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江蘇國家現代農業...

2020-12-25 荔枝網新聞

  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近年來,我省立足優勢特色產業,聚力打造"生產+加工+科技"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培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在近期公布的"2019年度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中,我省國家產業園再添4家,總量增至6家。

  江蘇臺記者黃蒙:再過幾個月的時間就到了螃蟹上市的季節了。在南京高淳,當地的蟹農正搶抓時機進行螃蟹養殖工作。大家可以看到在我旁邊的水塘是呈現綠色的水質,因為水塘裡種植了大量的水草,這些水草對螃蟹的養殖是至關重要的,一是能夠起到淨化水源的作用,二是也能夠為螃蟹提供有機無汙染的天然飼料。目前在高淳像這樣的一個天然養殖模式已經在全區實現了全覆蓋。

  "養蟹先種草",這種模仿天然湖泊的生態養殖模式讓高淳收穫了全國第一張有機螃蟹證書。當其他地區追求產量的時候,高淳卻主動減產,由高峰期的每畝養殖近2000隻螃蟹,下調至每畝1000隻以內,園區良種覆蓋率達100%。

  南京市高淳區農業農村局水產科副科長馬福建:通過我們良種良法的推廣應用,螃蟹的規格就能提升10%到20%,平均畝產值都超過一萬。

  如今,高淳現代農業產業園已建成連片標準化的綠色養殖區,創建了國內首家國家級中華絨螯蟹原種場,制定了全國第一個螃蟹生態養殖標準。主導產業帶動下,二產的飼料加工、漁具生產和三產的文旅產業也迅猛發展。

  南京市高淳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孔令勝:2018年整個園區一產產值是16個多億,帶動二產的飼料加工,包括三產的旅遊休閒,整個園區的總產值大概在50多個億。

  有生態養殖,也有科技種植。在鹽城東臺現代農業產業園,一隻瓜賣出150港幣,一畝田增收超萬元已經不是新鮮事。運用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西瓜種植實現了從傳統零散育苗到現代工廠化集中育苗、從人工栽種到智能管理的技術轉型,總產值超30億。

  鹽城東臺市諾亞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許鵬:我們堅持主攻精品化路線,應用現代高科技,實現種植遠程監控、全程可追溯、精細化管理。

  5萬平米高標準智能溫室大棚、4萬平米工廠化育苗中心……目前東臺現代農業產業園設施農業佔比80%以上,帶動10萬人增收致富,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萬元。

  鹽城東臺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朱寶美:緊緊圍繞"東臺西瓜"地方特色優勢品牌,堅持科技驅動和品牌引領,力爭到2020年,園區總產值突破60億元,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3.6%。

  以高淳、東臺為代表,全省6家國家產業園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宿遷泗陽縣以工廠化方式生產金針菇,單品規模進入全國前列;無錫市錫山區建成全國佔有率最高的繡球花種苗繁育基地和全國最大的紅豆杉繁育基地;徐州邳州市大蒜及產品連續9年位列全省農產品出口縣市第一;宿遷沭陽縣花木產業開始向多元化轉型……以國家產業園區為示範引領,江蘇正全力推進省市縣三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體系,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和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發展規劃處處長楊天水:把新理念、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引入農業,大力推進園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高起點、高標準的現代農業建設樣板區和鄉村產業興旺引領區。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李軒 黃蒙 李澤灝 李棟 周雷 編輯/劉璦輝)

