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發生大災荒,湯恩伯有一百萬袋麵粉,卻是日本人開倉賑災

2020-12-22 盤點剪輯獅

湯恩伯格意義上來講,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抗日英雄,他在解放戰爭的時候,表現是要多蠢有多蠢,但是在抗日戰爭的時候,他還要打的是可以的,而湯恩伯最大的黑點就是他對老百姓的態度上,湯恩伯向豫西撤退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讓他們非常尷尬的事情,豫西那些地方的農民直接舉著獵槍,菜刀,和各種農具,工具阻擊這些散兵遊勇。甚至直接整編制的解除他們的武裝,要繳獲他們的槍枝彈藥,而湯恩伯的5萬國軍士兵,也只能這樣束手就擒。

媒體在1927年對河南災荒的披露,打破了蔣介石的布局,他對手底下3000萬人的生命的漠視,最終使得他失去了民心。在1943年,美國時代周刊的駐華記者說道,那件事情,可以說它是人生中的轉折之年,同時這也是當時很多人,心中最為刻骨銘心的一年了。

在此之前,他是蔣介石的擁護者,他把蔣介石看坐人民的偶像,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他對蔣介石的評價就變成了:這個畜生,犧牲了無數的中國生命。但是在這一年,心靈遭到重擊,人生發生巨大轉折不止一個人,而這一切都源自於在重慶大公報上刊登的一篇報導,而這篇報導的作者寫道,1942年是個大旱之年,我們在重慶已經知道河南的農民他們瀕臨死亡。

在1942年,抗日戰爭還處在相持階段,有一個天津小夥準備去河南當戰地記者,剛剛進入河南的時候,他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有無數的災民逃向陝西,到了洛陽街頭,更是毫無生氣,乞丐向他伸出了自己的手,他們的看上去就像生理骨幹圖,他們叫也叫不出聲音了,哭也哭不出眼淚了,只能無聲無響的餓死在街頭。之後再往南走,路上的村莊十室九空,那些主人們養的狗餓的皮包骨頭,找不到食物,只能吃起自己主人的屍體。

底下的老百姓吃草根與樹皮甚至是乾柴,這些人臉都是浮腫的,物價更是漲到不可理喻的程度,很多人,直接把自己的妻子和女兒賣掉讓他們賣淫,但是賣一個人還換不回來4鬥米,有一個小孩過來問他什麼時候能放糧?這個戰地記者只能跟他說,月底就放。但是他也知道這就是個謊言。

之後這個戰地記者把這整理成書發表了回去,之後又發表在大公報上,而蔣介石一看,直接讓大公報停刊,蔣介石可以說勃然大怒,不但如此,還把這個戰地記者逮捕,甚至直接動用大刑。後來,蔣介石的秘書陳布雷說道,蔣介石根本不相信河南有災,說那是省政府虛報的災情,河南的徵收絕對不允許有任何的延緩。湯恩伯手上有100萬袋麵粉,夠20萬大軍一年用,有人問他為什麼不願意分一些出來鎮宅,有一個官員告訴那些人,老百姓沒了,土地還是中國的,但軍隊沒了,日本人就會過來佔領土地。

