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天才少女大學畢業即失業:毀掉一個孩子,就讓她快點長大

2020-09-13 洞見

作者:洞見·安娜貝蘇

讓孩子成為孩子,允許你的孩子慢下來。


01

  • 被加速的人生,是一場災難。

4年前,網上流傳一個「天才少女」的神話,

2016年高考季,9歲小女孩張易文和父親一起出現在商丘市第二高級中學的考場外。

當時還不足1.3米的張易文在人群中顯得突兀又新奇,由此引發巨大關注。

「才9歲就參加高考,簡直就是個神童!」

一時間,消息不脛而走,張易文成了網絡紅人。

父親張民弢面對鏡頭不無得意地說,女兒只上過一年幼兒園,除此之外沒接受過任何義務教育。

他透露,女兒一直在家中的私塾上學,5年就拿到了高中畢業學歷證明,可以參加高考。

可惜的是,由於平時只學國學,沒有任何數理化基礎,那一年,張易文落榜了,只考了172分。

不死心的父親又在2017年2月,花錢給女兒報了一個高考衝刺班。

4個月後,10歲的張易文以352分的成績,考上了一個三年制的大專。

而這,僅僅是張易文噩夢的開端。

在學校,因為跟同學年齡相差太大,她根本無法融入集體,由於個子矮,在食堂打飯都需要踮著腳。

「她很低調,不惹事,希望別人不要看到她,希望周圍的人感受不到她的存在。」

老師如是說。

沉默背後,是一份自卑和恐懼。

張易文在學校的成績也並不出眾,由於基礎薄弱,專升本都很吃力。

畢業後,因為學校太差,年齡又太小,沒有單位願意接收她,只能回父親的私塾當助教。

而前不久相關部門表示,張民弢所辦的私塾早就被取消了辦學資格,屬於非法辦學。

貌似是一個傳奇的開端,最終以鬧劇收場,他父母想要締造的「神童」夢,就此破滅。

回想起當父親在媒體前發表的豪言壯語:

「我計劃讓她20歲博士畢業,然後搞科研,進入上流社會。」

不由得唏噓。

如今的張易文,恐怕再很難走上父親口中的「人生巔峰」,並且隨著價值觀的成熟,她開始對父母有意疏遠和反叛。

對於張易文來說,被父母一步步操控與加速的人生,將付出更大的代價去拿回來。


02


  • 提前透支的一切,後來終將用代價去還。

這件事情,讓我想起曾經的神童林妙可

和張易文一樣,林妙可也是在9歲在那年走進大眾視野的。

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一首《歌唱祖國》歌曲響起,穿著紅裙扎著馬尾的林妙可站在舞臺中心,瞬間成為被關注的焦點。

當時似乎是站在命運巔峰的她,後來的人生卻一路滑坡。

先是出現奧運會「假唱」醜聞、後有「逃課」參演電視劇,還被曝深陷潛規則風波。

一個不到10歲的孩子,被粗暴地拉入成人世界,承受這這個年齡本不該有的複雜。

當年在北京電影學院考場外,記者採訪林妙可。

鏡頭中,這位10多歲的少女搖頭晃腦眼珠亂轉,舉手投足都是不符合年齡的成熟。

在該像孩子的時候像大人,在該像大人的時候,又像孩子。」

這句評論可謂一針見血。

再後來,她相繼被曝出無緣北影,中央音樂學院等名校。

回看林妙可的人生,是一個被催熟的人生。

這個9歲就登上奧運會舞臺,10歲出演《紅樓夢》,12歲上春晚,片約不斷的小童星,人生之路高開低走,與父母的急功近利不無關係。

盧梭曾在《愛彌兒》一書中寫到:

「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這個秩序,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很快就會腐爛。」

再好的天賦,如果沒有過硬的文化功底,沒有腳踏實地的鑽研,最終像美麗的肥皂泡輕輕一戳就破。

長在地裡的樹苗,若不把根基扎進大地,又如何經受人生的風雨。

提前透支的人生,最終都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去還。


03

  • 家長的職責是整理平地,而非焦慮時光。

梁曉聲在《忐忑的中國人》裡寫:

「中國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農村和城市,不分貧富,不分官民,集體陷入了一個焦慮、忐忑的年代。」

