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探究氫氧化鈉是否變質問題的方法

2021-02-15 初中化學大師

氫氧化鈉固體(或溶液)露置在空氣中,因吸收空氣中的CO2氣體並與之反應而發生變質。有關氫氧化鈉是否變質的探究性試題在各地中考試卷中出現的頻率非常大,也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難點之一。解決此類問題應先清楚氫氧化鈉變質的情況再對症下藥。

 

1.氫氧化鈉變質的實質:2NaOH+CO2=Na2CO3 +H2O

2.氫氧化鈉變質的類型

(1)完全變質,即試劑瓶中的NaOH全部轉變成了Na2CO3。

(2) 部分變質,即試劑瓶中的NaOH部分變成了Na2CO3,試劑瓶中既有NaOH又有Na2CO3

 

3證明方法

(1) 證明NaOH固體是否變質只需證明藥品中是否存在Na2CO3即可。

(2)檢驗NaOH溶液是否全部變質

NaOH溶液變質的實質是NaOH溶液與空氣中的CO2反應生成了Na2CO3。故可通過分別檢驗NaOH、Na2CO3的方法來驗證NaOH溶液是否全部變質。

方法:①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有白色沉澱產生。

②過濾,向濾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若溶液變紅,則有NaOH,說明NaOH溶液部分變質;若溶液仍無色,說明NaOH溶液全部變質。

 

本問題的關鍵是要確認是否有NaOH,在檢驗提NaOH時必須排除Na2CO3的幹擾,因為Na,CO3溶液示顯鹼性,也能使酚酞溶液變紅。在除Na2CO3時,不能用鹽酸,因為鹽酸也與NaOH反應,也不能用Ca(OH)2,因為Na2CO3+Ca(OH)2=CaCO3↓+2NaOH,會生成NaOH,幹擾NaOH的檢驗;應選用CaCl2(或BaCl2)溶液除去Na2CO3,因為CaCl2+Na2CO3=CaCO3↓+2NaCl(或BaCl2+Na2CO3=BaCO3↓+2NaCl),沒有鹼性物質生成,不會干擾NaOH的檢驗。

 

4.除去變質的NaOH溶液中的Na2CO3的方法試劑:適量的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原理:Na2CO3+Ca(OH)2=CacO3↓+2naOh或Na2CO3+Ba(OH)2=BaCO3↓+2NaOH

方法:取變質的NaOH溶液,加入適量的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過濾,所得濾液即為NaOH溶液。

 

例4某化學實驗活動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實驗室中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的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久置氫氧化鈉固體的成分是什麼?【猜想與假設】猜想一:全部是NaOH;猜想二:全部是Na2CO3;猜想三:

【實驗與探究】(1)實驗如下:

(2)為了進一步驗證猜想結果,小明同學提出如下實驗方案:繼續步驟二的實驗,過濾,然後向濾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若溶液變紅,則猜想三成立;若溶液不變紅,則猜想二成立。

小華同學立即對小明同學的方案提出了質疑,通過查閱資料知道,氯化鋇溶液呈中性,不能使無色酚酞變紅,但碳酸鈉溶液呈     (填「酸」或「鹼」)性,能使無色酚酞變紅,因此他認為該方案的操作步驟中應該改進的是                 

(3)實驗小組的同學展開討論,又提出了一個定量實驗方案,通過測定產生沉澱的質量來證明猜想二或三成立。實驗如下:準確稱取m克固體樣品於試管中,加蒸餾水完全溶解,然後滴加足量氯化鋇溶液,充分反應後過濾、洗滌、乾燥稱得沉澱的質量為n克,若猜想二成立,則m與n的關係式為         (用含m和n的等式或不等式表示,下同);若猜想三成立,則m與n的關係式為

 【反思與交流】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變質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解析

【猜想與假設】氫氧化鈉若變質,其產物為碳酸鈉,若氫氧化鈉部分變質,則該固體為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的混合物。

【實驗與探究】(1)碳酸鈉可以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氣體,所以若沒有明顯現象,則該固體中沒有碳酸鈉,只有氫氧化鈉,即猜想一成立;氯化鋇溶液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白色沉澱和氯化鈉,所以若觀察到產生了白色沉澱,則說明含有碳酸鈉,即猜想二或猜想三成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Cl2+Na2CO3BaCO3↓+2NaCl

(2) 通過查閱資料可知,氯化鋇溶液呈中性,不能使無色酚酞變紅,但碳酸鈉溶液呈鹼性,能使無色酚酞變紅,所以為了防止碳酸鈉幹擾實驗,應該將步驟二中的加入氯化鋇溶液改為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3)假設所取的mg固體全部為碳酸鈉,則:

 

本文由初中化學大師原創,歡迎關注,一起漲知識!