蔣介石肯定也是這樣想的,但他沒有想到的時候,日本人居然拿賑災糧給了河南的老百姓,這也導致河南對國民政府極為怨恨。這就是為什麼河南會去幫日本人打湯恩伯的原因了。

相關焦點

  • 古代開倉賑災的時候,為什麼都是施粥,而不直接分派大米?
    古代開倉賑災的時候,為什麼都是施粥,而不直接分派大米?災荒在古代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事情,因為生產力水平的低下,糧食的整體產量不高,所以也就導致了古代的老百姓其實主要還是靠天吃飯,所以也就造成了一旦出現天災的時候,就會發生大規模的災荒,而在這個時候,老百姓家中一般是沒有什麼存糧的,只能夠靠著政府去進行賑災。
  • 清朝最慘烈的大災荒,災民多達2億,曾國荃:全是鴉片惹的禍
    引言 馮小剛有一部電影《1942》,講的是民國時期河南發生的大災荒,災荒下的老百姓流離失所,慘不忍睹,看過的朋友們想必和我一樣內心震撼。
  • 湯恩伯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湯恩伯死後,蔣介石用10個字評價他
    近代以來,若論師徒情分最飽受爭議者,當屬陳儀與湯恩伯。湯恩伯在最關鍵的時刻出賣了一手提拔他、待他如親兒子一般的陳儀,導致69歲的陳儀被處決。湯恩伯也因此舉成為了背信棄義的小人,一直以來被人所不齒。那麼,湯恩伯為何要背叛恩師,這其中有什麼內幕呢?蔣介石又是如何評價湯恩伯的呢?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 古代開倉賑災,為何都是施粥,直接派米不是更方便嗎
    天災,是歷朝歷代都會發生的事情,當災難發生的時候,最受苦的還是老百姓。每當這時候,皇帝往往都會下令全國賑災。但我們也會發現,古代每次開倉賑災,幾乎都是施粥,然後災民排隊領取。為何非要施粥,而不是做成乾飯,或是做些麵食之類的,甚至直接派米,不是更方便嗎?
  • 1942年河南曾發生大饑荒 蔣介石怒斥報災者造謠
    蔣介石、宋美齡與史迪威  掌權者不理災情河南大饑荒的根本原因是日本侵華。大災之前,河南30多個縣淪陷,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馮玉祥回憶,當時,河南大旱,餓死人無數,就在這樣慘痛之下,蔣介石還叫河南徵糧。那位河南主席實在沒有辦法,大膽地向蔣介石說:「旱災太厲害。」蔣介石把桌子一拍,就大罵起來說:「一點廉恥都沒有,一點人格都沒有,就是胡造謠言。我知道河南全省都是很好的收成,而你偏說有旱災!」無人格長、無人格短地罵了一個鐘頭。  蔣介石為何置若罔聞?
  • 朱元璋開倉賑災,自己偷偷打扮成災民,回來後直接斬下五位高官
    而古代統治者們也不會眼睜睜看著災害地區的人民被餓死,往往都會派人去賑災。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也是一位平民皇帝,他非常懂得底層百姓的疾苦。當年朱元璋開倉賑災,自己偷偷打扮成災民,回來後直接斬下五位高官。朱元璋從小出生在一個平民家庭,在他小時候,父母就死了,他在地主家幫地主放牛,因此朱元璋非常了解底層人民的生活,也十分痛恨貪汙腐敗的官員。
  • 抗戰時的河南大饑荒,蔣介石看到美國人拍的照片,頓時兩腿發顫
    幾年前,國內上映的電影《1942》回顧了70多年前那場大饑荒,帶給觀眾強烈的震撼。 實際上,用「河南大饑荒」描述1942年夏到1943年春的那場災荒不太準確。除了河南,還有山西、河北、山東和安徽北部等地區都不同程度受災,或許應該叫做「華北大饑荒」。
  • 乾隆年間中原大旱,開倉賑災荒民卻越來越多,和珅一招解決問題
    雖然朝廷派兵開倉放糧賑災,但災民數量並沒有減少,反而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於是,乾隆便派最信任的和珅前去賑災。和珅奉旨前去賑災,才發現,之所以災情得不到控制,是因為很多人根本不是什麼災民卻假扮災民,混在領取救濟糧食的災民隊伍中,冒領救濟糧食。而當地負責放糧的大臣們發現這一現象後,很是惱火,卻又不知該怎樣去妥善地解決這一問題。
  • 抗日名將湯恩伯晚年悽涼,無錢看病,病逝日本
