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樂學,讓口語學習更簡單
「翻轉課堂」這個詞,近年在教育行業頻繁出現,課堂如何翻轉?翻轉後的課堂對老師的角色會有什麼變化,對學生又有什麼挑戰?翻轉課堂有沒有已經成功的範例?這篇文章一次性都告訴你。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又可稱之為顛倒課堂、學生課堂,簡單來說,就是不再浪費課堂時間用於單向傳授,而是讓學生和老師在課上有更多互動答疑時間,學生學習的部分則放在了課前而非課上。
具體來說,教師不再佔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信息,這些信息需要學生在課前完成自主學習,他們可以看視頻講座、聽播客、閱讀電子書等各種方式自主規劃學習內容和學習節奏,還能在網絡上與別的同學討論,而教師在課堂上也能有更多的時間與每個人交流,滿足學生的需要,促成他們的個性化學習。
用實際例子解釋,譬如說,你是復旦大學的一名數學系的大一新生,聽了最有名的數學系X教授的課,很精彩,但其實到第二節課的時候你已經忘記了上節課的主要內容了。但有一天復旦決定換一種方式,規定所有學生必須課下看X教授的視頻,並在視頻中穿插著做習題,證明你確實學懂了這些內容。課上X教授會走下講臺和你親自交流一些你關心的數學問題。第二種方式就是翻轉課堂的方式。
所以,很明顯,翻轉課堂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模式強調學生個性化學習,重點是的學生在課下自學,老師由授課轉為進行引導。其背後的教育教育理念是:培養的是人,而不是考試機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比起教授知識本身更重要;培養深層理解、舉一反三的能力,而不是機械地訓練;老師不應該是居高臨下,而是像朋友一樣幫助學生成長。
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催生「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式」是對基於印刷術的傳統課堂教學結構與教學流程的徹底顛覆,由此將引發教師角色、課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變革。
此類教學方式的首次出現可以追溯到2000年的時候,當時美國的幾位教授(MaureenLage, Glenn Platt and Michael Treglia)在論文中提到了,在美國邁阿密大學教授「經濟學入門」時採用「翻轉教學」模式時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但是當時他們並沒有將這種教學模式稱之為翻轉課堂,真正被人們熟知並了解的翻轉課堂的時候,已經是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WoodlandPark High School 的化學老師 Jonathan Bergmann and Aaron Sams 使用視頻軟體錄製PPT並附上講解聲音。他們將錄製的視頻上傳到網絡,以此為缺席沒來上課的學生補課。之後他們還進行了更具開創性的嘗試——逐漸以學生在家看視頻、聽講解為基礎,在課堂上,老師主要進行問題輔導,或者對做實驗過程中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並推動這個模式在美國中小學教育中的使用。
翻轉課堂在語言學習上是很好的應用模式,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擁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語言交流和現實應用。目前,已經有非常多的英語教育機構開始嘗試採用翻轉課堂。如何設計好一堂英語翻轉課堂?其實過程很簡單。
首先,布置學生課前觀看有意思而地道的英語視頻,把相關的詞彙通過浸入式的方法提前預習。通過線上軟體的輔助,學生可以練習發音,聽力,詞義,並在過程中獲得了金幣和積分獎勵等虛擬激勵。相比於教材,課前觀看的材料會更豐富,可以是歐巴馬演講,可以講宇宙大爆炸,可以是科普一輛汽車如何生產,也可以是一部經典英文電影,等等,學生既有興趣,又幫助開闊視野。
當老師上課的時候,可以通過線上軟體先追蹤並公布每一個學生提前預習的情況,然後整合視頻中的重點詞彙和句型,教學如何在現實中應用這些詞彙去表達自己的觀點,並解答學生在課前預習中遇到的問題。老師在課堂上可以組織各種活動增強學生的語言溝通應用。
翻轉課堂的優勢毫無疑問:
