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大先生」走了,悲痛之餘應反思高校人才建設

2020-08-27 大山說大學

今早蘭大校友會群傳來一條消息,著名地理學與冰川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吉均教授於今日凌晨2:07仙逝,著實讓人悲痛不已!

李吉均,他是誰?

他是三院士的老師,師生三代曾先後勇闖地球「三極」

2015年12月,李吉均的學生陳發虎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在此之前,李吉均和學生秦大河、姚檀棟先後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一門四院士」一時間傳為佳話。

他和秦大河、效存德師生三代,叱吒天河眾川水」,先後勇闖地球「三極」,更是成為美談。

談起自己的院士學生,李吉均非常謙虛:「是他們自己很努力,我只是發現了他們,並把他們引進了正道。」

在李吉均指導的100多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中,許多人已成為我國地理學研究領域的骨幹力量和學術帶頭人。其中,3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多人入選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和國家級教學名師等名錄。

他是騎一匹白馬,漫遊祁連山的地理系研究生

1956年,李吉均從南京大學地理系畢業後,被推薦到蘭州大學地理系攻讀研究生。

有人勸他不要去,說去了10年都回不來。可李吉均卻沒有猶豫,因為上高中時,他的夢想是騎一匹白馬,漫遊在祁連山深山幽谷之中,為祖國探礦。於是,他毅然踏上了西部這片熱土。

那時候冰川考察條件艱苦,他卻樂呵呵地說,這是我們地質人的寶藏。李吉均先生治學考察十分認真,寫有很詳細(包括冰川、地貌、氣候、水文等資料豐富)的考察報告,每次都能圓滿完成考察任務。

紮根西北,他這一呆就是60載。期間1974年,在西藏羊卓雍湖畔的冰川上,李吉均積勞成疾,患上了高原反應引起的嚴重肺水腫,由此落下了病根。

但是他在西北的考察,將中國地質研究推向新高度

寫就了10萬字的科普讀物《冰雪世界》,並且著作《西藏冰川》《橫斷山冰川》全面深入闡述了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的現代冰川分布、性質、變化及其與氣候和大氣環流的關係,將國內地質研究推向新高度

他的《青藏高原隆起時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討》至今仍被廣泛引用,經久不衰,成為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的經典文獻

2012年,80歲的李吉均用「野外考察、實地討論」的方式來慶祝壽辰,在與蘭州相鄰的白銀景泰黃河石林的山頂上,師生四代共話黃河地質滄桑和演化歷史。

可如今,「幽幽山谷中,一位白馬王子悠悠遠去,孩童般純粹的笑聲迴蕩盤旋」!

先生千古,風範長存!


然而,燦星泯滅之後的蘭大未來如何發展呢?


近些年來,蘭州大學人才流失嚴重!

某校長曾說:「在蘭州大學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完全可以再辦一所同樣水平的大學!」這並非一句玩笑話,而是一句切膚之痛。

僅有一份數據說明:蘭州大學流失的曾在該校任教的6位兩院院士,全部流向清華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等沿海地區頂級高校。而在蘭州大學培養出的19名兩院院士(不含只在校工作過的教師)中,目前僅有1人仍留在該校任教。絕大部分已在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東部地區高校開展科研工作。

蘭大為何留不住人才?人才為何要東遷築巢呢?

這個我無法給出答案,原因多樣。明面上原因是蘭州西北環境差,待遇低,科研條件不佳。

內裡上可能還跟整個科研環境、平臺,以及情感方面都存在問題。


1.目前國家正在大力舉措的是推人才向中西部流動

2017年1月發布的《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堅持正確導向促進高校高層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動的通知》明確:堅持正確的人才流動導向。「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繼續加大對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西部、東北地區高校高層次人才發展傾斜力度。不鼓勵東部高校從中西部、東北地區高校引進人才。

2.蘭州大學本土發力,不斷推出人才引進舉措。

通過「放管服」,下放職稱評審、績效考核、薪酬分配等權力,進一步釋放了學院活力,激發教師教學科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校打破人才資歷年限壁壘,設置「青年教授」崗位,考核通過後直接轉為教授。同時,蘭大對引進的年輕人才創造性設置「青年研究員」崗位,年薪34萬元,通過五年考核期後轉正,鼓勵青年才俊脫穎而出。目前,全校先後已有34位青年教師受聘青年教授,32位引進人才受聘青年研究員。

3.蘭州大學人力部門秉持「近者悅,遠者來」的暖心工程

籠絡人才感情,搭建科研平臺,扶持科研事業。不僅要讓遠方的「客人」高高興興留下來,而且要讓本地的「主人」心情舒暢幹起來,讓他們施展才華有舞臺、發揮作用有平臺、幹出成績能夠上獎臺,真正營造出「近者悅,遠者來」的良好人才環境。

作為蘭州大學畢業生,從內心深處期望母校,不斷有星星發光,能在西北做出一番事業,能為國家出一份力。也歡迎各位高考考生報考蘭州大學!

