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出血是許多女性經常遇到的問題。如果發現有陰道出血,首先看月經正不正常,如果月經正常,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陰道出血是許多女性經常遇到的問題。有一部分屬生理性陰道出血,是正常陰道出血,如正常月經、產後惡露的排出等,屬正常生理範疇,不會危害身體健康。病理性陰道出血就不同了,它不僅是身體疾病的一種表現,陰道出血而且出血本身也會損害身體健康。陰道出血可來自外陰、陰道、宮頸、子宮內膜,但以來自子宮者最多。
如果發現有陰道出血,首先看月經正不正常,如果月經正常,一般不會有太大問題。
1、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
由於在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其中之一的功能障礙,導致性體內激素水平失調而產生的出血。
治療的原則就是迅速止血,止血後調整建立正常的月經周期,防止復發。由於長期出血,有些人還伴有不同程度的貧血,所以糾正貧血也很重要。
2、子宮肌瘤
除出血外,一般情況下子宮肌瘤不引起疼痛,可有白帶增多,不孕、流產等。
肌瘤長到一定大小時可引起周圍器官壓迫症狀,貼近膀胱者可產生尿頻、尿急;壓迫膀胱可引起排尿不暢甚至尿瀦留;壓迫直腸,引起大便不暢、排便後不適感。
治療:激素或手術治療。
3、宮外孕
在流產或輸卵管破裂前往往有6~8周停經,有20%~30%患者無明顯停經史,或月經僅過期兩三日。
在流產或輸卵管破裂前,往往除了停經並無明顯症狀,也可有腹痛、少量陰道出血,通常被患者忽視。流產或輸卵管破裂後表現為急性劇烈腹痛,陰道出血,以至休克。
如果體檢已經輸卵管有病變或者輸卵管做過手術的女性,一旦出現停經,最好去醫院檢查是不是發生了宮外孕。
4、腫瘤
1、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宮頸糜爛)
屬正常生理現象,沒有什麼特殊的臨床表現。有些人可能會有接觸性出血的表現,但只是宮頸的個體差異,就象有些人嚼點硬東西,牙齒或者口腔就會出點血。如果不伴有其他症狀,不需要特殊處理。
2、宮頸炎
慢性宮頸炎是女性生殖器官炎症中最常見的一種,發病率高,約佔已婚婦女的半數以上。
主要症狀是白帶增多,通常為粘稠的粘液或膿性粘液,有時可帶有血絲或少量血液;下腹或腰骶部經常出現疼痛,每於月經期、排便或性生活時加重,有的患者甚至可引起噁心,影響性生活;膀胱及腸道症狀,慢性子宮頸炎可波及膀胱,因而膀胱一有尿液即有便意,出現尿頻或排尿困難症狀,或發生繼發性尿路感染;還可能出現月經不調、痛經、盆腔沉重感、不孕等。
3、宮頸癌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高發年齡為30~55歲,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近幾十年HPV篩查的普遍應用,使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得以早期發現和治療,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顯下降。
早期多為性交出血,中晚期為不規則陰道流血。多數患者白帶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樣或米泔狀,或有腥臭。晚期患者因癌組織壞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湯樣或膿性惡臭白帶。
1、流產,妊娠不足28周、胎兒體重不足1000g而終止妊娠者稱流產
早期流產(孕周<12周)出現陰道流血後,胚胎分離及宮腔內存有的血塊刺激子宮收縮,出現陣發性下腹疼痛,特點是陰道流血往往出現在腹痛之前。晚期流產(孕周在12-28周之間)則先有陣發性子宮收縮,然後胎盤剝離,故陰道流血出現在腹痛之後。
2、胎盤前置
在妊娠28周後發生,無誘因無痛性陰道出血是前置胎盤典型的臨床表現。其出血原因是由於隨子宮增大,附著於子宮下段及宮頸部位的胎盤不能相應伸展而引起錯位分離導致出血。
初次流血量一般不多,偶爾亦有第一次出血量多的病例。隨著子宮不斷擴大,出血往往反覆發生,且出血量亦越來越多。患者可出現貧血,貧血程度與出血量成正比,出血嚴重者可發生休克,胎兒發生缺氧,甚至胎死宮內。
3、胎盤早剝
妊娠20周後,胎盤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稱為胎盤早剝。
輕型胎盤早剝主要症狀為陰道流血,出血量一般較多,色暗紅,可伴有輕度腹痛或腹痛不明顯,貧血體徵不顯著。重型胎盤早剝主要症狀為突然發生的持續性腹痛和(或)腰酸、腰痛,其程度因剝離面大小及胎盤後積血多少而不同,積血越多疼痛越劇烈。
4、葡萄胎
女性在正常生育或者流產後,由於胎盤滋養層細胞大量增生並水腫,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間相連成串,形如葡萄,稱為葡萄胎。也就是子宮裡面本來應該是小寶寶呆著的地方,現在長出了一串葡萄。
葡萄胎產生大量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就是讓驗孕試紙變出兩道線的那種激素),血清中HCG濃度大大高於正常妊娠時相應月份值。停經2~4個月後發生不規則陰道流血,開始量少,以後出血量逐漸增多,常反覆大量流血,有時可自然排出「葡萄」,可導致休克甚至死亡。
5、絨毛膜癌
絨毛膜癌是一種高度惡性的腫瘤,多繼發於女性葡萄胎、流產或正常分娩以後。未婚婦女身上偶也可能發生。
凡葡萄胎,產後或流產後不規則陰道流血,子宮不能如期復舊,較大而軟,應想到絨毛膜癌的可能。
1、上文提到過的宮頸癌
2、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是發生於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好發於更年期女性。不規則陰道出血是子宮內膜癌的主要症狀,常為少量至中等量的出血。
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白帶異常。在早期為稀薄的白色分泌物或少量血性白帶,如果合併感染或癌灶壞死,可有伴有異味的膿性分泌物。
癌灶引發的出血或感染可刺激子宮收縮,引起下腹痛。絕經後女性由於宮頸狹窄,導致宮腔分泌物引流不暢,繼發感染導致宮腔積膿,患者可出現嚴重下腹痛伴發熱。
3、卵巢腫瘤
腫瘤導致卵巢性激素分泌功能紊亂,引起出血,若在子宮旁觸及一側或雙側出現腫塊及其他盆腔異常情況,均應就醫,加以確診。
免責聲明:本文不能代替醫囑,因閱讀本文後,對病情之判斷若與醫師診斷不同,請遵循醫師意見。
圖片來自網絡,轉載請註明"轉自就醫160資訊(微信號:ZX9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