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 | 西方為何用「馬歇爾計劃」來形容「一帶一路」?

2020-12-13 鳳凰衛視

過去西方媒體是怎麼形容中國的?

在清朝後期,西方媒體用『滿大人』來形容中國。從西方的漫畫也可以看出來,『滿大人』是一個相當愚蠢、相當可笑的形象。

Marvel 漫畫裡的滿大人

滿大人的細眼睛、長指甲、師爺鬍鬚等『中國形象』被美國漫畫一再地繼承與再創造。

1949年以後,西方媒體往往用『紅色龍』或用『紅色中國』、『共產黨中國』這些詞彙來形容中國。

西方媒體眼中的中國

西方媒體眼中的中國

西方所用的詞彙都帶有負面的意思。但是,這一次,西方卻用『馬歇爾計劃』來形容的『一帶一路』,這本身就是一個有趣的轉變。

彭博評論『一帶一路』是中國的『馬歇爾計劃』

西方用「馬歇爾計劃」形容「一帶一路」

意味著什麼?

『馬歇爾計劃』在西方媒體中是一個正面詞彙,在西方人眼中幾乎就是『救世主』的代名詞。

『馬歇爾計劃』宣傳海報

二次大戰結束之後,西歐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提出『馬歇爾計劃』,拿出資金、技術以及過剩的產能,去幫西歐國家復興。這個計劃用時4年、耗資150億美元,讓包括德國、法國在內的西歐國家迅速恢復了經濟增長能力。所以,『馬歇爾計劃』被西方國家當作是一個『救世主』的概念,也是一個正能量詞彙。

但當西方媒體把『一帶一路』比作『馬歇爾計劃』時,中國的學者和媒體並不贊同這個說法。因為『救世主』這個概念並不是中國所希望的,更不是中國所追求的。

但我覺得,西方人用西方人的視角來理解『一帶一路』,這無可厚非。而且,中國在向國際社會宣傳『一帶一路』時,也不妨利用西方人比較熟悉和了解的典故來解說,也許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一帶一路"是沿線各國的事業

自從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以來,中國已經主辦了三屆相關的國際研討會,而且規模一屆比一屆大,參加的人數也一屆比一屆多。幾乎與『一帶一路』有關的所有國家的政商代表和媒體高層都參與到會議中。

會議

地點

20146

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研討會

新疆(古代的西域)

20152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研討會

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20169

『一帶一路』國際研討會

西安(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哈薩克斯坦、土耳其、伊朗、埃及等,都有一個普遍的特點:她們都曾擁有輝煌的歷史,但近代以來都在不同程度上落後,如今也都處在一個奮起直追的階段。

以土耳其為例。她曾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奧斯曼帝國,她在民族政策、行政管理、宗教寬容等方面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而20世紀初,帝國不斷遭到列強宰割,於1922年被推翻。現如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粉碎軍事政變,肅清軍隊中的不合作力量,強化土耳其國內團結,同時也在對土耳其作出一個新的國際定位。而『一帶一路』就成了土耳其在尋求自身發展中一個很重要的機遇。

沿線國家到底怎麼看"一帶一路"?

節目獨家採訪了土耳其伊斯蘭歷史與藝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哈利特·艾倫。

可見,中國實施『一帶一路』不僅有自身的需要,更有沿線國家的需要。事實上,整個『一帶一路』所涉及的60多個國家都希望在推動『一帶一路』的實現,這就是它與『馬歇爾計劃』的不同之處,而且可以說,『一帶一路』遠遠勝於『馬歇爾計劃』。

更多精彩內容

請移步鳳凰深耕帳號

「晤同」

閱讀改變生活

文:何亮亮 編輯:王晨一 劉曉慧

鳳凰相關閱讀

· 最後的軍統特務:我依然混跡於人民群眾之中

· 年度最佳美劇決戰第二場:來啊~互相傷害啊!

· 三北防護林楊樹大面積死亡 國家林業局局長這麼說

· 當你老了:兩岸三地老齡社會紀實

· 晨間三小時,決定一天成敗!

