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電影《花木蘭》預告引熱議:對華裔刻板印象何時才能消失?

2021-01-07 中國僑網

前兩天,真人電影《花木蘭》的預告片曝光,「神仙姐姐」劉亦菲出演「花木蘭」。可預告片一出,卻引發許多網友吐槽:北方的木蘭卻生活在南方風景裡,一副無憂無慮的樣子卻「被迫從軍」,片中所有人都在說英文……導演真的好好看過花木蘭的故事嗎?

電影《花木蘭》海報

其實,這不是《花木蘭》第一次被搬上美國銀幕了。

早在1998年,迪士尼就推出了動畫片《花木蘭》。在社交網站豆瓣的評論中,就曾有網友表示,「希望真人版能多點東方味」。

2011年的美劇《童話鎮》中也出現了「花木蘭」的形象,不過是由韓裔扮演的,故事本身也跟《木蘭辭》沒太大關係。

美劇《童話鎮》截圖

可以說,電影版《花木蘭》算是集合了中國萬千網友的期待,因此才會被「挑刺」。

可不說別的,就說新版木蘭的「對鏡貼花黃」,就長這樣:

電影《花木蘭》預告片截圖

也就是神仙姐姐的顏值還能Hold住……

然而回顧之前,就會發現華裔形象在美劇和好萊塢裡的「醜」似乎已經成了一種刻板印象。

相比之下,這個「額黃妝」的出現似乎也就不奇怪了。

要說起好萊塢對華裔的眾多刻板印象,那可說來話長。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電影裡就出現過華裔。

但那時候一般都是餐館老闆甲、洗衣女工乙之類的角色,存在感基本為零。

當時在美的華裔群體基本也就是普通勞工,幹的也都是體力活,這麼看似乎也不奇怪。

電影《華人洗衣店》截圖

後來「傅滿洲」誕生,很快就被拍成了系列電影。

一個穿清朝官服、留辮子的大反派天天在電影裡無惡不作,這給基本沒接觸過中國的美國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

電影《邪惡博士傅滿洲》截圖

很快,美國政府通過了《排華法案》,一排就是幾十年。

到《排華法案》廢除後,已經是20世紀70年代了。大批華裔紛紛湧入美國,從科技到政界,各個領域都有優秀華裔在發光發熱。

按說美國影視劇裡的華裔形象也該有些不一樣了吧?

實際上,戲份倒是增加了,可好像也沒變多好。比如:

高智商低素質型

美劇《矽谷黑歷史》裡的中國程式設計師楊靖:室內抽菸、隨地吐痰、愛佔小便宜,被美國室友吐槽是「他的中國習慣」;

美劇《矽谷黑歷史》截圖

奴顏婢膝型

美劇《絕望的主婦》裡的中國女傭小梅,因為主人隨手贈送的東西而哭泣下跪;

美劇《絕望的主婦》截圖

陰險狡詐型

美劇《紙牌屋》中的中國商人馮山德,利用手中權力與美國政府進行金錢交易;

美劇《紙牌屋》截圖

「虎媽」型

美劇《初來乍到》中的「媽媽」Jessica Huang認為,孩子「不考第一就是失敗」。

美劇《初來乍到》截圖

從本質上來講,所有刻板印象都是被曲解的「部分印象」,實際上還是對整體的不了解。

如果充分了解一個文化,那麼看待的眼光就能夠客觀很多。中華文化豐富多彩、源遠流長,如果細細挖掘,應該會有很多好故事,而並非只有好萊塢與美劇中變了味的「花木蘭」。

話說回來,多少年來,《花木蘭》一直是中國文化的「大IP」。

與其對著好萊塢的「花木蘭」評頭論足,我們自己也該行動起來,增強文化軟實力,把中華文化傳播出去,讓更多人看到一個原汁原味的「花木蘭」。

素材來源:豆瓣網、bilibili、美劇《童話鎮》、《矽谷黑歷史》、《絕望的主婦》、《紙牌屋》、《初來乍到》、電影《花木蘭》預告片、電影《華人洗衣店》、《邪惡博士傅滿洲》等。

