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安置條例》出臺還得等5個月?

2020-12-19 點兵欄

昨日,某公眾號發布了一篇與《退役軍人安置條例》出臺實施時間相關的文章,文章稱,《退役軍人安置條例》出臺到實施,至少還要再等5個月。

對此,熱切盼望《退役軍人安置條例》出臺的老鐵們不淡定了,因為與逐月領取退役金相關的所有政策、規定,都在《退役軍人安置條例》當中,此條例一天不出,逐月領取退役金安置政策就無法具體實施。

現在已經12月中旬了,若是再等5個月,那豈不是2021年的轉業工作都已經完成了?

那自己,還能不能趕上逐月的「首班車」?

尤其是對於那些服役滿15年,不滿18年的老鐵來說,滿心希望逐月領取退役金15年就能起步,而今,具體條例不出臺,就算15年起步,就算搶到了明年轉業的名額,可能也無法按照逐月領取退役金的方式退出現役……

若是再等一年,轉業名額少了,搶不到了怎麼辦?

在下建議各位老鐵先不要慌,先來了解一下具體情況,了解完再慌也不遲!

一、《退役軍人安置條例》為何如此受重視?

當前,大家對於《退役軍人安置條例》的出臺時間都非常關注,其實不單單是因為,關於逐月領取退役金的適應範圍、標準條件和退役金計算辦法等,都將在《退役軍人安置條例》中明確。

還因為,《退役軍人安置條例》是《退役軍人保障法》的補充、完善條例,其關係著每一位退役軍人移交安置工作。

除了明確逐月領取退役金的相關內容之外,在該安置條例當中,還會對優先安置對象的具體年限、待遇計算辦法等,做出細緻、明確的規定。

昨天,平臺發布了《2021年享受優先政策的基層主官。》一文,在文章下方有讀者留言問:轉業時,優先安置的營級單位主官,是在任的營級主官還是曾經幹過營職主官的就可以享受優先安置?

相信該問題在《退役軍人安置條例》當中,能夠找到答案。

除此之外,在《退役軍人保障法》落地之後,退役的軍官與士官均稱為「退役軍人」,軍官與士官的安置方法,都將在《退役軍人安置條例》當中體現出來。

二、《退役軍人安置條例》是什麼性質的?

《退役軍人安置條例》與《退役軍人保障法》不同,保障法是一部法律,而安置條例是一部由國務院制定出臺的行政法規。

從等級上看,行政法規沒有法律的等級高,但是又高於一般的條例、政策以及普通的紅頭文件。

雖然說,行政法規的制定沒有法律制定繁瑣、過程漫長,但是,一部行政法規的出臺,也要經過多項步驟。

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規定,一部行政法規出臺,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1、立項

立項是行政法規出臺流程中的第一步,是決定進行行政法規制定工作的程序,它解決國務院是否應當就特定行政管理事務制定行政法規的問題,是行政法規制定程序的第一個環節。

2、起草

起草是提出行政法規初期方案和草稿的程序,它是審查和決定程序的基礎。

起草工作機構。起草工作由國務院組織,可以通過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確定為國務院的一個或者幾個部門承擔具體起草工作,也可以確定由國務院法制機構起草或者組織起草。

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規定,在行政法規制定的過程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步驟:

(1)聽取意見:可採取召開座談會、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來聽取意見。

(2)社會徵求意見:如同法律草案一樣,行政法規起草後,需要向社會公布,並且公開徵求意見,期限一般不少於30日,經國務院決定不公布的草案除外。

從起草到社會徵求意見結束,至少要經過3個月左右的時間。

3、審查

負責審查的機構是國務院法制機構。國務院法制機構的審查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1)是否符合憲法、法律的規定和國家的方針政策;

(2)是否符合起草要求;

(3)是否與有關行政法規協調、銜接;

(4)是否正確處理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對送審稿主要問題的意見;

(5)其他需要審查的內容。

按照相關規定,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將行政法規送審稿或者行政法規送審稿涉及的主要問題發送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人民政府、有關組織和專家等各方面徵求意見。

在規定期限反饋書面意見,並加蓋相關印章之後,送審稿或者是修改稿等需要再次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期限一般不少於30日

4、決定與公布

行政法規草案報請總理籤署國務院令公布實施,在籤署公布行政法規的國務院令應當載明該行政法規的施行日期,行政法規應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後施行。

三、《退役軍人安置條例》進行到了哪一步?

綜合上述過程可見,一部行政法規的制定,明確需要等待的時間就在3個月以上,正式實施至少需要5個月以上的時間。

據悉,當前《退役軍人安置條例》正在起草過程中,不過基本框架以及基本內容,都已經完成了,現階段的工作,就是對各項內容進行完善、細化。

在細化之後,將進行聽證會、社會徵求意見等環節,具體實施時間,極有可能在2021年5月之後。

四、《退役軍人安置條例》推遲落地是否會對明年轉業造成影響?

