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雙楠實驗學校「八年級數學組」得到中國教科院專家高度肯定
從左到右:胖子(彭宗翊)、子敬(李子敬),果果(陳果),邱媽(邱文靜)偉哥(左偉)。
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學生在講臺上展示。
前記
石室雙楠實驗學校的文化根源來自於文翁和諸葛亮,因此定位為學繼文翁,智承武侯。這兩個歷史人物身上的「博」,「雅」則是文化之精髓。「博雅五步法」為學生自主學習奠定了基礎。學校著力於培養誠實守信,文明典雅,博學睿智,拼搏進取,和諧包容的有自信,敢擔當的現代公民。
不久前,中國教科院的專家到成都市武侯區石室雙楠實驗學校調研,聽取了八年級數學教師邱文靜的一堂課後評價道:「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整個課堂輕鬆自然。老師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也充分地展示了自己。這堂課代表中國教科院實驗區的學校,是拿得出手的!」
邱文靜的成功,得益於八年級數學教研組的「角色化教研」,更是因為學校「每位教師綻放精彩」的理念。從一年前開始,學校就在全校範圍內推廣這種教研模式,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邱媽,這道題我不會做。」
「果果,幫我講一下這道題。」
「胖子,我覺得還有另外一種方法可以解答這道題。」
一到課間或是放學之後,八年級數學辦公室裡人聲鼎沸。不管是哪個班的同學,都可以向任何一位老師請教,老師們則都會耐心細緻地講解,學生對八年級的數學老師了如指掌,也十分親切地給了他們愛稱。
邱媽是八年級數學組唯一的女教師——邱文靜,她與左偉都是80後中堅力量。果果是數學備課組長陳果,他與李子敬是60,70後經驗豐富的教師,被親切地稱為胖子的彭宗翊則是剛走出校門不久的90後小鮮肉。儘管老師們年齡跨度很大,但是大家集思廣益,為八年級數學成績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五位老師個性突出,教學經驗豐富,深受學生喜愛。
「邱媽很少批評同學,但是嚴厲的時候很有殺傷力。」邱文靜的學生熊悠然說。周茂園是一個自尊心極強的學生,一向在班裡找不到競爭對手的她突然遇到了勁敵,幾次考試都沒有超越對手,哭得稀裡譁啦。邱媽輕描淡寫『哭不能改變任何事情,行動才是關鍵。』隨後,一本課外練習冊出現在周茂園的課桌上。而現在,她與對手熊悠然在競爭的同時相互幫助,數學成績名列全年級前茅。
「子敬曾經說過一句話,理科好的同學就像矩形,文科好的同學就像平行四邊形,只有文理科都很優秀的同學才能成為完美四邊形。」曾泓力對李子敬的這句話印象十分深刻。
這樣的例子在八年級還有很多。陳果老師說:「學生喜歡這門學科的老師,自然會對這門學科感興趣,所以我們要努力成為受學生歡迎的老師。」陳果的尺度很大,數學底子紮實的學生可以不聽他講課,只要做與數學相關的習題就可以。
曾經一名同學剛進初一時基礎弱,學習習慣也不好。經過近兩年的學習,他的數學成績已經達到了A優,這個等級在全區只有8%。同學說:「是果果讓我愛上了數學。」
整個八年級的課堂都很活躍,每個班都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習。根據學生學習的特長,習慣等,按照每四名同學一個小組進行劃分。組內成員取長補短,相互幫助。這種形式是石室雙楠實驗學校「博雅五步法——導,學,議,點,評」的精髓,是八年級數學組的一種創新教學模式,這一模式從去年開始在全校範圍內推廣,並且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效果。
每堂課之前,老師會把印有學習目標,重難點的導學單發給學生提前預習。課堂上,學生自學或者小組合作學習,進一步鞏固知識點,在此過程中也培養了自學能力,合作與分享的精神。接下來,全班同學再對重難點,易錯點就行討論,交流。整個過程中,老師會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實時講解,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每堂課上,老師會把10分鐘左右的時間和講臺交給同學。任何學生都有機會分享解題的思路和經驗,其他同學可對其補充,糾正。不管登臺的同學是否講解正確,他都會贏得所有人的掌聲。從站姿到板書,從語言表達到邏輯思維,同學們在講臺上的表現越來越遊刃有餘。
下課之前,老師會給學生布置一套小練習,「我們希望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夠掌握知識,而不是在課後花大量時間去補習。」李子敬說:「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是最高的,所以課堂過手也是抓得很緊的一項工作,在保證學生學習質量的同時,起到減負的效果。」
