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招了!上海自貿區啟動實施「全球營運商計劃」,培育一批全球...

2020-12-23 新民晚報

以360度全方位「保姆式」服務

為企業「量身定製」支持方案

打造政務服務「鐵打的營盤」

昨天下午,上海自貿區啟動實施「全球營運商計劃」,助力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

上海自貿區啟動實施「全球營運商計劃」

「1+X」的支持政策包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個個文件夾整齊排列開來,上面標明著「卡爾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松下電器全球採購(中國)有限公司」「丹佛斯(上海)投資有限公司」等。

這些文件夾派什麼用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保稅區管理局副局長陳彥峰介紹,此次推出的「全球營運商計劃」,將改變過去的由政府發布支持意見的單向扶持方式;根據每一個培育對象的個性化需求,由政府與企業雙向溝通、共同磋商形成「1+X」的支持政策包。「1」是專業化的服務支持,「X」是多領域的發展支持。

每個被列入營運商計劃的企業都有專屬檔案。宋寧華 攝

「全球營運商計劃」啟動後,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將從專業化服務、系統性支持和開拓式創新等多個方面,全力推進全球營運商計劃。也就是說,每個被列入營運商計劃的企業都將有專屬檔案,為其定製「一企一策」專屬支持方案。以企業實際需求為導向,涵蓋但不限於投資貿易、資金結算、人員從業、信息流通等領域,支持企業以貿易為核心,疊加採購銷售、投資管理、資金結算等戰略決策職能,利用各項支持政策向產業鏈價值鏈兩端延伸功能,向亞太區和全球拓展業務,促進企業價值再提升、產業鏈邁向更高端。「現在我們已經收集到41家企業的近200條建議,將逐一研究、盡力落實並回復。」有關負責人表示。

從「亞太」到「全球」營運商計劃

營運商計劃在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並非新名詞,但「全球」二字,意味著又一次質的飛躍。保稅區域是中國第一個自貿試驗區的策源地,不僅是外資破冰中國的起點,也是中資出海全球的橋頭堡,一批又一批的企業在這裡出生、成長、壯大。2006年,外高橋認定第一家營運總部;2012年,與第一家亞太營運商籤訂合作備忘錄;如今,探索實施「全球營運商計劃」,對企業意味著什麼?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陳夢澤 攝

松下電器集團全球採購社副社長、松下電器全球採購(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田哲史告訴記者,2015年,公司順利取得了上海自貿區亞太營運商的資格。「加入『全球營運商』計劃的快車道,我們的發展將更上一層樓。作為全球化發展的象徵,公司正式更名為松下電器全球採購(中國)有限公司。過去,『全球』二字只有在松下電器集團日本採購總部相關部門才能夠使用。這一名稱的變更,明確了中國公司在松下電器集團內部全球採購的定位。今後,我們會充分利用上海自貿區的綜合優勢,為集團的全球業務開展起到引領作用。」

活動現場,松下電器全球採購(中國)有限公司獲頒營業執照。首批41家企業與保稅區管理局籤署全球營運商計劃戰略合作備忘錄,這些企業主體性質多樣,包括外資、央企、民企,其中外資投資國別豐富,涵蓋英國、德國、日本等11個國別和地區。

據悉,「全球營運商計劃」是在上海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和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背景下,上海自貿區主動謀劃、創新推出,並在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率先實施、助力企業成長為全球營運商的長期培育計劃。該計劃由保稅區管理局牽頭,駐區職能部門、開發主體和區內企業共同參與。「全球營運商」是指運作範圍至少覆蓋兩大洲,營運模式至少涵蓋貿易、投資、分撥、研發中的一種,面向全球、運作全球和配置全球的高能級功能總部。

「我們力爭用3到5年時間,培育一批在貿易、投資、供應鏈及研發等方面可以匯聚和配置全球資源的優質企業;用5到10年時間,培育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全球營運頭部企業,在細分領域內佔據全球統籌領導地位,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形成引領示範效應。」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宋寧華

