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容易帶壞娃?破除隔代教育的魔咒,只需這幾招

2020-12-22 育兒十月說

文:育兒十月說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對於現在的絕大多數家庭來說,孩子的教育和照顧都是個難題,因為父母總是會將大多數時間放在工作和事業上,因此出現了不少孩子是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老一輩帶大的,也就是所謂的隔代教育,然而並不是所有的隔代教育都能有一個良好的發展。

案例

華華的父母都是上班族,早上出門晚上才回家,對於孩子的照顧和教育總是容易脫節,於是夫妻倆便商量著讓家裡的長輩來幫忙帶孩子,讓華華媽媽高興的是,家裡的長輩很快就答應了,開始了幫忙照顧孩子的日子。

一開始華華的媽媽覺得終於可以喘口氣了,可沒過多久,華華的媽媽看到長輩帶孩子的方式,便後悔當初做出讓家裡的長輩來幫忙帶孩子的決定,因為不管是華華想買什麼,老人都會二話不說就答應,導致華華現在總是提無理的要求。

華華的媽媽雖然提醒過老人不要這麼溺愛華華,但是老人總聽不進去,還說孩子就一個,當然要寵愛,還責怪華華的媽媽,都在幫忙帶孩子了,還各種要求。這讓華華的媽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兩邊為難。

數據分析

隨著現代人對自己技能增強和職位提升的要求越來越高,父母身上的擔子就越來越重,而孩子被家裡的老人照顧和教育的比例也越來越高。據有關資料報導,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有超過至少一半比例的孩子都是在接受著隔代教育。

不僅如此,全國也有很大一部分孩子都是由家裡的老人在照顧和教育,在生活中我們也隨處可見,孩子上學放學,都是由老人接送。

儘管隔代遺傳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想做出的選擇,但是這也是社會形勢所迫,因為社會的節奏很快,父母身心乏力,沒辦法完全顧及到事業和家庭,孩子的教育只能交給學校和老人。

然而,隔代教育現象的不斷普及,也衍生出了不少的問題。

隔代教育存在的三種問題

隔代教育對於目前的社會形勢來說,是很難改變的一種家庭模式,既然暫時無法改變,那就要先學會發現隔代教育存在的問題,並學會攻破問題。

1、對孩子過分寵溺

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以前孩子多,養起來就比較隨意,現在孩子少,有的甚至是家裡的獨生子女,所以都會比較寵溺,再加上隔代親,所以很多老人都會過分的寵溺孩子,事實上,這樣的寵溺是會導致孩子變得驕縱蠻橫的。

2、老人和孩子溝通少

孩子的學習能力都是比較強的,而且語言能力的培養更是在小的時候效果更明顯,而老人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是比較遲緩的,所以這對於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是不利的,會導致孩子變得不愛說話,思維和語言表達遲緩。

3、老人教育理念較為陳舊

對於年輕人的教育理念,很多老人都是不認同的,老人總是會堅信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對的,不願意用新的方式教育孩子,但是陳舊的教育對現代的孩子來說已經不適用了,因此在新舊理念的衝擊下,孩子往往會成為犧牲品。

在明白了隔代教育存在的問題之後,父母們就要及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何破除隔代教育的魔咒?

如果不得不讓家裡的老人帶孩子,那麼作為家長,一定要意識到並解決好隔代教育的問題,以下這2招父母可以學習學習。

教育理念要正確

不要全盤否定老一輩的教育理念不適合孩子,也不要盲目的認為新的教育理念對孩子就是最好的,也不要覺得把孩子交給老人帶,孩子會跟自己變得不親近之類的,父母一直都是孩子最重視的人,只有在充滿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才能夠學會去愛別人。

教育理念的碰撞結果,應該是找到一個適合孩子的方向,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方式。

和老人和平相處

既然選擇了將孩子交由老人照顧,就要相信老人,懷著感恩的心對待老人,而不是操控老人,和老人對著幹,這樣就算老人有心想要學習新的教育方式,也會被不和諧的關係阻擋。因此和老人建立和平相處的關係,是家庭教育的關鍵。

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多方協助、互相配合和學習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破除隔代教育的魔咒,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我是育兒十月說,想要了解更多有價值的育兒資訊,還請關注我!

