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說,寶寶挑食,這也不吃,那也不吃,卻沒有想過,對於一個寶寶來說,食物沒有可挑剔地,只是某些家長的做法,讓寶寶對食物產生了排斥。
當你為寶寶精心準備了一道美食的時候,寶寶卻不吃,這讓很多家長都很生氣,明明自己覺得很好吃,為什麼寶寶就不喜歡吃呢?
寶寶的學習能力很強,在飯桌上吃飯的時候,會觀察家長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如果家長在餐桌上吃飯時,無意間說了一句,不好吃或者不好吃、不喜歡吃的時候,孩子也會去看看自己的飯,學著做出和家長一樣的判斷,漸漸地,孩子也有了自己的選擇性,當食物不符合胃口的時候,就開始挑食了。
我們都知道,飢餓的時候,美食對於我們的誘惑是非常強烈的,想想什麼都好吃,都想吃,只為了現在可以填飽肚子,當我們吃飽的時候,看見什麼都沒有了胃口。寶寶也是一樣的,在寶寶吃飯時,應該考慮寶寶飯量的大小,不是吃的多,就對寶寶好,而應該適量的讓寶寶進餐,這樣不僅有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也不會為寶寶的身體增加負擔。
家長們都喜歡吃零食,也會給寶寶買些零食,但是,零食應該適量的控制,開飯前的1個小時前,儘量不要讓寶寶吃太多的零食,這樣,寶寶就會在飯點的時候,可以老老實實坐在那裡吃飯,無節制的吃零食,只會打破孩子吃飯的規律,該吃正餐的時候不吃,沒有飯的時候,就喊餓。
對於一些經常挑食的寶寶,可以試著去糾正孩子的行為,讓營養均衡,如何做呢?
很多寶寶拒絕吃飯的時候,家長們為了讓孩子吃飯,有事大聲吼叫,又是逼迫孩子吃飯,這樣做只會讓寶寶變本加厲,沒有解決實質性的問題。
如果孩子挑食,可以直接將飯菜端走,也不要給寶寶零食吃,並且要向寶寶說明,吃飯的時候就應該吃飯,也不可以挑食吃,讓寶寶明白挑食是不對。當孩子不挑食開始吃飯的時候,家長們也應該多去鼓勵孩子,說句你真棒,或者豎起大拇指。
吃飯的時候,一家人可以坐在一起吃飯,在吃飯的時候,可以聊一些有趣的事情,也可以和寶寶進行比賽,看誰先吃完,或者做一些吃的很香的動作,吸引孩子就餐。家長們也要做好帶頭的作用,不要挑食,這樣寶寶也會以你為榜樣,認真地吃飯。
因為寶寶的食量有限,給孩子做很多或者樣式很多的話,寶寶會產生厭倦心理,什麼時候可以吃完呢?或者這麼多,我可以挑幾個吃。給寶寶準備的事物,最多3個樣式就可以,也要根據寶寶的食量準備飯菜。
總之,家長們應該了解寶寶的內心所想,也要去站在寶寶的角度思考問題,做好寶寶的榜樣。
不同的事物給身體帶來的價值是不一樣的,均衡發展,才會促進身體的健康發展,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