允許非盈利性引用,並請註明出處:「轉載自初中化學大師」字樣,以尊重作者的勞動成果。版權歸原作/譯者所有。未經允許,對非法轉載者,保留採用法律手段追究的權利。

相關焦點

  • 探究氫氧化鈉變質問題
    ,是中考的熱點內容.現就氫氧化鈉變質的問題分析如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考點1:氫氧化鈉的變質例1(2018.達州)小明查閱資料得知,氫氧化鈉溶液露置在空氣中容易變質,其變質的化學方程式是                          。研析與解答:氫氧化鈉溶液露置在空氣中容易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而變質.
  • 探究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氧化鈣變質問題,聚焦中考
    以探究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氧化鈣的變質問題為情境,考查身邊的化學物質以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的試題,在近年的中考試題中頻頻出現.以此問題為信息載體,幾乎可以拓展初中酸鹼鹽大多數的知識,中考試題經常在這裡出現一題多點的習題,非常靈活,巧妙.
  • 中考化學複習專題——氫氧化鈉變質問題
    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對氫氧化鈉的變質原理不清楚,對鑑別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的方法不理解,訓練不到位等,導致這個問題並沒有真正掌握,在中考中自然就會丟分。為幫助廣大考生徹底掌握這一問題,小Z老師在這裡做個詳細分析,希望能夠幫到你們。首先,要弄清楚氫氧化鈉的變質原理,即氫氧化鈉為什麼會變質呢?
  • 中考難點突破之NaOH變質問題探究
    探究變質問題的關鍵有:(1)將變質問題的猜想分為是否變質、部分變質和完全變質三種情況;(2)將物質成分的探究轉化為常見離子的探究,根據物質中離子的一些特徵現象推斷某些物質的存在。具體解題方法以氫氧化鈉為例:問題背景資料:2NaOH+CO2===Na2CO3+H2O,Na2CO3+CaCl2===2NaCl+CaCO3↓Na2CO3+BaCl2===2NaCl+BaCO3↓,2HCl+Na2CO3===2NaCl+CO2↑+H2O 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溶液都顯鹼性,都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
  • 氫氧化鈉變質的研究專題,中考的重要考點
    小李在化學實驗活動中了解到:鹼石灰乾燥劑中含有固態的氫氧化鈉和生石灰氧化鈣,可用於同時吸收氣體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對此,他對氫氧化鈉在空氣中久置是否會變質有一些質疑,於是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以下探究活動。【探究結論】⑴發現試管外壁發熱,則說明氫氧化鈉溶入水中,並      (填「放出」或「吸收」)熱量。氫氧化鈉固體暴露在空氣中,表面容易變溼,主要原因是         。氫氧化鈉固體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最終產物主要是     (填化學式),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因此氫氧化鈉固體在實驗室裡採取正確的保存方法是          。
  • 氫氧化鈉與氫氧化鈣變質的知識歸納
    氫氧化鈉變質主要考點包括:①變質原因;②檢驗變質的方法;③檢驗變質的程度(全部變質:Na2CO3、部分變質:Na2CO3、NaOH);④除去雜質得到就純淨的氫氧化鈉2、檢驗氫氧化鈉是否變質的方法:(分別滴加酸、鹼、鹽溶液,各為一種方法)①滴加酸:取少量樣品於試管中,滴加足量稀鹽酸(或者稀硫酸),如果產生     ,說明已變質。無明顯現象,說明未變質。原理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第23講 氫氧化鈉、(氫)氧化鈣變質實驗探究
    答案:(1)①②④(有「③」不得分)(2)Mg2Si3O8+4HCl====2MgCl2+H4Si3O8↓(或MgO+2HCl====MgCl2+H2O也可)問題探究問題1 為了證明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的氫氧化鈉已經部分變質,請分別選用三種不同類別的試劑完成三種實驗方案的設計
  • 氫氧化鈉考點聚焦
    所以,不足以說明CO2與Na0H溶液發生了反應的是裝置B 二、檢驗氫氧化鈉是否變質氫氧化鈉久露於空氣中,不僅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而且可以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鈉,導致氫氧化鈉變質。
  • 【品題做題】氫氧化鈉考點聚焦
    所以,不足以說明CO2與Na0H溶液發生了反應的是裝置B 二、檢驗氫氧化鈉是否變質氫氧化鈉久露於空氣中,不僅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而且可以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鈉,導致氫氧化鈉變質。
  • 檢驗二氧化碳氣體與氫氧化鈉溶液是否反應的方法
