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
每個家長或多或少都會經歷寶寶挑食的問題,在關於寶寶「挑食」這件事的鬥爭,多半是從孩子開始添加輔食的那一刻就開始展開了,時不時的還會有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加入戰場,鬥爭激烈。但是家長真的分得清孩子到底是挑食還是什麼原因不吃飯嗎?
莉莉的孩子在三歲半以後,就開始變有些挑食了,不想吃的東西真的是怎麼勸都沒用,碰都不碰,為此莉莉沒少頭疼,生怕孩子營養跟不上。莉莉的閨蜜也有一個孩子,但是閨蜜家的孩子不僅不挑食,餓了也會主動找吃的,於是莉莉就想跟閨蜜取取經。
閨蜜則表示,孩子有點時候不喜歡吃某種東西或者幾種食物,並不是挑食,可能就是單純的不喜歡這種食物,或者是食物烹飪的手法不是孩子喜歡吃的。閨蜜告訴莉莉,平時可以先詢問一下孩子喜歡吃的東西,或者換一下烹飪方式,不然就是用另一種食物來代替孩子所需的營養,這樣孩子營養有跟上就可以了。
莉莉聽了閨蜜的說法後,開始轉變自己的烹飪方式,果然有一些平時孩子連吃都不吃的菜,也開始慢慢接受了,而且莉莉每次也會詢問孩子有沒有喜歡吃的菜,漸漸的就很少會發生孩子挑食的事情,就是孩子還是有不喜歡吃的東西,莉莉也會用有同等營養物質的食材代替。看著現在孩子每餐都吃得很乾淨,莉莉也很是開心。
01分析:
其實生活中有不少的寶媽覺得,孩子不吃某種或者幾種食物,就叫做挑食,但是要知道,這種挑食,並不是醫學意義上的真正的挑食。真正的挑食是不吃某類或者幾類營養素所涉及的食物都不吃,而不是不喜歡吃某幾種東西,這只能證明孩子是有口味的追求。這些不符合孩子扣誒的食物,甚至是討厭的食物,只要家長換個烹飪方式,孩子也就接受了。
02比起懷疑寶寶缺乏某種營養或生病,可以優先考慮下這些原因:
遺傳因素
比起批判孩子挑食,有可能孩子是因為遺傳了父母口味偏好上的差別,而且孩子吃東西的喜好,也會受到媽媽哺乳期間飲食的影響。
味覺敏銳
不要說孩子,就是大人自己也有不喜歡吃的食物,而超過1/4的孩子味覺特別敏銳,很多家長經常從營養出發而忽略了孩子自身的口味喜好,所以也就造成了孩子「挑食行為」。而且每個人的口味不同,大人喜歡的食物,並不表示孩子一會喜歡。
所以媽媽們注意了,不要當自家孩子出現吃的沒有別家孩子多、吃飯挑三揀四、或是突然不吃某種食物時,就開始著急上火,而是要先分清楚孩子不吃的原因,才好對症改正。
03寶寶挑食的時候,家長可以換個角度處理問題:
1、替換其他營養食材
當孩子不吃某種食物的時候,家長還可以換種食材代替,不一定非要執著的要求孩子要吃哪種食材,過猶不及,反而會讓孩子更加討厭哪種食物。
2、改變食物烹飪方式
家長在孩子不喜歡某食材的時候,家長可以多花點心思,改變一下食材的烹飪方式,比如孩子不喜歡吃豬肉因為會塞牙,那麼家長就可以將都剁爛了製作豬肉丸等,說不定就解決了孩子挑食的問題。
其實現在很多家庭烹飪孩子餐食都是多種多樣的,而且也是營養豐富,媽媽們也不要太過擔心孩子會因為挑食而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只要孩子的身體狀況正常,可以達到身高體重的標準,那麼家長就沒有必要一定要逼著孩子吃某種他們不喜歡的食物。
想了解更多育兒常識,歡迎關注我們,您的關注點讚轉發,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