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進行反壟斷調查 惠氏貝因美等品牌立馬降價

2021-01-09 人民網

  國家發改委正在進行的奶粉價格反壟斷調查,促使部分奶粉品牌突擊降價。昨天,洋奶粉品牌惠氏發布公告承認,公司正在配合進行反壟斷調查,且通過自查發現在經營活動中存在涉嫌對經銷商和零售商進行價格控制的做法。為此,惠氏決定立即開展主要產品降價活動,平均降幅11%,其中單品最高降幅20%;同時承諾近期上市的新配方產品一年內不漲價,4個品種低於原有配方價格。

  無獨有偶,國產奶粉中市場佔比最大的貝因美在7月2日晚間發布公告表示,公司積極配合國家九部委有關奶粉行業整治的政策措施,計劃近期對主要品類嬰兒配方奶粉標準出廠價格進行下調。不過,目前沒有消息證明國家發改委對貝因美進行價格反壟斷調查,貝因美也沒有公布價格下調範圍和時間。

  業內人士分析,奶粉品牌突擊降價,證明國家發改委此次價格反壟斷調查具有震懾力。據悉,國家發改委已掌握部分企業違法證據:為維持市場高價,有的涉案奶粉企業對不遵守其規定價格銷售奶粉的經銷商直接進行罰款;有的公司對不遵守其規定價格銷售的經銷商和零售商給予扣除返利、停止供貨等處罰;有的涉案公司告知員工他們的價格控制行為違反《反壟斷法》,要謹慎操作,不要書面溝通,避免留下文字證據。

  乳業專家王丁棉指出,正是洋奶粉的高價和暴利引發此次反壟斷調查,「以900克的罐裝嬰幼兒配方奶粉為例,進口奶粉到岸價平均約85元,國外終端零售價在125元左右,但同品牌、同包裝、同重量的奶粉在中國市場價格超過250元。」至於國內奶粉品牌合生元遭到調查,也是因為利潤過高。據悉,合生元銷售的原裝進口奶粉主打高端市場,企業出廠價已達到188元,到了一級經銷商手中,價格變成278元,再經過三四層網絡向下銷售,最終零售價變成三四百元。專家指出,洋奶粉利用國內乳業的信用危機,採取高高在上的定價機制,不僅損害了消費者權益,也形成了畸形的奶粉市場消費心理。因此,國家發改委對高價奶粉進行價格反壟斷調查,有利於推動奶粉價格回歸,並糾正「高價格等於高品質」這一錯誤的消費心理。

 

 

