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說法】公務人員哪些行為是違法行為?

2020-12-23 澎湃新聞

在6月23日的《老徐說法: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來啦!》一文中,我們共同學習了公職人員的範圍、處分法適用的範圍、政務處分的種類及處分期間、從輕、減輕處分的情形、處分對職務的影響等,那麼公務人員的哪些行為會構成違法或者違紀呢?下面大家跟著老徐具體了解一下。

_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第三章違法行為及其適用的政務處分規定:

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予以記過或者記大過;情節較重的,予以降級或者撤職;情節嚴重的,予以開除:

(一)散布有損憲法權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國家聲譽的言論的;

(二)參加旨在反對憲法、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的;

(三)拒不執行或者變相不執行中國共產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重大決策部署的;

(四)參加非法組織、非法活動的;

(五)挑撥、破壞民族關係,或者參加民族分裂活動的;

(六)利用宗教活動破壞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

(七)在對外交往中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有前款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和第六項行為之一的,對策劃者、組織者和骨幹分子,予以開除。

公開發表反對憲法確立的國家指導思想,反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反對社會主義制度,反對改革開放的文章、演說、宣言、聲明等的,予以開除。

二、不按照規定請示、報告重大事項等情形。

不按照規定請示、報告重大事項,情節較重的,予以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情節嚴重的,予以降級或者撤職。

違反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規定,隱瞞不報,情節較重的,予以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

篡改、偽造本人檔案資料的,予以記過或者記大過;情節嚴重的,予以降級或者撤職。

三、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予以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情節嚴重的,予以降級或者撤職:

(一)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個人或者少數人決定重大事項,或者拒不執行、擅自改變集體作出的重大決定的;

(二)拒不執行或者變相不執行、拖延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命令的。

四、違反國家有關出境等規定的

(一)違反規定出境或者辦理因私出境證件的,予以記過或者記大過;情節嚴重的,予以降級或者撤職。

(二)違反規定取得外國國籍或者獲取境外永久居留資格、長期居留許可的,予以撤職或者開除。

五、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予以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情節較重的,予以降級或者撤職;情節嚴重的,予以開除:

(一)在選拔任用、錄用、聘用、考核、晉升、評選等幹部人事工作中違反有關規定的;

(二)弄虛作假,騙取職務、職級、銜級、級別、崗位和職員等級、職稱、待遇、資格、學歷、學位、榮譽、獎勵或者其他利益的;

(三)對依法行使批評、申訴、控告、檢舉等權利的行為進行壓制或者打擊報復的;

(四)誣告陷害,意圖使他人受到名譽損害或者責任追究等不良影響的;

(五)以暴力、威脅、賄賂、欺騙等手段破壞選舉的。

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予以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情節較重的,予以降級或者撤職;情節嚴重的,予以開除:

(一)貪汙賄賂的;

(二)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為本人或者他人謀取私利的;

(三)縱容、默許特定關係人利用本人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謀取私利的。拒不按照規定糾正特定關係人違規任職、兼職或者從事經營活動,且不服從職務調整的,予以撤職。

七、其他違反廉潔自律的情形收受可能影響公正行使公權力的禮品、禮金、有價證券等財物的,予以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情節較重的,予以降級或者撤職;情節嚴重的,予以開除。

向公職人員及其特定關係人贈送可能影響公正行使公權力的禮品、禮金、有價證券等財物,或者接受、提供可能影響公正行使公權力的宴請、旅遊、健身、娛樂等活動安排,情節較重的,予以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情節嚴重的,予以降級或者撤職。

八、有下列行為之一,情節較重的,予以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情節嚴重的,予以降級或者撤職:

(一)違反規定設定、發放薪酬或者津貼、補貼、獎金的;

(二)違反規定,在公務接待、公務交通、會議活動、辦公用房以及其他工作生活保障等方面超標準、超範圍的;

(三)違反規定公款消費的。

九、從事或參與營利性活動等情形違反規定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或者違反規定兼任職務、領取報酬的,予以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情節較重的,予以降級或者撤職;情節嚴重的,予以開除。

十、利用宗族或者黑惡勢力等情形利用宗族或者黑惡勢力等欺壓群眾,或者縱容、包庇黑惡勢力活動的,予以撤職;情節嚴重的,予以開除。

十一、有下列行為之一,情節較重的,予以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情節嚴重的,予以降級或者撤職:

(一)違反規定向管理服務對象收取、攤派財物的;

(二)在管理服務活動中故意刁難、吃拿卡要的;

(三)在管理服務活動中態度惡劣粗暴,造成不良後果或者影響的;

(四)不按照規定公開工作信息,侵犯管理服務對象知情權,造成不良後果或者影響的;

(五)其他侵犯管理服務對象利益的行為,造成不良後果或者影響的。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和第五項行為,情節特別嚴重的,予以開除。

十一、有下列行為之一,造成不良後果或者影響的,予以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情節較重的,予以降級或者撤職;情節嚴重的,予以開除:

(一)濫用職權,危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侵害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

