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7年,我在小公司已經成為合伙人,他在大公司還只是部門經理

2020-12-17 半夏聊職場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從畢業到現在7年了,這些年來一直天南海北的出差,和曾經的大學同學許久沒有見過面了,今天同學聚會,終於可以和以前的老哥們猴子把酒言歡了。

再見到猴子,一身筆挺的西裝,而我一身的運動服倒顯得有些隨意,飯桌上酒杯交錯間,深感這7年帶給大家的變化。

猴子在上學的時候是一個活潑的人,現在談吐間多了些委婉,更多了些穩重老練,而我恰恰相反,我上學的時候很悶很慢熱,現在倒是活潑了許多,仿佛和猴子互換了一樣。

飯後,我和猴子兩人,單獨喝了頓酒,互訴了一下近些年的經歷,不禁讓我感慨,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區別。

畢業時,猴子躊躇滿志,決意要進一家世界五百強的大公司,做技術崗,而我擔心自己能力不足,只敢訕訕的選擇一家創業型的小公司,公司規模不同,對比自然就出來了,每次我在小公司掙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的時候,總是心裡暗暗羨慕猴子的清閒,養著花,逗著魚,喝著茶水的功夫,一個月的薪資相當於我的三倍還多,不過好在我的老闆剛剛創業,對我也甚是倚重,才讓我在孤單的加班的深夜廖感欣慰,卻沒想到,僅僅7年,我已經成為了公司的合伙人,而猴子卻還只是一個部門經理,回來以後,我自己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

圖片來源於網絡

1.大公司的優缺點

大公司待遇高,這對於剛從校門出來的我們是最大的誘惑,所以才能在一眾

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投簡歷的踏遍了大公司的門,最後被錄取的寥寥無幾。

從工作方式來講,大公司裡各司其職,可以說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大家術業有專攻,完全不必擔心工作內容的混亂,缺點則是,只能在專注領域發展,想要跨專業學習則是難上加難,而且競爭大,每個人都很優秀,相應的,個人發展空間就會變小,很容易有懷才不遇的感覺。

2.小公司的優缺點

乍一看,小公司的缺點真的是數不勝數的,人少,工作量大,很多時候身兼多職,可能你在做設計的時候還要做文案,自己做宣傳的同時還要把策劃也帶上,一天忙下來可能吃口飯的時間都沒有,還要拿著不足人家零頭的工資,想想就很難堅持下來,但是我就是這樣過來的,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學會了策劃,學會了文案,學會了運營等等,正是這幾年的鍛鍊讓我現在能獨當一面,讓我在公司發展過程中順利晉升為合伙人,實現自身價值,這其中的收益,不是一年兩年的安逸能換來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總體來看,大公司小公司各有利弊,關鍵在於你適合什麼,能把握什麼,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留了多少汗水,就能收穫多少果實。