相關焦點

  • 悲痛,蘭州大學「大先生」走了!7月已有4位院士離開……
    據@中科院之聲 消息,地理與地貌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李吉均
  • 蘭州大學:城市建設的「發動機」
    這一回,是搬往蘭州北部的青白石鎮,這座城市新的拓荒之地「蘭州新城」。質疑聲開始出現:「榆中校區經營多年,這幾年才剛剛成熟,現在若再搬家,重建新校區,這不是資源的巨大浪費嗎?」    蘭州東拓  蘭大隨行    距最近的縣城13公裡,離蘭州市區47公裡,途經兩個隧道,蘭大榆中校區被置於大山之中。13年前的遷址早成往事,但榆中校區的遷址爭議卻從未消停。
  • 蘭州大學
    新增9個本科專業和1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訪蘭州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孫龍宇 摘要 蘭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是國家19所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高校之一。
  • 終於,蘭州大學引進的人才超過了流失的!
    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說:「2018年,我們止住了人才隊伍非正常流動。通過大力開展人才引進工作,讓進來的人才多於出去的。」來源:光明微教育蘭州大學雖然是西北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屬綜合性大學,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仍擋不住人才流失。
  • 蘭州交通大學:立足甘肅服務交通 奮力建設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
    秉承傳統厚植優勢    蘭州交通大學(原蘭州鐵道學院)創建於1958年5月,由北京鐵道學院(現北京交通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主幹系科成建制遷蘭組建而成,為我國第三所鐵路本科高校。原隸屬鐵道部,2000年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為主」的體制。2003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由「蘭州鐵道學院」更名為「蘭州交通大學」。
  • 「挖」走人才就是掘「命根」!蘭州大學人才流失嚴重!
    「挖」走人才就是掘「命根」!蘭州大學人才流失嚴重!人才也是國有資產,不能打著市場的幌子,幹著國有資產無序流動的買賣!最近幾年,頂級人才方面,科學院院士離開了4位,工程院院士1位,長江學者2位,其他教授更是不計其數。這些人才都被上海、浙江、北京等地的重點高校挖走,嚴重的人才流失讓這所百年歷史名校的發展舉步維艱。一個學校,要培養一位頂級人才,要多久的時間?付出多少代價?
  • 堅守西部大地 建設一流大學?寫在蘭州大學建校110周年之際
    新中國成立後,蘭州大學迅速發展壯大,在高校院系調整中,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之一。1960年被黨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成為國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一所大學。隨著黨和國家對西部建設、開發的高度重視,蘭州大學自覺地承擔起國家賦予的責任。一代又一代的蘭大人,像鄭國?
  • 在甘肅省高校中,蘭州交通大學的排名和影響力怎麼樣?
    蘭州交通大學,其歷史源始於1896年成立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和1909年成立的北京鐵路管理傳習所,1958年5月由唐山鐵道學院、北京鐵道學院的主幹系科成建制遷蘭州組建而成,時名蘭州鐵道學院,是我國第三所鐵路本科高校,2003年由蘭州鐵道學院更名為蘭州交通大學。
  • 蘭州大學雙喜臨門:國家戰略項目通過,「雙一流」建設獲佳績
    作為百年名校,蘭州大學是西部地區的一所明星高校,曾經譽滿中華,聲響全球,先後入選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雙一流」A類,是我國最早的綜合性大學之一,也曾是西北地區唯一的國家重點綜合性大學。引得隔壁西北大學校長都直呼:蘭州大學挖走的人才,完全可以再組建一所985大學。甚至引得教育部出臺政策,規定東部高校不得利用高薪等手段從西部高校挖掘人才。但依然無濟於事,在今年的世界四大高校排名中,蘭州大學甚至摸不到世界1000名的門檻。
  • 蘭州大學怎麼樣
    地理位置由優勢變為劣勢蘭州大學的誕生相對較晚,成立於1945年。創立初期的蘭州大學,無論在規模還是實力上,都無法和當時北京以及中東部地區的大學相提並論。蘭州大學的發跡,要從建國後那段時期說起。當時,蘭州由於深處祖國腹地,又與自然資源豐富的邊疆地區鄰近,成為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城市。「一五」計劃中蘇聯援建的156個項目,有7個設在了蘭州。
  • 蘭州大學上海深圳研究院開建:被挖盡人才的蘭大如今也要東南飛?