相關焦點

  • 隔代教育是和諧家庭關係的「絆腳石」?試試這幾招輕鬆破解
    隔代教育使很多家庭在處於一個進退兩難的困境,老人犧牲了晚年時間用來幫忙撫養孫女孫子,而子女卻常常抱怨老人陳舊的教育方式。由隔代教育引起的家庭矛盾,已然成為如今中國家庭中主要的矛盾。很多人對隔代教育是又愛又恨,愛,是少了老人幫帶孩子不行,恨,是老人的教育觀念確實落後了。隔代教育的矛盾,其實已經由來已久。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描寫了一個由隔代教育造就的巨嬰案例。賈寶玉自幼跟隨奶奶賈母生活,祖母對寶玉十分溺愛,不僅給予寶玉從小養尊處優的待遇,更處處插手寶玉父親賈政的管教。
  • 隔代教育不是孩子問題的背鍋俠,只需這4步,隔代教育也很「香」
    一邊是老人辛辛苦苦地幫子女撫養孫輩,另一邊是子女抱怨老人帶孩子帶出問題來。子女的抱怨我們可以理解,畢竟孩子的教育是頭等大事。但如果我們能夠更為客觀和理性地看待這一問題,並想出更好的溝通策略,或許更有助於解決雙方的困惑。我們暫且不論老人帶孩子的辛苦,就說把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推給老人家、推給「隔代教育」,似乎也過了。
  • 隔代教育不是孩子問題的背鍋俠,只需這4步,隔代教育也很「香」
    一邊是老人辛辛苦苦地幫子女撫養孫輩,另一邊是子女抱怨老人帶孩子帶出問題來。子女的抱怨我們可以理解,畢竟孩子的教育是頭等大事。但如果我們能夠更為客觀和理性地看待這一問題,並想出更好的溝通策略,或許更有助於解決雙方的困惑。我們暫且不論老人帶孩子的辛苦,就說把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推給老人家、推給「隔代教育」,似乎也過了。
  • 隔代教育的愛與礙
    隔代教育,是很多家庭都會遇到的情況。據統計,在我國有60%的家庭都存在隔代教育,在二胎政策開放後,這一比例甚至達到80%。在這樣的家庭裡普遍存在一個困局:一面老人辛苦撫養孫輩,一面子女抱怨老人帶孩子有問題。由隔代教育產生的家庭矛盾已經成為當下中國家庭最主要的矛盾,甚至有人指出:隔代教育正在毀掉孩子的一生,必須拒絕隔代教育。那麼,隔代教育真的就一無是處嗎?
  • 學校春遊如何破除「安全魔咒」
    原標題:學校春遊如何破除「安全魔咒」 發生春遊事故本屬小概率事件,但公眾對未成年人安全高度重視,每起春遊事故都會引起全社會的嚴重關切。如何破除學校春遊的「安全魔咒」,緩解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家長對春遊活動的焦慮,是必須認真對待的重大課題。
  • 隔代教育矛盾太多?這四招教你輕鬆破解隔代育兒之痛
    「隔代教育」的出現是因為一些年輕的父母由於沒有經驗,或工作繁忙,或出於其他各種原因,需要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家裡的長輩幫忙照顧。但在長輩帶娃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衝突和矛盾。出現這些分歧,主要是教育觀念的不一致和溝通的不順暢。
  • 「父母管,奶奶護」,隔代教育真的不可行嗎?4招教你怎樣避免
    有一種中國教育叫「隔代教育」,隔代教育容易出現的就是教育原則和教育方式的不一致,通常是父母來管,爺爺奶奶來護,但是不正確的隔代教育,可能對孩子的未來造成一定的影響。
  • 隔代教育,媽媽如何做到見招拆招
