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更名「華夏博物館」?馬英九:我不贊成,毫無必要

2021-01-08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澎湃新聞

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期傳出將改隸文化部門,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臺當局行政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引發兩岸輿論議論。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島內媒體中時新聞網11月28日下午報導透露,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受訪時候對於上述事件直言「我不贊成,毫無必要」。

中國國民黨方面則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院併入文化部門勢必縮編職能,試問未來如何支撐臺北故宮博物院各項專業的重要工作?若民進黨當局基於政治因素或意識型態考慮,而縮減故宮的層級與員額,國民黨將全力捍衛。

除了社會輿論熱議,目前更傳出故宮院內人心惶惶。

中時新聞網28日凌晨消息透露:臺北故宮博物院是否改隸臺當局文化部門雖還在討論中,卻已引起不少爭議,據傳近日臺北故宮博物院計劃將書畫處與圖書文獻處整並為書畫文獻處,預期將有人員編制的縮減,院內研究人員人心惶惶。

報導介紹,臺北故宮博物院行之有年的「老三處」分別是:器物處、書畫處、圖書文獻處,系故宮文創力的發動單位,是研究及策展的核心部門,一旦走入歷史,將影響其專業地位,是否還能維持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的地位,令人憂心。

對此,任職故宮38年的臺北故宮前院長馮明珠表示,故宮的編制有其專業,書畫處為藝術史領域,圖書文獻處屬善本古籍、清史研究,領域並不相同,「就像研究玉器的人不會懂銅器或瓷器!」而故宮典藏的70萬件文物中,實則圖書文獻佔了大宗,據院方統計,目前善本書籍計21.6萬餘冊,檔案文獻39.5萬餘冊件,如此龐大的典藏數量,必須仰賴精確的專業分工,不容任意縮編或裁撤。

雖然臺北故宮方面再次強調,此次調整的編制員額人數不變,但仍將書畫處與圖書文獻處合併,處長乃至科別都會調整;此外還增設「數字信息室」及「綜合規畫處」,希望提升數字業務及加強總體策略研發及國際交流業務。