編輯 | 黃佳琪 唐夢葭

相關焦點

  • 上海自貿區啟動「全球營運商計劃」,首批41家企業加入!
    12月16日,上海自貿區啟動「全球營運商計劃(GOP)」,進一步集聚高能級的市場主體、高層次的人才、全球性的資金,推動企業做大市場、做大增量、做強能級,鞏固並強化上海自貿區在新發展格局下的重要樞紐、通道和平臺功能。
  • 上海自貿區啟動全球營運商計劃,助企業成長為高能級功能總部
    東方網記者朱貝爾12月16日報導: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上海自貿區樣板,又有新動作。12月16日,上海自貿區啟動「全球營運商計劃(GOP)」,首批41家企業與保稅區管理局籤署全球營運商計劃(GOP)戰略合作備忘錄。
  • 上海自貿區啟動全球運營商計劃 企業將強化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來源:澎湃新聞上海自貿區啟動全球運營商計劃,企業將強化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12月16日,上海自貿試驗區啟動「全球營運商計劃(GOP)」,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首批41家企業與上海自貿區保稅區管理局籤署全球營運商計劃
  • 上海自貿區培育全球營運「頭部」企業
    「我們已計劃把所有的離岸業務轉移到上海自貿區,一批全球性的業務項目也會放在這裡研發、生產和運營。」通過昨天發布的這一計劃,整個上海自貿試驗區將開闢出全新 「航道」,力爭用3至5年時間,培育一批在貿易、投資、供應鏈及研發等方面可以匯聚和配置全球資源的優質企業;用5至10年時間,培育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全球營運 「頭部」企業,在細分領域佔據全球統籌地位,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形成引領示範效應。
  • 上海自貿試驗區保稅區域領導一行赴啟東市考察調研
    1月5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保稅區管理局副局長陳彥峰,上海外高橋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劉宏一行赴南通啟東市調研,先後來到圓陀角旅遊度假區、外高橋啟東產業園、江海產業園、呂四產業協同發展區、啟東經濟開發區等地,就推進保稅區域總部企業在新發展格局下更好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實現長三角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協同一體化發展,拓展新的更大發展空間進行考察調研
  • 「上海智能製造行動計劃」發布!時間表、路線圖都定了
    7月16日電據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官網15日消息,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近期發布《上海市智能製造行動計劃(2019—2021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1年,全市智能製造發展基礎和支撐能力顯著增強,智能製造新模式進一步推廣應用
  • 《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文版:上海首次躋身全球科技集群10強
    全球科技集群前40位(摘自《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文版)在張宓之看來,上海可借鑑東京的成功經驗,在科創中心建設中進一步做好三方面工作——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改革國企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等舉措,加快培育民營和國有創新型引擎企業,並引導企業加強研發投入,包括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投入,早日成長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引擎。
  • 全球科技的N次方:一流科技園區成都「結盟」
    開放創新「自貿區也要為科創中心服務」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家高新區」已然成為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效最為顯著的區域。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張志宏在會上表示,中國的國家高新區通過持續不斷地營造創新創業環境、聚集創新創業要素,已經成為所在城市的名片和經濟增長的動力,但同時,和世界一流園區相比,在科研投入、創新能力提升、人才培育等方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 上海自貿區概念股是什麼?上海自貿區概念股有哪些?
    上海自貿區概念股是什麼?上海自貿區概念股有哪些?上海自貿區是我國第一個自由貿易區,在2013年7月,國務院李總理在常務會議上,通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會議上強調建設上海自由貿易區是順應全球經貿發展新趨勢,更是積極改革開放的舉措。由貿易區是比世貿組織相關規定的還更加優惠的貿易,外國商品可以豁免關稅自由進出。
  • 全球船供油進入多元時代 浙江自貿區欲破「限硫令」窘境
