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兵法:一碗麻辣燙如何成為餐飲品類代名詞

2020-12-17 張亮麻辣燙

在古代戰爭中,兩軍對壘,能夠取得最終勝利的一方,往往不是依靠著人數的多寡和武器的優劣,而是採用了許多戰略上的計謀。古人云,兵者,詭道也。這意味著一個軍隊在運用兵法時,要採用靈活多變的方式,才能用最小的代價來換取最大的勝利。

而在現代的商戰裡,尤其是在餐飲市場的競爭力,市場的飽和及同品類的模仿,使得餐飲品牌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僅僅運用常規戰術已經遠遠不夠,若想在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更為重要的是構建一個具有「領導力」的品牌。讓這個品牌去代表品類,影響顧客認知,使顧客的思維形成直線對應,而不是散性選擇。這便是一種品牌決定論。

很多餐飲老闆對於品牌是沒有概念的,他們認為品牌只是一個名字,一個圖形或是一種口碑,這種缺乏對品牌整體認識和完整構想,是無法構建出一個具有領導力的品牌。要想構建一個具有領導力的品牌,而且要使這個品牌具有決定力,至少需要遵循三個最重要的原則:完整性,有機性和靈活性。

【完整性】

從2008年到2020年,張亮麻辣燙在品牌構建的道路上走了十二年,在這十二年裡,張亮麻辣燙不斷探索品牌架構的組成,終於構建出一個具有高度完整性的品牌結構。在這個品牌結構裡,張亮麻辣燙以品牌的核心價值為基石,打造出品牌的廣告語(我們不一樣)和品牌的超級符號(logo)。再通過品牌故事,發掘出了品牌的獨特性。最終形成了涵蓋品牌背書、價值提煉、產品背書、服務細則,顧客信任狀等重要板塊的一體化品牌體系。在這個體系裡,每一個板塊分工明確,始終圍繞著品牌服務,大大提升了品牌的能動性,使張亮麻辣燙成為了一個具有內部綱領性和外部領導力的優質品牌,為以後的長久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有機性】

為了保證品牌的有機性,使品牌的各個板塊能夠良性、統一的運轉。張亮麻辣燙從完整的品牌結構裡提煉出了「健康、個性」的品牌文化和橙色的品牌標準色。讓這兩種一內一外的有機性,從品牌制定到視覺系統再到空間文化上一脈相承,造就了張亮品牌的統一風格。

【靈活性】

一個品牌的靈活性是其對外部市場刺激的反應能力。要做到靈活反應,必須以完整性和有機性作為前提。張亮在做好前兩個條件下,將心思完全放在了求變的發展道路上,因為我們知道,只有變化才能生存。為了應對市場環境和顧客們的喜好,張亮品牌加大了靈活性的運用。提高了「變」的節奏,這種應對市場的靈活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選擇的靈活性。

在品牌創立之初,張亮麻辣燙就做好了「變」的準備,我們首創了diy食材選擇法,讓顧客自由選擇喜愛的食材,這一舉措受到了很好的市場反響,不僅調動了顧客的用餐樂趣,還增加了品牌和顧客端的互動性。讓張亮麻辣燙這個品牌一下子烙印在顧客的心理。

二.產品的靈活性

為了加大品牌的影響力,張亮麻辣燙在湯底的調配上也下足了功夫。最初,我們以骨湯麻辣燙香醇濃厚的味道享譽舌尖,但隨這品牌的發展,我們意識到,單一的味道體驗已經不足以在競爭中獲得優勢,因此,我們又開發了菌湯和番茄湯底的麻辣燙,使味道的靈活性再次體現在了張亮品牌上。

三.環境的靈活性

從最初的第一代到現在的第五代,為了迎合市場的價值標準,也為了構建品牌調性,我們在環境的打造上一變再變。形成了第五代的以個性,簡約,時尚,健康為主題的簡約裝修風格。大大地提高了顧客的用餐體驗,成就了獨具張亮特色,難以模仿的品牌價值屬性。

