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需要一個「新馬歇爾計劃」?那主導者是美國、歐盟還是誰呢?

2020-12-13 南生今世說

雖然疫情仍在歐洲肆虐,但主要大國的新增病例已經趨緩了很多,這意味著「疫情在歐洲的傳播速度逐步放緩,疫情有被逐步遏制的趨勢」。形勢稍微緩和,歐洲各大國又在如果刺激經濟復甦,以及批評歐盟在應對疫情上面的不足等都逐步「躍出水面」。

歐洲需要一個「新馬歇爾計劃」?

義大利總理孔特批評了歐盟在應對疫情方面「犯下了悲劇性的錯誤」,雖然在德國、法國等國的積極推動下,歐盟達成了一個高達5400億歐元的抗疫救助計劃——歐洲穩定機制(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

但義大利擔心要從中獲取貸款會附帶苛刻的財政緊縮條件。後續的成本與後果恐怕是義大利負擔不起的——義大利不僅深受疫情的影響,而且之外還飽受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需要加大財政開支用於維持金融穩定,在這點上一直和歐盟發生分歧,擔心歐盟的貸款會附加相關方面的限制條件。

此外,義大利、西班牙也對5400億歐元的救助計劃的分配有自己的想法,擔心被「窮國揩油」,自己得不到太多。因此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建議發行「抗疫債券」,此舉遭到了德國、法國、荷蘭等國的反對。

可以說,歐洲各大國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之後的經濟救助、復甦計劃上仍存在著不小的分歧,且僅憑他們自身或許並不能達成令人滿意的效果。因此,歐盟委員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公開表示,「我們需要一個針對歐洲的新馬歇爾計劃」。

什麼是馬歇爾計劃呢?

馬歇爾計劃,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大陸上的許多著名城市都成為一片廢墟,大量建築物多化為一片瓦礫,數千萬人無家可歸,經濟遭受巨大損失。為了加快經濟復甦,美國對西歐國家實施了規模巨大的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救助計劃,大大促進了歐洲經濟的恢復,並對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現在歐洲各大國也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經濟發生較大的衰退。因此也需要規模龐大的救助基金幫助歐洲各大國快速的復甦,並希望推動數字基礎設施,清潔能源,智能循環經濟和面向未來的運輸系統等方面的發展。

新馬歇爾計劃,誰來主導呢?

與「馬歇爾計劃」實施的背景不同,本次疫情雖然對歐洲各國的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但遠低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的損失。因此,新的馬歇爾計劃的主導者或將由歐盟來擔當,即便當前義大利和德國、法國略有分歧,但面對大局估計各國會妥協。

除了歐盟自己,美國或者其他國家有希望「一起主導」嗎?從當前美國的情況來看,川普或許會提出過高、過多的要求,而且美國經濟本身也需要龐大的資金。這些或許意味著,新馬歇爾計劃中,美國將不再是主導者。

