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急立遺囑:三百萬財產不能給獨子,有點無奈

2021-01-11 李張家事

對我們中國父母來說,人到老年,辛辛苦苦積攢的家業,基本上都會留給子女,沒有什麼理由。歸根結底,財產這東西生而不死,留而不留,留給兒女,也算是長輩對晚輩的關懷。不過,昨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家人的真實面目,還是很新鮮的。

在上海生活的一對夫婦,退休還沒幾年,就急急忙忙地立了遺囑,直言300萬的財產決不能給獨子。生身父母這麼做,估計讓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事實上,這是因為老兩口36歲的兒子,多年來沉迷賭博,屢次勸告,但都無濟於事。他們的兒子去年再次背著他們去網上賭博,欠了60萬元的巨額債務。欠債很高,兒子還不起,便打起了家庭財產的主意。老兩口不能忍受積攢的家業被兒子毀光,這才絕望地作了一個決定:立遺囑。將財產留給9歲的孫子,並暫時交給孫子的母親,即前兒媳來繼承。

梳理事情的前因後果,其實挺替這對退休的父母感到無奈,養育的兒子不爭氣,沉溺於不良嗜好而無法自拔,成天像螞蝗一樣吸血,想辦法從父母身上吸取血汗,然後拿著這些錢去糟蹋。終於,父母的耐心也被一點點打消了,只能痛下狠心,與骨肉相殘的孩子劃清界限,不把財產留給自己,十分無奈。

然而,當我了解到這件事時,我發現了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自初中以來,老兩口兒子就有賭博的習慣。可是他們並沒有下定決心,讓兒子改掉,多年來還幫助兒子賭博欠下高利貸。因此,作為父母親和兒子,要走到今天,他們也並非沒有責任。正是他們一再縱容,才讓兒子踏上這條不歸路。因此,小孩賭博還是早預防,否則以後會落得傾家蕩產,骨肉分離的下場。

許多家長都不知道要防止孩子賭博。

但據我觀察,生活中許多家長並不知道如何防止孩子參與賭博。如在民間,玩紙牌很盛行,特別是春節時,一張麻將桌,可以裡裡外外圍幾圈人。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好不熱鬧,其中抱著孩子看電視,或者一邊玩撲克一邊抱著孩子,也不在少數。

兒童很容易模仿父母的言行,父母的好行為,兒童會模仿;父母的壞行為,兒童也會模仿,無一遺漏。假如家長賭博或帶著孩子一起賭博,將來可能會有另一個「賭徒」。育兒是家長的重任,在育兒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麼?

藉助於網絡上流傳的一句話:「養育孩子,使他走上了當行的路,就是永遠不偏離老路」。只有父母給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不主動沾染惡習,並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才能使孩子始終走正道,長大了,才能成為品行端正,志氣高尚的人。