如果說,《退役軍人安置條例》在明年5月之後出臺,要麼2021年的轉業安置推遲,要么正常進行。

按目前所了解的情況看,沒有轉業推遲的消息,極有可能是正常進行的。

那么正常進行,是計劃安置+自主擇業還是計劃安置+逐月領取退役金呢?個人認為,或許還將按照自主的政策進行。

因為,有關逐月領取退役金的具體內容,都在《退役軍人安置條例》當中,該條例不落地,逐月領取退役金就無法實施。

不過,也有讀者稱:

如果,若能如該讀者所說,3月份在兩會之前《退役軍人安置條例》落地,那麼對明年的轉業安置工作可能沒有太大影響。

其實,說白了,說的再多,我們現在能夠做的,就是等。

相關焦點

  • 《退役軍人安置條例》,重大判定和預知
    作者:有來有去11月25日的退役軍人事務部通氣會上,退役軍人事務部的領導們明確表示,事務部正在研究《《退役軍人安置條例》》,將會探索實施分類安置、對口安置、精準安置,積極推廣轉業軍官「直通車」安置模式,要求各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主動聯繫當地駐軍,準確掌握即將退役軍人實際需求。
  • 三明市落實優撫安置政策 關心關愛退役軍人
    去年,市裡出臺合理安排營職軍轉幹部職務職級政策,有效確保了崗位安置的質量。得益於這項政策,像羅辰龍這樣的軍轉幹部,對現有的工作都很滿意。多年來,三明市實行積分選崗「陽光安置」,軍轉幹部99%被安置在各級黨政機關及參公單位。
  • 岢嵐縣政企聯手探索退役軍人安置就業新模式
    本報訊 為切實做好退役軍人安置就業工作,岢嵐縣人民政府與山西猛虎保安集團聯手探索總結出一條 「政府購買搭臺,民政、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指導,企業運營管理教育」的退役軍人安置就業新模式。
  • 軍人退役保障2021年將有這些變化
    昨天,退役軍人事務部發布了2021年退役軍人事務領域十大重點工作。規劃中透露出很多信息,更有不少與所有軍人利益密切相關的政策制度規劃,排座摘取其中重點為大家解讀。1編制實施「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期間,國家層面將在優撫醫院、光榮院、烈士紀念設施、軍人公墓建設方面予以重點支持。現役軍人醫療保障正在穩步推進,保障卡全國部隊醫院皆可就診,軍人優先也做的越來越好。但部分地區軍隊醫療資源不足以支撐軍人所需,廣大的退役軍人看病的問題急需解決,如何將更多的公立醫院納入,為軍所用,優撫醫院建設值得期待。2退役軍人保障法配套政策措施將出臺。
  • 《退役軍人保障法》二審5大亮點,有望年底出臺
    確實,在該草案當中,有著不少的管理條例,比如:第二十六條 軍人服現役期間受到紀律處分且影響惡劣的在安置方面,建議增加規定:一是退役軍人安置工作應當公開同時,還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設性的建議,比如說:全國統一制發退役軍人優待證、統一編號、退役軍人可以憑優待證享受旅遊等優待。
  • 軍人轉業時不光要解決本人安置,有時還得安置配偶子女
    近年來,國家不管是對轉業軍人也好,還是退役軍人也好,對於他們的安置工作都非常的重視,各地不斷在優化完善一些安置的政策,使安置政策符合退役軍人轉業軍人的實際需要。在退役軍人保障法出臺後,這樣一些優待政策將進入法律的軌道,進入法定的程序,保障的力度無疑更大。
  • 退役軍人保障法明天三審,事關軍人的後路
    就是這一部牽動著軍人群體的重量級法案,《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即將於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迎來三審。從一審到三審,是一個時間軸,更是一個裡程碑,它標誌著《退役軍人保障法》,快馬加鞭地朝我們來了。結合最近後臺一些劍迷諮詢的5個主要問題,我們在此稍作解析,僅供參考。
  • 《退役軍人保障法》三審通過,逐月真的來了
    周年,二是全國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決賽開賽,三是《退役軍人保障法》正式通過,並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開始實施。一、樹起公平公正導向,現役幹得好,退役才能安排得好在安置方面,增加規定:一是退役軍人安置工作應當公開、公平、公正。二是退役軍人的政治、生活等待遇與其服現役期間所做貢獻掛鈎。
  • 軍人退役辦理落戶手續,需要安置部門收到檔案嗎?
    一、落戶問題除由政府安排工作且易地安置的退役士兵,因其戶口本、身份證原件需要上交,故在辦理身份證及落戶時需要等檔案移交到地方退役軍人事務局後才方便辦理落戶。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一些。參考《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第十四條規定:退役士兵所在部隊應當按照國家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在士兵退役時將其檔案及時移交安置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應當於退役士兵報到時為其開具落戶介紹信。公安機關憑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開具的落戶介紹信,為退役士兵辦理戶口登記。
