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學生關於「要不要陪孩子寫作業」的困擾

2020-12-14 數字尾巴

從氣到腦梗到拍桌骨折,陪孩子寫作業已經成為無數家長的心頭之殤。到底要不要陪,又該怎麼去陪,是坐在旁邊刷著手機看孩子,還是像個別家長去考個教資,做個更專業的陪寫。這些背後所映射的是家長們,對於孩子教育的擔憂與焦慮,中國的經濟在飛速發展,社會也在跨步前進,但人文素養和教育理念似乎沒能趕上時代的腳步,類似的教育思想更是一代傳一代,難以在一朝一夕轉變。這不再僅僅是中國家長的焦慮,更是整個社會的焦慮點之一。

作為一個沒有結婚,沒有孩子,只有著「被陪寫」經驗的大學生來說,為什麼會關注這個話題呢?並非毫無緣故,身為新聞專業莘莘學子中的一員,心懷天下,關注時事,這是基本素養,另外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這學期的新聞評論寫作老師,多次提及這個話題。從地方報紙對各種花樣陪寫的報導,到中央大媒人民日報、中青報的輿論引導,公眾也能意識到,這不再僅僅是這個小家的小事,而是大家的大事。

在中國的教育環境中,家長無論是出於自願,還是被學校要求,陪寫作業早已是屢見不鮮的了。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陪不陪已經沒有多大的討論意義了,那麼就來說一說該怎麼陪。明確「寫作業「的初衷,才能幫家長樹立一個好的陪寫該有的心態。

作業的目的是什麼?雖然這幾年的奇葩作業頻出,但是讓作業回歸本質的話,還是用來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提升自身能力的。所以,陪寫的基本原則就是,要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分清作業的主體,是留給學生的,而不是家長。那麼家長陪寫的目的而在呢,陪寫的的重點不在於」寫「,而是在」陪「。對於年幼的小學生,玩耍本是天性,但做作業也是從小要培養的一個能力。家長其實應該是輔助孩子養成一個認真做作業的習慣,至於作業的對與錯,則是應該教給老師去陪評判的。

家庭的教育應更多的在作業之外,避免和學校的教育內容過度重合。家庭教育可以讓孩子更多的走到教室之外,培養對自然的感知能力;帶孩子去旅遊,感受各地不同的人文風情。培養自信心和責任感,開拓眼界,積累人文素養,才是給孩子幼年時期最好的教育。