作者:劉立琨

相關焦點

  • 《花木蘭》經典元素消失引網友熱議 中國故事英文配音?
    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版電影《花木蘭》7日預告正式上線,掀起全球影迷熱烈討論,片中劉亦菲被推去相親的超濃妝容與動畫如出一轍,戰場上充滿霸氣的打鬥英姿,也看得出引爆女子力的企圖心,不過電影最經典的木須龍、蟋蟀等都沒出現,讓許多網友大喊崩潰!
  • 被誤解的《花木蘭》,迪士尼不必道歉
    作為迪士尼寄予厚望的誠意之作,好萊塢報導者稱《花木蘭》製作成本高達2億美元,是目前迪士尼動畫翻拍真人電影中成本最高的一部(成本達2.6億美元的新《獅子王》不算「真人電影」)。《花木蘭》劉亦菲角色海報然而,《花木蘭》從選角、預告片到各國海報、影片撤檔,一舉一動都在網上掀起了熱議。備受關注,自然容易招來非議。
  • 電影《花木蘭》預告片引熱議,木蘭住土樓化額黃裝都是詩歌翻譯惹的...
    花木蘭住在福建土樓中,化著宛如出土文物的額黃妝,打著太極拳,說著一口流利的英文……7月7日迪士尼發布了真人電影《花木蘭》首支預告,立刻引發熱議。從預告片中可見,電影的確拍出了花木蘭英姿颯爽、奮勇殺敵的一面,但匪夷所思的場景、妝容等問題又讓不少中國觀眾出戲。外國人對木蘭生活環境、時代的誤讀是否來源於詩歌文本翻譯?
  • 《花木蘭》預告片引網友熱議:東方主義還是平權符號?
    【文/觀察者王世純】 「發木蘭變胡建人了?」 花木蘭預告片的第一個鏡頭,就引來了爭議。《花木蘭》電影中的福建土樓,蒙古甲和南北朝妝容,在網上都引發了熱議。 不過對於老外而言,他們對於預告片的疑問則是:為啥花木蘭要把華為logo畫腦袋上。
  • 電影《花木蘭》預告片引熱議 敘事詩是中國文化走出去很好的載體
    花木蘭住在福建土樓中,化著宛如出土文物的額黃妝,打著太極拳,說著一口流利的英文……日前迪士尼發布了真人電影《花木蘭》的首支預告,立刻引發熱議。從預告片中可見,電影的確拍出了花木蘭英姿颯爽、奮勇殺敵的一面,但匪夷所思的場景、妝容等問題又讓不少國內觀眾出戲。外國人對木蘭生活環境、時代的誤讀是否來源於詩歌文本翻譯?
  • 《花木蘭》:似是而非的文化挪用與刻板偏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倪自放 電影《花木蘭》9月11日上映,因為有「花木蘭」這個明顯屬於中國文化的大IP,以及劉亦菲、甄子丹、李連杰和鞏俐等華人演員擔當主演,這部電影還是非常受期待的。有人說,《花木蘭》這部電影是中國定製片。看完電影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部《花木蘭》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就像有的網友說,看完花木蘭,迪士尼你欠我一張電影票。為什麼這樣說,因為《花木蘭》這部影片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花木蘭」這個大IP進行了從外部形式到文化內涵的大篡改。
  • 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日韓推遲上映,一個重要角色被刪除!
    3月2日,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推遲在韓國、日本的上映。原計劃,影片將於3月在韓國上映,4月在日本上映。目前,日本宣布延期至五月,韓國具體上映日期未公布。據韓媒報導,迪士尼韓國分公司在3月2日宣布,原定3月在韓國上映的《花木蘭》撤檔。
  • 電影《花木蘭》定檔911,小朋友們的《花木蘭》也來啦
    距離影院復工一個多月了,很多被疫情耽誤的電影開始排上檔期,除了正在熱映的抗戰題材電影《八佰》,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也定檔一周之後的9月11日。但凡上過學的,沒有人不會背「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這首北朝樂府民歌,塑造了一位替父出徵的巾幗英雄。今天親悅讀就給大家介紹一本適合小朋友看的圖畫書《花木蘭》。
  • 劉亦菲確認出演迪士尼電影《花木蘭》 拼錯英文單詞後刪除
    ­  11月30日,劉亦菲發文確認出演迪士尼電影《花木蘭》,一時引熱議。晚間,劉亦菲發文感謝迪士尼。­  她還透露了試鏡時的情景,卻被眼尖網友發現,她把迪士尼的英文「Disney」錯拼成「Dsiney」,6分鐘過去了都沒有發現,還被網友在評論區提醒。後經提醒,劉亦菲把文刪除重發,改正了錯誤。
  • 李小龍女兒李香凝不滿好萊塢往事醜化父親,華人刻板印象幾時休?
    電影中有李小龍與布拉德皮特飾演的替身演員交手的鏡頭,李小龍被替身演員在電影中教做人。而在電影中的預告片中則展現出這個李小龍是一種傲慢和話多的形象。李小龍的形象被醜化,這實在是近年來好萊塢對華人刻板印象的一個具體體現,之前迪士尼拍攝的花木蘭預告片播出時,就在中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其中對花木蘭造型的刻畫以及電影中種種角色的呈現,都被認為是好萊塢眼中的中國文化。
