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於權貴的宰相狄仁傑,真的有那麼斷案如神嗎

2020-12-20 花娘子史記

看電視劇的時候超級喜歡那個可以用神探來形容的狄仁傑了,覺得這世界上就沒有什麼是他破不了的案子,但是你要是用一個只會斷案的神探來形容他的話,這簡直就是太小看我們狄仁傑了。畢竟我們狄仁傑狄懷英可是作為大唐宰相的存在的,倘若他真的只會斷案,那也就不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狄懷英了。

狄懷英作為一個實幹派,是老老實實的參加科舉考試,才當上了官員的。如今被拍成電視劇的,讓大家喜歡的不行的他斷案的事情,大致發生在他擔任大理寺官員的時候了。他在一年之內就解決了大理寺積壓的大量的案子,這些案件中涉及到的人數之多,足足有一萬七千人之多,但是這麼多人,沒有一個不服氣狄懷英的判決的。

狄懷英就這樣開始了他在官場的生活,他在做地方官員的時候,一心都向著老百姓,做了許多的好事情,百姓都十分的愛戴他,巡查的官員聽到有人誇他,就去查了一下。一看,哎,還真的是一個好官呀,當即就向朝廷表揚了他,還給他升了官。可狄懷英這不畏懼權貴的性格也決定了他的官路沉淪。當時下面有人不聽話,發動了叛亂,當時的宰相派他的心腹去平定這場戰爭,可是在過程中,卻縱容他的部下四處收刮財物。看到這種情況,狄懷英跟本不管他是誰,就直接指責這樣做是不對的。宰相一聽,十分的生氣,我堂堂宰相做什麼,還需要你一個區區的刺史來說嘛?簡直是不知道的天高地厚的傢伙,回到了朝中,立刻就開始彈劾狄懷英,說他出口就罵人,還侮辱當朝宰相,實在是不能夠忍受。可憐的狄懷英就這樣受到了貶謫。

而最讓人稱讚的是,狄懷英為人的大氣不記仇了。要是換一個人,對這個宰相肯定是恨得不要不要的,可是我們狄懷英卻不,他還是以一顆平靜的心來面對這些東西。後來,狄懷英受到了我們女皇大人的寵幸,女皇大人曾經問他說,你當初做地方官員的時候回,你的政績非常的好,也收到百姓的擁護,可是卻有人偷偷在在中間說你的壞話,你現在想不想知道這個說壞話的人是誰?我們狄懷英只是淡淡的笑了笑說,不了不了,我不需要知道這個人是誰。我只知道如果皇上你認為我確實做錯了,那麼我一定會改正的,如果你覺得我沒有做錯,那麼這就是我最大的榮幸,我也不想知道那個人是誰,我會把他當作我的朋友的。

是的,我們的狄懷英就是這樣的一個坦坦蕩蕩的真君子,不但如此,他還是一個十足十的孝子,當初他在外地做官的時候,向家鄉的方向望過去,看到了天空中有一片白雲在飄飛,就對周圍的人說,我的父母就在那片白雲下來,就這樣一直看著那白雲,直道消失。而且他不但對自己的父母有孝心,也十分了解其他人的心。他在做地方官的時候,一起做事的一個官員要到很遠的地方出差,但是他的母親的身體不是很好。於是我們的狄懷英就主動對他的同事說,你的母親生了病,你怎麼能夠出遠門呢?你走這麼遠就沒有辦法照顧你的母親了,我替你去出這趟公差吧。那個官員很受感動,經常對人誇起狄懷英。

又有一次朝廷中有一個官員很受到皇帝陛下的喜歡,可是這個官員不但不知道感恩,還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狄懷英聽說了很是生氣,就要求皇帝處責這個人,皇帝不同意說這個人有才華。狄懷英聽了就說,您這樣做會讓其他的臣子寒心的,您要麼把我流放,要麼就處責他。最後,那個官員受到了處罰。我們狄懷英就是這樣的一個有才華,不屈於權貴的人,他不但不記仇,還以一顆真誠的心,去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也正是因為他的這種品質才讓他坎坷的官場生活,始終保持乾淨。

