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教解析】艾資哈爾與伊斯蘭的中正之道

2021-02-14 艾資哈爾在線

艾資哈爾與伊斯蘭的中正之道

作者:阿卜杜·法兌勒·古綏長老

海珊譯

【譯者按語:本文作者阿卜杜·法兌勒·古綏長老,是埃及阿拉伯語言學會成員,全球艾大畢業生聯誼會副主席,艾資哈爾資深學者,前任宗教基金部部長。自1975年,他以優異成績獲得艾資哈爾大學博士學位後,便長期在艾大擔任伊斯蘭信仰學和哲學的教學工作,並在工作之餘著書立說,撰文闡述伊斯蘭思想與傳承。其作品文筆考究,敘述沉穩,思想深邃而耐讀。本文是作者最近推出的新書《伊斯蘭視野下的當代事務》中的艾資哈爾專題篇之一,現譯介給讀者大眾,或許能有助於世人,對艾資哈爾這座千年的伊斯蘭學府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吧。】

如果說艾資哈爾僅是一所知識的學院,在她的庭院內,學生們圍坐在學者大家的周圍,聆聽他們授課,那麼在世界的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可以建一所同等規模的院校,甚至還要超過艾資哈爾的規模!

如果說艾資哈爾僅是一座文化遺產的「儲藏室」或「倉庫」的話,那麼,在世界的各大著名或無名的圖書館都可以成為「艾資哈爾」,甚至還比艾資哈爾還有更有名氣。

如果說艾資哈爾僅是一個流行的「名稱」或流傳的「盛名」的話,那麼,類似的名稱或盛名都是在人為可塑的範圍內,甚至可以由人為的操作而做的更加名聲顯赫。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艾資哈爾攀升上如此的頂峰,享有如此高貴的價值。時光的流逝,不但沒有令她的價值有絲毫的削弱,反而更加彰顯了她的高貴與尊榮。

這是因為艾資哈爾緊緊抓住了伊斯蘭的中正!並以實際行動,具體而淋漓盡致地將伊斯蘭的中正指導彰顯無遺。這就是貫穿在伊斯蘭的命令與禁止;貫穿在伊斯蘭崇高價值與立法宗旨中的伊斯蘭的中正指導方針。正是這個中正的指導方針,真主以其賦予了伊斯蘭永恆的存在;賦予了伊斯蘭將作為全人類的見證。這是因為真主說:「我這樣以你們為中正的民族,以便你們作證世人,而使者作證你們。」(2:143)

不然,艾資哈爾所遵奉的中正路線,並非是誇誇其談的說辭,更非乾癟的宣傳,而是在應對伊斯蘭中的重大事務中,實實在在地彰顯於各方面的指導方針。

第一:自艾資哈爾的思想體系構建成形之後,艾資哈爾就一直以其中正的立場而傳承艾資哈爾均衡而多元的主張和意見。

例如,在如何應對伊斯蘭初期發生的「大動亂」的問題上,艾資哈爾認為:應當尊重所有的聖門弟子,而且明確地判定這些聖門弟子都是公正無欺的,他們對後人所有的指控與污衊都是無辜的,因為只有這樣才算緊緊遵循了穆聖說:「你們不要辱罵我的夥伴們」和「我的夥伴們就像天上的星辰,你們無論跟隨誰都可獲得正道」的訓誨。

又如:艾資哈爾堅持「我們的舌頭不參與爭執與分裂」,以採納前三代先賢們的立場——「真主讓我們手中的寶劍遠離了這些事件,自然,我們也絕不會讓這些事件玷汙了我們的舌頭。」

另外,在面對許多歷史傳述事件的問題上,艾資哈爾始終保持著謹小慎微的立場。這些事件曾經被可惡的私慾與黨爭所左右,而艾資哈爾則以最為倚重,也最為善意的立場來理解這些事件。

依據這一中正主張的立場,艾資哈爾確立了其在各個伊斯蘭派別中的歷史性的態度和立場。正是基於這一寬容立場的基礎上,艾資哈爾不斷呼籲各教派之間,求同存異,相互接近,並致力於全球穆斯林的團結與統一。假若沒有如颶風般席捲而來的政治風暴,艾資哈爾所致力於讓全球穆斯林團結與統一的改良努力,便不會受到破壞而付諸東流!