焦慮的根源,來源於隨處可見的別人的成功,來自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凡。

早年有一篇65歲上海退休教授的《牛蛙之殤》在朋友圈瘋傳。

教授一家,是優秀的一家。

女兒是公務員,女婿是一名海歸。

所以他們的孩子必須優秀。

當時在上海有個不成文的說法:小孩考上上海四大民辦小學,是牛蛙,考不上,就是青蛙。

為了打贏這場「牛蛙之戰」,家裡的孩子從三歲開始,就被母親催促著頻繁出入各種培訓機構。

媽媽對孩子每一天、每一周、每一個月都有不同的考核。

文中最令人心酸的一幕,是孩子藉口肚子痛不想上培訓班,讓老師給外公打電話。

老人帶著外孫在外面吃了個冰棍,孩子問他:

「外公,我什麼時候能玩啊?」

「等你長到像外公這麼大的時候。」

「那到時候你就有時間陪我玩了?」

「那時候外公就不在了。」

一開始還心存希望的孩子霎時就低下了頭:

「那我一個人玩兒還有什麼意思?」

當時看到這裡,眼淚一下就出來了。

三歲的孩子,本是無憂無慮玩耍的年紀,卻被大人硬生生貼上各種量化指標,每天奔波在補習班的路上。

可能早早地就忘記了抬頭看看星空和月色,低頭嗅嗅花朵的芬芳。

而這個被「加速」的孩子,在長期的壓力中患上了抽動症,最終無緣四大名校。

經歷了這一切的教授最終領悟:

家學,是用來營造環境,而不是環「競」。

童年之所以可貴,並非是在這個時間學會最好的東西,而是讓最好的東西能延長時間。

我們做家長的,一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本無可厚非。

但太多焦慮的家長,帶著孩子「違規」搶跑,急著把孩子塞進各種輔導班。

他們來不及等孩子慢慢長大。

白落梅說:「萬物皆有自己的宿命」,每個孩子,也都有他自己的節奏。

與其不停催促他向前,不如幫他一起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就像教授說的那樣:

「家長的職責理應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去做三四月的事,等到八九月份自有答案。」

04

曾看過一個父親說的話,我很喜歡:

「孩子,是在我們死後要比我們活得更長久的人,我們給了他生命,就該給予他過什麼樣生活的自由。」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不是打著「贏在起跑線」的名義去加速他的人生,不是揮著鞭子在身後催促他努力趕超。

而是讓他不斷嘗試,在自己的節奏中學會掌控自己的人生。

讓孩子成為孩子。

不把你的願望、焦慮、面子,投射在他的身上,允許他在自己的時區自由的行走或奔跑。

允許你的孩子慢下來。

就像《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寫的那樣: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
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孩子,慢慢來。

「給我一片星辰大海,都不如給我一個慢慢長大的小孩。」

每一個男孩,都是媽媽的軟肋,也是鎧甲。

養得好聰明又紳士,養不好費心又勞神。

關於養育男孩的乾貨,這裡都有;

