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梅初九 發布時間:
作者:梅初九 發布時間:
關於PR(公關)這件事,我想先跟大家分享兩條定律。第一條定律:所有PR都應該打有準備之仗,從初創到IPO的每個階段,PR一定要事先規劃,不能什麼人來採訪我,我就接受,什麼時候我覺得應該搞一搞PR,就隨意接受採訪。這條定理下,所有PR必須跟公司當前的業務情況和發展相吻合。第二條定律:PR本質上是塑造公司對外形象的關鍵,需要有全盤規劃。這時你想對外傳達什麼,就要用心琢磨了。
我給大家分享一個我遇到的案例,一家初創公司創始人剛拿到錢,產品還沒上線,但他的投資方就已經把消息傳遞給了媒體。很多媒體開始採訪和報導他,對於本身處於一條較熱賽道的這家初創公司不是一件好事情。我懷疑他被他的投資人坑了。為什麼呢?有幾點,第一,他這條賽道非常熱門,他卻沒有準備好,也沒有準備好一套完整的PR打法。第二,他的投資人為什麼急於把消息發布出來?因為他希望這個項目很快能融到下一輪。但是創始人沒有準備好接受採訪,報導的效果並不好。我覺得這是過早的PR,和過早被別人推動的PR。這種PR還有些是被記者挖掘出來的。比如像陳向東、曹允東,他們創業的消息都是被媒體挖出來的,他們就非常被動。
那我們在創初期時,不知道該怎麼定PR策略怎麼辦?我建議,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找到幾個懂PR的人,包括你的投資人。當你準備要對外發聲時,不妨請幾個人坐下來一塊討論,到底該怎樣對外發聲?PR時要表達什麼?全部準備好之後,把它規劃在excel裡。明確自己在什麼時間要對什麼媒體說什麼樣的話,以及這一輪PR請哪些媒體,哪些自媒體,這些媒體如何才能傳播我表達的聲音,把這些做完後,再與媒體對接。
初創期的PR分為兩種。這取決於你的項目。比如當你全部準備好了,你是侵略性非常強的。你可以像順順留學一樣,因為這一類PR帶著炒作色彩,而且是在威脅對手。但是比較穩的創始人和項目,像周鴻禕一樣做PR肯定不行。每家公司的PR都會帶上創始人色彩。所以大家在PR時,首先要看看自己是什麼性格。
在確定PR風格後,再來討論PR的目的是什麼。一般來說在初創期PR目的只有兩個。第一希望獲得行業及投資人的關注,給自己下一輪融資做鋪墊。第二對於用戶的PR,希望自己在早期能有一些種子用戶進來。無論是2B還是 2C的PR都要有針對性的選擇媒體,不管任何階段的PR,都必須確保使用最省錢的方式使PR的效果最大化,接下來我給大家分享怎麼做。
PR媒體選擇有學問
對於行業宣傳,大家首先要知道,自己想傳達消息的那些人聚集在哪裡。在泛TMT媒體裡有三家最棒,虎嗅、36氪和品玩。這三家媒體在寫稿子時,標準都比較高,會篩選報導對象,也很有代表性。但是做硬體的企業,就得選一些像雷鋒網這樣的比較特殊的媒體。而教育行業,垂直教育行業的新興媒體,有芥末堆、多知。因此,在選擇媒體時,第一要選到泛TMT媒體,第二要選到垂直媒體。我不建議大家剛開始對行業發聲就選擇像一財、華爾街日報等非常牛的媒體。當然如果你的人脈足夠廣的話,那就沒什麼問題,但這些媒體2C的內容比較多,在行業裡中的地位比較一般,也比較奇怪。所以我建議大家在第一輪時,最好選泛TMT媒體,以及自己所在領域的垂直媒體。另外在行業這一塊,也需要關注一些重要的自媒體。比如教育行業,留學領域有觀察君,比如像潘大叔這種本身在行業裡德高望重,如果他能夠抽空誇誇你的項目,就會影響到他的讀者,而他的讀者往往跟他基本上在一個圈子,傳播效果就特別好。
A輪只說A輪事
在第一階段時,對行業的PR,我建議創始人只要讓別人知道你就行。這時候還有個問題,我需要講多少?因為每一家公司在A輪時的計劃不太一樣,B輪、C輪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建議大家在PR上面不要太早把自己在C輪想做的事,在A輪就說完,因為本質上它是長期而持續的,在A輪把A輪的事講清楚,再帶一點想像力,帶一點空間。(不然投資人看完後,覺得利益不大就不投了。)