    只要我們媽媽擔起自己的責任,做好榜樣,並在隔代教育之間做好引導工作,幫助孩子一起成長,孩子就不會受到長輩教育的影響。」也不能全怪老人。」家長一臉愧疚地回答說。……前段時間,一名家長與我無意間聊起了關於隔代教育的話題。在很久之前,我也跟這位家長一樣,因為隔代教育的問題與老母親發生過很多次衝突。因為我一直都試圖想改變母親的育兒觀,可每一次都以失敗而告終,最後得不償失還傷了母女之情。記得在寒假期間的一天早上,我在房間收拾衣服,突然客廳傳來了母親訓斥兒子的吵鬧聲。
  • 請先破除這幾大「魔咒」!
    今天不妨看看你是不是也被這幾大知識魔咒控制,怎麼讓你的人生不迷茫,怎麼讓你的人生更順暢,這就是本文需要討論的話題。小提示:請把手機靜音,細細體會內容精髓相信很多人也看過好多關於人生這一塊的書,剛剛開完了之後,可能有點感覺,但是過後,發現自己還是老樣,很多書上談到如何讓自己的人生不迷茫,說要從自身出發,先認識自己,但是你會發現很多時候,你就算是認識了自己,還是很迷茫,
  • 夏洛特長相酷似黛安娜:這幾個基因容易隔代遺傳,你家孩子中嗎?
    但是寶寶的長相也有例外的時候,比如兒子長得像爺爺,這事情讓很多媽媽尷尬,也難以接受。當然基因有好有壞,快看看這些容易隔代遺傳的基因,你家中了幾個?網友曾開玩笑說「女兒好不容易提高了顏值,沒想到孫子隔代遺傳了!」雖然小孫子長相酷似姥爺,但是身高一定會超過姥爺的。潘長江很有才華,說不定小孫子也會遺傳姥爺這一點呢!
  • 隔代教育如何「揚長避短」?
    當越來越多的人將寶寶出現的一些問題行為歸咎於隔代教育,而隔代教育又成為一種無法迴避的社會現象的時候,究竟該如何看待隔代教育?又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讓隔代教育揚長避短,發揮更好的作用呢?於是祖輩和父輩之間就很容易因為寶寶的教育問題引發家庭矛盾。如果祖輩再出面阻擾父輩「教訓」孫輩,這種矛盾就會進一步激發。3. 抱持老觀念不放,妨礙寶寶個性發展許多祖輩教育理念比較落後,對寶寶心理發展的特點缺乏正確的認識,他們就可能限制寶寶的各種探索活動,給他提出一些與他的年齡不相適應的要求,無形中給他一些捆綁,導致他缺乏開創精神。
  • 「說起外孫教育的事我就慪氣!」三招教你化解隔代教育矛盾
    現在,隔代教育的普遍性已經慢慢超過親子教育,然而,隔代教育卻往往費力不討好,這是什麼原因呢?專家觀點:傳統「育兒經」未必管用,觀念滯後事與願違從疼愛到溺愛,從處處遷就到包辦代替,這不僅扼殺了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還容易助長孩子自私、任性的不良個性。
  • 老人帶孩子是喜是憂?家長做到這3點,隔代教育也能帶好娃
    因此不少年輕媽媽在產後毅然選擇了工作,把孩子交給家裡的老人帶,那孩子的教養就成了首要的問題,尤其是隔代教育對孩子產生的弊端。一、隔代教養的問題究竟出在哪兒?隔代教育是把雙刃劍,既有利又有弊,關鍵是家長如何運用恰當的方式讓隔代教育發揮最大的作用這是才是最重要的。
  • 把孩子交給老人管,看似輕鬆,麻煩在以後,當心隔代教育後遺症
    今天我就從隔代教育角度入題,給年輕父母談談隔代教育後遺症,希望能引起家長的思考。這類型家庭組合所佔比例相對較少,最多達到5%左右。共同生活在一個家庭裡,如果和睦相處問題倒還相對要少一些,但如果兒女缺乏孝心,那帶給老人的痛苦可就大了。儘管很多老人能忍,可是父母怎樣在家裡對待老人,會讓孩子看在眼裡,無形中就效仿起他們來,而這樣的孩子以後在成長中往往容易成為問題少年。
  • 為什麼要避免「隔代教育」?老人的舊教育,會影響孩子的言行舉止