第二:自艾資哈爾思想體系得以構建成形後,艾資哈爾就一直以其中正的立場,明確的主張和意見,集傳述與理性為一體,來應對任何一件事務。時至今日,艾資哈爾依然遵循著伊瑪目安薩裡的指導——「教法判律同理性判定之間並無衝突」。以及伊瑪目安薩裡的另一項思想指導——「理性猶如健全的眼光,而古蘭聖訓猶如普照世間的光明,二者缺一不可。」

正是依據這一中正的立場,艾資哈爾的學術立場得以明確彰顯。這一中正的立場在囊括了豐富的文本遺產的同時,也容納了堅實的理性思想的遺產,並在一切外來思潮面前,保持中正立場,既不隨風附和,也不曲意迎仰。既不會以「叛逆」之詞來否定理性,也不會讓所謂的「理性主義」有任何可乘之機,而讓虛假的現代化和受抵制的世俗主義介入到伊斯蘭的內部結構中。

第三:自艾資哈爾思想體系得以構建成形後,艾資哈爾就一直以其教義教法的明確立場,來應對來自各個方面的外來思潮的「滲透」。自古以來,艾資哈爾便以其堅實的堡壘,抵禦各種試圖將伊斯蘭與世俗主義,伊斯蘭與政治炒作和政黨做秀相混淆的企圖;或者企圖將伊斯蘭與卑俗的狗皮膏藥混為一談,互為等同的做法。所有這些企圖曾經讓伊斯蘭社會拋棄理性,遠離了思想的多樣性與多元化。

這些都是艾資哈爾在厚重的歷史進程中所彰顯的本質,也是艾資哈爾毅然決然的選擇和嚴謹的立場,其目的只為獲致伊斯蘭的真理與事實求是的真相!

因此,艾資哈爾的中正指導方針,從未有一天,放棄過真理與事實,去曲意迎合一方而反對另一方。

艾資哈爾的中正指導方針,也從未有一天,在涉及伊斯蘭的重大問題上,採取曖昧不明的立場與態度,既無助於對問題的公平解決,也無益於對問題的解答!

艾資哈爾的中正指導方針,更是從未有一天,僅僅將各種對立面聚合在一起,庸淺地「和稀泥」。這些對立面中的每一方,都試圖將艾資哈爾作為他們私人目的的堅實後盾,或作為他們個人目標的贊同者,但是,艾資哈爾的中正永遠只遵奉著源自於伊斯蘭確鑿無疑的基本原則,而構建起來的「明確的立場和明確的主見」,並竭盡全力地追求穆斯林大眾的利益。

這正是當世人迷失在各種道路之後;在因私慾而分裂之後,所一直尋覓的伊斯蘭的中正之道。

(海珊譯自阿卜杜·法兌勒·古薩《伊斯蘭視野下的當代事務》)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的 「艾資哈爾在線」快速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方的按鈕,將本文分享到朋友圈。

彰顯伊斯蘭真精神,重振穆斯林新風尚。

關於我們】艾資哈爾在線主要是傳遞艾資哈爾真實的聲音與立場;闡明艾資哈爾中正的伊斯蘭指導方針;推介艾大資深學者的學術思想和立場;傳播艾資哈爾中正的伊斯蘭文化學術。共建艾資哈爾學人思想交流平臺,聯絡歷屆艾大學子情誼,以國際視野攜手共創中文伊斯蘭學術思想和文化的新起點;展現艾大中國留學生新風尚;樹立穆斯林青年學人風向標。

凡有志於本宗旨與目標之青年,皆是艾資哈爾在線團結之志士。求主襄助,共聚艾資哈爾在線平臺!