相關焦點

  • 六旬老夫妻立遺囑,絕不把房產給獨子,是老人糊塗還是另有隱情?
    導語很多時候,在我們的為人父母看來,即便是自己的兒女再不好或者是再不孝順,但是他們大多數的情況下,最後就都會將自己身後的財產,留給自己的子女,如果說我們的父母就只有一個孩子的話,那麼他們也只能將自己身後的財產,留給唯一的獨子。
  • 夫妻急著立遺囑:300萬房產絕不能給兒子
    現如今很多老人到了晚年,都會立個遺囑分配好自己百年之後的遺產,以免兒女們為了爭產而鬧得不可開交。為什麼要急著立遺囑呢?更蹊蹺的是遺囑的繼承人還不是自己的獨子這又是為什麼呢?老倆口說,這事說來話長之所以急著要立遺囑實在是被逼無奈原來,多年來36歲的獨子楊某因為賭博已經讓老倆口傷透了腦筋楊伯伯和王阿姨多次規勸兒子戒賭
  • 獨生子女家庭也要立遺囑?超過99%的老人立遺囑選了這條!
    近日,中華遺囑庫發布《中華遺囑庫白皮書(2013-2017)》,對所保管的8萬餘份遺囑進行數據分析。82177份遺囑中,有39234份遺囑是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立下的,佔總遺囑數量47.74%。白皮書顯示,有99.93%的老年人選擇中華遺囑庫範本中的「防兒媳女婿」條款。在遺囑中規定繼承人所繼承的財產屬於個人財產,不屬於其夫妻共同財產。
  • 90後都開始立遺囑了?!
    中華遺囑庫資料庫顯示,遺囑中涉及財產的種類,不動產佔99%,剩下的1%包括車輛、銀行存款、公司股權等。「立遺囑就跟理財保險差不多,它涉及到對財產的規劃、分配,」中華遺囑庫的工作人員表示。中華遺囑庫,對年滿六十周歲、資產不超過兩套房的老年人,提供免費遺囑登記保管。
  • 老人立房產遺囑範本
    老人立房產遺囑範本立遺囑人必須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一些老年人在病入膏肓之際所立遺囑可能會被認定無效。所以,在訂立遺囑時都要判斷立遺囑人是否神志清醒,是否具備訂立遺囑的能力。根據《繼承法》第22條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
  • 老太因侄子不贍養立遺囑將20萬財產贈給志願者
    在5500餘份遺囑中,70歲到80歲年齡段立遺囑的人最多,遺產近9成涉及到房產。其中,年齡最小的立遺囑者為38歲,是一名計程車司機,最大的92歲。  同時,遺囑庫的律師發現,很多老人存在認識誤區,他們認為只有一個子女,沒有立遺囑的必要。律師提醒說,從法律層面來說,如果不立遺囑,獨生子女可能無法全額繼承到父母的財產。  遺囑 怎麼立?
  • 老人立遺囑將房產贈保姆 網友炸鍋
    此外,遺囑庫預約員還介紹,目前此事兒女並不知情,因為立遺囑時,只需要立遺囑的人過來,繼承人(兒女)沒有必要過來。同時,她還說,產權人有權利處置自己的財產,這是受法律保護的。老人百年以後,如果子女不同意,中華遺囑庫也會幫助這個保姆處理一些事情。電視劇《都挺好》截圖這樣的故事,不禁讓不少網友聯繫到此前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
  • 老人立完公證遺囑後悔,再立自書遺囑管用嗎?
    老人立完公證遺囑後悔,再立自書遺囑管用嗎?也就是說在現行《繼承法》中,公證遺囑被確認為效力最高的遺囑形式,其餘形式的遺囑不得對公證遺囑進行撤銷、變更。然而,《民法典》對這一規定進行了較大修改,第1142條規定:「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遺囑後,遺囑人實施與遺囑內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
  • 年輕人也立遺囑 關於立遺囑你所不知道的事
    「現在我公開了我的『權利』,所有看到這封信的人都是見證人,你們不論多麼不舍,不論面對什麼壓力,都不能勉強留住我的軀殼,讓我變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臥床老人!」  「舅舅不是財產所有者,沒有處分權,除此之外有些所謂『分家協議』只寫了父親名字,沒寫母親,也會造成一些後遺症。」浙江人民聯合律所首席合伙人、律師項軍權表示,在立遺囑這件事上凸顯了風俗和法律之間的某種衝突。傳統的「分家」,如果涉及「百年之後財產如何處置」的信息,那麼就類似於遺囑。
  • 不是所有人都能立遺囑!遺囑能分配哪些財產?這幾大事項需注意
    有句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不能忽略的一點是,許多家庭在享受天倫之樂的同時也面臨著很現實的問題——老人去世後的事務不知如何處理因為受我國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對此很是忌諱,他們多半認為生前談死亡立遺囑是不吉利的。可正是這種心理和做法,更容易使得繼承人在老人去世後因繼承問題協商無果而起紛爭;當然也有一些老人對此有所了解,但遺囑寫得不夠明確,不具有法律效力。