    通常情況下,將二氧化碳氣體直接通入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由於沒有明顯的外觀現象很難直接判斷二氧化碳氣體與氫氧化鈉溶液是否反應。因此,要判斷二氧化碳氣體確實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可以採取如下兩種方法:(1)檢驗產物:驗證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後的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鈉,檢驗碳酸根離子是否存在。通常檢驗碳酸根離子的方法是:方法1:取樣,加入稀鹽酸,並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溶液中存在碳酸根離子。
  • 探究中和反應是否發生的方法
    探究酸、鹼發生中和反應的方法有以下幾種(以稀鹽酸和NaOH溶液反應為例):1.指示劑法。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後再滴加稀鹽酸,觀察到紅色逐漸消失,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生了化學反應。2.pH試紙法。
  • 【初中化學說課】氫氧化鈉
    依據新課標的精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設定如下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掌握氫氧化鈉的性質及用途;2.了解氫氧化鈉的功能。【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氫氧化鈉的觀察、了解,歸納和概括氫氧化鈉的性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用氫氧化鈉的性質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重點】氫氧化鈉的性質及用途。【難點】氫氧化鈉的性質。
  • 一道驗證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探究實驗題
    【2018遼寧撫順】為驗證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化學小組同學用各自實驗臺上提供的藥品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甲組同學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鹽酸中滴加NaOH溶液,振蕩後溶液仍為無色,此現象   (填「能」或「不能」)證明氫氧化鈉與鹽酸發生了反應。(2)乙組同學進行實驗時,發現試管中出現了「怪現象」﹣有氣泡產生。同學們通過討論一致認為乙組同學所用的NaOH溶液已變質,寫出產生氣泡的化學方程式。
  • NaOH、Ca(OH)2、CaO變質專題
    她要選用以下試劑:氯化鈣溶液、稀鹽酸、酚酞、氫氧化鈣溶液,進行實驗探究。提出問題:這瓶NaOH溶液一定變質了,其變質程度如何呢?提出猜想:猜想I:NaOH溶液部分變質 猜想II:                       。
  • 中考化學滿分之路:吃透這6道例題,拿下中和反應實驗探究題
    中和反應實驗探究【質疑】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都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仍然是無色),上述結論是否正確?【討論】探究活動一中的最後溶液一定顯中性嗎?當然,有時也單獨考查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和計算題.中考的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中和反應及其應用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分析、解答相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當然,有時還會根據所給的有關的表達,來評價表達的正誤,或者注意事項等.特別是,對中和反應的定義及其操作過程(包括判斷反應是否進行和完全)、有關的反應現象及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 3道中考化學實驗探究題
    【解答】【實驗探究】Ⅰ.向氧化銅中滴加稀鹽酸,會生成氯化銅和水,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O+2HCl═CuCl2+H2O,黑色固體完全溶解,生成藍色的氯化銅溶液;Ⅲ.將步驟Ⅰ、Ⅱ的廢液混合有沉澱生成,溶液仍為紅色,說明步驟Ⅰ中生成的氯化銅與步驟Ⅱ中剩餘的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澱,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低度氫氧化鈉片鹼推薦
    低度氫氧化鈉片鹼推薦  具有較強的腐蝕性質,而且有吸水性以及潮解性可以作為一定的乾燥劑,但是不能夠乾燥、二氧化碳以及跟氧化氫等酸性的氣體,因為可以跟酸性物質發生一定的反應從而導致變質。而且在空氣中容易潮解而液化。  溶於水後會釋放大量的熱,屬於強鹼。腐蝕鋁性的物質,但是不會腐蝕塑料。只是需要放在空氣當中數分鐘,就會吸收較多的水粉,稱為液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