推廣產品,社交媒體性價比高
而對用戶的PR,建議大家在初期時,基於省錢,不要輕易開發布會,因為做一場發布會十幾二十萬就出去了,而且發布會往往走過場比較多,在早期用不著。2C時最好從社交媒體下手,基於兩微(微博和微信),比如像美林他做古箏音箱,那在音箱方面肯定有一些大V號。比如像小白,他本來做親子類的業務,那親子方面也有大V號,能找到大V號就儘量找,讓他們成為你的代言人。這是初期最簡便的方法,而且要價便宜。另外,提醒大家一點,現在PR這一塊,在垂直領域的大V他們一般會形成固定的模式,「我這號多少粉絲,你給我們多少錢,我就給你發稿。」
招對公關小妹,小兵立大功
在確定了第一輪後,就要找專門負責PR的人,但是在天使輪或A輪時就招一個專門做PR的人是不現實的,我教大家怎樣培養人。一般來說,這個人對新媒體比較熟悉,畢業大概一到一年半,如果很聰明的人就是畢業半年到兩年之間都可以,可以提前半年。當然,他一定要有很好的文筆,因為絕大部分記者和編輯非常懶(當然,我堆記者除外),他不會給你寫稿子,一般都是基於你提供的內容和素材,自己再改一改。這個人,你可以把他定位為以後再公司做品牌和PR管理的人。你除了讓他準備該有的PR素材外(包括你的圖片、文字、數據。),還要帶著他到行業裡混個臉熟,因為他以後就等於是個串場的人。作為初創公司在早期不需要引進很棒的PR,也不需要那麼厲害的人。當然這個人一定要聰明靈活,會和人交流。還有個小建議,你找的這個人,女孩子比男孩子好,漂亮的女生比不漂亮的女生更好。在技能方面,首先他要有不錯的文字功底(至少表達能力強)。
從成本上來說,做PR也不是每天都做PR,因為PR是有周期性的。在他搞定融資PR後,這時你可以把他調到C端去,讓他做C端的用戶推廣,先說一遍,每次提到PR時,大家可能覺得找媒體發稿就叫PR了?不對!還是回到第二條定律,所有的PR都是對公司對外形象的全面管理。所以反過來說,你需要建立自己的媒體矩陣。
什麼叫自己的媒體矩陣呢?就是你不可能每天或每周持續讓媒體發你的稿子(第一媒體也會厭煩,第二不太需要)。那麼,在對媒體PR過後,你可以建立自己的自媒體帳號,還有自己的社交媒體帳號(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業務選擇做不同的媒體),現在一般基於微信和微博。如果是針對小朋友,我建議在微博和QQ空間做,因為現在年輕人都在那裡。如果針對家長,我建議是在微信裡做。
社交媒體運營秘笈 – 發對目標用戶有價值的內容
接下來再給大家講一講,媒體帳號應該怎麼做。如果每天發一些誇獎自己公司多麼厲害,又拿了什麼獎的內容,意義就非常小,記住當你做PR時,本質上是拿內容吸引別人的關注。尤其是自己在做帳號時,這時你需要為你的用戶提供很多他覺得有價值的內容。大家一般在寫PR稿時,都有一個問題,稿件內容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其實這是錯的,這是十年前或說20年前八股文風格。我建議大家以不管對哪一類人做PR,都可以運用以下幾個技巧。
第一,要賣的了萌,但是不能耍流氓。第二,要有趣,第三,要敢於自嘲,第四,要善於抓熱點。
賣萌、有趣、自嘲我覺得不用再講了,但是抓熱點這件事情要特別講一下,因為不是每一個熱點都很適合你。
抓熱點訣竅:快狠準,多做圖,遠離負面熱點。
抓熱點這件事情,最近咱們圈內有哪幾家抓得最好?大家還記得一張圖?就是一張是馬雲跟別人談笑風生,一張是馬化騰馬哥站中間一動不動,周鴻禕在後面玩手機,前面兩個老外講的很嗨。是看到英語流利說第一個抓到這個熱點的,這種熱點是對的。但是你像優衣庫那種熱點就不能抓,尤其是做教育的,為什麼呢?因為它那種熱點,本質上有太多道德非議,大家會覺得你很奇怪。所以請遠離對你沒有價值的熱點,遠離有可能會對你品牌產生負面影響的熱點,但是正向的熱點一定是抓得速度越快越好。
