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不容錯過的波士頓教育創新案例|建議收藏 - 芥末堆看教育

2020-12-11 芥末堆看教育

波士頓教育創新系列專題是芥末堆海外觀察系列之一。該專題結合國內教育創新的熱門方向,實地走訪波士頓當地的教育創新組織,通過採訪了解他們的新思路與新實踐,給國內的教育創新者提供新的靈感與思考。

哈佛又研究出哪些關於創客教育的新方法論?

麻省理工大學的終身幼兒園是怎麼回事?

創業教育如果不是為了培養創業家那是為了什麼?

這年頭職業教育除了教技能還能教什麼?

用藝術教育來培養藝術行動主義者又是什麼新概念?

如果你對這些感興趣,你會在波士頓教育創新系列專題中找到更多讓你驚喜的內容。

閱讀下文,兩分鐘了解這個專題具體都有哪些亮點!

主題探討方向1: 創客教育&創造性思維

創客教育之新教學方法論:創客教育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了。在中國,創客教育正開展得如火如荼,創客空間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大量創客課程正在開發與引進。但同時,創客教育的質量也是良莠不齊。到底什麼是創客教育?創客教育的目標是什麼?和傳統的教育相比,創客教育又需要哪些特殊的教學方法論?

芥末堆採訪了哈佛教育學院 Project Zero 研究平臺上專門針對創客教育的項目組Agency by Design 。這個項目組從2012年就開始系統地研究創客教育,實地走訪美國不同的創客教育基地與空間,採訪大量的創客教育者,與創客教育的實踐者協作建立實踐研究基地,長期而深入地觀察、了解創客教育。我們整理了項目組關於創客教育的目標、創客教育要發展的核心能力,以及創客教育需要什麼樣的老師和什麼樣的教學活動來支持等研究成果與大家分享。

創客教育之新創客空間:創客教育的核心載體是創客空間,國內有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引進創客空間,但許多創客空間的運營,往往分離於日常的教學活動。教育者也往往苦惱於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創客空間,用什麼樣的內容/活動來充實創客空間?到底一個創客空間對於一所學校來說,意味著什麼?對於現有的教學來說,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和老師、學生之間應該是什麼關係?芥末堆走訪了位於21世紀能力培養示範學校The Meadowbrook School 校內的Eurekalab,了解這家創辦於2012年、口碑出色的創客空間,是如何融入學校的日常課程,幫助老師以不同方式授課,把傳統教室場景的教授式學習轉化成動手創造的項目制學習,讓幾歲的小孩子到十幾歲的中學生到愛上創造的。

創客教育之創造性思維:創客教育的核心之一是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但什麼是創造性思維?如何培養創造性思維?世界各地的教育者試圖通過實踐回答這兩個關鍵問題。麻省理工大學媒體實驗室裡有一個叫終身幼兒園(「lifelong kingdergarten」)的研究團隊,致力於開發新的技術與活動,就像在幼兒園裡面玩搭積木一樣,讓更多人可以體驗充滿樂趣的創造的過程。通過十幾年的創造力培養實踐,研究團隊對什麼是創造性思維,如何培養創造性思維發展出一套框架與理論。終身幼兒園項目的創始人Mitchel教授也在2017年發布了新書《終身幼兒園:通過項目、熱情、同伴、實驗培養創造力》,分享了一些研究的重要成果。

主題探討方向2: 創業教育

當創業的浪潮席捲現代社會,創業教育也應運而生。它不僅出現在大學的課程裡,也出現在中學生的課外項目裡。更早地幫助學生做好hack社會的準備,成為今天教育者關注的議題。芥末堆走訪了兩個波士頓當地針對青少年的有代表性的創業教育項目,一個是整合了六周到八周的短期創業集訓營項目Youch Cities,另一個是長達三年、提供創業系統培訓的課外項目The possible Project。這些項目讓學生開始接觸創業所需的技能與知識,甚至讓他們開始人生中的第一個創業項目。但比起培養「創業家」,它們更注重培養「有創業思維的人」。

主題探討方向3:問題解決式教育

創新教育、問題解決式教育這樣的詞彙,正在變得越來越流行。這些詞彙的背後,有著對教育目的,以及在教育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主動性的反思與討論。在波士頓,創新教育、問題解決式教育和傳統教育最大的不同,是不再把課堂作為主要的教育情境,而是將學生融入現實世界,基於現實世界的經驗共情及理解問題,給學生提供思維工具與技能工具練習解決問題,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吸收來自外部世界的反饋,而非只是老師的反饋,從而調整對自我與世界的認知。