相關焦點

  • 奶粉價格反壟斷調查 惠氏貝因美等品牌立馬降價
    國家發改委正在進行的奶粉價格反壟斷調查,促使部分奶粉品牌突擊降價。昨天,洋奶粉品牌惠氏發布公告承認,公司正在配合進行反壟斷調查,且通過自查發現在經營活動中存在涉嫌對經銷商和零售商進行價格控制的做法。
  • 配合反壟斷,惠氏奶粉降價11%
    國家發改委發起的奶粉行業反壟斷調查,已有「初步戰果」。繼國內乳企——浙江貝因美科工貿股份有限公司(002570,貝因美)宣布近期下調嬰兒配方奶粉出廠價後,外資乳企惠氏昨日在官網宣布降價11%。值得注意的是,貝因美在此前發布的調價公告中(詳見早報7月3日A29版《貝因美擬下調嬰兒奶粉出廠價》),並未提及反壟斷調查。
  • 惠氏奶粉降價20%應對發改委調查
    業內人士認為,惠氏此次的快速降價反應,一是正如其企業公告所述,在經營中確實存在價格控制的做法,其虛高的產品價格中確實能擠出不少水分;二是表明洋品牌奶粉企業欲在國內市場開疆闢土,還是很在意政府部門的態度的。  發改委日前發起的針對一些高端奶粉品牌的價格反壟斷調查效果立竿見影。
  • 惠氏自認壟斷 最高降價兩成
    N新京報 21世紀經濟報導第一財經日報 中新 發改委近日透露,目前正在對合生元、多美滋、美贊臣、惠氏、雅培、富仕蘭(美素佳兒)等奶粉進行反壟斷調查(相關報導請見本報7月3日A16版)。據知情人士透露,捲入調查的企業不止這六家,被調查的企業有數十家,包括國內不少大品牌企業。 對於發改委掀起奶企反壟斷調查風暴,已經有奶企作出降價反應。
  • 惠氏奶粉降價難兌現:明喊降價 暗自換裝漲價
    7月初起,受到國家發改委反壟斷調查的惠氏、明治、多美滋等8家國內外嬰幼兒奶粉品牌陸續宣...   美贊臣安嬰寶買滿一定的金額送玩具禮物。  7月初起,受到國家發改委反壟斷調查的惠氏、明治、多美滋等8家國內外嬰幼兒奶粉品牌陸續宣布降價。時間過去近1個月,這些承諾降價的奶粉品牌價格都降到位了嗎?
  • 發改委怒了惠氏主動降 稱一年內向消費者讓利4.5億元
    繼今年年中國務院與國家多部委宣布要整頓國內奶粉市場後,7月2日,發改委正進行奶粉業反壟斷調查的消息傳出,涉及數十家國內外知名奶粉企業。3日,惠氏承認價格體系違規並宣布將開展降價活動,最高降幅達20%,受到發改委肯定。專家預計國產奶粉企業也很可能會跟隨降價,形成一輪降價潮。    香港地區及多國實行奶粉「限購」,使中國家長「代購」之路越走越窄。
  • 美素佳兒奶粉宣布今起降價5%
    新京報訊 (記者鍾晶晶 劉溪若)在貝因美、惠氏、多美滋三家被反壟斷調查的奶粉企業宣布降價後,富仕蘭6日晚間也在官網聲明稱  稱正配合反壟斷調查  富仕蘭稱,正全力配合發改委價格監督和反壟斷局的調查,將加強自身對物價和中國反壟斷的遵守和執行,公司還將開展有關反壟斷法規的全面培訓。  截至目前,宣布降價的被查奶粉企業已達4家,其中惠氏奶粉稱單品降價最高幅度達20%,平均降幅達11%,貝因美、多美滋僅表示降價意願,未披露具體方案。
  • 奶粉反壟斷:合生元被罰1.6億 美贊臣罰2億
    惠氏、貝因美、明治等3家企業因配合調查、提供重要證據,並積極主動整改被免除處罰。上月初,上述乳企受到發改委的反壟斷調查,發改委認為,這些企業在中國市場價格偏高,涉嫌價格縱向壟斷。各企業降價以對,相繼宣布降價或整改方案,平均降幅約11%,另有3家給出了1-2年內不漲價的承諾。
  • 洋奶粉降價跟進的不多(圖)
    本報記者 孟敏 攝  本報濟南7月7日訊(記者 孟敏) 在國家發改委啟動對乳粉企業反壟斷調查後,惠氏承認經營活動中存在涉嫌對經銷商和零售商進行價格控制的做法,並宣布主要產品降價11%,其中單品最高降價20%。7日,記者調查發現,濟南各大商超中除嬰貝兒外,銀座、大潤發、家樂福等還未落地降價政策。
  • 8家奶企降價實況調查 美贊臣:多數超市尚未降價
    「在過去的兩周中,受到國家發改委反壟斷調查的8家國內外嬰幼兒奶粉品牌陸續公布了降價方案或聲明。但截至昨天,不少消費者失望地發現,與他們高調宣布降價的神速動作相比,多數超市、母嬰店等售賣的上述品牌奶粉並未真的降價。
  • 洋奶粉服軟降價 降了幼兒的,為何沒降嬰兒的
