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負責人解讀上半年主要經濟數據:基本民生保障有力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基本民生保障有力 社會發展大局穩定——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上半年主要經濟數據(下)

  投資降幅明顯收窄、消費方式創新發展、就業形勢逐步改善、物價漲幅趨勢回落、收入名義增速回升……總體看,上半年我國經濟逐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經濟運行呈恢復性增長和穩步復甦態勢,發展韌性和活力進一步彰顯。下一步,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貫通起來,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推動我國經濟行穩致遠。

  投資降幅明顯收窄 回升態勢充分顯現

  國家統計局投資司司長 彭永濤

  上半年,各地區、各部門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穩投資各項工作,投資降幅明顯收窄,回升態勢進一步顯現。基礎設施投資、製造業投資、民間投資降幅持續收窄;民生保障、高技術等領域投資增速進一步加快;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投資到位資金等回升較快。

  一、投資降幅逐月收窄

  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3.1%,降幅比1月份至5月份、1月份至4月份、一季度和1月份至2月份分別收窄3.2、7.2、13.0和21.4個百分點,呈逐月收窄態勢。

  二、民生領域投資保持較快增長

  上半年,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同比增長18.2%,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4.4個百分點,去年同期為下降0.5%。

  社會領域投資同比增長5.3%,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1.7個百分點。農林牧漁業投資同比增長5.5%,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3.7個百分點。

  三、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較快

  上半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3%,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4.4個百分點。

  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5.8%,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3.1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7.2%,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6.7個百分點。

  四、基礎設施、房地產開發、製造業等三大領域投資繼續改善

  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同比下降2.7%,降幅比1月份至5月份收窄3.6個百分點。部分基礎設施領域投資實現正增長,其中,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長2.6%,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0.8%,信息傳輸業投資增長9.2%,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0.4%。

  房地產開發投資由降轉升,上半年同比增長1.9%,而1月份至5月份為下降0.3%。製造業投資同比下降11.7%,降幅比1月份至5月份收窄3.1個百分點。

  五、民間投資穩步恢復

  上半年,民間投資同比下降7.3%,降幅比1月份至5月份收窄2.3個百分點。其中,製造業民間投資降幅比1月份至5月份收窄3.1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民間投資降幅收窄1.5個百分點。

  六、投資先行指標明顯向好

  上半年,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速進一步加快,同比增長13.5%,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5.6個百分點,為近年來新高;投資到位資金也由下降轉為持平,其中國家預算資金增速高達23.0%。投資先行指標的明顯改善,預示著投資將有望繼續保持回升的勢頭。

  消費方式創新發展 市場銷售持續回升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司長 藺 濤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3月份以來,市場主體加快復商復市步伐,居民外出消費有序增加,市場活力逐步提升,市場銷售持續改善;消費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新型消費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一、消費品市場持續好轉,回升態勢逐漸鞏固

  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8%,降幅比5月份收窄1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改善。扣除汽車類商品,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降幅比5月份收窄2.5個百分點。

  二、城鄉市場同步改善,鄉村市場好於城鎮市場

  上半年,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49345億元,同比下降11.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2911億元,下降10.9%。從月度數據看,自3月份以來,城鄉市場均實現連續4個月回升。6月份,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和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分別下降2.0%和1.2%,降幅分別比5月份收窄0.8個和2個百分點,城鄉市場規模均已接近上年同月水平。

  三、線上消費持續增長,實體店零售加快好轉

  上半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4.3%,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2.8個百分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25.2%,同比提高5.6個百分點。

  上半年,在限額以上單位有店鋪零售中,各類業態商品零售均比一季度有所改善。

  四、商品零售恢復較快,餐飲和住宿行業持續改善

  上半年,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8.7%,其中,二季度商品零售額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4.1個百分點,月度商品零售連續4個月好轉。

  上半年,餐飲收入同比下降32.8%,其中,二季度餐飲收入比一季度收窄23個百分點,餐飲收入連續3個月好轉。從客房收入看,上半年限額以上住宿業企業客房收入降幅比一季度收窄超過7個百分點。

  五、商品供給穩定充足,市場活力穩步提升

  上半年,消費品工業生產中食品製造業增加值接近上年同期水平,降幅比同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低0.8個百分點;醫藥、計算機等電子設備製造等行業增加值實現同比增長。

  市場活躍度持續回升。6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4%,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其中,批發業、零售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4個月在榮枯線以上,餐飲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3個月在榮枯線以上。