日本、中國或其他大國呢?南生認為當前形勢並不明朗——歐洲各大國雖然一致認為,歐洲需要更多資金來復甦,但對於需要多少資金以及如何籌集資金,其他地區的國家如何參與進來,他們有不同的看法。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救救美國?德國準備推出新馬歇爾計劃,難道不知道自己的困難嗎?
    二戰結束後,為了主導世界,美國專門制定了"援歐抗蘇"的"馬歇爾計劃"。當時杜魯門政府向歐洲提供了大約135億美元,幫助歐洲降低了失業率,緩和了社會矛盾,進一步拉近了雙方關係。儘管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控制了歐洲的經濟和軍事,但作為昔日最發達地區,歐洲註定不會淪為美國任意擺放的棋子。
  • 淺析馬歇爾計劃對美國經濟的影響
    以馬歇爾等人為代表的美國政治家認為,要想實現歐洲復興,必須建立一個歐洲各國能夠負起責任的多邊框架以推動歐洲自助復興計劃的實施,框架內各國需要制定明確的經濟恢復目標並接受美國的援助和監督,最終實現歐洲的整體復興並不再依賴美國援助。
  • 美國為什麼喜歡霸權別國: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
    美國為什麼在自己國內民主,卻屢屢喜歡霸權別國?沒有一個天生霸權的國家,霸權也不是一天養成的,英法等國為何又願意跟在美國屁股後面?溫故而知新,溫習歷史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如何更好地解讀現實。一起來溫習一下「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吧。
  • 馬歇爾計劃是什麼?中國版馬歇爾計劃比喻什麼?
    「馬歇爾計劃」有借鑑意義「馬歇爾計劃」正式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它始於二戰後的1948年4月,旨在幫助歐洲國家戰後重建。在該計劃實施的四個財政年度,美國向西歐國家提供從食品、設備、原材料等各類實物到工程、技術、贈款、貸款等多種形式的援助,價值約合130億美元。馬歇爾計劃對西歐幫助極大,到1952年該計劃資助結束以前,所有受助國的經濟水平都超過了二戰以前。
  • 積聚與消耗:蘇聯的工業化與美國的馬歇爾計劃
    同時,作為一種對比,他又依據自己的普遍經濟學理論,從消耗(consumption)的角度探討了二戰後由美國在歐洲實施的馬歇爾計劃及其意義。表面上看,巴塔耶對這蘇聯的工業化和美國的馬歇爾計劃的分析都只觸及了他的普遍經濟學理論的一個方面,但它們卻共同構成了他的普遍經濟學的兩極,也更能體現他的普遍經濟學的理論架構的特點,所以,從他對蘇聯和美國的分析中進行分析,可以更好的把握他的這一重要的思想。
  • 美國進步中心丨歐洲的失落十年需要進步主義的解答
    一種極度意識形態的、天真幼稚的態度主導了包括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在內的歐洲各地保守黨派的經濟主張,這種態度以簡單化的視角評價經濟,就好像那是一個家庭,並從道德角度審視債務。作為歐洲最強大的經濟體,德國在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被推上了駕駛座。它們要求整個歐洲大陸實行重點是削減債務的緊縮政策。
  • 德國外交部宣布:希望推動「馬歇爾計劃」!
    外媒10日消息,德國外交部宣布:希望推動「馬歇爾計劃」!據悉,德國外交部長馬斯在接受德新社(DPA)採訪時說,德國願意與美國就支持民主的共同的「馬歇爾計劃」進行合作。他說:「我們願意與美國合作制定支持民主的共同的馬歇爾計劃。」
  • 從未上過戰場的馬歇爾,為何被評為五星上將?看看他的部下是誰
    看看他的部下是誰文/無計讀史可能今天的人們提起馬歇爾的名字,在腦海中第一想到的是馬歇爾計劃,這也就讓人不免的懷疑這位大名鼎鼎的馬歇爾,到底是一位政治家還是軍事家呢?因為要知道馬歇爾,他的軍銜是美國的五星上將。
  • 馬克龍:應同中國那樣加強自主權,歐盟國家才能得到美國的尊重
    據路透社11月16日消息,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接受採訪時突然一反常態,表示如今的歐盟國家「應如同中國一樣」,在國防事務上維持更高的自主權,只有「嚴肅考慮自身立場」,歐盟國家才能被美國「像盟友一樣地尊重」。顯然,在馬克龍看來,此前的歐盟從來沒有得到過美國的尊重。
  • 美國為何要搞垮「北溪-2號」,阻止歐俄聯合?是害怕失去歐洲霸權
    歐洲對天然氣的年需求量達到5500億立方,需要進口70%,俄羅斯是歐洲天然氣主要供應國,歐洲天然氣的40%來源俄羅斯。如果「北溪-2」建成,那麼俄羅斯對歐洲的輸氣量會大幅度增加,誰還花高價買美國的頁巖氣?所以北溪-2號項目,歐盟的意見一致,非常團結和堅決。因為這是關係到歐盟經濟民生安全發展的大問題,德國更是毫不退讓,不惜與美國公開翻臉。