  • 愛國英雄、迪士尼偶像、女性戰士:花木蘭在美國的百年徵途
    編者按:北京時間7月8日凌晨,將於2020年上映的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釋出預告片。在不少中美觀眾期待木蘭故事得到國際化演繹的同時,預告片中歷史背景的模糊、服裝妝容的疑問,以及西方個人英雄主義及中式孝道價值觀的衝撞,也使該片尚未開映就備受爭議。
  • 《花木蘭》定檔,迪士尼讓人失望,不怕劉亦菲就怕木蘭說英語
    大家期待了許久的迪士尼版《花木蘭》定檔了,相信好多人都看了預告片,不然不會有如此之多的人發表自己對迪士尼失望的評價。1998年動畫版的《花木蘭》肯定很多人沒看過,所以大家基本是在我們的思維上從我們的認知裡,去定義的花木蘭。
  • 劉亦菲《花木蘭》中國古人說著一口拗口的英語,你覺得是否違和?
    我個人覺得,迪士尼《花木蘭》只是一部「披著中國故事」外衣的美國電影,本質上就是給美國觀眾帶來的視覺盛宴,只是根據動畫片形象,恰好選了一個美籍華裔的劉亦菲來扮演花木蘭罷了。要是換成安吉麗娜·朱莉扮演花木蘭,大家也就沒這麼多想法了。
  • 迪士尼又公布《花木蘭》重量級演員陣容!
    但是,不少網友對於鞏俐要出演的這個女巫角色,內心是拒絕的…鞏俐在電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造型我鞏皇的演技自然沒話說,但在迪士尼1998年的動畫版《花木蘭》中,反派角色是敵軍匈奴的首領單于。好好的加個女巫,難道是要走玄幻路線?
  • 迪士尼《花木蘭》曝日文配音預告
    時光網訊迪士尼《花木蘭》曝光日版配音預告,為花木蘭(劉亦菲飾)配音的是寶冢歌劇團花組首席男役明日海,為反派女巫(鞏俐飾)配音的是著名女演員小池榮子。
  • 親悅讀丨電影《花木蘭》定檔911,小朋友們的《花木蘭》也來啦
    距離影院復工一個多月了,很多被疫情耽誤的電影開始排上檔期,除了正在熱映的抗戰題材電影《八佰》,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也定檔一周之後的9月11日。但凡上過學的,沒有人不會背「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這首北朝樂府民歌,塑造了一位替父出徵的巾幗英雄。今天親悅讀就給大家介紹一本適合小朋友看的圖畫書《花木蘭》。
  • 從電影《花木蘭》來看迪士尼的風格
    迪士尼耗費巨資拍攝了電影《花木蘭》,本來想弄出一道大餐,到頭來不過是炒冷飯,沒有多少新意,票房也不理想。那麼,從電影《花木蘭》能不能看出迪士尼的風格?當然能。迪士尼拍攝各類大電影都是在運作各種IP,看看熱點、點擊率,然後買斷,再用迪士尼自己的團隊加工整理,創作劇本,然後上演。為了把電影推向全球,就要在電影中加入很多其他民族的元素,而且要力求貼合電影展示的當地的人文風情。只是這種所謂的當地人文風情是迪士尼一廂情願的理解,並非真實的場景再現。於是,很多本民族的人看到迪士尼拍的他們民族的故事就覺得不倫不類,一點都不好看了。
  • 迪士尼公主電影選角爭議大:花木蘭「完勝」小美人魚
    「對不起迪士尼,這部作品我跳過了。」劉亦菲出演花木蘭:「神仙選角」「還原度爆表」目前來看,《小美人魚》的選角似乎是迪士尼公主電影中最具爭議的一位。此前上映的《灰姑娘》(Cinderella)、《沉睡魔咒》(Maleficent)、《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阿拉丁》(Aladdin)等迪士尼真人公主系列電影,「公主」的選角收穫了一致好評,電影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17年的《美女與野獸》獲得了12.7億美元的票房,而今年的《阿拉丁》也成為了導演威爾·史密斯職業生涯中票房最高的電影。
  • 美國迪士尼開講中國「花木蘭」
    「黏住」花木蘭7月8日零時3分,迪士尼電影官方微博上線真人電影《花木蘭》首支中文版預告片,將該作品的神秘面紗揭開一角。10分鐘後,《花木蘭》的先導海報也隨之公布,使得該電影的熱度不斷攀升,並在微博熱搜榜上霸佔了多個席位,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迪士尼電影發布的預告片已累計實現2803萬次播放量,轉發量達到32.85萬次。迪士尼對於「花木蘭」這一經典中國IP的執著已有20餘年的時間。
  • 真人電影《花木蘭》,既是「迪士尼公主」也是中國式英雄
    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再次宣布撤檔,原定計劃於8月21日北美上映,現在具體時間待定。最近宣布推遲的電影還有《信條》《阿凡達2》和《星球大戰》《花木蘭》是疫情前我比較期待想要去影院看的一部電影,也算是好事多磨吧,全球遇上這樣的不可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