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拈花趣,般若智海深(慈光寺參訪心得))張旻茹/臺大中文系四級

2021-02-08 四十八願

此次慈光寺的參訪旅程期待已久,短短兩日充實的學習與體驗,只覺時光匆匆,意猶未盡!參訪慈光寺的行程乃陳子豪學長所推薦,雖然我個人先前對慈光寺與惠空法師了解有限(僅限於翻閱晨曦社社辦所收藏之惠空法師著作《般若道次第》),卻亦仰慕法師以般若、禪修見長之名,是以非常期待此行。和同學們參訪慈光寺雖只有一周末的時間,聽聞、學習所得的收穫卻是非常充實,的確不虛此行。


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惠空法師雖是國文系專業出身,卻大大顛覆一般人對於文組性格偏重感性、直覺的固有印象,向同學們講解緣起性空的概念時,皆為縝密的邏輯思惟循序漸進。上課時,讓人感覺置身一次《中論》問答的實況再現!有時同學們對佛法中「假名安立」觀念的普遍性提出疑惑:「倘若萬法相待而有,那『我』也相待嗎?」法師便立馬出手回擊:「一個念佛的『我』假如能夠獨立存在的話,在哪裡?是在你的嘴唇、舌頭,還是牙齒?假若是舌頭,那沒有嘴唇和牙齒的話,『我』能念佛嗎?」如此一來一往的問答,讓我們一般對於我、法固有的執著顯露無疑,不得不承認這些執著的虛妄性。同學們從課程當中的學習,對般若智慧的理解愈加深刻,更讓人對於佛法的普遍性及其屹立不搖的智慧升起信心。


        此次佛法問答中,也得以向法師請教一個困擾已久的問題。最近因同學們研讀蕅益大師的《天台教觀綱宗》,討論及「般若」的判教問題——若二諦圓融的緣起性空判為通教,般若是否不究竟或不如別教、圓教的佛法知見呢?惠空法師以生動的譬喻告訴大家,實際上佛法見解安立為通教、別教、圓教,就如做各種工程需要不同的測量單位。若是蓋一座房子,就用公分、公尺為標準;若是天文物理的工程,就必須以光年為準。依於現前基礎認知的培養與煩惱的破斥,有若公分、公尺一般的通教教法已是足夠。同時法師也強調,最究竟的空性實則超越於所有空、有的相待安立之外,故最深的般若實際上就是圓教的知見。所有佛法見解淺深的不同都是為眾生不同階段之需要而有;若不通達通教的道理,更不可能了解別教、圓教所要通達的生命境界。經由法師此番講解,讓人意識到修學佛法中實事求是的重要性。如《六祖壇經》曰:「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所有佛法依眾生心相而起,因此即便學習各種教理、判教框架,我們也不應在其中迷失,於分別之上再妄加分別。面對各種不同法門,我們應該了解這些法門於修學中佔據的位置,學習以靈活的思考、願意不斷深入的開放態度面對佛法。若是在文字上鑽牛角尖,便是有違佛陀為開展智慧、破除執著而宣說佛法的本意,背離了「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之道理。


和同學們的互動中,惠空法師給同學們傳授的不僅是佛法的知識、修行法門的介紹,更展現對於生命價值一種深刻的憧憬。法師分享自己在師大中道社接觸、學習佛法的經驗,結合其國學專業的知識,開始思考史上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各種多姿多彩的生命,最終卻難以把握一個永存不滅的價值。從最根本對於無常的認知,法師對佛法及修行的意義認知愈益深刻,最終也願意投入自己所有的生命,向成佛這個偉大的目標前進。惠空法師更是信心十足地告訴大家:「我現在已經六十三歲了,但實際上我的生命才剛剛開始。」得聞法師的生命經歷,也不得不思考自己生命中佛法所佔據的位置。誠如法師所言,在中文系日日與我們相伴的古書,裡頭儘是古人最終敵不過無常以及世事變遷的事跡。且不談叱吒一時的成王敗寇,所求的功名利祿一樣在無常中銷亡;對於最高尚的生命理想,我們縱然可以稱道孔子為天下奔走之苦心,佩服屈原憂國憂民之胸懷,然而他們的追求都最終落空,使得這些偉人鬱鬱而終。若謂他們「求仁得仁」,如此為天下奔走而其志不得伸張,是否真的能夠無怨以終呢?若是真正的無怨,他們壯烈的犧牲卻為天下換得什麼實質的利益?或許是我個人想法過於務實,但反觀史上種種文明思想,無論尋求功名利祿或是道德的高尚,所求皆難以遂心,更遑論達到生命真正的超越。從對般若初步的理解中,開始認識其「住於無住」的生命智慧乃是遍一切法而顛撲不破的;因其無所執取、任運隨順因緣的特質,我們得以超越我們現實中所安立的種種限制。所有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等所有生死輪迴的現象,乃至社會、政治、自然環境中善惡業報的呈現,都依於一念無明執取而起,依念念無明而輾轉相續。雖然我個人對佛法的信心仍然有待於修行過程中培養,就其理而言,佛法所提供的世界觀、生命觀以及對人生問題的解答,超乎所有文明思想之上,更開展了不一樣的可能。