相關焦點

  • 斷案如神的狄仁傑,和武則天還有不為人知的秘密?他們是何關係?
    儘管武則天是個女權主義者,但她的治國才能卻絲毫不遜於歷史上的許多英明帝王,她的善用賢能更是人人皆知,比如著名的狄仁傑。對於狄仁傑,我們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斷案如神這一方面,但他在政治上的建樹卻遠遠不夠。狄仁傑,字懷英,生於山西太原。
  • 斷案如神的「狄仁傑」,放今天官職級別有多高?說出來很難信
    中國古代有好幾位被稱為「青天」的官員,大家比較熟悉的基本就是包拯、海瑞、狄仁傑,在為民做主這個大前提之外,包拯主要就是長得比較黑,海瑞是脾氣特別剛硬,而狄仁傑則是充滿智慧,所以民間有關在三人的傳說也是各具特色,講起狄仁傑都是說他確實是斷案如神。
  • 唐朝宰相狄仁傑,為什麼只是一個三品官
    狄仁傑是唐朝時期非常著名的宰相。通過電視劇的演繹,大家都覺得狄仁傑是斷案高手,深得皇帝的器重,所以才當上了宰相。但是狄仁傑的宰相職位嗎,其實是個三品官。這是為什麼呢?
  • 既不會武功,也不擅長斷案,狄仁傑能走上神壇,全靠這個荷蘭人
    提到狄仁傑,大家想到的要麼是電視劇中斷案如神,胖乎乎的梁冠華版狄公。或者劉德華和趙又廷版英俊瀟灑,文武雙全的狄仁傑。其實歷史上狄仁傑遠沒有影視劇中那麼出彩,他既不會武功,也沒有斷過案,只是大唐一個「普普通通」的宰相。狄仁傑能夠在今天被大眾熟知,主要是因為上世紀的一個外國人。
  • 狄仁傑都當上宰相了,為什麼還只是三品官
    中國歷史上的每個朝代都會有一些名垂千古的名臣,與宋代的包拯、明代的海瑞一樣,唐代名相狄仁傑也是以清廉和剛正成為後世崇敬的楷模。如今關於狄仁傑的文學作品很多,而且大多是講狄仁傑破案如神的傳奇事跡。歷史上的狄仁傑是否斷案如神,這點不太了解,本文要說的是關於狄仁傑生前官職的一些情況。
  • 這個人令狄仁傑相形見拙、慚愧不已
    他就是神探狄仁傑。咦?好像有哪裡不對?提到狄仁傑,那可是東方版的福爾摩斯,關於狄公斷案的傳奇故事,除了現在的影視作品之外,古時候也有許多民間傳說,小說《狄公案》更是描述的神乎其神。狄仁傑升任大理寺寺丞後,在一年內判決大量積壓案件,涉及一萬七千人,卻無一人冤訴。可見稱他為超級神探果然是名不虛傳。狄仁傑不僅斷案如神,更是有治國安邦之才。
  • 千裡馬與伯樂,通天神探狄仁傑,與武則天的知己人生
    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一名公務員因不畏權貴,得罪了無數貴族,官途多難,幾次大起大落。他的生平經過別編寫陳多部小說演繹,確立了一代名臣、斷案精英的歷史地位。和許多以悲劇落場的忠臣不同,他在人生的最後時光遇見了自己的伯樂武則天,以一世忠良獲封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的欣賞,晚年升任宰相。
  • 狄仁傑的官職是什麼?幫你解惑
    狄仁傑曾經出任過的官職並非是自始至終只有一個,而是隨著時間還有機遇多有變換。這些年影視劇的影響下,主要塑造了狄仁傑作為「神探」的形象,而歷史上的狄仁傑則被「分割」成了兩半,唐高宗時他是辦事認真的能臣,武則天時是中樞決策的宰相。
  • 狄仁傑:不僅僅是"大唐神探" | 歷史上的監察官
    狄仁傑是唐代高宗、武后時期的著名官員。人們常常稱狄仁傑為神探,因為他斷案如神,在大理寺為官期間幾乎無一冤案錯案,可以說是中國的「福爾摩斯」。  但狄仁傑並不僅僅是一個神探,他從低級官吏做起,在具體的地方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和才幹,逐漸成為百姓信賴、同僚欽佩的為官榜樣。
  • 勞動人民腦洞真大,上天入地、斷案如神全都是包拯,還說他是閻王
    由於在某一領域有傑出的成就,或因其本身具有強烈的感召力等等,在歷史上有許多受人追捧的人物。除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外,後世還有許多文臣武將和文儒,如有東方福爾摩斯之稱的狄仁傑,集忠孝勇武於一身的「武聖」關羽,開創儒學的「文聖」孔子,還有以鐵面無私著稱的包拯。
  • 為何任何史書,都未記載有關狄仁傑夫人的事情
    狄仁傑是武則天當政時候的重臣,武則天稱之為『國老』。當狄仁傑死後,武則天時常流著淚說,「朝堂空矣!老天為什麼要這麼早奪走我的國老。」由此可見,武則天是多麼寵愛狄仁傑。狄仁傑有雙重身份,一個是朝中宰相,另一個身份是大理寺寺丞,法曹。說白了就是管『刑事案件』的最好行政長官。