我是半夏,一個溫暖又獨立的女子,歡迎評論裡寫下你的想法,我們一起交流。

相關焦點

  • 張延:畢業一年成為公司合伙人,為創業拼搏的他很帥!
    畢業前,張延一直在思索去成熟型大單位還是創業型公司,機緣巧合接觸到了一位創業出身的師兄。「海濤師兄幫我客觀分析了兩種選擇的優劣得失,並幫我做了職業規劃,讓我仔細思考三天後再決定。」三天後他毅然選擇去創業型公司打拼,投身養老行業。沒有工作經驗的他,從事的養老行業與自身所學專業相距甚遠,如何了解行業發展,如何進行人才儲備,如何進行業務開拓,起初他都很茫然。
  • 我在小公司,就永遠不能進大公司了嗎?
    你站在企業招聘的角度就能理解了:你在小公司做了8年的採購主管,我們的職位只是個採購員,而且我們這是基礎採購員,對應的工資預算只有7-8千,你重點本科畢業,已經做到採購部的負責人,我該如何讓你低薪就範呢?
  • 畢業後是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
    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往往影響著未來的職業道路,平臺的選擇至關重要。有人會說去大公司好,門檻高,見識廣。有人說去創業型的新興公司好,可以多方面鍛鍊,成長快。看起來都很有道理,那麼公司規模的大小會影響什麼呢?
  • 從門店實習生到公司合伙人,她是澳洲大藥房雙11破億的最大功臣
    一天,她被門店經理叫來談話。「你的英語太差了!」經理說得非常直白,在他看來,當時口語不好,甚至還有口吃的Nancy壓根不適合做零售。「我會證明你是錯的!」獅子座的Nancy並沒有被門店經理的話擊倒。相反,她工作得更加賣力了。為了磨自己的口語,Nancy乾脆報了一個英語班,上了三堂課之後,她就不去了。
  • 為什麼大公司認可你,小公司卻覺得你不行?是套路?還是什麼梗?
    大公司與小公司的崗位設定是不一樣的:大公司講究的是專人專崗專事,每個崗位把自己工作做深做精做專;小公司由於體量小、營收少、利潤少,勢必要嚴格壓縮成本包括人力成本,於是出現部門與部門合併、崗位與崗位兼併,一人多職成為了普遍現象!
  • 畢業季儼然成為大學生創業團隊的「分手季」 ,創業合伙人為何難過「畢業分手關」
    而在市場上,飾品類生意本就「狼多肉少」,越往後做反而上升空間越小。「臨近畢業,每個人都得為自己打算。如果畢業後項目垮了再離開,校招、實習機會都錯過了,再去找工作就難了。」李美選擇了保研,另兩個合伙人離校實習。團隊散夥半年後,最後一個合伙人賣掉了公司,回到企業上班。有的公司商業模式存在缺陷,加速了團隊分離。
  • 畢業快四年了還在小公司,如何跳槽到大公司呢?
    案例背景 我現在是一家小公司,想問一下如何去平安、騰訊、阿里巴巴、騰訊等大廠去做項目管理?有很多的項目經驗,但是面試時要求金融項目,但HR已經讓去面試了,想問一下我應該準備哪些? 背景:新三板上市小公司,項目經理 ,但是畢業了快四年了,所以想去大廠刷簡歷,不知道大廠看重哪些,請大佬們給支支招。
  • 畢業後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最近,小編看到後臺有很多人在詢問這樣一個問題:「畢業後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今天小編梳理了一些網友的答案,希望能對你們有幫助!在公司,我就像一顆釘子一樣釘在這個崗位,不管哪個部門給我派下來的任務,我都要完成。我和他們一樣,每天的工作只有完成或未完成,出色或更出色,至於工作的過程,沒有人會在意。這裡的人,不會在公司摻雜太多的個人情感,每天聊得最多的除了工作還是工作。
  • 民營出版公司實行"合伙人制" 紙質出版業或變革
    我說,哪怕明天辭職,車也能開走!」聽到這樣的回覆,同行們都有些感慨。  「我們的合伙人不僅能拿到一輛寶馬,還能獲得公司的股份。不過與網際網路創業公司只有上市才能兌現不同,我們每年都有分紅。」讀客董事長華楠如是介紹。  來到讀客公司,眼前景象,與其說像個出版社的編輯部,倒更像是一個創業公司:所有的編輯都集中在一間大辦公室裡,彼此之間甚至沒有隔板。
  • 諸多老員工披露谷歌「惡變」:這家公司我們已經不認識了
    「我確實覺得我在一家巨大的邪惡公司工作。」曾經在谷歌公司工作了九年的前員工科林·麥克米倫告訴新聞界,他2019年早些時候離開谷歌,當時他還沒有準備好下家公司,如此倉促離職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再也不能成為這個組織的一部分,他談到了內部透明度問題和谷歌領導層在過去一年對公司內部危機的「糟糕處理」。上月,員工們舉行了一場集會,抗議谷歌暫停一些員工的工作(他們後來最終被公司解職)。
  • 剛畢業的大學生,找工作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網友諮詢:剛畢業的大學生,找工作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非常高興將為您回答這個問題。顯然,問題是從大學生的角度看,是進大公司還是進小公司。然而這一主題忽略了三個要點一、是大學生與公司匹配,而不是公司匹配大學生根據題目的句子,選擇公司的是大學生,就像這樣的情況:這名大學生主修軟體,獲得了三家公司OFFER、百度、騰訊和一家不知名的小型軟體公司。然後他進退兩難,我應該選擇哪家公司?