    其實這就是孩子跟著奶奶時間太長,導致孩子與父母的關係不親密。孩子和老人們的關係更加親密,奶奶或者爺爺反而成為孩子親近的人。各位父母還是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讓老人們幫忙看孩子,讓自己可以有時間去上班工作,照看孩子這件事其實沒問題,前提是一定要避免老人對孩子進行教育。
  • 家庭教育 隔代教育——要不要把孩子給家裡老人帶
    什麼是隔代教育呢?這些「隔代家長」們自覺地成為全面照顧孩子。在國外,孩子很小就進了幼兒園、託兒所,18歲獨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沒有隔代教育。只有這樣,隔代教育才能為孩子帶來最好的生長環境。隔代教育,有其自身的優勢:老一輩在社會上長期的摸爬滾打中積累了豐富的人生感悟和生活經驗,在育兒方面,對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所產生的問題,應該怎樣處理等相關知識,一般比孩子父母懂得更多;同時,老人閒暇時間充足,並且在對待後輩時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能夠更細緻周到的照顧孩子,對孩子的調皮搗蛋也更加包容;並且,老年人一般都有一定的積蓄
  • 教育,隔代是否如隔山
    因為畢竟是隔代親,老人同後代教育理念也存在較大分歧,這讓老人疼愛孫子的同時也讓老人感到焦慮。,或者婚姻問題而把孩子的生活、教育等責任全部交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老人家,這些祖父母們成為照顧第三代的「現代父母」,這種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和教育稱之為隔代教育。
  • 老人帶娃看不慣又離不開,隔代教育的矛盾要怎麼解?
    「媽,這不是髒不髒的問題,這是行為規範的問題。」「小屁孩,什麼規範?你小時候我都沒怎麼管你,現在不也很好嗎」……讓小編詫異的是,我國有近五成孩子接受者隔代教育。目前上海0~6歲的孩子中有50%~60%屬於隔代教育;廣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佔總數的一半;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達70%。
  • 「隔代教育」好不好?父母和老人教育方式不統一,對孩子成長不利
    「這個玩具不能買,家裡都已經買了這麼多了,還要這個,你如果不能說出要買這個玩具的理由,不能給你買了」「不就是個玩具嗎,給孩子買就買吧,也花不了幾個錢」。隔代教育不統一的問題存在於每個家庭之中,很多父母也會頭疼,其實隔代教育是個比較好的教育,畢竟老人有帶孩子的經驗,而且老人對待孫輩更親近,能教育一些父母會忘記的地方,還能讓家長們安心工作,其實做好統一的目的就好了,就怕父母和老人們的戰線不統一,這是大忌諱。
  • 「隔代教育」是原罪嗎?年輕父母靠老人帶孩子,卻又指責老人縱容
    其實,像鍾大伯這樣的經歷不是個例,在孩子的教育上,如今很多家庭都面臨著這樣的一個困局:一方面老人辛苦帶娃,另一方面子女卻抱怨老人帶孩子有問題。年輕父母和父輩們在育兒上常常會因為教育孩子理念不同,而引發很多衝突。甚至有些思想比較激烈的年輕父母喊出:隔代教育正在毀掉這一屆的孩子,孩子必須自己帶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