相關焦點

  • 寶媽陪娃寫作業,被氣得默默流淚,孩子寫作業到底要不要家長陪?
    最近某社交平臺的一個短視頻火了,內容就是母親的陪娃寫作業。「折磨」,而事實上,陪孩子寫作業也確實存在許多弊端。1)影響孩子注意力孩子寫作業時,父母在身邊陪伴最大的弊端就是影響娃的注意力,不僅會分散孩子做作業的注意力,還會打斷娃的學習思路。孩子應該獨立專心的做作業,有問題可以找家長諮詢,但家長儘量不要和孩子共處一室。
  • 孩子寫作業一定要陪嗎?陪寫作業你就錯了
    又發生一件非常痛心的事,6月8日一個六年級小學生跑到8樓跳樓而亡,寫下遺書「我恨你們,我要自殺,天天作業作業的,把我的作業都撕了吧。」痛心,只因作業?!當學生不該寫作業嗎?為何一個作業就至於跳樓?箇中原因不敢妄加猜測,但寫作業不知何時卻成為家長孩子心中的痛。
  • 媽媽陪孩子寫作業母子倆一起哭,陪寫作業太難,要養成作業習慣
    於是,母子倆一起哭著繼續完成作業。陪寫作業實在是太難了,不僅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更是讓孩子委屈大人落淚。結果就是,孩子不陪不會寫作業,不監督寫不好作業,這樣反而形成惡性循環。不僅家長覺得累,孩子也沒有進步。
  • 關於陪孩子寫作業,睿智的媽媽說,改變陪的方式就越來越輕鬆
    1陪孩子寫作業是一件普通又平常的事,是每一位媽媽必經歷的事,但不同的媽媽卻有不一樣的體驗。我也曾經因為這個話題,在學校門口等孩子放學時,詢問了一些媽媽們,也有刻意詢問過身邊已作媽媽的朋友們,關於陪孩子寫作業是一個怎麼樣的體驗?媽媽們給的答案總結起來可歸類為2種不同的體驗。
  • 高中生要不要家長陪寫作業?這種孩子,最好陪著!
    當孩子懵懵懂懂想學習定力又不夠時,家長一定要站出來,一定要站在他身邊指引他!2、高中生想學習又沒有定力,怎麼辦?家長陪寫作業!給大家舉個例子,我2016屆有個學生挺懂事,很想學習想考大學,可是他靜不下心來,各種招都想盡了還是不行。最後我直接給他家長打電話建議他們回來一個陪讀。
  •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勸你不要陪孩子寫作業
    又到一年畢業季,許多高三學生的家長終於要永遠擺脫陪孩子寫作業的命運了,但與此同時,暑假也即將來臨,有更多家長正源源不斷地加入到「陪孩子寫暑假作業」的大軍中來……陪娃寫作業是一項生死攸關的任務!沒有孩子前,很多家長的幻想中,陪孩子寫作業是這樣的。
  • 上輩子造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在家陪孩子寫作業,也成了父母的修煉場。有的家長已經「修成正果」,也有的家長「走了火入了魔」。手機前的你,修煉到哪一層了呢?這不禁讓家長們大呼:」我上輩子造了什麼孽啊,要陪孩子寫作業!」那家長們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寫作業呢?三年級以前孩子,家長可以陪,特別是剛上一年級的小朋友,還沉浸在幼兒園的愉快玩耍中,沒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這時候,家長給予適當的指導與幫助是有必要的。三年級以後的孩子,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自由選擇哦。
  • 如何陪孩子寫作業?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是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學習和管理的能力,絕對不應該局限和糾纏在某一個具體的題型、某一次孩子完成作業的態度、某一回孩子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作業質量不高這件事上。孩子不好好寫作業都表現在那些方面?
  • 心理學家:不要老陪孩子寫作業,培養孩子自律才是重要的
    心理學家:不要老陪孩子寫作業,培養孩子自律才是重要的很多家長抱怨陪孩子寫作業累,一天上班夠累了,回來要做飯洗衣服,還要陪孩子寫作業,不陪孩子孩子不好好寫,總是玩著玩那,拖拖拉拉,陪著一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他要寫好久才能完成,質量也不怎麼樣。
  • 爸爸陪寫作業生氣動手,致孩子耳鼓膜穿孔!家長陪寫作業,到底是陪什麼?
    氣到心梗、一拳錘到桌上致手骨折、半夜陪孩子寫作業吼得整個小區人都在聽教訓······各種讓人哭笑不得的新聞輪番「上演」。其實,不只是家長感到心累,不斷承受著父母狂風驟雨式斥責、吼叫的孩子,心理也有很大壓力。那天看到一則街頭採訪小學生的視頻,其中一個小女孩的話讓人心疼:「其實我也想很快理解那些題,希望爸爸媽媽能多點耐心,不要老吼我。」說完忍不住哭了起來。
  • 近7成家長陪寫作業情緒暴躁!如何陪寫作業不生氣?
    可是每次在家陪3年級的女兒寫作業,就會莫名地煩躁,氣不打一處來。其實,這幾乎是每位陪孩子寫作業的媽媽都會遇到的煩心事兒,就像網上的一個笑話說的那樣:「不看孩子寫作業時,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看孩子寫作業,雞飛狗跳、嗚嗷喊叫,路人恥笑,老人血壓升高,鄰居沒法睡覺。