抓完後就準備內容,內容你可以選用文字選用圖,但現在是讀圖時代,我建議大家一定要做圖,為什麼呀?PR負責人的重要技能就是要做圖,現在看字都太累了,大家看圖更喜歡轉發,而且最好是有帶著包袱和帶著段子的圖。這樣發出來後就可以扔到你的微博、微信裡,動用一切資源做二次傳播、三次傳播做不停的轉載。
現在總結一下,有兩個重要的定律。第一個就是你所有的PR必須根據你公司現在的業務和發展狀況來決定。太早和太晚都不行。如果沒有準備好,就不要輕易對外PR。第二,PR本質上是對公司對外形象管理,PR不只是說我跟媒體發稿這就是PR,PR是所有能夠對外發聲的通道,對外傳達的內容都算在裡,所以PR嚴格意義上包括說我自己的媒體,別人的媒體,還有行業媒體、自媒體、社交媒體,它是完整的一套東西。
和媒體打交道,交朋友+互信尊重是核心
再跟大家分享一下怎麼跟媒體打交道。本質來說媒體只有兩種:收錢的和不收錢的(比如我堆就是不收錢的)。不管是收錢的媒體還是不收錢的媒體,首先你得尊重他們。我自己就遇到過很多創始人跑過來說,給我發個稿,雖然發稿是我的本職,但是我不欠你的。
和媒體交朋友,要做到的第一點是要分析出這家媒體的偏好。比如像虎嗅偏於商業,36氪更偏於初創和創新,每一家的媒體風格不一樣時,你要投其所好。換言之,你準備跟媒體做一輪公關攻勢時,你要有一個故事,但是對每個媒體講的側重點不一樣。
此外,跟媒體打交道時,一定很要關注媒體裡具體負責那個行業細分的人,就是很具體到編輯和記者。有很多個編輯和記者的群,有傳統媒體的,有新媒體,有在職的,有離職的。一般來說車馬費是行業規矩。對於不拿車馬費的媒體,你給他更多優待。比如你給他頭條、首發,對於拿車馬費的媒體,你也同樣尊重他,你不能說你拿了我的錢就得給我辦事,你不能使喚他。大家在做PR時,每一個人都不可以很隨意對待,因為PR的本質是口碑,而在媒體圈,一家公司怎麼樣,編輯和記者之間的消息傳得很快。要做一個讓大家都喜歡的初創公司。
創業者要了解媒體中負責自己這一口線的記者,因為他們是長期跟蹤報導你們公司的人。維護與他們的關係最簡單就是,他每次來採訪你時,你對他很真誠,不敷衍他,不因為他是主編,或是小記者,就區別對待,無論哪個編輯、記者過來採訪你時,你都要一視同仁,至於他寫的稿子,你完全可以放心,一旦他認可了你,就會把你寫的非常好,這不是花錢能買來的。
但是怎樣讓別人喜歡自己?還是回到我先前說的,只要是媒體跑到你那兒,而且在你意料之中的事,你就和他面對面真誠的交流。本質上這也是一種關係管理,不管對投資人,還是對媒體,都是這樣,說白了生意不成仁義在。
負面攻擊以認錯+自嘲為主,權威姿態萬萬不可
關於負面新聞的問題,最可怕的是有人惡意攻擊。我覺得在企業的初創階段一般很難遇到這樣的事,因為你還沒搶別人飯碗。
但如果這種事情出現了,第一件事就是看消息源從什麼地方來。一個優質的消息源後面會影響一群人,最後影響到你的口碑,引發大家對你的置疑。第二件事是立刻查看有多少網站轉發了這篇文章,並立即找人開始刪稿。同時你還要準備好對策,簡單的對策就是如果確實是你犯錯了,那就認錯。
另外,不要試圖堵住這條負面新聞,因為堵是堵不住的,很多優秀的危機公關一般第一步都會是「勇敢認錯」,第二步是「能夠自嘲」。網民和用戶記憶不長久,如果你跟他死犟他們會恨死你,所以你千萬不要挑戰網民和用戶的耐心,千萬不要把他們當做傻子,不要以權威姿態挑戰他們。
最後一點是我想跟大家說,你準備在公眾面前樹立什麼樣的品牌形象。這是在每一個階段PR的基準點。要記住,在和媒體及大眾講任何一個故事時,裡面有很重要的東西叫同理心,就是站在他們角度,說他們需要的、想聽的話。因為本質上來說,一家創始人的風格代表整個公司的風格。你對外什麼樣,你的公司就什麼樣。
1、本文是
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