問題解決式教育X大學生:芥末堆走訪了宇宙第一技校麻省理工學院的 D-Lab(全稱Development through Discovery,Design and Dssemination)。D-lab由機械工程學的高級講師 Amy 在2002 年發起,強調體驗式學習,聚焦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希望能引導學生用數學、科技、工程學、社會科學、商業的技能來改善世界的貧困問題。

戳→《波士頓教育創新 | 麻省理工D-lab如何培養世界公民極客》了解D-lab提出的問題解決式教育三途徑:Design for,Design by,Design with。

問題解決式教育X青少年:問題解決式教育怎麼做? 從什麼問題切入,又有什麼有效的途徑? 芥末堆採訪了兩個案例,Educator Design lab從教育者切入,試圖讓教育者首先變成創新的引擎,帶動學生一起解決每天在教育當中遇到的問題;Innovators for Purpose 從學生提出的關鍵問題出發,引導他們解決與自己生活與社區息息相關的問題。它們都試圖從實際的生活情境出發,讓學生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目睹因為自己的協作與創造帶來的變化,由此獲得更大的動力與成就感。

問題解決式教育X所有人:問題解決式教育如果不是發生在學校裡,有沒有更廣闊的教育途徑?芥末堆走訪了波士頓設計博物館(Boston Design Museum),這個針對大眾普及設計的教育項目把城市當成學校,「遊牧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去人們所在的地方,把關於設計的啟髮帶給他們。」設計博物館的使命是提升所有人關於設計的意識,把設計所帶來的改造力帶到各個地方,以啟發這個世界上有更多充滿創造力的問題解決者。圍繞12個與今天人們生活最為相關的主題,設計博物館設計了不同的展覽、活動與項目,從提供知識與啟發,參與體驗,激發改造等不同的層面,讓公眾能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的層次上認識和理解設計,以實現「設計教育」的目的。

戳→《波士頓教育創新 | 這所「遊牧「的設計博物館,讓整個城市變成設計教育的場所》了解波士頓設計博物館是如何把城市當做學校,把生活當做素材,實現針對公眾的問題解決式教育的。

主題探討方向4:職業教育

社會變化得越來越快,對很多人來說,學校所學的知識和職場積累的經驗,越來越難以跟上社會的變化。尤其是進入職場之後,會產生更強烈的學習需求。學習不僅是學習新技能、新知識,也是結識新的人脈、融入新的圈子。最重要的是,可以快速應用於職業發展。為了滿足這些新需求,在波士頓,圍繞職業教育的創新服務應運而生。芥末堆走訪了留學服務創新公司 Shorelight 針對中國學生的實驗項目,幫助職場人士實現不用辭職就可以獲得「出國留學」的體驗,最終拿到美國大學文憑以及波士頓本地創業圈馳名、幫助職場人士充電八周即可融入科技創業行業的Startup Institude。

主題探討方向5: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是培養創造力的搖籃。然而,很多人對藝術教育有著擔憂,擔心藝術教育對實際的生活並沒有多大用處。芥末堆走訪了Artists for Humanity、Zumix、Urbano、Cambridge Community Art Center四個各具代表性的藝術教育項目,了解藝術教育如何應用於商業項目、社區發展、以及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中。

戳→以下兩篇文章了解這四個藝術項目如何獨闢蹊徑,用藝術改變世界的~

以上就是整個專題的精華內容啦!我們會持續給大家帶來來自海外的新鮮又深度的內容!請大家順手投個小票幫助我們了解你喜歡哪些內容:)你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們你希望了解哪些領域/主題的內容喲!

掃碼參與投票

或點擊二維碼參與投票

波士頓教育創新系列專題作者介紹:

楊雁清(candy),青年文化研究員,9年中國年輕人群體和青年文化研究經驗,美國NAMAC藝術領導力項目學者;同時亦是活躍的文化聯結者與社群營造者,致力於賦力年輕人帶來的改變。曾發起50場年輕人意見領袖分享會議、各種規模的工作坊以及不同主題的社區藝術項目,並被邀請在香港MaD大會,DFC中國年會,TedX演講。著有《胡同裡的沙發人類學》豆瓣上架電子書,曾供稿《城市畫報》,《大學生》,《時尚cosmo》,《時代周報》等媒體。