八年級的每一名學生都有一個「法寶」——一本錯題集。學生會在課堂上及時梳理並糾正錯題,做到了「當日事,當日畢。」而老師同樣也有「法寶」,記錄著每一名學生學情的筆記本。這樣一來,老師對每一名學生的每一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都了如指掌。
看似輕鬆的課堂背後,其實蘊含著八年級數學教研組的智慧。實際上,這樣的教學方式對於老師來說挑戰極大,學生的思維是老師無法掌握的,他們提出的問題未必都是老師們提前準備的,所以老師們需要不斷充電,做一名優秀的教師。「角色化教研」的實施,就是讓組內教師各自發揮優勢。
每周星期一或星期三下午,是八年級數學教研組集體備課的時間。五名成員分別承擔組織者,執教者,理論支撐著,技術支持者和成果收集者的角色,角色也經常輪換。
被中國教科院專家高度肯定的這堂課講的是有關三角形的知識,「角色化教研」在這堂課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組織者陳果負責對全組教師的任務進行分工落實,全面指導。並做好課堂測試試卷的安排,分析。執教者邱文靜負責課堂教學各個環節的教學實施。理論支撐者李子敬,負責對課前教材的解讀分析,學科思想方法的提煉,課中師生互動的點評。技術支持者彭宗翌負責課件編輯,完善,白板,網絡畫板在教學中的使用,做好臨場處理。成果收集者左偉,負責對本堂課上學生暴露的問題,老師教學中的問題做好記錄,分析,精心匯總歸納,以利於後期教學。
日常教學中,有老師會對全國各省市中考題中所涉及的相關知識進行梳理;也有老師負責搜集典型例題;還有老師對知識點進行延展,剖析。老師們在備課的過程中,經常遇到一題多解的情況,大家探討的課程也是再學習的過程,這樣的業務氛圍讓教研組的老師們對工作充滿了激情。
左偉和彭宗翌是教研組的年輕教師,他們還沒有教過初三畢業班的經驗。但通過這種合作,所涉及的知識點,學生的易錯點都爛熟於心。「這兩年一路走過來,收穫很大。」左偉說。
備課組長陳果說,五名老師要參與出每一套考題,看起來是增加了老師們的負擔,而實際上老師出題主要涉及他本人研究最多的知識點,發揮各自優勢。因此並不會加大老師們的工作量,而學生則是最大的受益者,因為他們拿到的每一套試題都是精華。
邱文靜說,「角色化教研」調動了組內所有老師的積極性,老師們發揮各自的優勢,力爭把每一堂都上成精品。
石室雙楠實驗學校提出,要培養淵博通達,淡泊風雅的老師。不僅要有淵博的學識,還要有淡泊名利的教書匠精神,也要有優雅的生存狀態。在校長何光友看來,教育是做良心的事業,只有把老師的心捂熱了,教學質量才能上得去。他認為,「尊重」是捂熱老師的心的第一步。「公開公平透明和諧公正,這是基本原則。凡是涉及到老師切身利益的大事,都是由職代會討論通過,學術委員會參與監督,學校設了兩名紀檢委員,而且都是由一線教師擔任。」何光友校長說,學校名師優師評選,職稱申報,都是在陽光下進行。學校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老師們體會到公平,自然也就有工作的動力。老師們相信並且也得到證實,只要付出就一定能夠有收穫,對老師來說,一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家長和學生的認可,工作上最大的動力,莫過於不辜負學校提供的平臺。
近年來,石室雙楠實驗學校的影響力和質量大幅提升。2015年,學校承辦了成都市藝術教育改革現場會;2016年,學校承辦了四川省藝術教育改革現場會。學校在區域內的質量連續幾年名列前茅。一方面,學校取得的成績來自於全校師生的努力,另一方面,老師也因為學校的平臺而收穫自我認同。
幾年前,何光友剛到石室雙楠實驗學校做校長,他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老師們中午到食堂就餐的時候,舀湯的地方排了很長的隊,他發現原來是因為舀湯的勺子太大,而碗又太小。他向總務處提出,要麼換小勺子,要麼換大碗,另外就是把菜稍微切短一點。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出現過排長隊的現象。「改變的只是一個細節,但是老師能夠真真切切感受到學校是在為他們著想。」
石室雙楠實驗學校的衛生間裡備有兩種紙巾,冬天還會提供熱水洗手,這一福利在整個成都的學校裡都是屈指可數的。最初也有人提出,萬一有人浪費怎麼辦,何光友認為,既然我們要培養文雅的學生和儒雅的教師,那文明就應該從上廁所和洗手開始,即使有個別人存在浪費現象,對他來說也是一個自我教育的過程。
「把老師的心捂熱不容易,關鍵在於管理者有心。」何光友如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