此次參訪慈光寺,算是初次認識一個禪修道場的道風及對生命智慧的追求,實在是獲益良多。感謝惠空法師、常住師父與護持居士對大家的照顧!同時也感謝同學們的踴躍參,希望大家以此行所聽聞、修學,生命皆得以增上。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中文系胡中行教授一行赴上海沉香閣參訪
    復旦大學中文系胡中行教授一行赴上海沉香閣參訪佛教在線上海訊 2015年7月26日,復旦大學中文系胡中行教授攜國學班學員們一行赴上海著名尼眾道場沉香閣參學訪問。《心經》般若空觀深邃澄明的般若之光,映照著睿智靈動的禪悟智慧。其五蘊:皆空、色空相即、諸法空相、了無所得的般若空觀,深刻影響了禪宗破除五蘊執著、圓融真 空妙有、體證澄明自性、徹見本來面目的思想內涵、思維方式。古德說:般若為諸佛母,顯第一義空,一切賢聖莫不由此而得解脫。依《中論》所記:不籍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 臺灣花蓮市參訪團到廣西靈山縣參訪交流
    中國臺灣網7月17日利津消息 日前,臺灣花蓮市參訪團一行16人到廣西靈山縣參訪交流。參訪團一行參觀了「廣西楹聯第一村」大蘆村,到佛子鎮譚家營荔枝園採風,考察了湘桂·盛世名城、聚龍灣、錦繡荔城等項目,走進工業園區,考察了宇峰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廣西興萊鞋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參訪團靈山縣城市建設和工業發展的成果表示讚賞。
  • 讀誦《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祈願世界和平無盡意
    >十分歡喜隨即發願讀誦《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並於2014年12月31日圓滿完成《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唐玄奘法師譯共600卷、十六會其中初會四百卷文義最為詳廣第二會(《二萬五千頌般若》)、第四會(《八千頌般若》)和第九會(《金剛般若》)為般若經的基本思想通過讀誦《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一部最大的感受就是有了學佛的基礎
  • 【好書推薦】《般若道次第》惠空法師
    「見」是中道正見,不落空有二邊;行是六度萬行,不外般若、方便。《大般若經》是道次第法系的根本經典。龍樹菩薩所造之《大智度論》和彌勒菩薩所造之《現觀莊嚴論》,皆是開顯《般若經》成佛次第與甚深密意的無上法寶,各自獨傳於漢地與藏地。格魯派宗喀巴大師總依《現觀莊嚴論》,別依阿底峽尊者之《菩提道炬論》,並融會《瑜伽師地論》等要典,著《菩提道次第廣論》,集顯教道次第之大成。
  • 陳毓賢:柯慶明筆下早年的臺大中文系
    慶明和其他同學又向他提出中文系必修的地學通論對他們無用,希望改為心理學,他們大四時那一年果然改了。那時臺大外文系畢業的王文興在美國讀了個碩士回來,臺靜農聽說他沒找到事便向英語系提議,兩系各出半個名額請他回臺大,讓他為中文系學生開英美現代文學的課。
  • 佛教:四十二章經、大般若經、心經、金剛經,有空不妨一覽
    《大般若經》的主要內容是記述佛陀在王舍城的峰山、給孤獨園、他化自在天王宮、王舍城竹林精舍四個處所進行的十六次集會上的演說。通過這些演說,佛陀宣說了諸法「性空幻有」的道理。《大般若經》中第一至第五會主要講述般若教義的系統介紹,第六至第九會講述無所的空的法門義理,第十會單獨講述一切法的清靜法門,第十一至第十六會則講述六波羅蜜多。中心思想在於宣說大乘既是般若,般若既是大成。
  • 如何運用茹字給女孩子起名,女孩起名用茹好嗎?
    女孩起名用茹好嗎茹字有靈秀,靈巧,活潑可愛的意思,非常適用於給女孩起名字,以下就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女孩起名用茹字的內容。①、既然已經確定要用茹字給女孩起名字,那麼另外的字一定要和茹字搭配合適,不論是字型還是讀音,都要搭配自然,且要挑選字義比較好的字與茹字搭配。比方說,茹字在姓名學中是9畫,屬於上下結構,筆畫偏少,那麼與茹字搭配的字就要挑選筆畫偏多的字。
  • 林文月:讀中文系的人
    後來,臺大發榜,我的名字就出現在中文系的錄取者部分。我另外也考取了師大(當時稱「師範學院」)藝術系,但一個人同時只能讀一所大學,所以我便成為臺大中文系的學生了。這樣說來,雖然當時每人只許有第一志願,取則取,不取則不取矣,可是對我個人而言,考取中文系,卻頗有些錄取第二志願的滋味,因為我長期計劃要讀外文系,結果卻因一時莫名的反叛心理而入了中文系。當時確曾有些懊惱。
  • 臺灣新北市三峽區裡長聯誼會來無錫參訪交流
    臺灣新北市三峽區裡長聯誼會來無錫參訪交流 2016年06月27日 08:12: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6月27日無錫訊
  • 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與亞歐大學合辦中文系
