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好不好?父母和老人教育方式不統一,對孩子成長不利

2020-12-22 教育思享

最近,朋友一家,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出現了一些矛盾。

起因是,孩子家長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和老輩人的觀念發生了衝突。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和老輩人之間,產生了很大的分歧。

「這個玩具不能買,家裡都已經買了這麼多了,還要這個,你如果不能說出要買這個玩具的理由,不能給你買了」「不就是個玩具嗎,給孩子買就買吧,也花不了幾個錢」。

隔代教育不統一的問題存在於每個家庭之中,很多父母也會頭疼,其實隔代教育是個比較好的教育,畢竟老人有帶孩子的經驗,而且老人對待孫輩更親近,能教育一些父母會忘記的地方,還能讓家長們安心工作,其實做好統一的目的就好了,就怕父母和老人們的戰線不統一,這是大忌諱。

1.溺愛孩子,對於孩子的成長不利

如果隔代教育的戰線不統一,可能會溺愛孩子,這樣對於孩子的身心都受影響,畢竟溺愛的孩子,在生活和學習方面對於挫折的應對來說會很差。不能很好地調整心態,逆商不夠,孩子會處於自暴自棄之中,或者遇到困難逃避,無法從困難中學到東西,無法從苦難中汲取力量。

比如孩子的父母可能對於孩子比較嚴厲,比如上面的事例中,父母想培養孩子的購物意識,培養孩子對於自己物品的認知,想要教育孩子的購買觀,不想讓孩子無目的的亂買東西。可是這時候姥姥的一席話以及教育,就會使得孩子可能下意識記住只要下次有姥姥在就能買,而且想要的東西一定會得到。一旦形成這種心理,會使孩子有什麼困難就去找老人解決,不會自己解決面對。

2.使得孩子行為和習慣的養成變慢甚至變得矛盾

父母教育孩子生活中的習慣,讓孩子和同齡人的表現來說更符合這個年齡的要求,孩子也能更好地同同學交流。如果隔代教育不統一,會使得孩子父母辛苦教導的孩子的生活習慣受到影響,甚至會改變孩子的日常行為。

比如有的孩子從小受父母的教育要自己學會動手吃飯,吃飯要儘量不挑食,晚上好好刷牙,保護好牙齒,可能因為隔代教育戰線的不統一,在老人們的「關愛」下,孩子就會形成吃飯不用自己動手,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的壞習慣。老人對孫輩的溺愛,使得孩子對於這些行為日常變得不再自我約束。等到再回到父母身旁的時候就不能適應突然改變,得重新適應這些行為習慣。

