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詞學成就在中國詞史上能否排進前五?

2020-12-09 彩虹的星星

中國歷史上能和辛棄疾的詞學成就相PK的人,說實話,確實很少。像蘇軾,我始終覺得他在人生造詣與思想境界上比辛棄疾還差那么半格,所以這就導致他的詞學成就比辛棄疾要矮半格。一流的文學境界是由第一流的思想境界決定的,所以一個文學家不是第一流的思想家,那麼他的作品也始終跳不出他思想的圈子。蘇軾與辛棄疾相比,他多了幾分矯情,多了幾分虛榮,沒有辛棄疾顯得那麼真誠,那麼更通天地之氣,這是他在思想上與作品上比辛棄疾差的最根本的原因。一個人要做到純化天然那實在是太難了,你要洗掉整個社會娘娘腔病虛榮矯情病的傷害,那你不在精神上死上N回那是斷辦不到的。要是有誰敢跟你說他本性純良,你給我說是哪一個,我直接唾到他臉上!

辛棄疾

有一句詩,我第一次看就驚為神作,叫做,「此生自斷天休問」,這是何等的霸氣與自信,流露出作者對蠅營狗苟之人怎樣的鄙視與厭煩。我一下子就覺得它與《離騷》的境界相通,具有神一樣的品格與與天下為敵的史詩個性,這是何等瀟灑浪漫的人生境界,但它不是裝出來的,它背後有憤怒與狹仄,有向相反方向行進的魄力,這是人間沒有幾個英雄能夠做到的事情。而這句詩的作者正是辛棄疾!

眾裡尋他千百度

辛棄疾的作品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有兩首,一首便是這闕《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收錄在初中課本中;一首是《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收錄在高中課本中,不過現在高中課改,古文收錄過多,貪多求全,現在學生對這首詞也沒有以前那麼熟悉了,看來那些教育家們也該好好反思一下他們給現代教育都帶來了什麼!不過這兩首作品都不是辛棄疾最優秀的作品,他真正最優秀的作品收錄在《宋詞三百首》裡面,像《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這些作品才真正體現了辛棄疾的才氣與優秀,才真正讓人感受到什麼叫渾然天成,詩才無敵!

感傷

尤其是那首《賀新郎·甚矣我衰矣》,我初次相見就驚為神作,擊節附和,詠誦不止,想人生能如此,真是痛快得不行!裡面每一句都堪稱神句,每一句都攪起我內心的波瀾。「回首叫,雲風飛起。」真正一流的詞作,它不是在描摹現實,而是在描摹內心。你還能叫雲飛起來,把你能得不行。是的,在文字裡面,在我的想像裡面,我就能做到。

「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兒。知我者,二三子!」我們都希望能瞻仰一下古聖先賢的風採,都遺憾生得太晚不能和偶像見上一面。其實見了也不過如此,用嘴說話,用耳朵聽,我不是遺憾見不到他們,我是遺憾古人看不到我的風採!這不是自信,不是霸氣,這是經歷種種挫折與失落之後對現實的憤怒與不滿,向現實發出自己堅韌而不合作的聲音!

村居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這是何等詩意的人生境界,這是何等詩意的心理體會,一個人一生的追求可能也就是在天地之間放飛自我,非常開心,非常歡喜地在山川間玩耍,這是一個很高的境界,對於我們社會人來說,這是一件很難辦到的事情,對於我們這些凡胎肉體。

一個人將自己的全部功業都壓在一件事情上是很危險的,比如辛棄疾,一心要收復失地,振興大宋,可惜熱臉貼個冷屁股,人家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一腳踏開。自己心裡老不痛快,仿佛自己的意志被人反覆強姦,所以滿心的憤懣無處發洩,只好流於筆端。幸好咱辛棄疾還是個文藝青年,筆力雄健,可見平時閒暇也沒少在這上面花功夫。東邊不亮西邊亮,人家錘鍊出個文豪來,寫出無數絕世的文章。一心想在政治上建功立業,擠破了腦袋想混成個一代名臣,可是事與願違,年華都留在了文字裡。由此可見,雞蛋不要全放到一個籃子裡,這話還是有道理的。這個世界是多變的,是有規則的,不是胡來的,所以一個人也要隨機應變,不斷努力,重要的是抓住時光,不要虛度年華。

美景

我最討厭的就是那些抱怨自己這不會那不會的人,仿佛只有上帝啪的一下子給他塞一個技能才對得起他。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都是一個寶庫,完全有能力向各個方向伸展自己的四肢,那些天才說只是庸人的自我安慰與俗者的不上檔次的漏見,當然,身體有缺陷者除外,和有明顯不足的例外,比如你五十歲了要勵志參加全球田徑錦標賽!我們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安身立命,也是為了打發我們的寂寞時光,防止我們墮落!

