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流水席」主家要花好幾萬,來吃喝的人卻不給禮錢,合理嗎?

2020-12-24 我來說人文

提起流水席,大家都懂它的含義是什麼,只是有時弄不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有時候在農村裡,某戶人家擺上盛大的流水席,一次要花錢好幾萬塊錢,而前來吃喝的人卻一分錢禮錢都不用出,這是為什麼呢?這樣的做法合乎情理嗎?

關於「流水席」的由來,可謂歷史悠久。據說早在隋唐時代就有了,是寺廟中的僧尼們為了款待有地位的施主,而精心研究出來的素食齋飯。而真正的「流水席」是寺廟中因進香的人太多很擁擠,於是把舍給他們的齋飯,先放在木盤子裡面,再放到預先修好的水渠中,讓齋飯順著水流緩緩而下,最後送到在廣闊場地上等候的香客手中。因「「借流水上席」,所以主持就把這種席面叫做「流水席」了。後來,此種宴席方式在我國的西北流行,所不同的是,每道菜都離不開湯水,吃完一道上一道,猶如行雲流水,故名「流水席」。

現在農村裡有時所吃的流水席,主家花許多錢舉辦,而吃的人不給禮錢,其實上也是有一定原因的,這其中並不存在是否合理的問題。從古到今,類似這種「流水席」,在我國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一直是主家自己出錢舉辦,請親朋好友、莊鄰鄉親等前來赴宴,而不收取來吃喝人的一分錢「禮錢」。因為大凡這種流水席大多是比較富裕富貴人家,為了老人壽誕、喜得貴子、家族盛典等重要喜事而籌辦的,前來吃喝的人只要說些喜慶的話,表示祝賀祝福即可。雖然主家要花不少錢,但是也是很高興的。因此,無疑也就成了約定俗成,合情合理的事情了。

本人在前幾年,就參加過一個地標蘇北的喪事「流水席」,想想都有點奇怪,整整三天,家裡家外到處都是人,雖然前來的人也給了禮錢,但是估計主家除了收到的禮錢之外,少說也還要再花上好幾萬塊錢吧。可見,流水席這種傳統的民風民俗,在民間也是由來已久了,最早主要是在我國的西北部,後來全國各地都有了,比如陝西、江南、四川、雲南、廣州等等,只不過是現在絕大多數的舉辦,都是收禮錢的了,不收禮金的情況很少罷了。