在品牌的構建裡,張亮麻辣燙一直是行業的先行者之一,因為知道品牌的價值,也知道一個好的品牌會給加盟商多大的加持。重視品牌構建,做好品牌表達,這大概是張亮麻辣燙髮展12年裡,能從一家小店發展成5000多家店面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未來,張亮麻辣燙依舊會秉承「做大品牌,做好品牌」的信念,恪守原則,不負初心,堅持走在品牌構建的前列,讓張亮麻辣燙成為享譽中國,走向世界的一流中式餐飲品牌。

相關焦點

  • 張亮、楊國福雙雄爭霸,麻辣燙品類能否誕生下一個「海底撈」?
    從幾毛錢一串、幾塊錢一碗到年營收幾十億的生意,從路邊攤到街邊店、購物中心店,麻辣燙品類正逐漸走向規範化、品牌化。8月13日,「2020中國餐飲營銷力峰會」重磅揭曉了「2020中國餐飲(細分品類)三甲品牌」榜單。在麻辣燙細分品類中,張亮麻辣燙、楊國福麻辣燙、覓姐麻辣燙分列其中,在業內引發熱議。作為小品類大生意的代表,麻辣燙品類的發展一直備受業內關注。新鮮出爐的三甲榜單揭露了今天麻辣燙市場的哪些特點?
  • 如何在大學城裡勝出,這家麻辣燙小店教了我們3招!
    大學城餐飲到底好不好做,餐飲人看法不一,有些人覺得大學城餐飲競爭太激烈,學生消費能力低,假期淡季又太長。但在有些人眼裡,大學城是不折不扣的餐飲風水寶地。餐飲老闆內參 王菁/文01 武漢首戰大捷,這碗小燙撈如何贏在大學城?
  • 年入50億,門店6000家,楊國福如何成為麻辣燙之王?
    楊國福創始人楊國福,當年只是一個名不經傳的小攤販,收過破爛、烤過魷魚,卻憑著幾萬塊一碗的麻辣燙賣出了50億的商業帝國。那麼,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除了鍋底創新外,楊國福麻辣燙還率先將碗式麻辣燙改成了自選稱斤的麻辣燙,至今已經成為麻辣燙品類最普遍的銷售形式;為保證食用衛生,楊國福麻辣燙也率先進行了將麻辣燙大鍋煮變為小鍋煮形式的轉變。憑著這些業內開創性的創新,楊國福麻辣燙一炮而紅。
  • 增長新洞察:如何打造流量常駐的餐飲品牌?
    1.如何把握明星流量的經濟時代在今天,流量成為餐飲企業無法繞開的話題,尤其是定位於時尚年輕群體消費的餐飲品牌,最核心的模式就是流量經濟模式。明星也並非僅指娛樂明星,只要是帶有流量,有大量粉絲群體的人,餐飲企業都可以思考如何打通連接,讓TA能影響粉絲變為你的消費者。此外,以孟非小面為例,孟非小面本身屬於快餐,但一碗麵售價30-40多元,消費者不會因為這是明星開的店,就花費30-40元買這碗面。
  • 2020中國餐飲(品類)十大品牌排行榜發布
    8月13日,「2020中國餐飲(品類)十大品牌」頒獎盛典在成都舉行。「2020中國餐飲(品類)十大品牌」「2020中國餐飲(細分品類)三甲品牌」兩大獎項揭曉,160個餐飲品牌獲此殊榮。終審階段,餐飲行業專家、資深從業人員等代表組成的專業評審團結合線上投票結果,歷經3個多月,最終評選出「2020中國餐飲(品類)十大品牌」「2020中國餐飲(細分品類)三甲品牌」兩大獎項 。  「2020中國餐飲(品類)十大品牌」評選為目前國內首份也是唯一一份針對「品類」的權威榜單,不僅是對獲獎餐飲品牌的認可,也對全國餐企、媒體機構及消費者具有重要的學習或參考價值。
  • 一年開出近30家店並獲得資本青睞 看麻辣燙品牌福客的「養成記」