相關焦點

  • 【芥末翻】教育的草根式創新
    在《讓學校重生》以及《為孩子重塑教育》兩本書中,兩位作者分別列舉了教育體系內的各類「草根式」創新,包括一些欠發達地區的貧困學校,同樣通過低成本,創新的教學方式實現了教育改革。本期芥末翻整理了兩本譯著中提到的教育創新項目,供大家參考。
  • 波士頓教育創新 | 藝術教育創新:誰說藝術無用?它可以改變世界
    波士頓教育創新 | 藝術教育創新:誰說藝術無用?】波士頓是美國東部的創新引擎,很多的創新都從這裡開始。接下來分享的來自波士頓的幾個創新藝術教育案例,也許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新的啟發:藝術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這些創造力也直接應用於現實世界。
  • 波士頓教育創新 | 哈佛教育學院創客教育研究:創客教育需要新的...
    波士頓教育創新 | 哈佛教育學院創客教育研究:創客教育需要新的教學方法論 作者:Candy 發布時間:
  • 波士頓教育創新 | 創業教育不是為了培養創業家,而是培養有創業...
    2017-09-28 07:00 芥末堆註:波士頓是美國東部的創新引擎,很多的創新都從這裡開始。芥末堆推出波士頓教育創新系列專題,結合國內教育創新的熱門方向,實地走訪當地的教育創新組織,通過採訪了解他們的新思路與新實踐,給國內的教育創新者提供新的靈感與思考。2017年4月,在波士頓舉辦的哈佛教育論壇上,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副院長黃亞生提到幾個創業教育的關鍵點:是創業技能的專業教育,還是基於通識教育的系統教育?是個人知識的提升,還是大量團隊管理的訓練?
  • 波士頓教育創新 | 這不是家魔法學校,但學生們每兩周就有新的創造
    圖片來自NuVu波士頓教育創新系列專題:波士頓是美國東部的創新引擎,很多的創新都從這裡開始。本專題結合國內教育創新的熱門方向,實地走訪當地的教育創新組織,通過採訪了解他們的新思路與新實踐,給國內的教育創新者提供新的靈感與思考。
  • 你錯過了世界上最大的教育科技展會? 沒關係,芥末堆帶你重溫BETT
    你錯過了世界上最大的教育科技展會?,由於時間上的衝突可能使很多國人錯過了這次全球教育科技的盛會,不過沒關係,本文將帶你粗略地回顧一下本次展會的概況,主題和熱點趨勢。由於供應商希望將各種功能的產品和方案組合在一起,以套裝的形式打包銷售給教育用戶。對於學校來說,這意味著與解決方案提供商的捆綁關係會更加緊密,但也可能會因此而導致長期缺乏創新等新問題的出現。
  • GET World|芥末堆要搞事情了,2 場活動讓你「瞬移」到美國
    芥末堆準備了一系列互動活動,讓你身處中國,心在美國。」微信群用戶可根據「新式學校」、「跨境商業合作」、「跨境投資」三個主題在群內向嘉賓提問,問題由芥末堆統一收集齊,轉交給嘉賓,嘉賓將自由選擇回答。美國5城17天之旅還在繼續,你還在等什麼?「芥末堆看矽谷」微信群,帶你High翻天,距離和時差都不再是問題。
  • 【芥末晚報】從Coursera與耶魯之比較看在線教育
    【芥末晚報】從Coursera與耶魯之比較看在線教育 作者:無鹽 發布時間:
  • 教育創新的機會在哪裡?技術不是唯一限制
    左起:楊東平,埃利亞斯·菲爾福,安豬,薛野芥末堆 盧楠 9月8日報導關於教育變革和教育創新,從業者們怎麼看?埃利亞斯表示,在他們看來,中國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國家,每年的扶貧進展非常迅速,相應也在推動著教育公平。他希望這種教育的差距能儘快縮短。安豬和他的一公斤盒子今年的WISE,共有來自十多個國家的15個項目入圍,安豬的一公斤盒子是其中之一。這是繼同心實驗學校、新教育實驗和網易公開課後,第四個入圍該獎項的中國項目。安豬對教育的涉足始於公益。
  • 【矽谷周報】別錯過,上一周矽谷教育科技圈的那些「大事兒」~~
    ,由芥末堆駐矽谷的小夥伴荔閩(她的郵箱是 limin.chen@jmdedu.com)帶來,投遞與你過去一周矽谷教育科技發生的一些新鮮事,如果你希望看到一些更有趣的東西,歡迎你寫信來勾搭交流:)芥末堆希望以後每個周一,《矽谷周報》都成為大家的周一早餐^_^這一周,美國著名的《快公司》預測了10家 2017 年教育領域最具創新性的公司,分別是:微軟Duolingo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CivicsAdmintHubNewsela