  就業形勢逐步改善 重點群體仍需關注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 張 毅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就業面臨多年少有的較大壓力。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穩步推進,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就業出現改善勢頭。但隨著高校畢業生集中進入勞動力市場,當前就業壓力依然較大,要加大政策實施力度,穩定重點群體就業。

  一、綜合多項指標看,就業形勢逐步改善

  二季度,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就業形勢逐步改善。各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6.0%、5.9%、5.7%,呈逐步回落,其中6月份失業率較2月份的頂峰下降0.5個百分點。前期因疫情影響退出的勞動力陸續返回,絕大多數已重新尋找並找到工作。6月份,城鎮勞動參與率較2月份上升10個百分點左右,比1月份高約0.6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水平接近。6月份,城鎮就業總量較2月份增長超過19%,就業人數已超過1月份,且多數行業達到疫情前水平;城鎮就業人員中在職未上班比重從2月份的近50%降至1%以下,已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

  二、當前就業壓力仍然較大,穩就業任務十分艱巨

  雖然就業形勢較疫情初期有所好轉,但國內外環境複雜嚴峻,企業用工需求偏弱,失業率高位運行,總體就業壓力仍然較大。6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同比仍高0.6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外來農業人口(主要是進城農民工)失業率同比高0.7個百分點。在整體失業率下降背景下,16歲至24歲青年失業率近幾個月持續上升。同時,吸納就業能力強的中小企業經營壓力依然較大,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從疫情影響中恢復還需一段時間。

  三、加大政策實施力度,穩定重點群體就業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就業工作,把就業作為「六穩」「六保」的首要任務去抓,出臺了一系列穩定就業政策。下一步,要繼續加大就業政策實施力度,抓實抓細落實,促進就業形勢不斷改善。一是援企穩崗穩就業,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切實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合理下調企業稅費和社保負擔,擴大減免房租、水電、寬帶等費用的企業受益範圍。二是細化農民工就近就地就業政策,繼續引導農民工有序外出就業,保障好農民工在就業地公平享受就業服務,做好針對性職業技能培訓。三是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促進市場化社會化就業,加大鼓勵企業吸納就業、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政策力度,落實好各項擴大基層就業規模政策。

  物價漲幅趨勢回落 生產資料低位運行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主要負責人 王有捐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保供穩價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市場需求進一步回升,供求關係總體穩定,CPI結構性上漲,漲幅趨勢回落,PPI低位運行,保持下降走勢。

  一、消費領域價格結構性上漲,食品價格上漲較多

  CPI漲幅呈回落態勢。上半年,CPI比去年同期上漲3.8%。分月看,CPI漲幅呈現前高后低走勢。3月份開始,CPI環比連續4個月下降,同比漲幅也由3月份的4.3%回落到6月份的2.5%,重回「2時代」。

  食品價格尤其是豬肉價格漲幅較大。上半年,食品價格上漲16.2%,漲幅比去年同期擴大11.5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3.27個百分點,佔CPI總漲幅的八成多。其中,豬肉價格上漲104.3%,漲幅比去年同期擴大96.6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2.52個百分點,佔CPI總漲幅的六成多。

  核心CPI基本穩定。上半年,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2%,漲幅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回落0.6個百分點。

  二、生產領域價格低位運行,石油相關行業價格波動較大

  PPI保持下降走勢。上半年,全國PPI由去年同期上漲0.3%轉為下降1.9%,降幅比一季度擴大1.3個百分點。分月看,1月份,PPI環比持平,同比上漲0.1%;受疫情等因素影響,2月份起,PPI環比和同比轉降,環比降幅從0.5%擴大至4月份的1.3%,同比降幅從0.4%擴大至4月份的3.1%。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趨穩向好,復工復產進度加快,需求有所改善,5月份PPI環比降幅收窄,但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影響,同比降幅擴大至3.7%;6月份,PPI環比止降轉漲,上漲0.4%,同比降幅收窄至3.0%。

  石油相關行業價格大幅震蕩。上半年,受主要產油國「價格戰」疊加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劇烈波動,波及國內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價格震蕩,各月環比漲跌幅在-35.7%至38.2%之間,同比漲跌幅在-57.6%至17.5%之間,上半年平均下降27.0%。

  金屬相關行業價格下降。上半年,疫情導致工業生產和投資受到抑制,金屬相關行業需求整體偏弱。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下降4.1%,降幅比去年同期擴大3.6個百分點。