    編者按:餐飲行業競爭激烈是有目共睹的,然而,面對這樣一個紅海市場,仍有一些奮不顧身的投資者不斷湧入。如何在餐飲行業保持競爭力,唯有在不忘初心、回歸本質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如今,餐飲行業已經迎來了多元化時代,業態層出不窮、快速迭代,尤其是在深圳這個外來人口集聚的城市,一些「小而美」正在成為餐飲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和新時尚。
  • 2020中國餐飲十大品牌揭曉 品類頭部品牌發展潛力大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4日訊 8月13日,「2020中國餐飲(品類)十大品牌」頒獎盛典在成都舉行。「2020中國餐飲(品類)十大品牌」「2020中國餐飲(細分品類)三甲品牌」兩大獎項揭曉,160個餐飲品牌獲此殊榮。
  • 這碗麻辣燙為何這麼吸引年輕人?
    「麻辣燙」作為遍布全國的「國民品類」,近年來一直是餐飲創新的高地。從產品到顏值、從體驗到模式,縱觀麻辣燙在2019年的品類升級,正在將競爭的焦點回歸到產品本身。作為模式相對簡單的品類,近期湧出的麻辣燙品牌新秀們,往往內部繼續挖掘,把這個品類「做深做厚」。3.0版本新式麻辣燙都在哪裡下功夫?
  • 麻辣燙市場的攪局者,一碗澆頭讓麻辣燙擁有新靈魂
    麻辣燙是快餐中大眾喜愛的美食之一,人們對於現選新鮮時蔬和濃鬱美味湯底這一搭配喜愛有加。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麻辣燙已經很難滿足大眾日益豐富的味蕾。對於傳統麻辣燙的改革創新已迫在眉睫,各大餐飲品牌在改革麻辣燙的的進程中也都使出自己渾身解數。
  • 臺灣民間廚神打造新式麻辣燙,42個餐位月入31萬!有何過人之處?
    麻辣燙持續火爆,新入局者如何突圍麻辣燙1200億市場?不同於楊國福、張亮等傳統麻辣燙,上海一家新式麻辣燙品牌,抓住新消費群體特質,回歸根本進行升級,迅速向行業頭部品牌邁進。作為餐飲行業最大賽道裡最親民的品類麻辣燙,已經進行了10年以上的進化,不乏新銳品牌。這其中,就有一家起源於上海的新一代麻辣燙品牌——一碗小燙撈,靠一條「回歸本質」的升級之路,從環境、產品、服務等這些餐飲連結顧客的根本入手,在麻辣燙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
  • 板凳阿姨一人一鍋麻辣燙,凝聚新升級麻辣燙的魅力
    ,一直都是餐飲行業的熱門品類。尤其是眼下到了冬天,在天寒地凍的氣溫下,來一碗熱氣騰騰,麻中帶辣的麻辣燙,簡直不能更令人感到幸福。板凳阿姨麻辣燙作為小鍋麻辣燙中的扛把子,一直以來用「一人一鍋」的理念吸引了無數吃貨,食材多且豐富,湯底美味品類也多,在飯點時間,門口都排起長長的隊伍,為什麼這家麻辣燙生意這麼好呢?
  • 開6000家店後,賣麻辣燙的楊國福離海底撈還有多遠?
    「跨界」的麻辣燙一邊建工廠、一邊開網店是個什麼生意?麻辣燙又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海底撈?其他一些主流的品牌也在加盟擴張之餘,創建了自己的餐飲商學院、培訓團隊。也能看出,楊國福走向集團化運營,供應鏈和加工廠模式比較重;而其他品牌更偏向輕運營模式,主攻餐飲品牌運營。
  • 中國餐飲超全分析:40個品類、20大趨勢都在這!
