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稱,APEC會議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系統闡述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規劃,並於近日召開最高級別經濟工作小組會議,確定讓中國過剩產能「走出去」的「中國版馬歇爾計劃」。
申銀萬國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提到,「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連雲港8.20+0.435.53% 興業證券6.81+0.121.79% 太平洋7.11+0.111.57% 海通證券10.72+0.080.75% 寧波港4.00-0.15-3.61%
一帶一路」隨著本屆APEC會議召開水到渠成,有望成為「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戰略載體。其投資重點區域集中在六省六港:新疆、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連雲港、寧波港、泉州、廈門、廣州、北部灣。交通運輸、建築建材、能源建設、商旅文化、比較優勢製造業等方面的五大行業將受益。
「馬歇爾計劃」有借鑑意義
「馬歇爾計劃」正式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它始於二戰後的1948年4月,旨在幫助歐洲國家戰後重建。在該計劃實施的四個財政年度,美國向西歐國家提供從食品、設備、原材料等各類實物到工程、技術、贈款、貸款等多種形式的援助,價值約合130億美元。
馬歇爾計劃對西歐幫助極大,到1952年該計劃資助結束以前,所有受助國的經濟水平都超過了二戰以前。該計劃同時增加了美國出口,幫助美國戰後消化過剩產能,為美國經濟開拓了新的巨大市場,還使美元成為西歐各國通用的結算貨幣,為美元成為全球性貨幣奠定了基礎。該計劃創造需求的模式啟動了全球黃金增長時代,美國股市迎來了近20年的大牛市。
申銀萬國證券(申萬)報告認為,借鑑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與西歐國家雙贏的先例,中國推行「一帶一路」將提升境外直接投資,開闢海外市場,擴大產品出口,消化過剩產能,破除貿易壁壘,最終確立符合中國長遠利益的全球貿易及貨幣體系。
「中國版馬歇爾計劃」有現實需求
目前中國內需不足、產能和外匯資產過剩,基礎設施及部分產業有優勢,而新興市場國家(EME)和欠發達國家(LDC)的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欠缺,發達國家由於自身陷入主權債務的泥潭無法拉動全球增長。興業證券(興業)報告認為,中國利用外匯儲備拉動全球增長,同時通過資本輸出帶動消化過剩產能,這是一石二鳥的戰略。
政策方面,「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將推動中國政府的「走出去」戰略。去年十八大指出「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走出去」已經升級為國家戰略。
十八大四中全會指出,未來要促進共同富裕。因而如果將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GNI(國民總收入)比GDP更重要,也更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發展和轉型。海通證券認為,在GNI作為核心目標的背景下,「中國版馬歇爾計劃」意味著未來大舉投資亞非拉等地的基礎設施,這將支持中國相對先進的過剩產能走出去,實際也是中國經濟轉型的最佳選擇之一。
「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初露端倪
興業報告認為,福塔萊薩金磚貨幣體系和金磚開發銀行標誌著「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啟動。今年10月24日,中國帶頭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該行成為中國向全亞洲進行資本輸出的戰略性平臺。建立該行便是中國效法美國馬歇爾計劃資本輸出的行動。人民幣國際化將釋放外匯儲備,成為中國實行資本輸出戰略的重要保障。「一帶一路」則是中國資本輸出計劃的戰略載體。
報告指出,「一帶一路」中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將打通從太平洋到波羅的海的運輸大通道,逐步形成連接東亞、西亞、南亞的交通運輸網絡,不但讓中國過剩的產能「走出去」,還將輸出裝備、技術、管理與標準,並通過與中亞在能源等領域的合作增強能源與地緣安全。
而「一帶一路」中的「海上絲綢之路」第一步面向東協,將中國和東南亞國家臨海港口城市串連起來,加強互聯互通,以亞歐非經濟貿易一體化為發展的長期目標。
以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人口、經濟規模等數據圖表來自中國經濟網。
「一帶一路」規劃箭在弦上
今年10月下旬召開的APEC財長會議上,APEC國家財長建議,應進一步通過PPP等融資方式吸引長期融資和撬動民間資本,解決目前亞太地區面臨的巨大的基礎設施融資缺口。
申萬報告注意到,本月5-8日的APEC會議基本覆蓋了「一帶一路」上的主要經濟體,除了俄羅斯、印尼、泰國等成員國之外,孟加拉國、寮國、蒙古國、緬甸、塔吉克斯坦、柬埔寨、巴基斯坦七國以及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上海合作組織都將應邀與會。
申萬認為,中國與中亞、西亞、西歐的互通互聯即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與東協等地區的互通互聯即是「海上絲綢之路」。預計本月APEC會議將使「一帶一路」水到渠成,詳細規劃即將出臺。
六省六港成為「一帶一路」突破口 五大行業受益
去年12月,中國發改委和外交部聯合召開「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初步確定了「一帶一路」的參與主體和區域範圍。「絲綢之路經濟帶」,在古絲綢之路的基礎上橫貫東亞,包括西北五省(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與西南四省(重慶、四川、雲南、廣西);「海上絲綢之路」將對接東南亞臨海港口,可能涵蓋的範圍有三個主港(泉州、廣州、寧波)和其他支線港餵給港,及東部六省(廣東、福建、浙江、雲南、廣西、海南)。
申萬認為,「一帶一路」的投資重點區域集中在六省六港:新疆、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連雲港、寧波港、泉州、廈門、廣州、北部灣。其中:
· 新疆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渝新歐鐵路線」的重疊省份,即將召開的中央新疆工作會議以及絲綢之路經濟帶相關規劃出臺賦予新疆直接的政策紅利;新疆也是興業首推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受益省份之一,興業認為該經濟帶地域另一最大受益省份是作為絲綢之路起點的陝西;
· 江蘇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的重疊省份,今年9月的上合組織會議籤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間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將為開闢從連雲港到俄羅斯聖彼得堡的亞歐交通運輸大通道創造條件;
· 福建是「海上絲綢之路」與「平潭自貿區」的重疊省份,將打造海上西線、海上南線、海上北線、陸上四條合作走廊,是海上絲綢之路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福建也是興業首推的海上絲綢之路受益省份之一;
· 廣西是「一帶一路」的重疊省份,港口是重要機會,北部灣是西南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之一;公路橋梁是發展重點,3大鐵路項目被列入《中越經貿合作五年規劃》;廣西也是興業首推的海上絲綢之路受益省份之一。
根據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五通」,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申萬預計,受益產業將集中在:
交通運輸(港口機場、貿易物流)、建築建材(鐵路、公路、基建)、能源建設、商旅文化、比較優勢製造業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