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論語》被翻譯成英文,你就知道孔子有多偉大!

2020-12-08 騰訊網

少兒英語練習冊

此生能遇見你,已然

幸福得一塌糊塗

Ben s Note

本老師前言:讀孔子,總能有幡然領悟的暢快之感。當孔子的話被翻譯成英語,其蘊含的道理竟不被減弱,可見其翻譯功底的紮實!和本老師一起踏上追隨聖賢的道路吧,順便,提高 一下自己的英語水平,如此,甚好!

東方「聖經」

《論語》(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由孔子(Confucius)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漢代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By nature, men are nearly alike; by practice, they get to be wide apart.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Not to mend the fault one has made is to err indeed.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What you do not want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

言必信,行必果。

Keep what you say and carry out what you do.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The superior man on grounds of culture meets with his friends, and by their friendship helps his virtue.

三軍可奪師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The commander of the forces of a large State may be carried off, but the will of even a common man cannot be taken from him

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A youth is to be regarded with respect. How do you know that his future will not be equal to our present?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Is it not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Is he not a man of complete virtue, who feels no discomposure though men may take no note of him?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While a man s father is alive, look at the bent of his will; when his father is dead, look at his conduct. If for three years he does not alter from the way of his father, he may be called filial.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I will not be afflicted at men s not knowing me; I will be afflicted that I do not know men.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In the Book of Poetry are three hundred pieces, but the design of them all may be embraced in one sentence-- "Having no depraved thoughts."

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The Kwan Tsu is expressive of enjoyment without being licentious, and of grief without being hurtfully excessive.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While his parents are alive, the son may not go abroad to a distance. If he does go abroad, he must have a fixed place to which he goes.

德不孤,必有鄰。

Virtue is not left to stand alone. He who practices it will have neighbors.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At fifteen I set my heart upon learning. At thirty, I planted my feet firm upon the ground. At forty, I no longer suffered from perplexities. At fifty, I knew what were the biddings of Heaven. At sixty, I heard them with docile ear. At seventy, I could follow the dictates of my own heart; for what I desired no longer overstepped the boundaries of right.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Incomparable indeed was Hui! A handful of rice to eat, a gourdful of water to drink, living in a mean street. Others would have found it unendurable depressing, but to Hui s cheerfulness it made no difference at all. Incomparable indeed was Hui.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The wise find pleasure in water; the virtuous find pleasure in hills. The wise are active; the virtuous are tranquil. The wise are joyful; the virtuous are long-lived.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It passes on just like this, not ceasing day or night!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He did not dislike to have his rice finely cleaned, nor to have his minced meat cut quite small.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Look not at what is contrary to propriety; listen not to what is contrary to propriety; speak not what is contrary to propriety; make no movement which is contrary to propriety.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If a man take no thought about what is distant, he will find sorrow near at hand.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There are three things which the superior man guards against. In youth, when the physical powers, are not yet settled, he guards against lust. When he is strong and the physical powers are full of vigor, he guards against quarrelsomeness. When he is old, and the animal powers are decayed, he guards against covetousness.