但是,生活在我國的臺灣、廣州、福建等地的客家人,每到逢年過節、重大節日以及重要事件時,仍然還有不少人家是不收禮錢,而舉辦「免費流水席」的,而且據說來的人越多越好,主家人越是高興,雖然要花銷很多錢,但是還是非常樂意的。可見,各地的風俗習慣,民風民俗不同,具體做法也不盡相同。就拿辦流水席來說吧,花錢辦的主家人舒心,不花錢前來吃的人開心,也許只要是「禮尚往來」的雙方,自己心裡認為是合理的,就是合理的吧。大家以為如何呢?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農村吃2天流水席,主家每次花5萬多,來人都不隨彩禮,合理麼?
    農村吃2天流水席,主家每次花5萬多,來人都不隨彩禮,合理麼?流水席在一些地區比較盛行,比如河北這邊的鄉村,如果在村裡置辦酒席,多是流水席。再者說人們有時候工作忙,需要抽空參加酒席,為了方便賓客有時間參加,在開席時間(大致在中午11至12點,一般第一天晚上也有酒席),誰來的早誰先坐下,到了開席時間,坐夠一桌人就上菜了。吃完走人,接下來還要用這些桌椅接著招待後來的人,或者主家的自己人,這就是所謂的流水席,吃完一波又一波。
  • 農村吃兩天的流水席,花了五萬多,來吃的人都不給彩禮錢合理嗎?
    現在農村有些地方開始流行,不給彩禮錢也可以去吃村裡面的流水席,辦理一次兩天左右的流水席,少的都要花個三四萬多的花個五六萬。升學求籤,祝壽,滿月,百天,紅白喜事,等等都會在農村都辦流水席,邀請自己的親朋好友,還有村上的村民來家裡面吃流水席, 主人家好吃好喝的招待來到自己家裡面做客的親戚,朋友,村民這是普遍的現象。如果主家,經濟條件好,在邀請你來吃酒席的時候來已經提前說明給不給彩禮錢都可以,這就是合理的。
  • 農村老人去世後,五個兒子各放一桌收賓客禮錢,這樣做合理嗎?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有網友吐槽,他們村子的一位老人去世,由於老人的5個兒子之間有些矛盾,所以每個人各放一個桌收禮錢,去參加葬禮的賓客全部要給五份,請問這樣做合理嗎?大家都知道,農村人最講究禮數,只要村子裡有紅白喜事,村民們都會前去幫忙並隨禮,所以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村子裡有人家辦酒席,這樣就會跟著大人一起去吃酒席。農民在參加酒席時,通常會根據自己和主家之間的關係來隨份子,關係好的隨份子也就越多,關係一般的就按照鄉親關係隨,當自己家裡辦酒席時,對方也會根據自己當初隨的份子錢來還禮,所以農村隨禮就是你來我往的一個過程。
  • 在農村參加紅白喜事,隨多少禮錢最合適?200塊錢夠嗎?
    在農村當中,無論是辦喜事,還是辦白事,都是非常隆重的,而且也會有隨份子錢的習慣,我們知道,結婚的時候,如果你去參加婚禮,肯定是要隨份子的,如果是參加葬禮,同樣也是需要隨份子的,也就是說,紅白喜事都要隨份子,那麼在農村參加紅白喜事,隨多少禮錢最合適?200塊錢夠嗎?
  • 農村人講究「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這是為啥?
    現在我國大多數農村的農活已經告一段落,農民也進入到了休養生息的農閒季節。隨著冬天的到來,農村的紅白事也多了起來,農民最講究「禮尚往來」,所以當別人家有紅白事的時候不僅會去幫忙,還要送上禮錢,在農村中關於紅白事的講究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那麼這是為啥呢?
  • 你多久沒吃到正宗的林口農村流水席了?懷念嗎?
    「沒錯,就是 『流水席』 」擱早前林口農村誰家有大喜事兒,左鄰右坊的都過來幫忙活,也不圖錢也不圖一頓飯擱早前林口農村大師傅手藝很好,蒸煮炒燉都不是問題,可能外表是不那麼誘人,但味道絕對槓槓滴!事先花錢請人過來。
  • 農村人講究「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你們聽說過沒?
    如今,我國大部分農村的農活都結束了,農民也進入了一個閒暇農季。寒冬來臨,鄉村裡的紅白事也多了起來,農民最講究的就是「禮尚往來」,所以人家家裡有紅白事不但要幫忙,還要送錢給人家,在鄉村裡,有很多紅白事講究的,比如今天要講的俗話,「紅白事到人不怪,白事到人不收」,這是為什麼呢?
  • 農村流水席:吃的不只是味道
    流水席的由來有種獨家記憶叫做流水席,是自古傳承下來的。每逢婚喪嫁娶、做壽、滿月、喬遷等紅白喜事,就常常置辦宴席,熱情款待親朋好友、四鄰八舍。這也成了鄉土民俗文化的新體現。昨天是鳳城街道中村村村民楊明潔女兒滿月的日子,楊明潔一家沒有選擇在酒店設宴,而是找來了廚師安排了一場傳統的流水席,讓賓客感受了濃濃的情意。「今天是我女兒的滿月酒,我們選擇了流水宴席作為我們宴請賓客的方式,也是希望以我們的方式把傳統留住。」楊明潔說道。
  • 長安區五六百老人同慶重陽節 吃流水席不亦樂乎