  • 陪孩子寫作業大人急到送醫院!家長的「心頭病」該怎麼治?
    近日,「陪孩子寫作業,大人急到送醫院」的新聞在網上火了,不少家長對其遭遇表示同情。關於家長陪寫作業的話題引發討論。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數據顯示,截至10月26日17時,相關網絡新聞達953篇,論壇帖文277條,App文章453篇,微信583篇。
  • 陪孩子寫作業家長急到心梗?我做錯了什麼要陪你寫作業?
    今日一則陪孩子寫作業家長急到心梗的新聞可是刷爆了朋友圈,家長們可是炸開了鍋。,一陪寫作業獅吼虎嘯啊!其實,陪孩子寫作業不必急到心梗,做到以下幾條,陪寫作業也能母慈子孝。做作業之前:一、把各種雜亂事情做了。做作業的時候孩子總是說要尿尿,喝水,肚子餓……這些小動作讓我們抓狂。家長可以在作業之前告訴孩子把這些小動作做完,做作業的時候不準再做這些動作,不然會有懲罰。我家孩子做作業之前我留20分鐘給她自由行動,前提是做作業必須老老實實的,孩子每天做作業都挺規矩的。
  • 家長「陪作業」要還是不要?
    家長「陪作業」要還是不要?因此範小青建議:請專家論證,從教學大綱改起,給小學生減負,以所有作業基本在校完成為基準。對學校也要有嚴格規定,學校給家長的「陪作業」任務一定要適度和合理。回家作業家長籤字,是看學生是否完成作業,而不是檢查對錯,批改作業是老師的事情。看起來時髦其實華而不實的形式主義教學,既增加家長負擔,又影響孩子心靈,應該力避。
  • 這裡有一份,陪孩子寫作業「保命指南」,你要不要看看?
    寫作業也是一樣的道理,寫10個字,總有一個是好看的,逮著使勁兒誇,熊孩子就會越寫越好,希望能得到更多的誇獎。孩子還小的時候,可能自己做不好計劃,咱們可以幫他們一起,互相商量著,想出一個他能完成,你能接受的「寫作業planA」。
  • 陪孩子寫作業崩潰的家長,你快進來。
    孩子寫作業讓家長崩潰最近幾天,網絡上陪孩子寫作業讓家長崩潰的文章多了起來,教育行業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這個話題也接受媒體採訪順手搜索了一下,還真是一個困擾家長的熱門話題,並且也不是今年才有的困擾家長的熱門話題。家長因為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或者瞪著懶於思考的小眼睛茫然四顧的神情,氣的心臟病發作做支架的有之,揮拳砸桌子骨折的有之,更牛的是,一位媽媽為了緩解孩子給自己帶來的負能量,直接拿下了教師資格證,簡直就是五花八門呀。有段子調侃說,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但被孩子作業氣出的「病」卻各有各的不同。
  •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正確方式
    :就是大多數家長在陪孩子寫作業這件事上是不太懂的,他們本身就沒有多少文化,受教育程度又不高,根本無法陪孩子寫作業。因為孩子畢竟是家長的孩子,所以作為家長會不會知識不重要,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必要的。是不是也經常會聽說,某某兩口子一個大字不識,孩子的學習卻很好,考的都是好大學,這裡面就是一個方法問題。那麼什麼是好的方法呢?方法講多了,不知道哪個好,如果都去試一試,也是猴子搬玉米,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無果而終。要知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孩子是父母的終生大事,所以好方法要少而精。
  • 陪寫作業常困擾家長,分齡陪寫策略解決陪寫難題,親子關係更融洽
    如果父母從小學到中學都全程陪孩子做作業,這會給孩子傳遞一個錯誤的信號,使得孩子容易產生做作業不是自己必須要做的分內事的錯覺,無形之中,做作業的分內事就在悄然之中變成了分外事——父母對作業的好壞都要承擔責任。我們不妨認真想一想,就會發現,這是多麼離譜的事情,可在現實中卻都真實發生著。
  • 陪孩子寫作業是件苦差事嗎?
    ​一、你只是看上去在陪孩子寫作業1、陪孩子寫作業陪的是什麼?要多鼓勵、讚美孩子,不要輕易否定孩子,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讓他按照老師的要求來做,讓他們認真地學習長大。2、不要跟老師唱反調,家長說的要儘量和老師說的一致。
  • 孩子寫作業陪還是不陪?
    學習和其他事情一樣,也需要孩子獨立進行,不獨立就會產生依賴性,導致沒有主見,大大降低學習質量!寫作業是孩子掌握知識的一種方式,也是上學後孩子要完成的一項任務。父母陪伴或是監督孩子寫作業是有一點必要的,但是,父母一定要記得你只是暫時的陪伴孩子,陪伴的目的是幫助孩子養成寫作業的習慣,但習慣養成了以後就要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