  • 為何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堅持對華友好呢?原因只有四個字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近代開始,以歐洲和美國為核心的西方,成為世界的主宰,成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群體。它們聯合在一起,形成最龐大的力量,而且為了維護自身的地位,那是不斷聯合打壓新興的國家,新崛起的國家,連對外政策都基本保持一致。
  • 2019年,歐盟27國GDP已比美國少5.85萬億美元,那與中國差距呢?
    對英國脫歐的評價褒貶不一,其中一個觀點認為:由於歐盟經濟增速不斷放緩,而美國卻相對突出。英國脫歐,加劇了美歐之間的經濟差距,並進一步確立了美國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領導權。之後就是義大利,在2019年經濟增速下滑至0.3%,完成的GDP折合約2萬億美元,將頂替英國,成為歐盟內部新的「三駕馬車之一」。這意味著,如果不算英國(2020年正式脫歐),那新歐盟(即歐盟27國)在2019年完成的名義GDP下滑至15.58萬億美元,與美國的差距擴大到5.85萬億美元。
  • |美國|歐盟|拜登|英國|歐洲_網易...
    近日,法國宣布從12月開始重啟數字服務稅徵收計劃,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僅是美國科技巨頭,美國的經貿部門,也都坐不住了。「這是針對美國公司的歧視性稅目。」「如果我們不能達成協議,情況就會失控,我們就將面臨更多的貿易戰。」
  • 歐盟對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感到「震驚」和「憂慮」
    歐盟領袖:期待儘快舉行歐美峰會    美國大選結果揭曉不久,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聯名就唐納·川普當選美國第45任總統發表賀信。兩位歐盟領導人在賀信中表示,歐美戰略夥伴關係植根於雙方共同的價值觀。
  • 「《歐盟憲法》之父」德斯坦:歐洲的未來是建立一個民族國家聯邦
    在牛津大學歷史學者胡裡奧·克雷斯波·麥克倫南(Julio Crespo MacLennan)看來,歐洲睦鄰政策以及各項援助計劃大大提升了歐洲經濟圈的影響,這一經濟圈輻射了全球100多個國家。更重要的是,歐盟啟發了全球各地的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從1990年代開始,全球經濟合作協議猛增。
  • 歐排聯發布馬歇爾計劃
    美國女排主帥基拉裡日前接受波蘭媒體採訪,指出當今男排各隊風格大同小異,比賽令人乏味需要改變;相比之下女排球隊更多樣化,日本、中國、泰國、俄羅斯和塞爾維亞等各有特點;執教已獲奧運1銀1銅只差金牌,希望奧運奪金實現夢想;波蘭女排沃洛什是當今最優秀的二傳之一,波蘭女排未來有望躋身世界前列。
  • 馬歇爾將軍的生平簡介 喬治馬歇爾怎麼用人的
    在馬歇爾將軍生平中曾經擔任過許多重要職位,那麼馬歇爾將軍生平是怎樣的呢?馬歇爾將軍生平還要從1897年開始說起,那時的他年僅十六歲,剛剛跨進軍校的的大門,因為身體的原因剛進入學校就受到了其他老學生的考驗。
  • 誰才是歐盟的"領導者"?
    說到當今經濟實力最強的區域組織——歐盟,我們不得不體其中的「三駕馬車」(英國、法國和德國)。無論是從國際政治影響力還是從國際經濟實力來看,歐盟「三足鼎立」的形式是支撐歐州各國走向繁榮的保障。但如今,英國跑了!剩下的法國和德國,誰才是歐盟真正上的「領導者」呢?
  • 英國「走」了,給歐盟留下了英語
    當時,法語在歐洲,乃至世界政治和外交舞臺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在共同體內除法國外,半數的比利時人和絕大多數盧森堡人講法語,加之當時德、意兩個戰敗國「人微言輕」,法語自然在共同體中佔據霸主地位。然而二戰後,隨著美國的崛起和美國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劃」在歐洲的實施,英語在歐陸的影響日益擴大,開始與法語分庭抗禮。
  • 美國要對歐盟徵鋼鋁關稅,歐洲突然使出石油王牌,給美元上了一課
    據《華盛頓郵報》31日消息,美國宣布要對加拿大、墨西哥和歐盟加徵全面的鋼鐵和鋁關稅,最早可能在本周五(6月1日)生效。該外媒稱,由於這些歐洲的美國貿易夥伴未能達成一系列的要求,讓美方感到非常失望。近日,歐盟委員會更是提議歐盟各國直接向伊朗央行轉帳以避免美國的對伊朗的經濟封鎖,直接使出石油王牌,據俄媒分析,歐盟很有可能計劃在伊朗購買石油時棄用美元結算,轉而使用歐元作為結算貨幣,繞開石油美元來進行交易。事實上,伊朗和歐盟似乎早就預料到了,據路透社上個月援引伊朗國營媒體的報導稱,伊朗的官方外匯報價已由美元改為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