  (本條新聞那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四川
    70年來,蓉城成都在新中國的懷抱裡不斷成長,日益壯大。今日的成都,猶如鯤鵬展翅,正朝著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快速飛躍。在成都,市民們發現,出現了越來越多彩色步行道,兩旁綠樹成蔭,花團錦簇,被稱為「天府綠道」。人們在這裡騎行、散步、休閒,海內外遊客甚至將綠道當成了「打卡地」。
  • 有獎徵文|「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主題徵文活動開始啦~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主題徵文活動1949—2019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偉大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西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代代人的努力,為國家和西安的發展留下了一串串輝煌的足跡,鑄就了各項事業發展的壯麗篇章,中國進入了繁榮昌盛的新時代。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湖南發展成就巡禮·市州篇」永州:流光...
    大橋建成通車後,將進一步拉近永州市城區兩岸,給湖南「南大門」增添新的活力。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永州幾代人接續奮鬥,「永州之野」換了人間,美景如畫,產業興旺,人民幸福。 跨入新時代,永州市堅持開放引領,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全力打造流光溢彩湖南「新南門」。
  • [廣西新聞]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廣西...
    [廣西新聞]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廣西:發揮海洋優勢 做足旅遊篇章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廣西:發揮海洋優勢,做足旅遊篇章。
  • ...線踐行「四力」教育暨「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大型主題採訪活動
    武山宣傳網【專題】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70年·奮鬥新時代」大型主題採訪活動。  李菊霞指出,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 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也是鞏固提升全縣脫貧成效的關鍵之年。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靖邊縣大溝村將建成7000畝高標準農田!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靖邊縣大溝村將建成7000畝高標準農田!席麻灣鎮地處靖邊縣中南部,白於山區腹地,境內梁峁澗和丘陵溝壑交錯,是典型的旱作農業大鎮。近年來,席麻灣鎮黨委、鎮政府藉助國家農業政策的「東風」,在市縣兩級農業相關部門的指導下,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農業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藏糧於地、藏糧於技,以提升糧食產能為首要目標,加大投入力度,突出抓好耕地保護、地力提升和高效節水灌溉,解決了諸多複雜問題,攻克了各種難關。
  • 染料:正在向世界強國邁進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染料:正在向世界強國邁進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2019-05-24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固達董事長鄭建新:從打工仔到集團掌舵人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70年砥礪奮進70年來,我們的祖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 《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安徽篇》江淮潮湧,勇闖爭先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中國之聲推出特別直播《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帶您一起走遍祖國大地,重溫歷史,對話未來。   第三期特別直播《江淮潮湧,勇闖爭先》,我們來到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安徽省。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行業成就巡禮】教育惠民的陽光遍灑...
    」邁進……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區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全區教育事業取得了歷史性進步。  70年滄桑巨變,塔城市第二小學的嬗變記錄了時代發展的軌跡,是我區教育發展變化的一個縮影。  新疆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始終與祖國的繁榮發展息息相關。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自治區教育事業緊緊圍繞全面實施科教興區和人才強區戰略,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百裏運河通育樂:從低產絕收到萬畝豐饒
    70年 奮鬥新時代》大型主題報導《還看今朝》,繼續來看《百裏運河通育樂》。南茅運河的開鑿,有效解決了南縣,尤其是育樂垸的水旱災害,27萬畝農田由低效變豐產,為南縣現代農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沃土厚壤。回憶起南茅運河開鑿前後的生產生活變遷,育樂垸三仙湖鎮今年已84歲的許治平老人仍然記憶猶新。由食不飽腹,到倉廩豐實,運河發揮效益的第一個年頭,糧食產量就翻了一番。
  • 治蜀往事激越 興川今朝豪邁——新中國成立70年四川發展巡禮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治蜀往事激越 興川今朝豪邁——新中國成立70年四川發展巡禮  新華社成都7月28日電 題:治蜀往事激越 興川今朝豪邁——新中國成立70年四川發展巡禮  依託日益完善的開放通道,不沿邊不靠海的四川,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著力構建「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的立體全面開放格局。  目前在川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達347戶,居中西部第一。2018年,四川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5947.9億元,比上年增長29.2%。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山西發展成就巡禮——能源革命
    其中,瑞光熱電廠一號機組已於2014年10月27日併網發電。2016年4月29日,國家能源局授予瑞光電廠「國家煤電節能減排示範電站」稱號。  截至2018年底,我省完成單機30萬千瓦及以下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144臺、容量868.65萬千瓦,運行燃煤發電機組全部實現超低排放改造,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譜寫新篇章 保山高質量打造滇西邊境中心...
    中共保山市委副書記、市長楊軍介紹了保山在新中國成立70年來所取得的顯著成就。高質量的城市發展為邁向全面小康保駕護航2018年保山全市生產總值達到738.1億元,是1952年0.85億元的868倍;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8168元,是1952年78元的361倍。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新聞發布會實錄
    發布時間:2019年9月23日上午10:00  發布地點:徐州市新城區行政中心政府新聞發布廳  發布主題:「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新聞發布會  發布人員:錢  鋼 徐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王培河 徐州市交通局黨委委員、工會主席、新聞發言人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武警部隊駐守三峽大壩 守衛國之重器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武警部隊駐守三峽大壩 守衛國之重器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5月15日 09:38 A-A+ 今天的「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讓我們一起走近守衛在三峽工程核心區域的武警湖北總隊宜昌支隊執勤十一中隊。1994年12月,三峽建設徵程正式開啟,2003年,大壩蓄水至135米,船閘開始通航,首臺機組投產發電,三峽工程正式開始運行,這時,武警湖北總隊宜昌支隊執勤十一中隊入駐三峽壩區,擔負起守衛國之重器的責任。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綠色發展看普洱】漫崖咖啡莊園:從「小「到...
    經過多年的發展,漫崖咖啡莊園漸入佳境,是集吃、住、玩、樂為一體的休閒生態大花園,是傣、哈、彝等民族特色美食的集中營,是有機農業採摘的示範園,是生產加工與烘焙、品鑑咖啡的一站式莊園,更是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的溫馨家園。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彝良山益寶:以科技創新撬動傳統農業轉型...
    「一個農產品企業離不開創新團隊,科技引領才會產生更大的附加值,沒有了同質化的競爭,企業有了發展的本錢,才會更好的樹立品牌意識。」7月20日上午,在彝良山益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總經理錢武剛與「『壯麗七十年?奮鬥新時代』——雲南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尋走雲南之昭通篇」採訪組說起公司的「新科技、新模式、新經濟、新路子」如數家珍。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山西發展成就巡禮——文旅融合
    我省不斷推動優質景區爭創國家高等級景區,對「新創建的5A級景區、4A級景區分別獎勵500萬元、200萬元」,鼓勵景區探索提升市場化程度的資源開發模式,加快培育新業態、新產品、新景區。(謝昌民)  專注細節 遊客滿意度躍升  「太棒了,完全顛覆了我以前對山西的印象!」
  • 在廣闊天地中感知時代變遷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採訪體會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在河北西柏坡啟動之後,學習時報社作為中央新聞單位之一,由報社領導帶隊,組織記者深入基層、深入實際,認真記述所見所聞,反映時代變遷。在收穫一篇篇採訪報導的同時,記者思想感情的深處也深受觸動,本報特開設專版,刊登記者們的體會,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