相關焦點

  • 馬歇爾計劃是什麼?中國版馬歇爾計劃比喻什麼?
    業內人士稱,APEC會議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系統闡述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規劃,並於近日召開最高級別經濟工作小組會議,確定讓中國過剩產能「走出去」的「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申銀萬國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提到,「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 劉虹飛:淺論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近6年來,越來越多國家積極參與,共同謀劃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一帶一路」建設從橫向拓展走向縱向深挖,以優勢技術和產業、優勢制度和理念,已經在世界各地展現了均衡性與包容性,並進一步提升了人類發展的世界觀,助力於最終實現造福人類的目標和創建命運共同體的世界願景。
  • 大國腳印|一帶一路:惠及世界的經濟大走廊
    因此,「一帶一路」建設在鼓勵資本「走出去」的同時,也要高度重視資本「引進來」。二戰以後的歐洲千瘡百孔。由於大量勞動力在戰爭期間死傷,歐洲的生產能力和經濟基礎遭到極大破壞。與此同時,美國本土因較少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重創,生產能力得以保持並且擴大。這種惡性循環格局,給了美國騰出手解決歐洲問題並且成為西方領袖的機遇。
  • 「一帶一路」與古絲綢之路有何不同
    今天我們要建設「一帶一路」,肯定不是歷史上的絲綢之路了,要堅持互通互補互利、實現共贏。「一帶一路」能不能建成,關鍵是能不能形成利益共同體。如果最終能形成命運共同體,那麼它才是真正鞏固的。 用現代說法來說,古代中國人缺乏開拓精神和冒險精神,甚至統治者還限制臣民到外面去。所以,沒有「外貿」的概念,只接受別國的朝貢,並且薄來厚往,重加賞賜,以顯示天朝的氣派。現在挖出來的那些沉船,裡面那麼多貨物是中國運出去的,但船主都為外國人。此外,中國歷來對邊疆地區控制嚴密,不許老百姓出去,唐朝的玄奘取經就是偷偷出去的。
  • 新加坡學者:一帶一路是中國對外政策的創新之舉
    (人民網 杜明明 攝)人民網北京5月16日電 (杜明明)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亞洲與全球化研究所所長黃靖教授15日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習近平主席在論壇開幕式發表的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旨演講,「以和平為導向,是中國對外政策的創新之舉」。
  • 義大利媒體:「一帶一路」體現了更具中國特色的對外交往模式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宋承傑):「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正在北京舉行,義大利總理真蒂洛尼參加了此次高峰論壇,義大利當地媒體對峰會給予了高度關注。義大利第一大財經類報紙《24小時太陽報》對「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進行了詳細報導,強調了中國對重建「絲綢之路」的超級計劃將投入數千億元資金支持,並援引參會義大利總理真蒂洛尼的講話表示,義大利應抓住機遇,在其中扮演重要作用。
  • 美國為什麼喜歡霸權別國: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
    沒有一個天生霸權的國家,霸權也不是一天養成的,英法等國為何又願意跟在美國屁股後面?溫故而知新,溫習歷史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如何更好地解讀現實。一起來溫習一下「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吧。首先何為「杜魯門主義」?
  • 就西方媒體對一帶一路的報導談談自己的認識19北大傳播學碩
    2019北大傳播學碩862論述1:就西方媒體對一帶一路的報導談談自己的認識 答題思路 首先,對西方媒體一帶一路的報導進行總述,並對西方媒體進行力所能及的界定;其次要回答題目的問題,對西方媒體一帶一路報導進行分析;再次
  • 東協十國領導人都來!他們為何這樣重視「一帶一路」?
    攝影:蔡靖驫(圖源:國際在線)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辦,這是今年中國最重要的主場外交,也將是又一次全球矚目的國際盛會。在4月19日上午外交部舉行的中外媒體吹風會上,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宣布,目前,37個外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等國家領導人將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領導人圓桌峰會。
  • 《「一帶一路」手冊》英文版新書發布會暨「一帶一路」倡議研討會...