  • 老人瞞著兒女立遺囑將百萬房產贈保姆,這樣的遺囑有效嗎?
    近日,一則八旬老人立遺囑將百萬房產贈保姆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圖源:看蘇州事件概況近日,中華遺囑庫蘇州吳中公益預約服務中心迎來了一位特殊的登記對象:年近八旬的賈老伯以自述遺贈的形式將一套房產贈送給照顧自己多年的保姆。
  • 老人病危時立口頭遺囑,後康復出院,住院後去世,遺囑是否有效?
    一個月後,父親病情惡化,在3名醫護人員的見證下,父親對我口授遺囑,稱自己的全部財產由我一人繼承。父親轉危為安出院後又遇車禍身亡,弟弟要求繼承父親遺產,他說父親的口頭遺囑不算,他也是法定繼承人,應當享有繼承權。請問,父親在病危時立下的遺囑是否有效?
  • 老人房產遺囑範本
    老人房產遺囑範本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所立的遺囑,即使其本人後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後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患有聾、啞、盲等生理缺陷而無精神病的成年人,他們是有完全行為能力的,因此他們也可以立遺囑。
  • 遺囑庫白皮書:超99%老人選這個條款,房子成焦點
    同時,為了保障遺囑效力,需要立遺囑人具備聽說讀寫能力,許多老人因身體條件不符合無法訂立遺囑。所以,平均年齡下降趨勢較為明顯。此外,遺囑中處理財產的種類也更加多元。如2017年至2018年,北京地區登記的遺囑中,處理不動產的比例達分別達到99.72%、99.87%。
  • 老人瞞著兒女立遺囑將百萬房產贈保姆 有法律效力嗎?
    近日,一則八旬老人立遺囑將百萬房產贈保姆的消息上了微博熱搜。消息中的主人公賈大伯在子女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遺贈的形式,將自己的房產留給了照顧自己多年的保姆。這一舉動,引發社會關注。大眾關心,是什麼導致了這一情況的發生?瞞著子女立的遺囑有效嗎?
  • ...年女兒不聞不問,六旬老人將財產贈給「救命恩人」,他的遺囑有效...
    不過,近日方老接受周到君的採訪,願意現身說法,讓更多老人了解,如何通過遺囑來保護屬於自己的財產能夠按照自己的真實意願來分配。通過有效遺囑,個人財產「想給誰就給誰」每每提及女兒,方老總是心痛。《民法典》第1133條規定:①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②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③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方老伯的做法,正是符合第三種情況,屬於通過訂立遺囑的形式,把房子留給自己的法定繼承人之外的個人,屬於遺贈。
  • 老人再婚,財產分配是道坎 婚前財產協議並不能保全自家財產
    &nbsp&nbsp&nbsp&nbsp有義務的遺囑可確保王女士老有所居&nbsp&nbsp&nbsp&nbsp楊光表示,對李叔叔來說,立遺囑時,可明確其中一套房子由兒子繼承,但兩個兒子有義務將房產提供給王女士免費居住,這樣王女士今後的居住問題就能解決了。
  • 立下一紙遺囑 了卻「生前身後事」
    原標題:立下一紙遺囑 了卻「生前身後事」 哪些遺囑無效? 一紙遺囑,談的是身後事,影響的卻是每個家庭成員。如何使一生辛苦奮鬥獲得的財產得以有效傳承,相信不少老人會暗自思忖。5月10日,記者從甘肅遺囑庫了解到,這家遺囑庫運行一年,僅有400餘人登記遺囑遺贈,而見證遺囑遺贈及贈與協議更是只有50多件。
  • 老人把財產贈給保姆 兒女該如何主張權利?
    一個人的繼承權,既然由法律來規定,也應當通過法律程序來剝奪.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一個普通公民,居然把一個人享有的法定的繼承權通過立遺囑方式給輕易地剝奪了,是不是有點太草率了?   當然,一個人有權處分自己的財產,這也是法律規定的.但是,這個處分權是有條件的,那就是;財產處分人必需具有民事行為能力,財產的處分符合法律規定,財產的來源具有合法性.
  • 口頭遺囑不能變更公證遺囑
    老張在2016年底突然重病花費50多萬,病情不見好轉反而越來越重,老人覺得給女兒的財產少,在病危時訂立口頭遺囑,邀請了醫院的兩名工作人員擔任見證人,遺囑內容:坐落A的房子歸兒子,坐落B的房子歸女兒,剩餘存款平分,不久老人去世,因存在兩個遺囑,兩子女發生爭議。公證遺囑和口頭遺囑,哪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