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喝一口濃鬱的紅薯稀飯,真的很享受,再配上一點大頭菜,開胃有又好吃。紅薯作為純天然綠色有機食品,其與眾不同的健康保健作用慢慢被大家所了解,這也就造成了紅薯的栽種總面積也在不斷擴大。紅薯的種植一般是在春夏期間,採收在秋季,因而,新鮮的紅薯安全儲藏過冬,錯季銷售給薯農造成的經濟收益已經成為了現在農民們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紅薯與其他穀物不同,塊根含有很多水分,方法有效的話能夠儲藏8個月左右,完好率達96%,而儲存不當則20天上下就會導致爛掉。為避免新鮮的紅薯爛窖,使紅薯貯藏時間更為長久,保持使用價值,那麼就一點要做好下列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薯窖消毒殺菌。全國各地儲存紅薯的方法不同,最常見的是菜窖儲藏法。儲藏紅薯的菜窖各種各樣,如井窖、棚窖、掩埋窖這些,但管理方法都大概相同。紅薯入窖以前,解決窖內開展消毒殺菌。在採收前十幾天,開啟窖門自然通風,隨後將窖內一壁和地面的舊土清除一層層。再用福馬林0.5Kg放水25Kg噴灑周圍、路面及窖頂或用硫磺粉蒸燻2次,以殺死黑斑病、軟腐病等病原菌。
1.及時採收。依據紅薯的生長發育規律性,通常平均氣溫小於18℃,根莖終止生長發育,10公分土壤溫度小於20℃,塊根總重量反倒降低。東北地區有「寒露早,霜降遲,下霜前,正適度」的俗語,即必須要在寒露前,平均氣溫在10℃左右採收結束,確保紅薯沒有田裡受凍害。
2.精收、選萃、及時入窖。採收時挑選無風的大晴天,保證當日採收,當日入窖,不要讓薯塊在田裡留宿。保證精收,選萃,能夠歸納為「四輕、五不要」。既輕刨、輕裝、輕運、小心輕放,降低薯塊的破傷和病蟲害的感柒機會;受霜降的不要,帶斑的不要,損傷較為嚴重的不要,水泡的薯塊不要,採收後置放太久的不要。窖內不要放得過滿,通常只裝二分之一數最多不要超出三分之一,以利於自然通風通氣。另一個用50%複方多菌靈稀釋液成500倍液噴霧器,開展薯塊消毒殺菌殺菌,儲藏實際效果會效果好一些。
3.薯窖的管理。紅薯的儲藏自然環境規定環境溼度較高,嚴控溫度轉變,高過18℃易得芽,小於10℃易造成爛掉。全部儲藏期內窖溫應操縱在10-14℃,最合適的溫度在11-13℃中間。環境溼度過低易使薯塊幹縮糠心,環境溼度過高而易造成病原菌的繁育擴散而造成問題爛掉。紅薯儲藏的適宜環境溼度為80%-95%。當窖內空氣溼度小於80%時,會造成紅薯水分枯萎,服用質量降低;當空氣溼度超過95%時,吸氣儘管減少,但微生物菌種活動充沛,易遭到病蟲害。入窖前期20天上下為發汗期,鮮薯吸氣充沛,釋放很多的水分和發熱量,窖內溫度高,環境溼度大,這過段時間內,留意自然通風通氣,減溫散溼,必需時運用排風扇開展排風減溫。紅薯入窖後20天到次年2月月初為中期,這時平均氣溫低,易受凍害,要留意隔熱保溫,使窖內維持適合的溫度。春分之後氣溫回升應依據氣溫轉變狀況,適度自然通風,使窖內溫度最大不超出18℃。
換句話說,紅薯儲藏管理是這項比較複雜的工作,專業性較強,規定技術人員責任感強,對工作仔細用心。全部儲藏過程中搞好每1個階段的工作,要勤查驗,看到爛薯立即消除,遇到難題立即處理,確保鮮薯安全儲藏過冬。
以上就是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紅薯冬季儲藏方法,總而言之,儲藏紅薯首先要做的是進行薯窖的殺菌工作。這是為了防止薯窖內的病菌損害紅薯。再就是採收紅薯的時候要選擇好採收的時間,而且要看採收的溫度是否合適,儘量選擇在早晨7、8點或是下午4、5點的時間段來進行採收,這樣能夠保證不是太熱,當然也不能太冷,否則容易出現凍害。採收完後要當日就放入薯窖內,不能讓採收出來的薯塊一直在田裡面放著。
還有就是要做好薯窖的管理工作,這個對於紅薯是否能長期保存很關鍵。因此在儲藏過程中搞好每一階段的工作,要勤查驗,看到爛薯立即消除,遇到病發的紅薯立即處理,確保鮮薯安全儲藏過冬。好了,今天給大家介紹的紅薯窖藏法就到這裡了,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再次感謝各位的閱讀,若是你有更好的儲藏方法,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分享,讓更多的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