    受國家發改委反壟斷調查的影響,洋奶粉或即將迎來一次大規模降價潮。繼7月2日晚貝因美發布公告表示近期將主要品類嬰兒配方奶粉標準出廠價進行下調,7月4日晚,雀巢(惠氏)也宣布主要奶粉品種將降價。目前已知的參與降價奶粉品種為1歲以上幼兒奶粉,中國媽媽最為剛需的0-1歲嬰兒奶粉則沒降價。
  • 渝部分超市惠氏價格下調 貝因美正在制定調價方案
    原標題:渝部分超市惠氏價格下調 貝因美正在制定調價方案   上海市一家大型超市內一罐雀巢奶粉的標價超過300元(7月4日攝)。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對美贊臣、多美滋等品牌洋奶粉進行價格反壟斷調查,惠氏等發布公告開始降價。其中,外資乳企惠氏在其中國官網宣布降價11%,單品最高降價幅度達20%。
  • 記者探訪:惠氏被指「變相漲價」實則降價4%
    中國網8月2日訊(記者孫杰) 日前,國家發改委對嬰幼兒配方奶粉進行反壟斷調查,雖然調查結果還未出臺,但各大洋奶粉品牌紛紛表示配合,並採取降價行動。從第一家惠氏,到最近的合生元,國內6大洋奶粉品牌均已宣布降價。發改委的調查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然而,首家響應降價的惠氏卻遭到「變相漲價」的指責,事實到底是怎樣的?
  • 廣州部分洋奶粉開始降價 國產奶粉仍受冷落
    近日,國家發改委對洋奶粉進行價格反壟斷調查,前日惠氏發布公告稱,將調低奶粉售價。記者昨日走訪廣州的超市及母嬰店發現,有超市的惠氏奶粉已經開始降價,但多數超市和母嬰店還維持原價。經濟專家分析,此次發改委向洋奶粉「開刀」,意在緩解香港「限奶令」帶來的壓力。部分洋奶粉妥協也僅為「示好」,在未減關稅、消費稅的情況下,預計洋奶粉降幅不大。而相較之下,國內奶企或將受到降價衝擊,銷售「雪上加霜」。
  • 惠氏奶粉降價被指缺乏誠意
    7月3日,惠氏奶粉率先發布具體降價信息,昨天,有消息稱國家發改委對惠氏等降價行為表示肯定之時,有消費者卻質疑,惠氏降價的產品並非主流產品,其降價行為缺乏誠意。  記者昨天查詢惠氏官網公布的具體降價信息發現,惠氏宣布降價銷售市場上現有的金裝四維營養配方產品名單中,並未包括1段和2段嬰幼兒配方奶粉。
  • 惠氏率先降價雅培加入降價大軍 僅剩美贊臣硬撐
    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  在惠氏率先降價,多美滋、貝因美、美素佳兒等公司跟進之後,雅培終於按捺不住也降價了。雅培中國方面昨日(7月9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主力產品系列進行價格調整,下降幅度為4%~12%。
  • 雀巢惠氏多美滋美贊臣雅培等洋奶粉受到反壟斷調查
    雀巢惠氏多美滋美贊臣雅培等洋奶粉受到反壟斷調查 2013年07月02日 09:57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美贊臣宣布降價承諾降價奶企已達8家
    隨著多家乳企宣布降價,這兩天,成都部分超市「洋奶粉」已經開始實施新價格。  昨日,此前被稱為「死扛派」的美贊臣也公布了降價方案,宣布自2013年7月16日起,美贊臣將優化市場經營策略,調整現有價格和促銷計劃,對旗下主要產品出廠價下調7%-15%。
  • 產品升級更換新包裝 惠氏被指「變相漲價」
    在發改委嬰幼兒奶粉反壟斷調查中,惠氏等9個奶粉品牌7月上旬先後宣布降價,其中惠氏宣布對「市場上現有的」金裝四維營養配方主要產品進行降價,平均降幅11%,同時新配方產品「惠氏金裝S-26智學因子」撤銷此前上漲4%的決定。
  • 反壟斷調查不應止於降價 應著力重構市場主體間關係
    無論是被查處企業的規模、數量,還是處罰力度,都是《反壟斷法》實施5年多來前所未有的,從中能看出國家相關部門在反壟斷方面的決心。儘管目前尚有一部分調查有待深入,還有一些處罰結果尚未公開,但可以確定的是,反壟斷調查最終受益的是消費者。其中最牽動消費者神經的,也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就是「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