    蘭州大學作為我國西北地區的學術重鎮,擁有著輝煌的歷史,曾被譽為「西部清華」,更是甘肅省唯一的一所雙一流高校。但近年來,由於東西部經濟發展水平差異,「金城」蘭州對學子和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大不如前。蘭大作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在一些省份,蘭大新生的入學分數甚至還不如東部地區的強勢雙非,而頂尖的師資人才通常也會首選發達地區。這對蘭大的新百年戰略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 西北全國性大學,蘭州大學和西北大學
    蘭州大學和西北大學都是土生土長的西北高校,院系調整之後就已經在西北地區生根發芽,為建設大西北提供了人才保障。兩家高校都是以文理綜合起步的高校,而且早年兩所學校都是教育部直屬的14所綜合性高校之一,區別就在於1958年西北大學劃轉地方,由此徹底拉開了同蘭州大學之間的差距。
  • 985蘭州大學人才流失嚴重,原因讓人難以置信,網友:不走才奇怪
    21世紀最缺的依然還是人才,不管是企業還是高校,都是離不開人才,雖然高校主要的任務是培養人才,但是也需要有一定的人才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就比如清華北大每到高考成績出來之後,就會明爭暗鬥爭取各個省份的高考狀元,有時候可能晚一步,狀元就會與這些名校錯過。
  • 985高校中這對「難兄難弟」,之前風光無限,如今走了下坡路
    高校的發展對於國家人才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如今,國內高校眾多,高校之間水平各異,各大高校也在加快自身建設,彼此競爭相互促進。高校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更離不開高校自身所制定的發展規劃。這兩所高校分別是蘭州大學以及南開大學,隨著國內雙一流高校建設的續推進,高校中有很多後起之秀,這些高校原先並不受人關注,隨著多年發展,各方面建設相當完善,進而躋身雙一流名校之列,一些老牌高校似乎在原地踏步。南開和蘭州大學過去有多強?
  • 衰落的蘭州大學,還有機會復興嗎?
    蘭州大學這所被稱為「黑河—騰衝」線以西唯一一所985,在計劃經濟時代作為全國為數不多的重點綜合性大學。在改革開放初期由李政道先生主持的赴美留學考試中蘭大物理化學系本科生多次取得全國第一的成績。在九十年代中期在美國《科學》雜誌評出的中國最好的13所大學中排名第6。在改革開放之後的本科生裡,蘭大畢業生當選院士的數量高居全國第7位,以上種種表明蘭州大學曾經有過輝煌的過去。
  • 2021年蘭州交通大學招聘博士人才60人公告
    2021年蘭州交通大學招聘博士人才60人公告 2021-01-08 13:50:31| 蘭州交通大學人事處 蘭州交通大學創辦於1958年,是我國第三所鐵路高校,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與甘肅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
  • 蘭州文理學院「賦能文旅產業發展 服務技能甘肅建設」新聞發布會...
    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劉伯榮主持新聞發布會主持人: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發布會的主題是:蘭州文理學院「賦能文旅產業發展 服務技能甘肅建設」。文旅產業發展已成為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蘭州文理學院始終堅持高校賦能文旅產業發展理念,聚焦文旅、傳媒、藝術的發展方向,大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文旅人才。
  • 2020「一帶一路」高校聯盟年度論壇在蘭州大學舉辦
    2020「一帶一路」高校聯盟論壇開幕 中國甘肅網11月27日訊(本網記者 魏晨辰)11月27日,由蘭州大學、甘肅省教育廳主辦,甘肅省內各聯盟高校協辦的「一帶一路」高校聯盟年度論壇在蘭州大學開幕,論壇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方式,國內外59所聯盟高校相聚雲端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新發展
  • 這2所大學人才流失嚴重,一所是985蘭州大學,網友:不走才奇怪
    21世紀最缺的依然還是人才,不管是企業還是高校,都是離不開人才,雖然高校主要的任務是培養人才,但是也需要有一定的人才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就比如清華北大每到高考成績出來之後,就會明爭暗鬥爭取各個省份的高考狀元,有時候可能晚一步,狀元就會與這些名校錯過。
  • 高校導覽|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歷史沿革:      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源於1946年國立蘭州大學建立的地理系; 1999年成立由地理科學系、地質學系和大氣科學系組成資源環境學院同年成立環境科學系,2002年成立水文學與水資源工程系;2004年大氣科學學院獨立設置;2009年西部環境與氣候變化研究院獨立設置;2011年地質科學與礦產資源學院獨立設置;2015年3月資源環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