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們中國父母來說,人到老年,辛辛苦苦積攢的家業,基本上都會留給子女,沒有什麼理由。歸根結底,財產這東西生而不死,留而不留,留給兒女,也算是長輩對晚輩的關懷。不過,昨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家人的真實面目,還是很新鮮的。
在上海生活的一對夫婦,退休還沒幾年,就急急忙忙地立了遺囑,直言300萬的財產決不能給獨子。生身父母這麼做,估計讓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事實上,這是因為老兩口36歲的兒子,多年來沉迷賭博,屢次勸告,但都無濟於事。他們的兒子去年再次背著他們去網上賭博,欠了60萬元的巨額債務。欠債很高,兒子還不起,便打起了家庭財產的主意。老兩口不能忍受積攢的家業被兒子毀光,這才絕望地作了一個決定:立遺囑。將財產留給9歲的孫子,並暫時交給孫子的母親,即前兒媳來繼承。
梳理事情的前因後果,其實挺替這對退休的父母感到無奈,養育的兒子不爭氣,沉溺於不良嗜好而無法自拔,成天像螞蝗一樣吸血,想辦法從父母身上吸取血汗,然後拿著這些錢去糟蹋。終於,父母的耐心也被一點點打消了,只能痛下狠心,與骨肉相殘的孩子劃清界限,不把財產留給自己,十分無奈。
然而,當我了解到這件事時,我發現了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自初中以來,老兩口兒子就有賭博的習慣。可是他們並沒有下定決心,讓兒子改掉,多年來還幫助兒子賭博欠下高利貸。因此,作為父母親和兒子,要走到今天,他們也並非沒有責任。正是他們一再縱容,才讓兒子踏上這條不歸路。因此,小孩賭博還是早預防,否則以後會落得傾家蕩產,骨肉分離的下場。
許多家長都不知道要防止孩子賭博。
但據我觀察,生活中許多家長並不知道如何防止孩子參與賭博。如在民間,玩紙牌很盛行,特別是春節時,一張麻將桌,可以裡裡外外圍幾圈人。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好不熱鬧,其中抱著孩子看電視,或者一邊玩撲克一邊抱著孩子,也不在少數。
兒童很容易模仿父母的言行,父母的好行為,兒童會模仿;父母的壞行為,兒童也會模仿,無一遺漏。假如家長賭博或帶著孩子一起賭博,將來可能會有另一個「賭徒」。育兒是家長的重任,在育兒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麼?
藉助於網絡上流傳的一句話:「養育孩子,使他走上了當行的路,就是永遠不偏離老路」。只有父母給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不主動沾染惡習,並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才能使孩子始終走正道,長大了,才能成為品行端正,志氣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