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不良的兒童日益上升,很多家長為這件事犯愁。有的孩子偏食、有的孩子厭食、有的孩子貪食。但專家告訴你,這些讓家長們頭疼不已的飲食問題,不完全是孩子在成長中後天形成的飲食「個性」,而是早在小嬰兒時期就已經埋下的「地雷。
讓寶媽們最頭疼的是,孩子雖然已經四、五歲了,但是吃飯依然是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最嚴重的的就是挑食,有的不愛土豆、有的不愛吃胡蘿蔔、有的寶寶不愛吃好肉,有的卻一口青菜不吃,專盯著肉肉。而且必須邊看電視邊吃飯,每一口都要「細嚼慢咽」,在嘴裡一直含著也不往下咽,直到你提醒他:「快點咽」!他好像才想起裡自己嘴裡還有口飯!
幼兒心理權威專家繆卓錦說,以下幾類事情都可能引起寶寶偏食:
一、家裡零食太多
奶油蛋糕、薯片、巧克力派、飲料、糖果等。這些東西會引起寶寶發胖,記憶力下降的零食在你的家裡是不是隨處可見。
二、孩子邊吃邊玩
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不讓看電視就哭,爺爺奶奶怕孩子哭上火,就哄著讓看電視。這種現象是不是天天都在你的家裡上演。其實邊看電視邊吃飯會影響寶寶的食慾,其次還會養成孩子做事情三心二意的不良習慣。
三、飯桌上教訓孩子
有些寶寶很調皮,在飯桌上會邊玩邊吃,或是把飯弄得到處都是,有些家長就會飯桌上呵斥寶寶。不要看別人,這種現象在你家肯定也發生過。家長以這種在飯桌上教育斥責寶寶的方式,會導致寶寶更加的抗拒吃飯。
四、用別的好處「交換」孩子吃飯
「寶寶,你要是把這口飯都吃了,媽媽就給你拿一顆糖吃」,「大孫子,快把這碗麵條吃了,奶奶帶你去公園,要是不吃奶奶生氣不帶你去了"!這種話語,在你家是不是每天都會聽到?有的寶寶不愛吃飯,家長可能用寶寶喜歡東西誘惑寶寶吃飯。這種做法短時間內看似有效,但實際上只會增加孩子對零食的好奇心和依賴感。孩子吃飯的時候常常心不在焉,滿腦子都在想著零食,漸漸養成了挑食的習慣,變得越來越不愛吃飯。
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一、飲食氛圍。
1、在飯桌上必須體現出吃飯是大事
2、吃飯時保持輕鬆愉快狀態,問寶寶今天在幼兒園發生什麼了,活躍氣氛。
3、大人們要做出榜樣,飲食規律正常。在飯桌上不要總責怪寶寶,要多誇寶寶、鼓勵孩子、寶寶真棒類似這樣的話。
二、經常換菜。
多做寶寶喜歡的食物,每天不同菜式,讓寶寶有新鮮感。
三、給寶寶買喜歡的餐具。
寶寶有了自己喜歡的東西,自然對吃飯產生食慾。
四、讓寶寶做家務。
可以讓寶寶洗碗,讓寶寶有參與感,做好了用小紅花獎勵寶寶,讓他有成就感這樣寶寶更有興趣吃飯了。
五、換花樣給寶寶做菜。
可以把饅頭做成小兔子,寶寶看到喜歡的動物自然就吃了,久了就不會不吃。
六、科學營養健康餵養
根據0-6歲寶寶在不同時期的身體發育特點和營養需求為寶寶量身定做每一階段的營養合譜
從食物的形態、口感及營養搭配方面都適合寶寶的消化系統能夠保證寶寶生長發育所需。
精選食譜多達600道,並進行了細分。
主食湯飲、早餐、午餐、晚餐、加餐四季食譜、常見病調理食譜,滿足讀者根據不同需要快速查找
春補、署、秋燥、冬藏,吃對才健康19種小兒常見病,對症食療少吃藥
19種營養素補充方案,讓寶寶更健康聰明
《聰明寶寶營養餐》一書僅需29.9元,不及媽媽一盒面膜,但卻可以教你給寶寶做各種個這樣的營養美食,想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