原標題:《馬英九批臺北故宮改名毫無必要,臺媒稱目前院內人心惶惶》

相關焦點

  • 更名「華夏博物館」?民進黨要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黑手了
    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將改隸屬於臺文化部門管轄,引起爭議。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疾呼要三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關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爭議,經常圍繞在文物歸屬以及文物背後象徵的意義。這次有心人卻從組織改造下手,傳出將改隸臺文化部門,並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臺行政機構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
  • 更名「華夏博物館」? 民進黨要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黑手了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關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爭議,經常圍繞在文物歸屬以及文物背後象徵的意義。這次有心人卻從組織改造下手,傳出將改隸臺文化部門,並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臺行政機構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且不論主事者背後的論述及思維為何,但想法之幼稚及不專業,形同兒戲,卻馬上被人看穿。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臺北故宮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
    臺北故宮博物院。(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島內上周傳出臺北故宮博物院將由原來隸屬於臺行政主管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歸屬於臺文化主管部門的三級機關,甚至還傳出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被質疑「去中國化」,引發輿論熱議。
  • 島內傳聞臺北故宮更名「華夏博物館」,藍營戳「蔡英文的心事」
    來源:澎湃新聞據臺媒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期傳出將改隸文化部門,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行政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引發議論。據「中時新聞網」報導,臺北故宮前院長馮明珠11月26日表示,以故宮的地位,有必要直屬行政部門,若貿然行事,將使故宮地位下滑。11月27日,臺灣文化部門負責人李永得則表示,改隸與否不能用傳統的行政層級去看,有些人覺得降格,這是古老、封建的思想,因此,故宮無論隸屬在行政部門或文化部門,都沒有降格的問題。
  • 要把臺北故宮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臺媒說出民進黨當局改名背後陰謀
    圖為臺北故宮資料圖【環球時報記者 張天行】民進黨長期視臺北故宮為眼中釘,現在傳出臺「行政院」正討論把臺北故宮改為隸屬「文化部」,並改名為「華夏博物館」。針對臺北故宮近來的爭議,臺「文化部長」李永得11月30日回應稱,「文化部」研究過全世界前十大博物館,都是由文化部門來統籌,因此此次臺北故宮改制問題是回歸專業討論,沒有「去中國化」的問題。至於改制後是否會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李永得稱,「絕對沒有討論過」。
  • 民進黨又在這件事上「做文章」,馬英九緊急表態:我不贊同
    導語:近日,有相關媒體報導到,民進黨欲對臺北故宮博物館更改編制,使其歸屬於文化部門管理,同時更名為「華夏博物館」,由於從從行政部門轉變為文化部門,從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在各界引發了大量輿論。臺灣媒體中時新聞網報導,就相關問題對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進行採訪,在採訪中,馬英九表示,自己對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降級和更名不贊成,認為沒有任何的必要。國民黨方面,有聲音表示將博物館規劃在文化部門,其職能必將受到影響。
  • 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降格、更名?前院長批「自毀招牌,愚不可及」
    傳出因應臺「行政院」組織改造,臺北故宮博物院將改隸「文化部」,更名「華夏文物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昨日於臉書貼文表示,自己反對故宮納入「文化部」,同時若真更名「華夏文物博物館」,更是自毀招牌,愚不可及。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臺「行政院」回應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被質疑是在「去中國化」。臺灣「中央社」報導稱,臺「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今天(12月1日)說,臺「行政院」在討論組改案的過程,從沒有討論到任何臺北故宮改名的方案,也就是「故宮沒有要改名」,他還說「請外界勿再以訛傳訛」。臺北故宮博物院(中時資料圖)報導稱,外傳原隸屬於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未來可能改隸屬於臺「文化部」,成為三級機關。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要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
    本文轉自【海外網】;原標題:【傳臺北故宮要改名"去中"惹非議 院長忙否認】圖為臺北故宮資料圖 海外網11月30日電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引起島內輿論鞭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30日連忙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吳密察30日赴臺「立法院」參與審查預算時稱,一個禮拜以來,關於對臺北故宮的報導,有幾項是誤導,「首先,絕對沒有改名問題,即使『行政院』有問我,也是談對於像『故宮』這種重要博物館行政怎樣安排,但一直沒談改名問題。」他還稱,自己一切尊重臺行政機構。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降格是臺灣文化失格
    關注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中華文物博物館,足以與世界級的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及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分庭抗禮,鼎足而立。這個舉世聞名的文化品牌是如何建立的?建立過程的艱辛又何其不易?若說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的政策目的是為區隔「北京故宮」,或是「去中國化」,那就更令人大惑不解了!臺北故宮博物院與「北京故宮」雖然原都屬於「故宮博物院」,但是藏品各異,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藏品在數量上雖僅佔原「故宮博物院」的五分之一,但是許多珍品卻是精中之精的重寶。如今一個亮晃晃的金字招牌卻要白白讓給大陸獨享,有何可昭告天下的道理呢?
  • 島內傳聞臺北故宮改隸並更名「華夏博物館」,藍營痛批
    據臺媒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期傳出將改隸文化部門,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行政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引發議論。據「中時新聞網」報導,臺北故宮前院長馮明珠11月26日表示,以故宮的地位,有必要直屬行政部門,若貿然行事,將使故宮地位下滑。11月27日,臺灣文化部門負責人李永得則表示,改隸與否不能用傳統的行政層級去看,有些人覺得降格,這是古老、封建的思想,因此,故宮無論隸屬在行政部門或文化部門,都沒有降格的問題。
  • 臺北故宮要改名「華夏文物博物館」?故宮前院長馮明珠:自毀招牌
    國立故宮博物院傳將因應政院組織改造,改隸屬於文化部,因此鬧得沸沸揚揚,外界更流傳故宮將更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一說。對此,故宮前院長馮明珠於臉書貼文表示,自己反對故宮納入文化部,並指若真更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更是愚不可及、自毀招牌。
  • 輿論壓力大 臺北故宮博物院 「叫停 」改名
    臺海網12月1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將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消息披露後,島內輿論猛烈抨擊,質疑民進黨當局「臺獨」幻想作祟。迫於壓力,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昨天緊急出面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爭議緣起:傳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臺媒日前爆料,為配合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組織改造」,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降級為「文化部」的下屬三級機構。消息傳出後,有人認為這會「矮化」臺北故宮博物院。
  • 這回,「臺獨」選擇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手
    明末清初,在收藏的基礎上故宮博物院被建立,為保護其收藏的文物不被破壞,在二戰前夕,故宮博物院不得選擇將文物南遷,運送到上海、南京等地。直至1947年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才運回南京。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南京國民黨政府從南京庫房中挑選出數千箱文物運往臺灣,而後成立臺北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封館3年?馬英九批蔡英文:不可思議到極點
    馬英九:世間罕見,會害死臺灣海外網11月14日電今日(14日)上午,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陪同桃園市長候選人陳學聖到桃園區永和市場拜票。針對「臺北故宮南移事件」,馬英九痛斥蔡英文當局「不可思議到極點,把『政策』當兒戲簡直荒謬,全世界哪有這樣的。」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改名?民進黨當局操作「去中國化」無底線
    26日,臺文化部門於臺立法機構進行項目報告,多位民代針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一事進行質詢。民進黨籍民代黃國書說,全世界的博物館都屬於文化部門,只有臺北故宮博物院是屬於臺行政機構,現在的編制會讓博物館的配置有問題。消息傳出後,有人擔心此舉會矮化臺北故宮博物院。
  • 「矮化」臺北故宮還想改名「華夏博物館」?臺當局新提議被罵「頭殼...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為推行所謂的「組織改造」,臺當局又把主意打到了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據臺媒26日報導,臺「行政院」欲將臺北故宮改隸「文化部」,由所謂「二級機關」降為「三級機關」,更有民進黨籍「立委」建議將其更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消息一出,立即在島內引發質疑。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民進黨當局給改名了嗎?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的著名博物館之一,其中存放了大量歷史悠久的珍貴文物,臺北故宮博物院一直在臺灣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最近,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斷在島內推進「臺獨」政策,臺北故宮博物院可能會面臨「改名以及降級」的風險,這令許多人士感到非常不滿。
  • 臺北故宮南院試營運 馬英九感謝工作人員
    華夏經緯網12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今天舉行試營運典禮,馬英九、吳敦義及毛治國率多位「閣員」出席。馬英九強調,他要對全體工作人員表達感謝,同時是「內政部建營建署」的努力。
  • 臺灣有人建議臺北故宮改名「華夏博物館」,國民黨「立委」回應
    【環球網報導 記者尹豔輝】據臺灣《聯合報》「東森新聞雲」等臺媒11月26日報導,外傳臺「行政院」推動組織改造,擬將隸屬於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屬「文化部」。26日,民進黨「立委」黃國書稱,有人擔心臺北故宮降級後矮化,建議改名為「華夏博物館」、「亞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