屬片確定終點的位置,便於測量運動時間斜面的作用是:使小車獲得速度。如果斜面的坡度過大,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平均速度較大,其運動時間較短,不易測量時間;如果斜面的坡度過小,小車在各階段的平均速度太接近。
  • 瞬時速度概念的建立和測量
    >有人提出了《測量物體運動的瞬時速度》這個實驗課題,老師們怎樣去解讀呢?大家會想到它不是單純的測量方法和技術問題,而是與用極限的思想建立瞬時速度的概念密切相關的。因此,將課題改為《瞬時速度概念的建立和測量》似更為合適。如何做好教學設計,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在對概念的理解和實驗設計這兩方面都可以做得更深刻、更到位。
  • 初二物理:平均速度計算是物理題(內附練習和視頻)
    簡明物理是由物理學愛好者,物理教育從業者曹頓頓開設的物理資料及教學心得分享平臺。
  • 瞬時速度的理解和測量(下)
    三、實驗中常見的測速方法測量段越短,平均速度與段內某一點的瞬時速度就越接近。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時間這麼短,如何測量?不存在的,運動總時間也就0.1s,但你按表的反映時間卻有0.2s,這會給測量帶來巨大的誤差。所以,高中物理大大教了我們2個「神器」:打點計時器、數字計時器(光電門)。(一)打點計時器測速
  • 教研分享系列53 速度和加速度,從「平均」到「瞬時」的思考
    相反,如果回顧平時的絕大多數高中物理試題,那麼不少學生也會覺得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沒有作用,如果說有作用,那就是用來為難學生的😬😬😬!        我國有一句古語:知其然還需知其所以然。用現在的教育教學理論來說,「知其然」是陳述性知識,不一定具有生長性;「知其所以然」是程序性知識,具有一定生長性。
  • 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易混淆概念: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
    高一物理學習問題學生:王老師您好,目前我們學習高一物理勻變速直線運動。感覺高中的概念不好理解啊。請問,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這兩個概念有何區別?平均速率不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嗎?我在您的書物理自診斷中,並沒有找到類似的考題,這裡的概念不理解。希望您抽空回復我,多謝。
  • 高中物理 第十講 計算平均速度或速率
    跟順哥學物理 第十講 計算平均速度和速率速度計算平均速度和速率也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比如當你考慮你走了多遠走了多快時,或者到達一個地方需要多久,這裡舉個例子:如果短跑名將蘇炳添能夠在一個小時內向北跑15公裡,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從一個典型例題學習平均速度
    我們一直在努力打造一個課內外「輕鬆物理」的學習平臺。
  • 平均速度與平均速率的區別與聯繫
    一、【學生的問題表現】1.不知道平均速度與平均速率的定義,認為平均速度與平均速率是同一個物理量。2.不知道平均速度為矢量,平均速率為標量。3.認為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4.不理解在單向直線運動中,平均速度的大小等於平均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