首先,翻轉課堂是掌握學習的最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式之一,也就是學生可以保證自己學習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是紮實的,這讓他們學後續的知識不會遇到阻撓。
其次,翻轉課堂將布魯姆的認知層次清晰分開了。簡單的記憶、理解、運用被放在課下,而高層次的綜合運用和創新則可以在課上發生。這對於我國素質教育的推進有巨大意義,因為翻轉課堂壓縮了學習的時間(優秀的講課+掌握學習的方式),豐富了老師過去上課的模式。例如科學課上可以使用學生做小項目的方式,語文課可以編排小話劇,小說比賽等形式。知識學習和素質教育都得到了保障。
最後,很重要一點是翻轉課堂的內容如果做好了是具有高度複製性的,大量學校可以較低成本(廉價硬體+少量老師培訓)快速在自己學校採用,而實現網際網路式的爆發影響。
但是,翻轉課堂的挑戰也不可忽視,不是所有學校機構都適合採取這種新模式:
1. 無法避免濫竽充數的學生。不是所有學生都會提前預習,並且有興趣喜歡這些挑戰,而作為老師也很難跟蹤每一個學生的上課狀況。
2. 翻轉課堂中的紀律問題,由於學生放開了討論,有時候課堂的節奏和氛圍不好收起來,需要老師具備較強的管理能力。
3. 翻轉課堂更多是培養運用和理解,但其實並不是直接快速能夠反映在提分上,如果學生和家長無法直觀快速地看到分數的進步,接受度會有所下降。
4. 對老師的備課挑戰增大,由於身份發生了轉變,老師需要設計合適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完成,設計的教學活動不容易做到覆蓋教材的方方面面。而且學生水平不等,想做好的分層教學,師生比例就需要加大,或者班級結構需要改變,這個對學校也會產生難度。
5. 必須配套好的在線學習平臺,針對低幼年齡段的產品,設計上要易用,要好玩。
當代教育模式發展於100年前,這是否還適應當今社會對教育的需求已經被越來越多人所質疑,無論是縮減課時,還是在課上將活動、小組討論等教學形式靈活運用,其實都是對標準化的課堂教育的革新和顛覆嘗試。而「翻轉課堂」是顛覆傳統中廣受歡迎的一種,美國的「可汗學院Khan Academy」是翻轉課堂的一個典範作品。
可汗學院是孟加拉裔美國人薩爾曼·可汗創立的一家教育性非營利組織,主旨在於利用網絡影片進行免費授課,現有關於數學、歷史、金融、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學等科目的內容,教學影片超過2000段。
可汗學院的誕生源於薩爾曼可汗一次偶然的家庭教學。薩爾曼可汗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大學雙修數學和電機電腦工程,並擁有哈佛的MBA學位,是個不折不扣的高智商人才。
可汗在輔導自己表妹時,介於兩地的困擾,他將自己製作的輔導內容上傳至YouTube上,讓表妹學習。他的視頻無意中被更多的人看到了,不僅好評如潮,而且幫助了世界各地的學生們解決了學習的問題。受到鼓勵的薩爾曼於2009年辭去工作,全職從事相關課程的錄製。2014年1月,YouTube上的「可汗學院頻道」共吸引了163.3萬訂閱者,觀看次數超過3.55億次。
在隨後的幾年內,可汗開始專心的從教育的「外行」來到教育的「內行」中。
根據YouTube的統計,可汗的課程比他母校麻省理工學院製作的免費網上課程還受歡迎。許多大學的網上課程,不過是把教授上課的過程攝製下來,強調的是「教」;而可汗的教學視頻,則突出「學習」的過程。
「可汗模式」讓人們對高等教育的許多「不二真理」產生了質疑——是不是只有專家才是最好的老師,每節課一小時左右最合適……在美國某些學校已經採用回家不做功課,看可汗學院影片代替上課,上學時則是做練習,再由老師或已經懂得的同學去教導其他同學不懂的地方這樣的教學模式。2013年,可汗學院的課程在二十多所公立學校採用。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可汗在2011年的TED演講中解釋如何使用在線視頻教學重新啟發教育。
參考資料:
作者:胡天碩,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77604/answer/16281013,來源:知乎
作者:胡天碩,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513449/answer/25766786,來源:知乎
作者:短書平臺,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588229/answer/449989081,來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