    湯恩伯這個名字我們大多是在內戰影視節目中聽說,但湯恩伯確確實實是一位抗日名將,早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他深知日本人用兵之道,在臺兒莊會戰,隨棗會戰,武漢會戰中湯恩伯率領部隊拼死搏殺立下赫赫戰功,但1944年日軍「一號作戰」啟動,湯恩伯所部潰退留下了些許遺憾。
  • 朱元璋開倉放糧賑災,自己卻假扮乞丐去要飯,次日連斬5位高官
    除此之外歷史上還有許多自然災害的發生,但每一次都無疑給國家和百姓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在沒有糧食和住房的情況下,君王一般都會選擇開倉放糧,以賑濟災民。但是人心都是向利的,每當君王發放糧食或是開放國庫,都會有貪汙的官員從中作梗,貪汙一些錢財,而這些賑災銀到百姓手中時,早已被貪得只剩一點。
  • 皇帝下令開倉賑災,自己裝成難民去要飯,回朝後連斬5位朝中大臣
    有多少朝代的滅亡是因為人民承受不了國家的壓迫而起義建立新的王朝。皇帝下令開倉賑災,自己裝成難民去要飯,回朝後連斬5位朝中大臣 淮南這一地區對朱元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他對此深有感觸,因為他沒有坐在寶座上時就一直住在淮南和淮西
  • 臺兒莊大捷中不聽指揮的湯恩伯,到底是膽大妄為還是運動戰天才?
    按岡村寧次的說法,他與湯恩伯交戰多次,對湯在一翼受攻擊時仍敢於直插日軍腰腹的戰法頗為心悸,這指的是湯恩伯最擅長的側擊運動戰。 在抗戰前兩年,日本軍部認為胡宗南第1軍名大於實(畢竟在上海48小時就被打殘了),湯恩伯的部隊實際上是中央軍的首席,也就是中國軍隊的王牌。當然,這是王耀武第74軍還沒冒出來之前,第18和第5軍沒有更多戰績的時候。
  • 鄭板橋:「不能再等了,開倉,所有的罪名我一人承擔!」
    鄭板橋在山東濰縣做了七年的縣令,期間發生了各種自然災害。在到任的第一年,水災使得餓殍遍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鄭板橋如實上報,請求朝廷開倉賑災,可是朝廷一直遲遲未批覆。在最後時刻,他下令開倉,說:「不能再等了,開倉,所有的罪名我一人承擔。」為此,災民得到了救助。
  • 李宗仁向蔣介石告狀,說湯恩伯不聽指揮,真實情況是怎麼的呢?
    喜歡抗戰歷史的人都知道,李宗仁和湯恩伯兩人關係一直不是很好。除了分屬兩大陣營之外,抗日戰爭時期,徐州會戰之前,兩人因為在軍隊的調用上,出現一些矛盾。以至於後來,李宗仁直接找到蔣介石告狀說:湯恩伯不聽調令。
  • 1942到1943年的河南大饑荒:蔣介石看完照片,腿不由自主發抖
    1942年的春天,河南遭遇嚴重旱災,農田幾乎顆粒無收。據資料顯示,當年河南省多地受大旱影響,田地絕收。人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除去戰爭導致的死亡,有三百多萬人死於飢餓。這場災難,既是天災也有人禍的成分。戰爭也是加重災情的原因之一。圖為饑荒時期的一位老人。
  • 湯恩伯是如何坑死義父陳儀的?陳儀為何要求死後火葬?
    湯恩伯陳儀字公俠、號退素,是浙江紹興人,生於1883年。陳儀是辛亥元老,曾在浙江率先起義,響應辛亥革命。1920年,陳儀從日本留學歸國,在上海與友人合資創辦了裕華墾殖公司。陳儀的一生有幾任妻子,其中還有一名日本女子古月好子。但陳儀不育,沒有生出一男半女。他收養了一個女兒,取名為陳文瑛。除了養女陳文瑛,陳儀還有一個亦徒亦子的義子湯恩伯。
  • 1942年河南饑荒野狗吃災民屍體,蔣介石看照片腿哆嗦
    《大公報》因報導河南大饑荒被勒令停刊三天1942年,中原河南發生了一次大饑荒。豫中平原,餓殍遍野,屍塞於道。據說,總共餓死了三百多萬人。河南這次大饑荒的特別之處,是在於公正而有責任心的媒體率先披露了真相,而最終是被一位美國記者攪得天翻地覆。這個有責任心的媒體是中國的《大公報》。
  • 感念臺灣捐款賑災 日本老人在臺灣街頭鞠躬(圖)
    感念臺灣捐款賑災 日本老人在臺灣街頭鞠躬(圖)     日籍退休老師大勢勝,有感於臺灣民眾在日本大地震時伸援手捐款賑災,去年起,與友人奧村君惠兩度來臺,由南到北發送感謝傳單,對碰到的每位臺灣人深深一鞠躬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