可以直接在公眾帳號裡與我們交流,期待你的參與。

相關焦點

  • 秋分,中正之道
    春分的氣候特點是「中庸」,自然萬物放下己見,隨同氣候一齊生長;秋分的氣候特點是「中正」,堅持原則,隨同氣候各歸其根。  在「思辨讀四書五經」二十四節氣系列文章中,春分我寫的是「中庸之道」,而秋分我是寫「中正之道」。兩者之間只差一個字,但意義完全不同。「中庸」意義側重點在「和」,有撮合、糅合、平和等含義,應用在人際交往中就是調和矛盾,求大同而存小異,目的是使人際關係更和諧。
  • 中外伊斯蘭教知名人士共話中道思想抵制極端主義
    中新社烏魯木齊7月21日電 (記者 孫亭文)俄羅斯穆夫提委員會主席謝赫・拉威爾蓋努特金在此間表示,穆斯林在多元化的社會中,保留真正穆斯林的忠實性與專一性,始終不渝地堅持中正的原則,就會避免出現極端現象。
  • 中庸之道具體來說是什麼意思?中庸之道的詳細解析
    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叩其兩端」、「執兩用中」是中庸之道一個重要的原則,「兩端」就是過和不及兩個極端,「過猶不及」,是指的做一件事情,如果做過頭和沒有做到一樣不得其正,即做事須恰到好處。「中」就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
  • 天秤座超能力:中正之道 最強禮儀 和平使者
    天秤座首席超能力:中正之道中道,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是中國古代哲學體系。咦?喜歡含蓄委婉的表達,崇尚禮多人不怪,熱愛和平,以及上面提到的中正之道,為人不要太過熱情,也不要太過冷淡,要掌握分寸感,尊重和禮貌
  • 資料: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不等於恐怖主義
    正因為此,後來每當伊斯蘭世界出現危機或衰落時,一些穆斯林往往會把問題歸結為信仰,要麼指責人們的信仰扭曲或偏離了原旨教義,要麼批評人們淡漠了信仰。為糾正這些錯誤傾向,他們就會發起要求嚴格遵守《古蘭經》和「聖訓」、摒棄雜蕪、復歸原旨教義的運動。
  • 新加坡中正中學(總校)簡介
    這個新校園就是現在的中正中學(主校區),而位於金炎路的原校區則為中正中學(分校)。1969年,中正中學校委會和新加坡福建會館達成校地交換協議,中正分校搬遷至339基裡瑪路,而原來的金炎路60號校地,成為南僑女中校舍的一部分。
  • 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淵源與演變
    這些恐襲事件發生在不同的國家和城市,採取的手段也各有不同,但都有共同之處:殘暴、血腥、濫殺無辜,而且都出於伊斯蘭宗教極端勢力之手。這些恐襲事件中,一些是基地(Al-Qaida)、塔利班、伊斯蘭國(ISIS)等著名恐怖組織所為,也有一些是另外的不知名的伊斯蘭宗教極端組織或者個人所為。這些恐襲事件波及到全世界,誰也難免被涉及,因此伊斯蘭宗教極端勢力的問題也成為了當今世界各國關注的重點。
  • 如何理解「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道德經》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 從土耳其之春看伊斯蘭現代化之路
    引言:2008年西方百年一遇的金融、經濟危機席捲全球,危機波及基督教文明和伊斯蘭文明,這些國家均發生了大規模的民眾示威浪潮或者騷亂,甚至西方有「和平綠洲」之稱的北歐、伊斯蘭社會唯一一個民主國家土耳其都未能倖免。
  • 走中正之道
    劉祁《歸潛志》中說的:「不循中道,縱得升遷何榮也?」意為不走中正之道,即使獲得升遷,有什麼光榮的?在綠城的11年,我清楚地知道,一路走來,每一步都走得踏實堅定。  挫折是一種歷練,「不二過」就是進步  1998年剛進入綠城,在幹了一年多的土建管理員之後,2000年,我擔任紫桂公寓的工程主管,期間經歷了職業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挫折。
  • 伊斯蘭與四大自由