我覺得辛棄疾的詞作在中國詞史上排第一,當然,肯定有不同的意見!

相關焦點

  • 推動形成現代詞學批評理論體系
    很多詞學研究者認為,從詞學研究角度看,努力建構一種詞學觀念與詞史發展的融通之學,應是當代詞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詞,是一種具有鮮明特色的中國傳統文學樣式,具有詩和樂的雙重特性。有學者表示,儘管現在詞樂已經消失,但其「調有定格、字有定數、韻有定聲」的形態規範依然留存,而且非常穩定。
  • 中國詞史從此「神龍見首又見尾」
    浙江在線杭州6月2日訊 (浙江在線記者 孫雯 )《全民國詞》出版之前的中國詞史,用中南民族大學教授王兆鵬的話來說,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這樣的狀況,在《全民國詞》的主編、上海大學教授曹辛華那裡也得到了驗證。
  • 晚清民國詞學的明流與暗流
    而今回看晚清民國詞學,所謂邊緣與中心的關係已不復存在,朱祖謀的評價也再無一言九鼎之力。而從詞學譜系而言,朱祖謀與況周頤乃亦師亦友的關係,他們的詞學又同出端木埰、王鵬運之門,那麼這種同門師友間的極力讚賞具備多少學理性的內涵,自然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
  • 吳世昌先生和詞學
    他貢獻了一些與前人和同時代人不同的觀點,打破了詞壇的沉悶空氣。這本小書選了他關於詞學的論文,供讀者比較研究。    清代詞學興盛,尤以張惠言的常州派為著。張惠言尊崇詞體,主張作詞要比興寄託,意內言外,發展到極端,不免偏頗荒謬,貽害久遠。詞學界素重傳承,老一輩詞學家,或師朱孝臧,或尊況周頤,對詞學的發展做出了各自的貢獻。
  • 清代詞學文獻的搜集和利用
    清代詞學文獻種類繁多,數量可觀,但庋藏分散,迄今為止還沒有一部匯集一個時期的作品總集,一般研究者了解和搜集清代詞學文獻,主要依賴各類叢書和以單行本形式出現的別集、總集或選集。清代詞學文獻搜集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利用,從現代學術研究的角度看,怎樣才能充分發揮清代詞學文獻的學術價值呢 我認為,在利用清代詞學文獻過程中必須從校勘、史料、思想三個方面來考察它的文獻價值。首先應該注意它的可信度,從清人詞集及它的作者歸屬看,它沒有唐宋詞文獻那麼複雜,但由清人編纂的唐宋詞選及各種詞話,在唐宋詞的作者及作品歸屬問題上應慎重而行。
  • 如果詞史發展歷程中少了馮延巳,將會是什麼後果?
    其中韋莊、馮延巳、晏殊三人均是宰相,歐陽修官至副宰相,蘇軾雖仕途不暢,但其直接影響和改寫了詞史的發展。王國維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所以歌筵酒席的小詞逐漸融入了這些人的品格、修養和感情。於是在寫詞時,不知不覺就流露出了一種境界。那麼馮延巳詞的特點是什麼?
  • 推薦閱讀書目:《中國詞學研究》 曹辛華等 著
    一般來說,詞是中國文學史上一種特殊的韻文體裁。它經歷了從綜合藝術形態向純粹文學形式的轉變過程。在唐宋時代,詞主要是為配合流行音樂的歌唱而創作的歌詞,宋以後始與音樂相分離,逐漸成為一種具有特殊格律形態的抒情詩體。「詞」,作為一種詩體的專稱比較後起,它最初被稱為是「曲子詞」、「曲詞」、「曲子」「歌詞」等等,唐五代及宋初也很少直稱為「詞」。宋人為了區別古樂府,又把詞稱為「今曲子」。
  • 中國這11所大學排進世界前100
    從百強排行榜來看,美國大學數理最多,共有27所;英國第二,有16所;而中國則排到了第三,共有12所大學入圍。這11所大學中,大陸高校有7所,香港和臺灣地區加起來5所。可以說代表了中國在世界上最頂尖的大學實力,下面就帶你看看是哪11所大學。
  • 西南交通大學,能排進西南地區高校前五嗎?看完就知道了
    西南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土木工程、礦冶工和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發祥地,是國家211、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著名的研究型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的西南地區排名怎麼樣?請參考3個排行榜。