    吃流水席在長安農村常有,但像這樣宴請全村老人一起吃席面在當地卻是第一次。據介紹,該村目前有60歲以上老年人近600人,當日幾乎全部到場,連同灶房裡幫廚的、村上的小孩、外村愛唱秦腔戲來給老人們獻唱的,吃流水席的總共有七八百人。  主事的是該村村民伍黨旗。
  • 農村集市擺攤會被農戶收錢,這錢收得合理嗎?要結合實際情況來看
    農村集市上,一些人擺攤時,後面的農戶會出來收他們一些錢,很多人不能明白這個來收錢是咋回事。在農村,是會發生這種情況的,就是自己趕集做生意,然後把自己攤子扎在別人家門前了,然後到走的時候,主家會出來收一些錢。
  • 農村368元一桌的酒席,八熱八涼好吃實惠,一點也不比城裡的差!
    要說,還是自己家裡辦的酒席更有滋味!在農村辦酒席通常都叫做流水席,如果遇見大戶辦酒席,那場面可是相當的壯觀的,從村頭擺到村尾,連綿不絕,一場酒席下來一兩百桌都是很正常的!打雜幫忙的人要有幾十人才能忙過來!農村在辦流水席的時候,因為很多菜都是現場製作的,所以大廚在現場做菜的時候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實拍河南農村流水席,一桌豐富菜色才350元,但有人卻說不衛生
    說到流水席,可能現在很多城裡人都沒有體驗過,但對於農村的小夥伴來說就一定不陌生了,因為在農村人們只要家裡喜事或者有傳統習俗活動,就會設流水席來招待親朋好友的。當然啦,這場面肯定是很壯觀的,不管是廚師在做飯,還是來吃飯的賓客都是非常熱鬧的。
  • 工廠同事結婚擺酒席,200禮錢被嫌少,主家板起大長臉!
    本來這是是一場喜宴,湊熱鬧,又跟這新郎小同事平時聊得來,我也讓老婆跟我去了,結果走到一看傻了眼,主家只安排了同事們坐一桌位置,另兩個同事也帶了老婆孩子,多出了5個人,根本坐不下。無奈主家板著個大長臉又安排了一桌。
  • 農村流水席賺錢嗎?詳細的答案在這
    農村的流水席賺錢嗎?這裡有詳細的答案!請接著往下看吧。農村移動酒席大家都知道吧?估計很多人也都吃過吧。現在如果農村人需要辦酒席,一般都會請移動酒席上門服務。這些人,一般都是開著小貨車,或者農用車裝著所有的傢伙什上門服務。
  • 梅菜扣肉、粉蒸肉、腐乳肉,農村酒席必備,最獨特的農家味道!
    在農村,遇上哪家有紅白喜事,那一定是全村的一件大事兒!那些大事小事都要親力親為,光自己一家人肯定是忙不過來。遇上這種大事兒,自家的或隔壁兩鄰的鄉黨都會自發過來幫忙,這已是約定俗成的事。幫忙的人駕輕就熟,按部就班,摘菜洗碗,把事情辦得妥妥帖帖。為了感謝鄉鄰,主人都會大張旗鼓,備上好酒好菜,請親朋好友齊聚一堂,大擺流水席。
  • 實拍:北方農村做「流水席」,那種場面太壯觀、太霸氣
    說起北方的飲食,在北方農村有一種吃飯叫做「坐席」,那種場面不是你能想像到的。5月30日在冀中平原的一個村莊,筆者親自感受一下那種宏大的場面。先別說坐席,就看人家做「流水席」,場面也是相當壯觀和霸氣。【文圖|鄉土河北】在北方農村,每遇到大事,都會見到這種「流水席」。
  • 實拍河南農村喜宴流水席一桌只要150元,每一道都是硬菜
    實拍河南農村喜宴流水席一桌只要150元,每一道都是硬菜,好吃又實惠,每個人都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結婚。說到結婚,幾乎世界上每天都會產生一對夫妻,隨著結婚的人越來越多,許多單身狗們都覺得非常扎心了,特別是受到喜帖的那一剎那更是如此。
  • 在農村建房,光基礎就多花好幾萬,有必要嗎?要看具體是什麼情況
    蓋房子時,所有人都知道地基的重要性。所以,這些年來,農村自建房也越來越注重地基。其實這是一件好事,你不管蓋多豪華,外表多麼漂亮的一棟樓,你地基不穩,這房子住得就揪心,人也沒有安全感。但同時,也有人在地基上造成了鋪張浪費,比如說瘋狂在地基上花錢。有的人就覺得這沒有必要,比如說你蓋兩層樓還用樁基礎,這不是浪費錢嗎?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意思?
    農村的飲食文化有大大小小的講究,比如「筷子多一雙,客人要進門」指的是只有自己家人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如果無意中多拿了一雙筷子,就意味著很快就要有客人上門來,說來也的確充滿了趣味,因為有好幾次,我們家裡吃飯的時候就是多拿了筷子,結果當天家裡就有客人上門了。
  • 看看河南的農村流水席,肘子擺滿桌,網友:好像聞見土豪的氣息!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看看河南的農村流水席,肘子擺滿桌,網友:好像聞見土豪的氣息!現在很多的吃貨們都會選一些相對時尚的姿勢來享用美食,反倒是忽略掉了那些農村鄉下最本真的美食模式,其實這些咱們國內的鄉村流水席之類的形式,已然是成了咱們國內逐漸消失的美好。還記得孩童時期在農村,這哪家要是辦酒席可是要提前高興半天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