關於養育男孩的苦甜,我們都懂。

家有男孩,關注洞見旗下,

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

相關焦點

  • 13歲天才少女大學畢業即失業:毀掉一個孩子,就讓她快點長大
    作者:洞見·安娜貝蘇讓孩子成為孩子,允許你的孩子慢下來。01被加速的人生,是一場災難。4年前,網上流傳一個「天才少女」的神話,2016年高考季,9歲小女孩張易文和父親一起出現在商丘市第二高級中學的考場外。當時還不足1.3米的張易文在人群中顯得突兀又新奇,由此引發巨大關注。
  • 夢語轉發: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快點長大!
    13歲「天才少女」大學畢業即失業,背後真相殘酷:毀掉一個孩子,就讓她快點長大文字來源於洞見 關注我們,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毀掉一個孩子,就讓她快點長大來自洞見01被加速的人生,是一場災難。4年前,網上流傳一個「天才少女」的神話。
  • 13歲天才少女,大學畢業沒人要:醒醒,自以為是的父母
    尋常人家,13歲的少女,應該背著沉甸甸的大書包,去初中上學。但少女張易文,已經成了一名大學畢業生。今年7月,13歲的張易文,從商丘工學院畢業。和4年前,她參加高考時,網絡鋪天蓋地的「9歲考生」「天才少女」「神童」的大肆報導不同,如今,13歲已從大學畢業的張易文,媒體已少問津:她畢業的並非名校。畢業後,也沒有單位敢要她。
  • 13歲「天才少女」,大學畢業沒人要:醒醒吧,自以為是的父母!
    尋常人家,13歲的少女,應該背著沉甸甸的大書包,去初中上學。但少女張易文,已經成了一名大學畢業生。今年7月,13歲的張易文,從商丘工學院畢業。和4年前,她參加高考時,網絡鋪天蓋地的「9歲考生」「天才少女」「神童」的大肆報導不同,如今,13歲已從大學畢業的張易文,媒體已少問津:她畢業的並非名校。畢業後,也沒有單位敢要她。這個尚且是個孩子的女孩,不得不按照父母規劃的人生,再次回到家中。
  • 13歲「天才少女」,大學畢業沒人要:醒醒吧,自以為是的父母
    尋常人家,13歲的少女,應該背著沉甸甸的大書包,去初中上學。但少女張易文,已經成了一名大學畢業生。今年7月,13歲的張易文,從商丘工學院畢業。和4年前,她參加高考時,網絡鋪天蓋地的「9歲考生」「天才少女」「神童」的大肆報導不同,如今,13歲已從大學畢業的張易文,媒體已少問津:她畢業的並非名校。
  • 13歲天才少女,大學畢業沒人要:醒醒吧,自以為是的父母
    但少女張易文,已經成了一名大學畢業生。 今年7月,13歲的張易文,從商丘工學院畢業。 和4年前,她參加高考時,網絡鋪天蓋地的「9歲考生」「天才少女」「神童」的大肆報導不同,如今,13歲已從大學畢業的張易文,媒體已少問津:
  • 13歲天才少女,大學畢業沒人要:醒醒吧,自以為是的父母!
    1尋常人家,13歲的少女,應該背著沉甸甸的大書包,去初中上學。但少女張易文,已經成了一名大學畢業生。今年7月,13歲的張易文,從商丘工學院畢業。和4年前,她參加高考時,網絡鋪天蓋地的「9歲考生」「天才少女」「神童」的大肆報導不同,如今,13歲已從大學畢業的張易文,媒體已少問津:她畢業的並非名校。畢業後,也沒有單位敢要她。這個尚且是個孩子的女孩,不得不按照父母規劃的人生,再次回到家中。
  • 有人畢業即失業,有人剛畢業就年薪百萬,這些「天才」經歷了什麼
    有一種說法是現在的大學生「畢業即失業」,但這個世界太大,有人跌落谷底,也就有人能攀上頂峰。畢業季,一些大學生面臨的是找不到工作的窘境,相反地,也有人一畢業就站在了許多人窮盡一生也難以抵達的高峰。近日,26歲的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博士劉大一恆入選了華為「天才少年」計劃,這是華為面向全球範圍招募人才的項目,其憑藉高難度的挑戰和頂級薪資吸引著各領域的頂尖人才,而劉大一恆此次入選獲得的畢業起薪是200萬元。剛畢業就得到了年薪百萬的工作,作為「天才」的劉大一恆都經歷了什麼呢?
  • 天才少女在家學習,十歲考上大學,畢業就失業,毀在父親盲目自信
    在13歲這個年紀,應該是才上中學的年紀,但是有的人比較優秀,甚至都大學畢業了,不過這種拔苗助長的方式真的好嗎?這個女孩叫做張易文,很多人都聽過,10歲的時候就考上大學了,在13歲的時候從商丘工學院畢業,但是畢業後沒有工作單位敢要,因為這還是未成年,最後只能在父親的培訓班打雜工,一個月才賺2000塊錢,
  • 13歲天才少女的另類人生!驚醒無數想要不凡的父母……
    2017年,河南商丘10歲女孩張易文考入商丘工學院專科引發關注,「9歲考生」「天才少女」「神童」種種標籤,此前她未接受過義務教育,只是在其父張民弢開設的私塾學習了5年。其父張民弢當年表示,希望女兒20歲博士畢業,然後搞科研,進入「上流社會」。