    ✦ 麻辣燙冒菜 在麻辣燙冒菜品類裡,楊國福以5412家位列麻辣燙品類門店規模第1;張亮麻辣燙與其門店規模旗鼓相當,5110家;三顧冒菜以1379家門店成為冒菜子品類全國規模中的第1。 小蠻椒以月均量5105單成為全國麻辣燙線上外賣單店月均量第1,線上門店數64家。 張亮麻辣燙以3430家線上門店和單店月均2158單成為線上總銷量全國冠軍;蜀地源冒菜以單店月均2035單成為全國冒菜線上月均第1,線上門店數70家;三顧冒菜以660家線上門店數和單店月均1308單成為線上總銷量全國冠軍。
  • 12年把一個單品做到極致,看張亮麻辣燙如何打造「爆款」小吃
    每一個餐飲分類下都有個成功的餐飲品牌,這些品牌的成功離不開聚焦單品,並做到極致這個訣竅,將一個品類做到極致是餐飲店成功的法寶。如今將一個品類做到極致,用單品策略撬動市場的餐飲品牌並不少。張亮麻辣燙就是其中之一,十二年深耕麻辣燙領域,讓張亮麻辣燙從一家縣城小店變成遍布全國的餐飲品牌。
  • 拿文藝情懷澆灌的麻辣燙 時尚餐飲「許小樹」養成記
    編者按:當商業地產進入「存量時代」,作為差異化競爭的秘密武器,新興品牌成為購物中心眼中的「香餑餑」。新興品牌如何抓住市場機遇,為自身創造更多空間,進而被資本市場所認可。新興品牌如何快速複製,創造更多的價值,成為新的行業思考···贏商網獨家策劃「度勢立新 不負時代」2017中國新興零售品牌創新峰會系列報導,揭秘新興品牌的未來發展趨勢。
  • 2020上海市餐飲加盟店品牌排行榜
    快樂星:您身邊的漢堡專家風雲指數:558018 快樂星漢堡加盟介紹:上海鬥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於2008年正式成立,公司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快樂星漢堡」是鬥石餐飲集團旗下的明星品牌,2010年受上海世博會特邀參展的國內知名品牌
  • 【深度拆解】一個3年開了33家店0虧損的「慢招「品牌,在亂象叢生的火鍋杯品類中是如何生存下來的?
    曾經在這些品類中戰鬥過的餐飲人,如今提起來就會搖頭嘆氣。快招公司對於行業的危害不止是割了大把的韭菜,讓加盟者對於整個行業都失去了信心,更嚴重的問題在於原本穩紮穩打好好做事的品牌在身邊一輪又一輪的快招品牌新店的自殺式襲擊下,生意也會變得舉步維艱。
  • 品類戰爭|中國最賺錢的餐飲品牌都在「做雞」
    雖說「做鴨」的上市企業要比「做雞」的多,但論更賺錢,「做雞」的品牌活得更滋潤些。據《2019中國餐飲企業百強榜》數據顯示,百勝中國、麥當勞兩家雞肉品類巨頭佔據第一二的席位。粗略估計,二者營收之和已佔有中國餐飲百強企業總營收的四分之一。
  • 2019中國餐飲品類第一數據大盤點及隱藏數據背後的20個趨勢
    西少爺在規模、線上銷量、用戶評價都未上榜,如果2020年西少爺開放加盟,你們覺得西少爺還有希望成為中國規模第1嗎?12、麻辣燙冒菜在麻辣燙冒菜品類裡,楊國福以5412家位列麻辣燙品類門店規模第1;張亮麻辣燙與其門店規模旗鼓相當,5110家;三顧冒菜以1379家門店成為冒菜子品類全國規模中的第1。
  • 「2020中國餐飲(品類)十大品牌」評選正式啟動!
    對於餐飲人來說,2020年亦是一個無比艱難的年份。疫情重創餐飲行業,營收少得可憐,從業者哀嚎聲一片。  但對於實力雄厚的頭部餐飲品牌來說,他們所遭受的衝擊可能要小於其他餐企,而他們的回血速度又能快於其他餐企。這就是目前餐飲業的現狀,唯有頭部才會被記住,唯有成為頭部才有可能更好地存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