而教育方式的不統一,對於孩子來說需要不斷改變,使得最終自己的行為是家長的教育的行為和老一輩人的教育的行為的結合體,而且是矛盾的結合體。勢必影響孩子的行為和習慣。

所以,如果採用隔代教育,一定要統一認識,家長和老人們在同一條戰線上,這樣對於孩子的成長才有利,才能讓孩子更好地發展。

相關焦點

  • 隔代教育就一定對孩子成長不好嗎?
    隔代教育被多數孩子父母吐槽,最主要原因在於老一輩在孩子教育方面有一系列欠缺,例如溺愛孩子、思想落後、教育觀念落後,還有在衛生方面、生活習慣方面會讓孩子父母覺得接受不了。正是這一系列不好的地方,對孩子成長不利,隔代教育被多數孩子父母摒棄。
  • 隔代教育孩子到底好不好?日本人的做法,值得老人借鑑
    文/可馨育兒 有老人帶孩子是咱中國國情的普遍現象,大部分老人只要有這個能力,也是非常願意帶孫子孫女的,減少自己兒子負擔的同時,又能和孫子孫女在一起,隨著讓老人帶孩子任務的開始,隔代教育問題也會接憧而來,隔代教育對孩子到底好不好,其實,這樣做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 不踩「隔代教育」的雷區:老人帶娃不發愁
    而老人們的臉上一般都是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對孫輩們的疼愛溢於言表,能夠和孫輩們每天共享天倫之樂,實在是人生一大樂事。但是,在這種美滿、和諧的表象之下,掩藏著深重的教育危機,隔代教育很容易形成一些不好的弊端。比如說「隔輩親」會使老人們出現放縱、溺愛孩子的現象,缺乏科學育兒的觀念、態度和系統知識,由老人們帶大的孩子可能會在身體、心理及人格方面存在著諸多的缺陷。
  • 為什麼要避免「隔代教育」?老人的舊教育,會影響孩子的言行舉止
    還有就是要多出時間多陪陪孩子,親自抽出時間對孩子進行教育。為什麼儘量避免老人對孩子進行教育,也就是「隔代教育」呢?1.隔代教育,孩子與父母的關係不融洽孩子長期地跟隨著老人,和老人一起的時間遠遠超過了父母陪在身邊的時間,對於孩子來說,時間的長短可以影響到孩子的親密感。在孩子的心裡,誰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長,那麼誰就可能是孩子心裡認為的最親近的人。
  • 隔代教育有弊端,老人帶娃,家長應該如何溝通規避
    其實,這位媽媽的擔憂也在情理之中,因為教育觀念和方式的差異,很多老人在帶娃的過程中,確實會帶來一些弊端。對孩子過度溺愛「隔輩親」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老人對孩子的感情,所以,很多老人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往往對孩子特別溺愛,他們幾乎不加駁回的滿足孩子,對於孩子調皮任性的行為,往往也容忍度很高,他們會把孩子放在家庭的最高地位,任何好的東西都會優先拿給孩子。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不免會變得驕橫任性,覺得自己理應被特殊照顧。
  • 家庭教育 隔代教育——要不要把孩子給家裡老人帶
    隔代教育,有其自身的優勢:老一輩在社會上長期的摸爬滾打中積累了豐富的人生感悟和生活經驗,在育兒方面,對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所產生的問題,應該怎樣處理等相關知識,一般比孩子父母懂得更多;同時,老人閒暇時間充足,並且在對待後輩時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能夠更細緻周到的照顧孩子,對孩子的調皮搗蛋也更加包容;並且,老年人一般都有一定的積蓄
  • 隔代教育問題增加,如何打造完美的隔代教育?4個方法建議收藏
    但是由於隔代觀念的差距,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發生很多分歧甚至衝突,其實問題的根源並不在於由誰來對孩子進行教育,而是在於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很多家長都明白孩子交給老人可能會對孩子的教育產生一些負面影響,但是為什麼家長還會選擇這樣做呢?
  • 99%祖輩沒有學習過兒童教育的知識,隔代教育到底好不好?
    外公外婆撫養、教育,這樣祖父母和孫輩就形成了隔代教育的形式。農村居多,例如父母外出打工。02、不完全隔代教育 孩子與父母短暫的分開,父母與老人同住,父母與老人一起承擔養育孩子。01、隔代教育的優勢 (1)祖輩基本退休,不用操心工作,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相對於工作的父母來說有更多閒暇時間陪伴孫輩; (2)祖輩因為年齡的原因,富有童心; (3)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有養育孩子的實踐經驗,對孩子生活照料周到。
  • 「隔代教育」是原罪嗎?年輕父母靠老人帶孩子,卻又指責老人縱容
    其實,像鍾大伯這樣的經歷不是個例,在孩子的教育上,如今很多家庭都面臨著這樣的一個困局:一方面老人辛苦帶娃,另一方面子女卻抱怨老人帶孩子有問題。年輕父母和父輩們在育兒上常常會因為教育孩子理念不同,而引發很多衝突。甚至有些思想比較激烈的年輕父母喊出:隔代教育正在毀掉這一屆的孩子,孩子必須自己帶的好。
  • 隔代教育的利於弊 隔代教育對孩子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隔代教育的利於弊 利1、老人有較多的育兒經驗,有充裕的時間和足夠的耐心。2、由於祖孫的血緣關係,老人會本能地對孫輩產生慈愛之心,這就有了隔代育兒獲得成功的心理基礎。3、多數老人們常有一種兒童心理,特別喜歡和小孩玩樂,極易形成融洽的關係。因此,為教育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機會和條件。4、老人豐富的生活知識和深厚的人生閱歷為教育孩子提供了資本和權威性。
  • 隔代教育,好還是不好?