  • 天才少女10歲考大學,13歲畢業沒人要!一名教師父親的檢討
    你13歲時在幹什麼?13歲,一個屬於初中生的年紀,這個年紀的孩子本該背著沉甸甸的書包去上學。但張易文,一個頂著「天才」光環的少女,13歲時已經是一名大學畢業生了。今年7月,張易文從商丘工學院畢業,沒有了3年前「神童」的光環加持,這位按著「快進鍵」刷完了自己的大學人生的女孩,回到其父張民弢開設的私塾任助教。
  • 電影《天才少女》:如果你的孩子是個天才,該怎麼教育她
    如果你的孩子是個天才,該怎麼教育她?這真的是個難題,更何況真實生活往往還要更複雜。電影《天才少女》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天才少女》該片講述美隊扮演一名原本波士頓大學助教現在是修船工的弗蘭克在姐姐自殺後領養了外甥女瑪麗——一位數學方面智力過人的天才少女
  • 10歲天才少女上大專,說父母毀了自己:哪怕天才,也只是個孩子
    如今她在家裡的私塾當助教,張易文每個月工資2000,但是由於她遲到、上課不認真、改作業出紕漏等情況,每月到手的月薪也就1000。張民弢在採訪裡說,張易文對自己很有怨氣,女兒覺得自己的另類都是因為父母將她帶上了一條錯的道路,是父母毀了自己的人生。一個10歲的孩子,哪怕她是天才也只是個孩子。
  • 9歲高考,13歲大學畢業沒人要!父親:女兒毀了,我還能培養兒子
    文 | 劉娜桃子媽昨天突然刷到,13歲天才少女張易文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只能回家幫父母批改作業的消息。想當初,也就是四年前,看到那個9歲女孩參加高考的新聞的時候,說完全不羨慕也不太可能,誰不希望自己兒女成龍成鳳呢?但在育兒這方面做了這麼久,桃子媽想對所有望兒女成材的父母說,別因為你的選擇,把孩子塑成了一座孤島。
  • 13 歲女孩大學畢業:是父親口中的成功還是孩子眼中的錯誤?
    一、13歲女孩大學畢業,是成功還是刻意安排?今年7月,13歲的河南商丘女孩張易文從當地一所專科學院畢業。13歲的年紀,正是普通孩子上初中的階段,這個女孩卻已然大學畢業了。這個曾被其父親和媒體稱為「天才」的女孩,有著怎樣的經歷呢?
  • 13歲女孩大學畢業當助教,網友質疑:把孩子當賺錢的「工具」?
    近日,一則「快進人生」,13歲女孩子大學畢業在私塾給媽媽當助教,超前教育「複製」20個自己的新聞,引起廣大網友們的高度關注。根據相關報導,新聞主角張易文出生於河南商丘,父母均是老師;她的成長經歷與其他孩子不同,沒有經歷過義務教育,從4歲開始就在父親辦的私塾讀書,5年時間裡,學完了小學到高中12年的課程。
  • 「天才少女」10歲考大專如今已畢業,她自己喜歡這樣的人生嗎?
    一般孩子可能要苦讀12年才能上大學,而張易文的人生似乎按下了「加速鍵」,有網友稱她是「天才少女」,但更多的人提出的是質疑,主流觀點認為這種「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會毀了孩子的一生,更有人指出其父只是在為自己的私塾炒作。
  • 天才少女10歲上大學,父母引以為傲,畢業後無單位要,現狀如何
    正常學生的10歲在幹什麼呢,大概應該在讀小學,每天都和小夥伴們無憂無慮的玩耍吧。但是這個少女的10歲卻不一般,她在10歲的時候,就完成了別人十二年的努力考上了一所大學。天才少女從小未上過學張易文,出生於河南,從小便展現了她驚人的學習天賦,在兩三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夠認識幾千字了。
  • 3年過去了,10歲就考上大學的那位「天才少女」,如今怎麼樣了
    然而即便是在現代社會,依然有人過早地開發孩子的天賦,原本天資聰穎的天才,也被超前教育給毀了。按照張易文父親的說法,張易文10歲考上大學,20歲博士畢業,然後搞科研,進入「比較上流的社會」。一般情況下,考入大學的年齡是在16~18歲,然而張易文考上大學時只有10歲,這還是一個需要父母陪伴的年紀,但是張易文卻要融入一個比自己大6、7歲的集體中,其中的困難不言而喻。才10歲的張易文,和周圍的同學是有交流困難的,畢竟話題都不一樣。
  • 「天才少女」10歲上大專如今畢業 準備兩年後考研
    張易文的人生似乎按下了「加速鍵」,有網友稱她是「天才少女」,但更多人提出的是質疑,主流觀點認為這種「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會毀了孩子的一生,還有人指出其父只是在為自己的私塾炒作。記者了解到,2020年7月,張易文已順利畢業。如今她在做什麼?是否按照當初父親設定的目標在努力?對於網友提出的種種質疑,父母如何看待?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與張易文的父親張民弢進行了深度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