  • 歷史上的包拯真的是斷案如神中國福爾摩斯嗎?
    歷史就是這樣,我們約定俗成的事情,往往不一定是真的。 歷史上真實的保證實際上並不是神探,也不是面黑如碳,而是一個白面書生。
  • 狄仁傑勸武則天「保重身體」,但武則天一句話,讓狄仁傑啞口無言
    畢竟有很多任皇帝在武則天登基這一年,早就已經去世多年了,甚至有很多少年皇帝年僅十幾歲就逝世了,可見武則天註定是一位傳奇人物了。歷史上的女子身份社會地位是極低的,但是在唐朝這一年,卻達到了驚人的高度。女子再也不用拘泥於家宅鬥爭,也可以和男子一樣入朝為官,武則天跟前最寵愛的宰相上官婉兒就是一位女子。
  • 為什麼有宰相之權的狄仁傑職務是「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在狄仁傑的官職介紹中,有一個職務反覆被提及,那就是「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這是什麼樣的職務呢?名字都這麼長。說到底,其實這是唐朝的宰相之職。要了解為什麼唐朝的宰相又叫「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就得對唐朝的宰相制度及名號做一番梳理。
  • 狄仁傑貪天之功為己有,無恥之尤
    隨著影視劇的熱播,狄仁傑成了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許多人誤以為狄仁傑斷案如神,是護國良相,甚至真的以為武則天還政兒子,是聽從了狄仁傑勸諫的緣故。歷史上,狄仁傑確實在武周時擔任過宰相之職,也的確勸說過武則天順應民心,還政於廬陵王李顯。
  • 狄仁傑的「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到底是個什麼官,為何會人人忌憚
    唐初,三省首腦外加「中書令」的副手(約有4個人)同為宰相。後來,「同中書門下從二品、同中書門下從三品或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是宰相。因此在 唐宋時期,國家的宰相人數少的時候有4人,多的時候超過10人。也是 因為上述原因,宋仁宗嘉祐二年的科考,一次性考出了九個宰相。
  • 狄仁傑身為宰相,為什麼只是一個三品官?那誰又是一品、二品?
    700年,狄仁傑拜內史令(中書令),位列正三品。《新唐書》曾言「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長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 此宰相職也。」,也就是說貴為內史令的狄仁傑乃是一國宰輔。所以說按理狄仁傑作為當朝宰相,他的品級再不濟也不該是正三品。其實很多人認為狄仁傑的品級很低,大多應該是深受清朝品級的影響。畢竟在清朝連紫禁城的侍衛頭子領侍衛內大臣,掌管皇帝鑾儀的掌鑾儀衛事大臣的這些官職都是正一品銜,甚至在清朝還出現了史無前例的「超品」品級。
  • 狄仁傑身為宰相,為何僅僅是正三品官員?
    狄仁傑是武則天時期著名的大臣。從一些影視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使他致仕(暫時退休),對地方官員的影響仍然很大。狄仁傑在位時,權力很大。他不僅可以嚇唬地方官員,還可以隨時逮捕他們。即使王孝傑將軍遇到狄仁傑,也要對狄仁傑畢恭畢敬。
  • 武則天和狄仁傑什麼關係?狄仁傑死後,在遺物裡發現8字,暴露二人關係
    說起狄仁傑,人們的定義都是一位足智多謀、公正無私的宰相。因為狄仁傑斷案無數,一生跌宕起伏,十分波折,充滿故事性,所以現在也有很多的電視劇,都在講關於狄仁傑的故事。
  • 狄仁傑最厲害的根本不是斷案!
    話說武則天欲立侄子武三思為皇太子,詢問宰相們的意見。狄仁傑道:「我看天下人都還思念唐朝恩德,若立太子,非廬陵王(武則天第三子李顯,即唐中宗)不可。」武則天大怒。後來,武則天做了一個夢,便讓狄仁傑解夢。關於這個夢,史籍記載有兩種說法:武則天夢到自己下雙陸(古代一種棋盤遊戲),卻始終不能贏。狄仁傑道:「雙陸不勝,是因為沒有子了,這是天意在警示陛下。太子乃是天下根本,根本一動,天下就危險了。」武則天夢到一隻大鸚鵡,兩翼全部折斷。狄仁傑道:「武是陛下的姓氏,兩翼是指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