(二)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玩忽職守,貽誤工作的;

(三)工作中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行為的;

(四)工作中有弄虛作假,誤導、欺騙行為的;

(五)洩露國家秘密、工作秘密,或者洩露因履行職責掌握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

十二、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予以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情節較重的,予以降級或者撤職;情節嚴重的,予以開除:

(一)違背社會公序良俗,在公共場所有不當行為,造成不良影響的;

(二)參與或者支持迷信活動,造成不良影響的;

(三)參與賭博的;

(四)拒不承擔贍養、撫養、扶養義務的;

(五)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六)其他嚴重違反家庭美德、社會公德的行為。吸食、注射毒品,組織賭博,組織、支持、參與賣淫、嫖娼、色情淫亂活動的,予以撤職或者開除。

十三、其他違法行為公職人員有其他違法行為,影響公職人員形象,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可以根據情節輕重給予相應政務處分。

作為公務人員要始終秉承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知法、懂法更要守法!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從業、堅持道德操守!

_

文字:徐長芳

原標題:《【老徐說法】公務人員哪些行為是違法行為?》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老徐說法】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來啦!
    多個政務處分最長不得超過四十八個月五、從輕、減輕處分情形1.主動交代本人應當受到政務處分的違法行為的;2.配合調查,如實說明本人違法事實的;3.檢舉他人違紀違法行為,經查證屬實的;4.主動採取措施,有效避免、挽回損失或者消除不良影響的
  • 警方這個認定為公務行為劃清了界限
    通報對商販在城管隊員追打情況下的反抗行為的認定,無疑在司法實踐中為公務行為的界限,樹立了一個國家強制力保護範圍的可見界標。所有這些規定,在為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授權的同時,也為其權力範圍及其公務行為的範圍劃定了界限。因此,從法理上說,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公務行為,只有在法律範圍內,才是合法行為,才受法律的保護;超出法律規定的行為,就是越權行為、不合法行為,甚至是違法行為。而越權行為、不合法行為和違法行為,都不在法律保護範圍之內,甚至反過來,是法律要追究和制裁的行為。
  • 妨害公務的罪與罰 | 以執法行為的合法性為基礎
    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管理活動,侵害的對象必須是正在依法執行公務的國家工作人員,這就包含了兩個要素:一是身份的合法性,二是行為的合法性。2.在客觀上表現為行為人以暴力、威脅或與暴力、威脅相適應的方法阻礙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其所實施的暴力、威脅行為應當達到了足以阻礙國家工作人員執行公務的程度。
  • 成立妨害公務罪除了行為人實施妨害公務的行為外,還應以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即職務行為的合法性為前提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行為與國家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具有同一性,如果行政機關所實施的強制拆除行為不具有合法性,那麼相應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強制拆除行為亦不具有合法性,進而不能認定執法人員系依法執行職務。此時以輕微暴力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強制拆除違法建築物的行為不構成妨害公務罪。
  • 公職人員退休或離職後違法行為該如何處理?
    釋紀說法   《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實施之前,多個行政法規對退休人員職務違法行為如何處置有過規定。如:《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第五十二條,有違法違紀行為應當受到處分的行政機關公務員,在處分決定機關作出處分決定前已經退休的,不再給予處分;但是,依法應當給予降級、撤職、開除處分的,應當按照規定相應降低或者取消其享受的待遇。《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暫行規定》也有類似表述。
  • 依法打擊這種違法行為
    為維護正常的信訪秩序和社會秩序,引導信訪人依法維權,增強全民依法、逐級、有序信訪的理念,依法打擊信訪活動中的違法犯罪行為,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國務院信訪條例》《河北省信訪條例
  • 以案說法:疫情防控期間,哪些行為涉嫌違法犯罪?
    那市民如果違反隔離規定擅自外出,這種行為是否涉嫌違法犯罪呢?當前,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穩步推進,但一小部分市民卻拒絕疫情排查、體溫檢測、卡點檢查等行為,他們是否涉嫌違法犯罪呢?記者:為了阻止新冠肺炎疫情的進一步擴散,廣大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在防疫一線正加班加點地工作。市民如果發生侮辱、謾罵、威脅、恐嚇、毆打醫務人員等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的行為,是否涉嫌違法犯罪呢?
  • 以案說法!立體式打擊證券違法行為彰顯「零容忍」決心
    11月6日晚間,中國證監會聯合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外發布了十二宗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以案說法,向資本市場所有參與者展示打擊證券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的決心。六個證券犯罪典型案例中,有欺詐發行股票、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案,有欺詐發行債券、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案,有操縱證券市場案,有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案,有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案,還有編造並傳播證券交易虛假信息案,涵蓋了證券發行和證券交易領域的常見多發犯罪,揭示了相關犯罪的主要形態、類型,反映了當前證券期貨犯罪的特點、趨勢。