    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與亞歐大學合辦中文系   由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和柬埔寨亞歐大學合辦的中文系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讀懂了這一句話,你就讀懂了整部心經!
    《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種用耳根入觀的方法是修道最易成就的妙法。佛在《楞嚴經》上也說,觀世音菩薩由耳根修起,觀於聞性,啟觀照般若之用的修行方法,是最適合我們娑婆世界眾生修行的法門。
  • 臺灣政治大學參訪團訪問中國人民大學 紀寶成校長會見
    4月26日下午,紀寶成校長會見了臺灣政治大學參訪團一行11人。該團由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教授帶隊,由政治大學教務長蔡連康、主任秘書樓永堅、傳播學院院長鍾蔚文、中文系主任高桂惠、5位中文系教授以及副校長秘書組成。 紀寶成校長首先對政治大學代表團的來訪表示歡迎。雙方就兩校多個院系間的交流合作進行了回顧。紀寶成校長表示,兩校學科基礎相近,交往自然。
  • 林文月:讀中文系的人並不僅只是整日陶醉在詩文的欣賞中而已
    說到我個人當年考中文系的動機和經過,其實是頗不足為外人道的。那時候大專聯考制度尚未成立,各校各自招生。每一個考生只能分別投考兩三個大學,而且報名時也只能填寫投考某校的某一系科,換言之,你若分數夠錄取標準,便考上自己所填寫的那一系科,否則便是落第,決無退而求其次的機會。
  • 榜樣 | 陶麗茹:向陽而生,不負青春
    陶麗茹 我們找到去年她在社交平臺上激勵自己的話:對陶麗茹來說,不必被一時的落空打亂腳步在110周年校慶期間負責校友參訪工作陶麗茹用自己這四年的碩碩成果驗證了「努力是有慣性的」。不斷攀登著一座座山峰的她,也許回首時才發現身後已經是群山綿延。如果忘卻不了失敗,就保持冷靜;當收穫著鮮花掌聲,不要忘記當初的自己,還要想想未來的路。
  • 佛理智慧:闡釋《般若心經》經文『以無所得故』
    我自幼受母親影響,喜歡佛經,學佛修行二十多年,對佛法感悟頗深,希望把我的心得感悟與大家一起分享。《般若心經》正文從無五蘊、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法、六度以及智與得等闡述了一切本空,以『以無所得故』為結句。以無所得故,意思是本來就無所可得的緣故。
  • 《全境封鎖2》四級控制點打法要點心得分享
    在《全境封鎖2》中,玩家到了後期可以挑戰各種四級據點,難度不要於一個挑戰本甚至猶有過之。所以總結出一些經驗打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起來看看「卷卷」分享的四級據點打法要點心得分享吧。四級據點打法要點心得分享:1、在戰鬥中應該熟練使用小地圖,尤其是單刷的時候,而且我並沒有帶脈衝這樣的索敵技能;關於小地圖索敵,基本的方法就是如果最外面一圈超某個方向亮呈現紅色虛線,那麼遠處幾十米可能就有敵人,如果是中間那圈,說明敵人離你只有20米左右了,如果你的地圖方向的左右兩側出現紅色信號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般若指什麼
    簡單地說是般若。凡人般若未能開發,以妄心住相布施,將來只能招感人天果報;菩薩以般若引導布施,三輪體空,不住境相,布施就成為成佛的資糧。所以世間的布施等行不能稱曰波羅蜜,惟有在般若引導下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才是成佛資糧,始可稱波羅蜜。
  • 《奧義書思想研究》| 非般若,非非般若
    「非般若,非非般若」在《奧義書思想研究》裡出現時,恰好用以形容「自我四位」的第四個層面,也即第四位(圖利亞),而「般若」對應的,則是上一篇的主題詞——熟眠位識。因此,沿著「般若」前往「非般若,非非般若」,實是道出了理解第四位的門徑。另一方面,作品中尚有另一處出現了「非般若」的字眼:「佛說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
  • 般若波羅蜜中的般若,到底是什麼意思?
    佛陀在49年的傳法過程中,花了22年的時間講般若部。由此可見般若部的內容何其的龐大。後代弟子們根據佛陀講法的內容,一點一點的集結起來,然後匯集成冊,並將它們稱之為一部一部的經。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般若部經。
  • 「叫醒中文系的人」
    一次偶然間在書架上見到這本書,出於中文系學生的天性和對中文系的憧憬和好奇,我借了這本書,然後在某節課上把它看完,應該是《現代漢語》或者《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某一節。那時我經常上課,活得像個標準的中文系的人,身邊存在的,眼前晃悠的,耳邊漂浮的,心裡所想所念的,都是中文系的那些玩意兒,每天孜孜不倦,搖頭晃腦,對什麼東西都沒有問題,也沒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