  • 辛棄疾繼承了蘇軾的詞風,藝術上頗有成就,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辛棄疾繼承和發揚了南宋前期愛國詞人的戰鬥精神和蘇軾的豪邁詞風,形成了他自己獨特而又多樣化的風格。後世詞人將他與蘇軾並列稱之為「蘇、辛」,以代表豪放詞派,但其成就卻遠高於蘇軾,其影響也比蘇詞為深。辛詞在藝術上的獨特成就,首先表現在善於運用生動的誇張與豐富的想像來創造雄奇闊大的竟境,充滿著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這是由他的戰鬥經歷和政治抱負所決定的。
  • 第19天:詞中之龍----辛棄疾
    他逝世前還高喊「殺賊,殺賊」。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將豪放詞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他是辛棄疾。早年經歷辛棄疾出生時,北方就已淪陷於金人之手。辛棄疾也不斷親眼目睹漢人在金人統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因而他有一種燕趙奇士的俠義之氣。
  • 辛棄疾,具有一般人很難達到的境界,他的人生波瀾壯闊
    歷史上有這樣一位人物,他在自己的一生中經歷了很多坎坷,他文採斐然,他壯志未酬,他文武全才,在戰場上廝殺。這個人就是宋代的辛棄疾,很多人都讀過辛棄疾的詩詞,都很敬佩辛棄疾。在這裡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辛棄疾的事跡,感受一下他的魅力。辛棄疾心中有遠大的理想,但是在當時那樣黑暗的社會環境中,他的能力無處去施展,很是遺憾。
  • 多重網絡中的詞學研究
    近20年來,詞學研究有所進展,但仍存在一些問題。詞學研究應在多重網絡中展開。首先,詞學是專門之學,但研究者仍需建構開放的知識網絡。
  • 王兆鵬:英雄詞人辛棄疾的詞世界
    年老以後,「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國」(《滿江紅》),可惜我這樣的英雄,在江南虛度年華,如果能夠得到重用,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我可以讓中國雄起,不再受敵人的欺凌」。辛棄疾也天生一副英雄模樣,身材肥胖魁梧,壯健如虎,紅頰青眼,目光有稜,眼睛一瞪,就光芒直射,威嚴冷峻。摯友陳亮題贊他的畫像時,說他「眼光有稜,足以映照一世之豪」(《辛稼軒畫像讚》)。
  • 美國無緣前五,中國排在哪兒?
    今日曦哥給大家分享一篇外媒CNBC報導,在這個榜單中選取了10個全球最佳國家,美國無緣前五,中國在2019年躍升4位,排在「最佳國家榜單」的第16位。其中,中國在創業、權力、發展等領域都名列前茅根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周三發布的排名,瑞士已連續第三年被評為世界上最好的國家,美國卻無緣前五名。
  • 人生自是有情痴|中國詞史上知名的3大情痴,李煜第二,容若第三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不少的情痴,今天我們就賴你看看,子啊中國詞史上最有名的3個情痴,你最喜歡哪一個呢?晏幾道晏幾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漢族,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工於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盛名。表達情感直率。多寫愛情生活,是婉約派的重要作家。
  • 假設沒有辛棄疾登閣而留下的這曲名詞,鬱孤臺能否站立到今天?
    838年前,時任江西提點刑獄的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揮毫寫下了千古名作《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位於江西贛州的鬱孤臺從此成為中華文化史上的一座地標。鬱孤臺是埋在我們骨子裡的一種文化渴望。大凡有名樓的地方,概莫能外。譬如,黃鶴樓之於武漢、滕王閣之於南昌,這樓閣在我們心裡的親近度,遠遠超過那硬邦邦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