    浙江自貿區管委會提供讓應仲民「苦惱」的便是保稅燃料油加注市場的「不由自主」。根據國際海事組織最新發布的「限硫令」,自2020年起強制推行全球船用燃料油硫含量標準為低於0.5%,即所有遠洋船舶都必須將航運燃料油中的硫含量由3.5%降低至0.5%。
  • 六爭攻堅·北侖交卷|奮力打造全球先進位造業基地
    2019年,北侖新引進國內外院士13名,引進培育國家重點人才計劃專家16名。今年4月,北侖又設立「寧波高端裝備海外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為企業對接海外高層次人才、技術提供便利。截至目前,中心已籤約合作「壓鑄模擬仿真分析雲計算平臺項目」等技術攻堅項目46個,25個重點技術需求項目正面向全球發榜招賢。依託「數字北侖」建設,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實現製造業數位化、智能化轉型。
  • 22億人口、25萬億美元,全球最大自貿區今日啟動,美印被拒之門外
    據媒體最新消息報導,當地時間11月15日上午,全球最大自貿區今日正式啟動RCEP協定的籤署,標誌著全球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化、發展潛力最大、最具活力的自貿區正式建設成功,這將給全球經濟帶來重大影響。
  • 在促進自由貿易與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間取得平衡——談上海自貿區...
    一、問題的提出 上海自貿區的一個重要功能是便利全球貿易和投資。上海自貿區將實施 「一線」逐步徹底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貨物自由流動的監管服務新模式。所謂「一線」是指國境線,「二線」就是關境線。因此,從境外進入上海自貿區的貨物只是入境貨物或過境貨物,而不能稱為進口貨物。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全球排名如何躍升到了第三位?
    上海市浦東新區區長杭迎偉日前介紹,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浦東已經成為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豐富、金融機構最集聚、金融交易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助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全球排名上升到第三位。目前浦東共有13家金融要素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集聚度全國第一,部分金融市場規模在全球位居前列。
  • 上海外高橋保稅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度報告摘要
    四是推動產業轉型,培育特色總部經濟落地生根。公司堅持物業招商、功能育商、服務穩商,以自貿區試驗項目、總部經濟項目為抓手,大力推動產業轉型,打造具有國際貿易資源配置能力的總部經濟聚集區和國際貿易產業鏈集成區。1、全面推進亞太營運商計劃,打造總部經濟"升級版"。在首批20家跨國公司率先加入"亞太營運商計劃"的基礎上,全力推動亞太營運商計劃,落實並籤定政企合作協議。
  • 實施重要崗位全球招聘試點 探索實施事業單位科技人才年薪制
    近日,成都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國家重要科技中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將構建創新驅動發展體制機制,並明確了未來的發展目標。《意見》還首次提出了成都將實施創新驅動十大計劃。
  • 上海自貿區新片區,「新」在哪裡
    增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是國家交給上海的三大中心任務。8月6日,國務院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的通知》(下稱《總體方案》),標誌著自貿區新片區的設立塵埃落定。
  • 上海觀察之一|如何成就全球藝術品交易市場的「上海時間」?
    以上海藝術品市場為例,真正地「復甦」至10月中旬才顯露。即使打出「全球藝場·上海時間·藝術西岸」主題,但在全球旅行禁令背景下,是否能成為「上海時間」依舊是未知。
  • 實施跨國公司三大計劃 成都升級國際貿易和投資
    為進一步吸引跨國公司到成都發展,成都提出實施跨國公司「精準引進」計劃、跨國公司「總部提升」計劃和跨國公司「增資激勵」計劃。跨國公司「精準引進」計劃構建面向全球的投資促進網絡,建立中介招商服務獎勵機制。跨國公司「增資激勵」計劃則主要是為落戶企業增加資本金、利潤再投資等追加投資和擴大產能給予政策支持,特別是在航空航天、節能環保、人工智慧等先進位造業和金融、文創、旅遊等現代服務業領域加大投資,和在自貿區內的保稅研發、保稅維修製造等領域擴大投資。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上海自貿區「三區一堡」多領域全國首創
    自貿區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深入聯動上海自貿區的陸家嘴片區的金融資源配置核心功能正不斷增強,全球資管生態圈在這裡已經初具雛形。截至目前,已集聚9家全球規模排名前10的資管機構、14家外資獨資資管公司,吸引全球51家國際知名金融機構,設立了69家資產管理機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9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