  • 放棄了 7 年的 Java,投身網際網路做 PHP,我是如何成為創業公司的 CTO?
    在我去做 SP 增值業務的時候,這個行業正是衰敗的時期,當時我面臨了一次轉型,放棄了 7 年的 Java 工作經驗,投身網際網路做起了 PHP。 等到我發現傳統的老牌網際網路都做起來了,電商又比較火,可惜我又沒有在對的時間進入主流大品牌的電商公司。 讓我欣慰的是,後來終於卡位對了一次,就是現在的移動網際網路,而且卡準了當時很流行的 HTML5 技術。
  • 合夥開公司,從小公司到年銷售額達1000多萬,他卻被踢出局了
    按導航開車到了附近一個村子,軍提前出來等我,我把車停好,跟著軍上了旁邊一棟樓房,軍的辦公室在二樓,從樓房一側小門上去,上到2樓是一個空曠的、暗暗的空間,在空間的盡頭擺著一張桌子,那就是軍的辦公桌。桌子上面凌亂的擺著一些東西,走到桌子旁邊軍有點手足無措地收拾著東西,然後指著旁邊的小門說裡面是倉庫。看到這情景,我明白了軍為什麼沒有跟我聯繫!
  • 畢業多年,同學已經升做經理,而你仍然只是個專員,為什麼?
    文|輕塵阿澤,是一名有3年工作經驗的行政,他畢業於國內一所很普通的大學,畢業後進入了一家物流公司做行政後勤的工作。工作了1年的時間,包括考勤記錄,年休假統計,行政用品採購,辦公用品發放,公司的資產盤點等等大大小小的事情,他的工作能力在這期間有了提升,但是到後期也就是按部就班地做著工作,工資一直是3k沒有增長。也是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對未來有想法,但是沒有落地,只是想著好像在這個職位沒有什麼上升的空間。自己所做的工作,含金量也不高。所以就跳槽去了一家網際網路的科技公司。
  • 畢業第一份工作,應該是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畢業第一份工作,應該是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我的建議是去大公司。剛畢業的時候,我沒有想著去大公司工作,而是去了小公司,我覺得小公司更好一些,想著在小公司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是我發現我錯了。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先學會做人,才能做好做事。去大公司還是去小公司,這就好比在一個普通學校和一個重點學校,接觸的人不同,學到的內容也就不同。小公司往往因為人員少,你會接觸到很多工作內容,會讓你學到很多東西。
  • 你還迷信大公司嗎?
    你還迷信大公司嗎?  在1993年出國前,魏松曾是北京體育大學的學生,入美後改學MBA。多年後,魏在接受某電視臺採訪時說,他在美工作時就一直夢想回國創業,做一些「能夠創造差異」的事情。  1997年,美國奧斯汀大學MBA畢業後,魏松進入美國科氏(KOCH)公司。據現時的網站資料稱,這家公司年銷售額近五百億美元,主要業務遍及石油、能源和金融等多個領域。
  • 銷售經理與人資經理大PK,部門招人,到底誰說了算
    在一個企業當中,銷售部是舉足輕重的部門,但是偏偏有人和銷售部對著幹今天和公司的人資經理大吵了一架,他們一個人力資源部門,居然凌駕於我們銷售部門之上。我不知道在別的公司部門招人誰說了算。在我以前公司的時候,管理上百人的團隊,招聘和辭退都是我一句話的事,沒想到到這家小公司事這麼多。
  • 2019年,大公司都發生了哪些反舞弊大事件?丨星瀚內控與反舞弊
    - 2019年第  224  篇文章 -不知不覺2019已經走到了尾聲,冷峻的經濟態勢,使今年對很多大公司來說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一年時隔半年,美團原市場營銷部總監賴某、高級經理梅某某、離職員工路某某因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於2019年7月16日被北京朝陽警方刑事拘留。該案目前還在調查中,尚無進一步消息。小編:口號喊得響,知行合一也很重要呀!7月16日晚間消息,奇虎360公司智慧財產權部資深總監黃晶收受多家代理商賄賂,涉嫌受賄被捕。
  • 時代呼喚合伙人制
    其主要特點是:合伙人共享企業經營所得,並對經營虧損共同承擔無限責任;它可以由所有合伙人共同參與經營,也可以由部分合伙人經營,其他合伙人僅出資並自負盈虧;合伙人的組成規模可大可小。而對於僱傭制來說的合伙人制,是從企業管理角度來說的。合伙人制的本質在於建立一套企業分配機制,轉變職業經理人的身份,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創業機制,為人才提供創業平臺,幫人才實現人生價值。
  • 愛思益「贏·職道」專訪:正略諮詢合伙人談諮詢行業職業發展
    近日,愛思益求職「贏·職道」欄目採訪了正略諮詢合伙人、副總裁李必峰先生。14年前,李必峰在正略諮詢開啟他的管理諮詢職業生涯,從項目運作到項目銷售,從小部門的管理者到大部門的領導者,再到公司的管理者,李必峰對諮詢行業以及作為諮詢顧問的成長與發展都有著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