  • 編程比賽大盤點 - 芥末堆看教育
    芥末堆 阿飛醬 8月26日深圳報導 現在學習少兒編程的孩子越來越多,學習效果除了課後作業,還能如何檢驗?芥末堆記者搜集了一些公立校老師、培訓機構老師和計算機從業者的意見,整理歸納了一份少兒編程(信息技術)比賽指南供你參考。
  • 【看世界】人工智慧+教育,人類的「芯」老師
    【看世界】人工智慧+教育,人類的「芯」老師 作者:大熊 沙沙 發布時間:
  • 三個案例告訴你,即使霧霾天,做在線教育也不能「繞開老師」
    三個案例告訴你,即使霧霾天,做在線教育也不能「繞開老師」 作者:怡彭 發布時間:
  • 【芥末晚報】一覽國內國外在線教育平臺
    其內容主要是高等教育課程、素質教育課程為主,擁有著全球的高等教育精品課程,資源豐富,深受國內學霸們的喜愛。但網易對在線教育的貢獻不僅在於領跑了高等教育的在線學習模式,還在於其對國外教育資源的引進,使得國內很多平臺都能共享全球的教育資源,學習者不僅可以免費得到很多教育資源,而且再也不用翻牆看視頻了。遺憾的是網易雲課堂至今尚未推出直播課堂和實時互動的服務。
  • 【芥末翻】在歐洲應用廣泛的「學習工廠」,如何用於學術研究、教育...
    【芥末翻】是芥末堆全新推出的一檔學術欄目,由芥末堆海外翻譯社群的小夥伴們助力完成。我們致力於將全球經典或是前沿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術、學習理論、實踐案例等文獻翻譯成中文,並希望能夠通過引進這類優質教育研究成果,在全球教育科學的推動下,讓更好的教育來得更快!
  • 【芥末翻】AIEd 如何幫助我們應對教育領域尚未解決的難題
    【芥末翻】是芥末堆全新推出的一檔學術欄目,由芥末堆海外翻譯社群的小夥伴們助力完成。我們致力於將全球經典或是前沿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術、學習理論、實踐案例等文獻翻譯成中文,並希望能夠通過引進這類優質教育研究成果,在全球教育科學的推動下,讓更好的教育來得更快!
  • 【盤點】從三個案例出發,看繪本館的光榮與沒落
    【盤點】從三個案例出發,看繪本館的光榮與沒落 作者:阿博 發布時間:
  • 【芥末翻】哈佛教育學院演講:孩子在學校表現優異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芥末翻】致力於將全球經典或是前沿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術、學習理論、實踐案例等文獻翻譯成中文,並希望能夠通過引進這類優質教育研究成果,在全球教育科學的推動下,讓更好的教育來得更快!當一個工資不高,自己成長過程中並沒有得到機會培養執行力和自控力的人,被要求一天八個小時不間斷照顧十個幼兒,管理他們的行為,並為孩子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這種可能性有多大。光靠學者和專家在不懈努力地研究如何為孩子們提供良好的環境是不夠的,我們同樣要為那些長期在一線接觸孩子,但處於非常艱難境地的人提供資源和支持。
  • 芥末堆創始人細談公關秘訣
    而教育行業,垂直教育行業的新興媒體,有芥末堆、多知。因此,在選擇媒體時,第一要選到泛TMT媒體,第二要選到垂直媒體。我不建議大家剛開始對行業發聲就選擇像一財、華爾街日報等非常牛的媒體。當然如果你的人脈足夠廣的話,那就沒什麼問題,但這些媒體2C的內容比較多,在行業裡中的地位比較一般,也比較奇怪。
  • 【看世界】在教育創新上,我們能從美國的公立學校借鑑什麼?
    【看世界】在教育創新上,我們能從美國的公立學校借鑑什麼?】在教育創新上,我們能從美國的公立學校借鑑什麼?在美國,不乏像 Deborah 這樣有魄力有遠見的教育工作者,開創和管理著各種各樣特點鮮明的特許學校,實踐著他們的教育理想。這類學校雖然由政府負擔教育經費,但卻交給私人經營,除了必須達到雙方預定的教育成效之外,不受一般教育行政法規的限制。現在,美國在 43 個州有 6725 所特許學校,一共有兩百九十萬學生就讀。不同的特許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