    作者: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達人年輕父母在打拼工作,沒太多時間陪伴孩子,隔代教育在社會中仍然普遍存在。對於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這件事,一直頗有爭議。隔代教育的好處隔代教育的最大好處就是,爺爺奶奶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來和孩子相處。
  • 不喜歡爺爺奶奶那代人教育方式?教你打造完美的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是現代社會家庭大部分面臨的問題。什麼隔代教育能打100分?三代之間教育觀念的差異如何命名?更重要的是,根據本文討論的經驗,什麼隔代教育能幫助孩子,父母一定會有答案。「把隔代的孩子帶走」是當今社會常見的現象。子女教育的關鍵不在於誰有,而在於教育概念和教育方法。
  • 隔代教育的愛與礙
    其實,隔代教育就像一把雙刃劍,但是只要打開方式正確,則可以讓三代人共贏。隔代教育的「愛」:隔代教育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有利。很多新晉父母的長輩不僅生活經驗豐富,而且對孩子很有耐心,這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隔代教育有利於解放孩子父母。現在生活節奏快,孩子的父母往往沒有時間來帶孩子,只有把孩子交給老人來撫養,自己沒有了後顧之憂,就可以安心工作。隔代教育有利於提高老人的幸福指數。老人幫忙帶孩子,可以減少他們的孤獨感,還可以讓他們在帶孩子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活力,讓他們老有所用,不會那麼無聊。
  • 父母咆哮隔代教育!隔代撫養究竟是阻力還是助力?又該如何雙贏?
    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很大,老人溺愛孩子是很多中國家庭的現狀,這也是令很多父母咆哮隔代教育的原因。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父母要忙於工作,不能很好的照顧孩子,對於孩子的日常生活爺爺奶奶無疑是給了年輕父母很大的助力。但是在育兒觀念上,隔代撫養卻有很大的弊端,對於孩子的成長又成了一種阻力。
  • 隔代教育有你想像不到的優勢
    卜朝輝在當今社會,隔代教育已經成為許許多多家庭都無法迴避的話題。祖輩的優勢在於,具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具有更為豐富的生活經驗,他們的參與能為孩子父母解決後顧之憂。追溯往昔,隔代的老一輩人都曾經歷過過去的艱難困苦生活,他們身上也更多地保留著傳統的中華文化和美德,當他們參與到孫輩的教育之中時,必然將優良傳統加以滲透。
  • 隔代教育不是孩子問題的背鍋俠,只需這4步,隔代教育也很「香」
    客觀地說,隔代教育有利也有弊,因此,隔代教育不應成為孩子問題的「背鍋俠」。那麼,隔代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影響?作為孩子父母,又該如何正確看待隔代教育呢?01 隔代教育應該提倡「民主理解型」的教養方式首先,我們得承認,隔代教育是個普遍存在的現象,也是為數不少的父母要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既然是個普遍性存在的問題,我們對」隔代教育「的總的原則就是不迴避「隔代教育」的弊端,但要找出一條合理的途徑來消除潛在的弊端。簡單來說,就是揚老人之所長,避老人之所短。
  • 隔代教育不是孩子問題的背鍋俠,只需這4步,隔代教育也很「香」
    作為孩子父母,又該如何正確看待隔代教育呢?01 隔代教育應該提倡「民主理解型」的教養方式首先,我們得承認,隔代教育是個普遍存在的現象,也是為數不少的父母要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既然是個普遍性存在的問題,我們對」隔代教育「的總的原則就是不迴避「隔代教育」的弊端,但要找出一條合理的途徑來消除潛在的弊端。
  • 左右為難的隔代教育,父母該何去何從?
    隔代教育作為一中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父母對孩子趨於理性,而隔代老人趨於感性。父母往往著眼於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而老人以儘量滿足孩子的願望為出發點。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事實:教育孩子永遠是他(她)父母的責任,而不是別人的責任,因此作為長輩的我們只是幫助年輕人帶孩子,而不能越俎代庖,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責任。我們應該正確地認識到隔代教育的利與弊,發揮教育優勢的同時,克服種種負面影響,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 隔代教育問題多多?寶媽注意這5方面,讓老人帶娃不「可怕」
    隔代教育的好壞影響1.相比於年輕的父母,老人有著更加平和的心態,可以為孩子提供輕鬆和諧的成長環境,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有著積極的影響。因此,老人在教育孩子時,經常會抱有僵化的老觀念、舊思想,常常會壓抑孩子的創新精神,這對於孩子的個性和思維方式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 父母缺位、祖輩越位!「錯位」的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傷害究竟有多深
    因為休息不好,部分雞開始不下蛋。很多寶媽無論如何都無法忍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孩子「過時」的教育方式,甚至開始糾結要不要放棄工作回歸家庭,但在沉重的經濟壓力面前,往往一切只能妥協。可以說,隔代養育目前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普遍的社會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