  • 公職人員有這些行為,就是黑惡勢力「保護傘」!
    ▼主要是指國家公職人員利用手中權力,參與涉黑涉惡違法犯罪,或包庇、縱容黑惡犯罪、有案不立、立案不查、查案不力,為黑惡勢力違法犯罪提供便利條件,幫助黑惡勢力逃避懲處等行為。「保護傘」指哪些公職人員?▼1.中國共產黨的各類機關、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機關、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各級委員會機關、民主黨派各級組織和各級工商聯機關的公務員,以及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人員。
  • 哪些行為是消防違法行為?你都知道嗎?
    經常有人在後臺問阿消XX佔用消防車通道是否違法?……今天阿消就化身普法工作人員和大家聊一聊消防法規你知道嗎?為火災事故埋下禍端那麼,哪些行為是消防違法行為?>個人有上述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第六項行為,經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強制執行,所需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
  • 關於依法打擊違法信訪行為的通告
    關於依法打擊違法信訪行為的通告,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國務院《信訪條例》、《河北省信訪條例》等法律法規,現將依法打擊非訪、纏訪、鬧訪以及反覆越級訪等違法信訪行為通告如下:一、信訪人提出信訪事項
  • 蘭陵縣關於依法處置違法犯罪行為規範信訪秩序的通告
    (八)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辦公場所及周圍非法聚集、圍堵、佔據辦公場所,圍堵、攔截公務車輛,或者故意堵塞、阻斷交通;在車站碼頭、商場、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非法聚集,張貼、散發材料,靜坐、呼喊口號,打橫幅,穿著狀衣、岀示狀紙,揚言自傷、自殘、自殺、故意裸露身體等行為的。
  • 公職人員注意!有這些行為將會被政務處分!
    此前監察法規定,「政務處分」是監察機關對違法公職人員給予的懲戒。但公職人員哪些行為應當給予政務處分,給予什麼樣的政務處分,又該依照什麼樣的程序,監察法都未明確。作為監察法律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政務處分法》的出臺,意在明確政務處分的原則、情形、權限、程序以及處分的種類和措施。
  • 關於依法嚴厲打擊信訪活動中違法犯罪行為的通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信訪條例》及國家信訪局《關於進一步規範信訪事項受理辦理程序引導來訪人依法逐級走訪的辦法》等法律法規,引導群眾依法依規逐級走訪,對在信訪活動中不依法信訪或以信訪為名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下列行為,依法進行嚴厲打擊。
  • 沂南縣關於依法處置違法犯罪行為規範信訪秩序的通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國務院《信訪條例》等法律法規之規定,現就依法處理違法上訪行為、規範信訪秩序通告如下:一、信訪人在信訪過程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
  • 行政事實行為的法律特徵及與他行為競合的甄別
    相反,如果在扣押車輛過程中,行政執法人員毆打了行政相對人,毆打行為不是行政機關管理所追求的目的和結果,這種行為不會在行政機關與相對人之間產生行政法上的法律關係,自行為作出時即是違法的,是行政執法人員個人所為與職務相關的恣意行為,只產生毆打引起的刑事責任或行政賠償責任。  4、行政事實行為一般是違法的。如前所述由於行政事實行為是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個人的侵權行為,與侵權事實密不可分。
  • 公安部明確32種上訪行為屬違法犯罪!關于越級非訪、極端上訪、纏訪、鬧訪和非法群體性聚集等違法犯罪行為後果嚴重性的通告!
    集會遊行示威過程中實施其他違法犯罪行為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32、對在信訪活動中或者以信訪為名,實施本指導意見所列以外其他違法犯罪行為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置。教唆、脅迫、誘騙他人實施相關違法犯罪行為的,按照其教唆、脅迫、誘騙的行為處罰。
  • 中國銀行業協會卜祥瑞:預防「兩業」案件及從業人員違法犯罪行為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法律顧問卜祥瑞指出,預防「兩業」案件及從業人員違法犯罪行為的《指導意見》制定、實行至少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現實意義。  一是有利於遏制「兩業」從業人員違法犯罪行為。《指導意見》覆蓋範圍廣泛,其所指從業人員範圍包括監管機構、銀行業(內外資)、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資管公司以及銀保監會會管單位等工作人員。
  • 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行政許可違法行為有何法律責任
    行政許可——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行政許可違法行為有何法律責任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行政許可違法行為有何法律責任?一項具體的行政許可從行政機關的實施到行政機關的監督檢查,都與被許可人的利益密切相關。作為被許可人,為實現其自身利益,既有可能被迫採取正當的或者不正當的手段,給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各種利益,也有可能主動採取弄虛作假或者行賄等不正當手段,以取得或者保護其在行政許可中的利益。
  • 徵地拆遷中這些行為堅決不允許,違者重辦!哪些行為是違法的呢
    徵地拆遷涉及範圍廣,程序複雜繁多,歷經時間長,因此在徵地拆遷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有些地方拆遷辦不按照法律程序辦事,通過違法手段加快拆遷進程,侵犯老百姓的合法利益,那麼徵地拆遷中哪些行為是違法的呢? 鑑於萬典律師受理過的案件,特總結以下比較常見的違法徵地拆遷行為,拆遷部門如果存在以下違法行為,可能會受到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