    而「一帶一路」倡議的研究不僅意義重大,並將持續激發西方學界針對「如何以多種形式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將對中西方的政策產生何種影響」等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這部手冊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現場展示中獲得熱烈反響。內容涉及「一帶一路」倡議的歷史傳承、產生與框架、「五路」、「五通」、六大經濟走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國際上相關行動計劃等11個主要部分,涵蓋近年來與「一帶一路」有關的117個詞條。這部手冊全面、完整、系統地展現「一帶一路」倡議本身及與之有關的概念和領域,是迄今為止一帶一路理論和實踐初步成果的階段性匯總。
  • 《「一帶一路」手冊》在英國發布
    而「一帶一路」倡議的研究不僅意義重大,並將持續激發西方學界針對「如何以多種形式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將對中西方的政策產生何種影響」等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長趙劍英介紹,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和英國羅得裡奇出版社共同策劃的《「一帶一路」手冊》是全球首部以「一帶一路」倡議為主要內容的百科讀本。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戰略?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中國必須要搞「一帶一路「的原因、戰略規劃及時代背景解讀。  「一帶一路」含義解讀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 西方質疑「一帶一路」,看英國人怎麼幫我們「懟」回去!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國際影響力與日劇增,不但促進了沿線國家的工業化,還幫助這些國家通過中國融入全球化的版圖。但談起「一帶一路」的經濟背景時,總一些西方人士質疑,認為是中國在輸出過剩的工業產能,鋼鐵、基建能力……然而,這些話,連歪果仁都聽不下去了。
  • 闡述中國方案 加強「一帶一路」話語體系建設
    亞瑋 鄒磊  作為新時期中國對外開放的總綱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成為促進全球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中國方案。近四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期,作為「一帶一路」建設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帶一路」話語體系的同步建設愈發緊迫和重要。
  • 趙惠冉 楊守明:中法學術界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差異及原因探析
    具體而言,中法學術界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差異集中在「一帶一路」是地緣政治戰略還是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是寬泛模糊的計劃還是面向世界的合作框架,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是為了國內利益國際化還是打造命運共同體、是為了成為全球發展治理的楷模還是實現民族復興,「一帶一路」將加劇中歐競爭還是促進中歐合作、「一帶一路」發展過程中設立的制度規範是替代性的還是補充性的六個問題上。
  • 打壓中國無所不用,西方政客抹黑「一帶一路」,耿爽甩出諺語回懟
    近幾年,中非關係發展迅速,雙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日漸加深。2020年初,中國外長兼國務委員王毅對埃及、吉布地、厄利垂亞、蒲隆地和辛巴威進行訪問,就深入發展中非關係,加強「一帶一路」合作深入與非方交換了意見。
  • 【一帶一路】李向陽:「一帶一路」:區域主義還是多邊主義?
    「一帶一路」的戰略定位是多方合力、多方詮釋的結果。對內它更側重於西部邊境省份的發展而非外交戰略的需要,對外它是中國周邊戰略的延伸。雖然「一帶一路」在西方地理學意義上是跨區域的,並且具有全球戰略特徵,但它本質上仍然是區域戰略。這種區域概念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對周邊的理解上。④第二,新時期中國周邊戰略依託說。
  • 【常讀書】「一帶一路」需要孔子食堂
    盛情難卻,筆者只好到唐人街買了食材,在外國友人的開放式廚房裡用平底鍋煮了西紅柿炒蛋、蔥爆羊肉、辣椒炒牛肉和蒜茸炒菜心幾樣家常菜。在餐桌上,盤上的食物很快就被一掃而空,我和友人推杯換盞之餘,更藉對於飲食的言語分享來交換兩國文化的見解,雙方除了增進了解之外,感情也近了不少。
  • 「一帶一路」英文名該怎麼取?
    但由於漢語的博大精深,想要精準的翻譯出「一帶一路」這四個字所負載的概念之精髓並非易事。甚至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也表示,在向世界介紹「一帶一路」這一戰略性構想問題上,中國面臨的更多是溝通理解上的挑戰。不過陸克文認為「一帶一路」所倡導的想法很明確,就是要擴大中國與世界的聯通性,也是對之前東協理念的延伸。
  • 王義桅:「一帶一路」怎麼翻譯?這可不是小問題
    中國的象徵——「龍」,翻譯為西方語境中會噴火的邪惡「dragon」,容易被西方理解但也容易遭異化。這背後是文明的道統與通約性問題:外界能否放棄先入為主、自我為中心的認識習慣,以中國語境理解中國。如果中國政府用通用的國際語言來表述自己,將會失去中國特色,也會因為太西方化而受到國人的批評;但完全用中國特色的語言表達,國際社會往往不容易準確、全面理解中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