    我相信,基於古蘭的一些經文,我們很容易就可以證明,伊斯蘭是支持自由之理想的。眾所周知,在經文2:256(「對於宗教,絕無強迫」)中,古蘭明文指出,宗教無強迫。在經文10:99(「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信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中,古蘭肯定了宗教自由的原則。在5:48(「我已為你們中每一個民族制定一種教律和法程。
  • 《德道經》中被後世抹黑誤解的中正思想
    要想知道老子本義,就要深究《德道經》,從原始的版本中去發現老子文的真實面目,依照老子之道去領悟。「不欲琭琭若玉、珞珞若石」,不要像美玉那樣華美脆裂,也不要像頑石那樣粗糙堅硬。有不走極端之義,此句含有中道思想。
  • 紅色記憶丨國立中正大學
    熊乃建議在江西創設一大學,「先行實驗政教合一之理想」,當即得到蔣「嘉納,隨即著手籌議」。1939年東南數省及武漢、南昌、福州、廣州等省會城市相繼陷落。江西省及周邊省份大批不甘心做亡國奴的青年學生湧入贛西南。國立中正大學的成立,正好解決了莘莘學子的求學之需。蔣介石言:「所研究傳習之道,必為救國救世、三民主義之達道。
  • 民國時期以蔣介石之名命名的中正大學結局如何?
    在民國時期,曾有一所在當時名聲很大、實力也不容小覷的學校,這所學校就是國立中正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建校於1940年,有人說它的校名取自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大中至正」。但也有人說這所學校的名字完全就是為了拍馬屁,並解釋道在該學校的奠基石上就寫著「本大學敬奉我民族領袖之名而名之,即蔣中正」一段話。
  • 易經:真正大度的人,能包容異己,行中正之道,為天下人
    真正大度的人,能包容異己,行中正之道,為天下人。一個人的格局大小,由他的心決定。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有的人,心像大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有的人,心像綠豆,一點雞毛蒜皮的事,都看不開,過不去。這就是人和人的格局不同。
  • 東西方三千年的信仰之戰:伊斯蘭復興運動中的「原教旨主義」
    「烏姆」是一個為伊斯蘭而戰的武裝團體。它的組織嚴密,內部沒有僧侶和教階,主宰一切的是至高無上的安拉,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掌管最高的宗教權力和世俗權力。到631年,半島各氏族部落紛紛拋棄偶象崇拜而接受伊斯蘭教。各地都派出代表到達伊斯蘭教的大本營——麥地那。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半島迅速走向統一。麥地那成為統一的伊斯蘭國家的首都。
  • 國立中正大學的取名探討
    至少在國立中正大學的校名解讀上,就更是塗脂抹粉。明眼人一下子就可以看出來,「中正」不就是蔣介石嗎?蔣介石為什麼叫中正。其實中正是他的名,介石是他的字,他是以字行。蔣介石譜名周泰,幼名瑞元。學名志清乃16歲至寧波上學時所取,中正之名是 1917年至1918年之間所取,介石之字,是1912年留學日本的筆名,後成為字。
  • 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 修道之謂教--《中庸》第1章
    以前理解 「中庸」,誤以為就是用誰也不得罪的所謂「老好人」,「平庸」,「討好別人」,「和稀泥」的精明圓滑處世之道。經由《中庸》21天共同品讀,知道了它是一篇論述儒家人性道德修養的散文,包括了儒家提倡的做人的準則,實際上就是教育人們要學會進行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以便更好地提高自身修養,努力將自己培養成具有至善、至誠、至仁等理想人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