覺得不錯,請點好看

相關焦點

  • 於丹論語心得英譯者:孔子的話能治西方心病
    英國愛丁堡大學學者、《於丹〈論語〉心得》譯者認為:孔夫子的話能治西方人心病一度在中國十分暢銷的《於丹〈論語〉心得》被翻譯成英文後,這兩年又開始了它在世界的「暢銷之旅」。據了解,該書後來的德、法、意等文版都是以英國愛丁堡大學從事中文教學的愛普特女士的英文譯文為基礎進行翻譯的。嫁給中國人的愛普特能講一口流利的中文,並有一個中文名字「狄星」。狄星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表示,孔子在兩千多年前提出的「欲速則不達」等思想言論對眼下急於成功的英國年輕人仍有很大幫助。她認為,多給西方老百姓一些了解中國文化的機會,就會減少一些東西方溝通中的障礙。
  • 從小學到大的《論語》,英文翻譯竟如此驚豔!
    《論語》作為古代文化典籍,不僅處處是名言警句,仔細了解它,還能發現很多有趣的小故事。今天我們又選取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句子和對應的英文翻譯,一起來看看吧。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含義:孔子(對子路)說:「你為什麼不這樣說,他這個人,發憤用功,連吃飯都忘了,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 孔子《論語》全文及翻譯
  • 全球孔子熱 福建退休教師英譯《論語》
    一本適合各種層次中外讀者的《論語》新譯本,最近由福建一位從事中學英語教學34年的退休老師翻譯出版。  《<論語>最新英文全譯全注本》一書今年5月由福建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這一新譯本的作者吳國珍老師11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作為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贈送給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孔子學院的禮物,該書現已寄往加拿大。
  • 孔子《論語》的真正意義
    兩千五百年以來,翻譯和注釋《論語》的人不計其數,但是至今為止沒有一個人能夠接近孔子的智慧境界。現在中華民族面臨著文化復興這麼一個關鍵的時刻,我們中華國學、優秀的傳統文化怎麼復興?如何走向世界?這是亟待解決的大問題!中國計劃在全世界開一千所「孔子學院」,現在已經開辦幾百所了。孔子學院教什麼?
  • 我讀論語:孔子的一句「人不知,而不慍」,卻給後人留下了一個謎
    在《衛靈公篇》中有這麼一句話「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譯文翻譯道:「君子只擔心自己沒有能力,不用擔心別人不理解自己。」從孔子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理解孔子所說的「人不知」大概是什麼意思了,就是別人不了解我這個人,至於不了解我這個人什麼呢?是行為處事方法,是品德修養,還是教學水平呢?孔子並沒有告訴我們,所以「人不知」便成了我們一直以來流傳的一個謎團。
  • 2016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翻譯模擬題:論語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6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翻譯模擬題:論語 2016-12-02 16:36 來源
  • 《論語》譯本談
    《論語》最初的譯本是哪本?應當是1687年在巴黎以拉丁文出版的《中國哲學家孔子》,由比利時傳教士柏應理等編譯,可稱最早且最有影響力的關於中國儒家思想的譯著。事實上,來華耶穌會士對儒家經典的翻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 老子送孔子三句話,樸實無華,卻讓孔子受益匪淺!你知道哪三句嗎
    大家好,很多人都知道孔子吧!孔子是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 莫把《論語》作書讀,這個外國人這樣讀孔子
    例如,國人喜歡為同輩取一個相同的字,比如你和你的兄弟姐妹,會在名字中有一個相同的字。在孔子的時代也有這這種習慣。所以我們會在《論語》中看到子貢、子路、子夏、子遊、子張……對於習慣於表意文字、象形文字的中國人而言,我們能通過這些名字中的第二個字的形象很快區別出這幾位學生。
  • 首部中英《論語》音頻書面世, 「政府友誼獎」得主當英文翻譯
    (新華社記者 孫參/圖) 隨著「講好中國故事」的要求不斷被強調,一些對中國文化有深入了解的外籍專家開始越來越受重視,他們的名字出現在各類跟「中國故事」有關的書籍上。 2019年6月21日,國內首部中英雙語《論語》音頻書在北京面世。
  • 【文學】失傳 1800年的《齊論語》出土引發《論語》熱 這十句孔子語錄最常被誤讀
    不過即使《論語》不翻新,再次重讀《論語》,你也會發現,我們耳熟能詳的很多名句,都有你意想不到的下一句。    TOP  1    父母在不遠遊    這句知名度很高的孔子語錄,出自《論語·裡仁》。
  • 關於錢穆《論語新解》的白話翻譯問題
    楊逢彬《論語新注新譯》(下稱楊譯)對這兩句的翻譯是:「一個人的為人,既孝順父母,又敬愛兄長」、「君子致力於打基礎」,臺灣王熙元《論語通釋》如此翻譯:「他平常做人的態度,既能孝順父母,又能敬愛兄長」、「他會專心致力於根本的培養」,都比錢譯順暢得多。2.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 小學生讀《論語》好處多,選不對版本則有傷學習積極性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也是古代「教育公平理論」的提出者和踐行者,他主張「有教 無類。」他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意思是說:「對於交不起學費的學生,能拿一束幹肉 來,表示他要接受教育的誠意,我都會教導他。」孔子這種無差別,不帶偏見的教育思想,即便在今天也是非常罕見的。
  • 從《論語》看孔子的四大教育思想
    《論語》反映了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學術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在諸經中,《論語》得到的評價極高,對後世影響的時間最長久、地域最廣遠。孔子作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至今值得引起我們重視和學習。
  • 孔子有多愛他的學生?聽說學生被剁成肉醬後就再也不吃肉醬了
    孔子給你的印象是什麼?曾經孔子給筆者的印象是一位高高在上的神人,甚至有些冷酷無情。有的朋友或許會認為孔子是一個只會讀死書的書呆子,而歷來儒家學者都將其奉為「聖人」,將他描述成一個永遠不會犯錯的「神」,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 孔子及《論語》中的重要教育思想
    結合近幾年教師資格考試真題情況,分析發現孔子及《論語》的教育思想為中頻考點,整體考試難度不大,通常以客觀題形式進行考查。需要同學們準確識記其中重要內容,並能夠與《學記》中的部分教育思想進行區分。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古代春秋末期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在中國教育史上,孔子第一個創辦大規模私學,相傳培養弟子達3000人,其中身通六藝者72人。
  • 王蒙巧用諧音趣解《論語》:學而不思則成「網蟲」
    揚子晚報記者 蔡 震   「天下歸仁」是可愛的思想   《天下歸仁》一書承載了王蒙八十載人生心得,他將儒家經典《論語》作為一部活的、有針對性、有現實感、貼近人生與社會的書進行閱讀理解發揮,進行精彩絕倫、睿智深刻的「王解」與「評點」,再現了《論語》的微言大義。王蒙在解讀中打破了《論語》原有段落的排列,根據其內容重新劃分結構,進行評述,並最終以「天下歸仁」為新作命名。
  • 孔子《論語》中哪些語錄還在影響著我們?
    孔子,名丘 ,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後世尊為萬世師表,位居「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卒於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
  • 孔子的有教無類也不是無條件的,你知道孔子的學費是多少嗎?
    孔子在教學上第一次讓有教無類成為現實。在孔子的時代,是等級森嚴的時代,讀書是貴族階層的專利,平民階層是沒有讀權利的,孔子用自己的行動,讓有教無類成為了現實。這是孔子最偉大之處,也是他能夠成為萬世師祖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