  • 《退役軍人保障法》明年1月1日起施行,山東這樣跟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小涵 通訊員 馬斌國 實習生 喬春娜11月27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掛牌兩年來工作情況。山東是駐軍大省、兵員大省、安置大省,全省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360餘萬人。兩年來,全省退役軍人事務系統始終保持努力,推動退役軍人工作提質增效。
  •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退役軍人保障法出臺具有重大時代意義
    □ 本報記者 廉穎婷11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退役軍人保障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從2018年4月27日退役軍人保障法被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以來,經過兩年多時間終於頒布出臺,首次以國家法律的形式保障退役軍人權益。
  • 退役軍人保障法即將實施,這些老兵關心的問題有了官方解釋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退役軍人保障法即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一系列關於退役軍人保障的問題將有法可依。參戰退役軍人將得到什麼特別優待?退役軍人如何逐月領取退役金?退役軍人事務部今天就部分焦點問題作出官方解讀。今天(11月25日),退役軍人事務部舉行退役軍人保障法新聞通氣會。
  • 《傷病殘軍人退役安置規定》頒發施行
    這是國家和軍隊首次以軍事行政規章的形式,對傷病殘軍人的退役方式、安置辦法、住房和醫療保障等問題作出全面系統的規範,是軍地各級做好傷病殘軍人退役安置工作的基本遵循和依據。    《規定》共八章二十六條,明確了傷病殘軍人退役安置方式。
  • 退役軍人保障法出臺具有重大時代意義——專訪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 本報記者 廉穎婷11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退役軍人保障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從2018年4月27日退役軍人保障法被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以來,經過兩年多時間終於頒布出臺,首次以國家法律的形式保障退役軍人權益。
  • 退役軍人事務部就《退役軍人事務領域工作秘密事項範圍》答問
    原標題:退役軍人事務部:規範退役軍人事務領域工作秘密管理  10月9日,退役軍人事務部印發了《退役軍人事務領域工作秘密事項範圍》(以下簡稱《事項範圍》),對於明確工作秘密事項含義,嚴格工作秘密管理的主體責任,進一步規範和加強工作秘密事項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 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信息採集重點問題解答
    如果出現遺漏情況,一方面可能影響國家制定相關政策的精準性,另一方面一旦有新政策出臺,沒登記信息的人員可能無法第一時間享受相關政策。三、哪些人員需要去採集信息?信息採集的對象包括退役軍人和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現役軍人家屬等退役軍人事務主管部門服務管理的所有相關人員。
  • 民政部總參解讀現行退役士兵安置 詳解優惠政策
    答:《退役士兵安置條例》施行前(2011年11月1日以前)入伍、服役期間因公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8級殘疾等級的退役士兵,可以選擇按《退役士兵安置條例》施行前政策由政府安排工作或自謀職業;《退役士兵安置條例》施行後(2011年11月1日以後)入伍、服役期間因公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8級殘疾等級的退役士兵,政府不負責安排工作。11.
  • 退役兵安置政策:大學生士兵報考公務員優先錄用
    代理過幹部職務的還應有《士官代理幹部職務報告表》。  (4)獎懲材料:受過獎勵的應有個人獎勵登記(報告)表等;受過處分的應有處分登記(報告)表等。  (5)病情鑑定和評殘材料:軍人體系醫院或上級醫院診斷證明;軍人因病基本喪失工作能力醫學鑑定表;軍人殘疾等級評定表。
  • 走過2018,這是退役軍人事務部的「成績單」
    組建伊始,就把起草《退役軍人保障法》作為一項最基礎性的工作,列入黨組重要議事日程,抓緊起草初稿,並明確要儘早開展全面清理退役軍人工作法律法規政策工作,列為「家底工程」重點推進。會同相關部門就退役軍人黨員組織關係轉接管理、退役士兵安置、服役表現與安置相結合、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提高撫恤補助標準、懸掛光榮牌、退役軍人信息採集等工作出臺了文件。
  • 代表解讀:退役軍人事務部將幫退役軍人更好地「二次就業」
    3月13日上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根據該方案,改革後,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6個。其中,該方案將民政部的退役軍人安置職責,人社部的軍官轉業安置職責,以及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後勤保障部有關職責整合,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