  其他行業價格總體平穩。疫情防控期間部分產品供應偏緊,農副食品加工業和醫藥製造業價格分別上漲6.3%和0.8%。

  收入名義增速回升 消費水平逐漸恢復

  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 方曉丹

  上半年,在一系列穩就業保民生促消費的政策措施作用下,全國居民收入增速保持回升,居民消費水平逐漸恢復,特別是居民基本生活支出保持了穩定增長。

  一、居民收入增速有所回升,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於城鎮居民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2.4%,名義增速比一季度回升1.6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3%,實際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6個百分點。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快於城鎮居民2.2個百分點,實際收入降幅小於城鎮居民1.0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相對差距繼續縮小。

  二、工資收入小幅增長,穩就業等政策為居民增收奠定基礎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9010元,增長2.5%,比一季度加快1.3個百分點,拉動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個百分點。一系列穩就業保民生政策落地見效,就業形勢整體在逐步好轉,對居民工資性收入的穩定增加起到積極作用。

  三、轉移淨收入加快增長,低收入困難群體生活得到重點保障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轉移淨收入2938元,增長8.2%,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均加快1.4個百分點,拉動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個百分點。轉移淨收入加快增長對於在疫情衝擊下有效保障基本民生,持續發揮重要作用。

  四、經營淨收入降幅收窄,農村居民經營淨收入實現由降轉升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經營淨收入同比下降5.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2個百分點。同時,生豬、牛羊等畜產品價格高位運行,牧業經營淨收入增長帶動農村居民人均經營淨收入由一季度的下降1.1%轉為增長1.8%。

  五、居民消費水平逐漸恢復,食品菸酒等基本生活支出穩定增長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降幅明顯收窄,名義降幅和實際降幅分別比一季度收窄2.3個和3.2個百分點。全國居民人均食品菸酒支出增長5.0%,比一季度加快2.9個百分點。居民部分生活消費支出增速由負轉正,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通信支出增長3.0%,一季度為下降2.9%。

  六、新的消費增長點帶動居民消費回補,線上消費、健康消費勢頭強勁

  上半年,全國居民通過網際網路購買商品或服務的次數普遍增多,人均郵費支出增長10.8%。全國居民人均購買醫用酒精、口罩等醫療衛生器具支出增長3.3倍,人均購買洗滌及衛生用品支出增長19.9%,人均購買健身器材支出增長13.7%。

相關焦點

  • ...趨勢沒有改變——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一季度主要經濟數據...
    儘管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明顯下滑,但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回升勢頭,降幅明顯收窄,同時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我國經濟展現出了巨大韌性,復工復產正在逐步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我國經濟發展潛力和空間較大,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未發生改變——經濟受到疫情衝擊健康發展態勢不變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趙同錄2020年一季度,經濟雖受疫情衝擊影響出現負增長,但部分民生保障領域和新動能領域仍保持增長甚至較快增長,而且整體經濟正呈現出恢復勢頭,顯示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趨勢沒有發生改變。
  • 國家統計局解讀18年主要經濟數據:穩中有進
    原標題: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2018年主要經濟數據:穩中有進邁向高質量發展題要: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完成,三大攻堅戰開局良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力度加大,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儘管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但是中國經濟大船仍將把穩航向,克服艱難,持續前行。
  • 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看十位司長如何解讀當下的中國經濟走勢~
    7月16日,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發布  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  經濟復甦,成效顯著  這來之不易的「轉正」如何看?  國家統計局10位司長帶你讀懂  上半年經濟數據~  1  關鍵詞:GDP  解讀人:趙同錄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  核心提示: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整體經濟穩步復甦
  • 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2019年主要經濟數據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 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2019年我國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2019年度「成績單」表明,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 ...動力不斷增強丨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數據
    下一階段,要繼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加快釋放消費潛力,持續增強經濟內生動力,進一步鞏固經濟恢復勢頭。  經濟活力不斷激發新興領域動能增強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趙同錄
  • 2012上半年重慶主要經濟數據新聞發布會(圖)
    發布會現場  2012年7月19日上午10:00,重慶市政府在市新聞發布中心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重慶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黃可介紹2012年上半年重慶市主要經濟數據,並對經濟運行中的熱點問題進行解讀。
  • 前兩月主要經濟數據公布,國家統計局表示——國民經濟經受住了疫情...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今年中國經濟開局如何?在3月16日國新辦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1—2月份國民經濟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
  • 國家統計局:做好1至2月數據生產和分析解讀
    來源: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國家統計局獲悉,2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主持召開國家統計局黨組會議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會議強調,繼續抓緊統計調查監測各項工作。
  • 國家統計局介紹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我國經濟交上了怎樣的答卷?
    央廣網北京7月16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介紹2020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上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國經濟交上了怎樣的答卷?
  • 「五大數據看中國經濟亮在哪裡」就業是最大的民生 對經濟社會起到...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經濟半年報顯示,我國就業總體平穩,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達到737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7%,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穩定在5%左右的水平。今年上半年新增就業737萬,完成全年目標的67%,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對於全年完成就業目標我們應該充滿信心。今年的經濟工作中,中央把就業優先作為六穩當中的第一穩,這體現了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就業的高度重視,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就業作為最大的民生。
  • 寧吉喆在國家統計局2016年統計工作務虛會上強調
    >2016年統計工作務虛會,總結上半年主要統計工作,分析統計工作面臨的形勢,部署下半年統計改革發展重點任務,並圍繞相關主題展開了討論。   寧吉喆強調,統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綜合性基礎性工作,統計數據是國家宏觀調控和科學管理的重要依據,統計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是現代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健全「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管理體制機制,客觀上需要更加強有力且高效健全的政府統計。
  • 經濟復甦態勢明顯 發展動能加速集聚——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
    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多行業現回升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 趙同錄  上半年,我國GDP為45661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下降1.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053億元,增長0.9%;第二產業增加值172759億元,下降1.9%;第三產業增加值257802億元,下降1.6%。
  • 國家統計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做客人民網解讀《國家統計局關於加強和...
    提高政府統計整體效能 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家統計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做客人民網解讀《國家統計局關於加強和完善部門統計工作意見》12月29日下午,國家統計局設管司司長劉富江、政法司司長徐曉海做客人民網視頻訪談,解讀了《國家統計局關於加強和完善部門統計工作意見》。本報予以轉載,以饗讀者。
  • 區統計局五項舉措依法保障統計數據真實可信
    ,為蕭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統計保障。  完善機制,保障依法依規統計  一是完善依法行政工作機制。黨政主要負責人是推進履行法治建設的第一責任人。作為局「一把手」,我嚴格按照第一責任人履職規定,將法治建設工作納入全局工作進行統一規劃與部署。建立以第一責任人為組長的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每年出臺依法行政工作要點,要求每個科室、每名工作人員種好各自的「責任田」。
  • 如何看待前三季度中國經濟的基本態勢?楊禹詳細解讀
    原標題:如何看待前三季度中國經濟的基本態勢?楊禹詳細解讀   如何看待前三季度中國經濟的基本態勢?
  • 如何看一季度湖南經濟形勢,怎麼辦?怎麼幹?
    4月20日上午,省統計局召開一季度湖南經濟形勢新聞通報會,通報一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4月20日,湖南省統計局發布一季度經濟數據。新冠肺炎疫情對湖南經濟運行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主要經濟指標下滑,但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明顯收窄,基本民生得到較好保障。怎麼看當前經濟形勢?下階段怎麼辦?怎麼幹?就此,觀潮君採訪了省發改委、省統計局、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
  •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國家統計局12月15日發布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工業服務業繼續回升,投資消費不斷改善,就業物價總體平穩,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從主要商品結構看,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快速增長。11月份,通信器材類、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商品同比分別增長43.6%、32.3%、24.8%。從銷售形態看,前11個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5.7%,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在網上零售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實體店的銷售也在恢復。  「隨著經濟逐步恢復到常態化增長,消費仍然會成為經濟的主要支撐引擎。」
  • 穩、快、足,中國經濟上半年「關鍵詞」
    聯播+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發布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顯示出中國經濟總體平穩、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的良好態勢。《新聞聯播》對各領域上半年「成績單」進行連續、集中報導。在民生指標方面,上半年我國物價基本穩定,城鎮新增就業達到737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7%,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穩定在5%左右的水平。「穩」也體現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的運行上。數據顯示,我國上半年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動力強勁,實現了平穩運行。據《新聞聯播》報導,商務部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對外投資合作平穩健康發展。
  • 上半年綦江區經濟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
    華龍網7月28日11時27分訊 記者從重慶市綦江區人民政府官網獲悉,上半年綦江區經濟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  「我區上半年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近日半年經濟工作會上,綦江區發改委負責人分析綦江區經濟運行時指出,綦江區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經濟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  有效投資繼續擴大  今年上半年,綦江區五大類182個項目完成投資78億元,超年度計劃投資2.5個百分點。
  • 如何看待當前今後中國經濟走勢?評論員解讀: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
    今天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公布了11月份我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工業服務業繼續回升,投資消費不斷改善,就業物價總體平穩,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