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餐桌上除了啤酒和燒烤,最不能少的就是各種海鮮。俗話說:「大海鮮飽眼福,多吃口膩,小海鮮飽口福,久食不厭倦」。那什麼樣的小海鮮才可以稱的上是夏季餐桌的佳品呢?如果讓我來說的話,我一定會選擇「花蛤」。
花蛤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花甲,只因廣東話花蛤與花甲的發音相同,所以花蛤常被人寫作花甲。花蛤又名菲律賓簾蛤,在我國南方被稱為花蛤,北方則叫蜆子或者蛤蜊,它屬於簾蛤的一種。其主要分布在中國、韓國和日本沿海一帶。由於生長速度快,養殖周期短,而且環境適應能力很強,離水後可長時間存活。所以花蛤是一種非常適合人工養殖的優良貝類,同時它也是中國四大養殖貝類之一。
關於蛤的記載在我國古代就有,當時泛稱有兩片相等殼的軟體動物。而在臺灣省,人們把可食用的貝類都稱為蛤蜊,其中就包括文蛤、花蛤、粉蛤等等。花蛤完全可以稱得上是貝類中的珍品,其因表面光滑且有美麗的紅、褐、黑等顏色的花紋而得名。花蛤不但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其蛋白質含量也很高,而且還有鈣、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被譽為「 天下第一鮮」、「百味之冠」。
花蛤在南方最常見的吃法就是白灼,這種吃法可以更好的保留花蛤的鮮味及口感。因為北方人的口味大多重油重辣,所以花蛤大多都是香辣爆炒居多。由於花蛤等貝類本身就極富鮮味,所以烹製時建議不要加味精,而且也不宜放太多鹽,以免鮮味反失。所以大家做海鮮的時候記著一點,無論什麼樣的海鮮都不宜大燜大燉,過多的調味料,只會畫蛇添足。但我作為一個地道的北方人,肯定是把辣放在第一位,所以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香辣花蛤」的做法。
【香辣花蛤】
主料:花蛤2斤
配料:幹紅辣椒、花椒粒、大蒜、姜、小蔥
調料:蠔油、料酒、生抽、胡椒粉、白糖、鹽、香油
具體做法
1、花蛤用開水浸泡10分鐘,目的是讓花蛤開殼。
tips:很多人在處理花蛤的時候,會選擇焯水,要知道隨著溫度的升高,花蛤的殼確實會打開,但是它裡面的肉估計也就燙熟了,裡面的沙子自然也就吐不出來。所以焯水是沒用的。另外,焯過水之後再烹飪,肉質也會變老。所以這裡建議用開水浸泡比較好,既可以保證花蛤的鮮嫩度,又能清洗乾淨泥沙。
2、當花蛤略微開口之後,即可撈出放在涼水中清洗乾淨。
tips:如果泥沙比較多,要多清洗幾遍,我一般處理的方法是直接把殼掰開,再清洗的話就很乾淨了。掰開的就是可以把沒有肉的空殼扔掉,剩下的就全部有肉吃了。
3、清洗乾淨的花蛤控幹水分備用。接下來準備鋪料,幹紅辣椒切成小段備用,再準備幾粒花椒。
4、大蒜可以多一點,切成末,姜切碎,小蔥切成段待用。
5、接下來開始炒花蛤。鍋燒熱加入適量油,油溫六成熱的時候改成中火,將準備好的幹辣椒段和花椒粒倒入鍋中爆香。
tips:這裡一定要記得把火調小,否則幹辣椒和花椒粒就會炒糊了,影響口感。
6、幹辣椒和花椒爆香之後,再加入蒜末和薑末,繼續用中火把料頭爆香。
7、之後加入適量蠔油炒勻,再將處理好的花蛤下鍋,開小火將花蛤翻炒均勻。
tips:這一步的目的是讓花蛤吸收料頭的香味。加入蠔油之後記得把火調小,否則蠔油就起不到提鮮的效果了。
8、然後淋入料酒翻炒幾下,再加入生抽、胡椒粉、白糖炒勻。
9、出鍋前撒上蔥段和少許香油,翻炒均勻即可出鍋裝盤。一道香辣可口的「炒花蛤」就製作完成了。
花蛤的正確處理方法
大多數人都是把花蛤放在清水裡,然後加上一點鹽或者油,認為這樣可以讓花蛤更快的吐出泥沙。方法沒毛病,但是效果確實不怎麼樣。如果用這種方法讓花蛤吐完泥沙的話,那麼至少需要一天時間不止。那到底怎樣才能讓花蛤又快、又乾淨的吐滿泥沙呢?方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把水換成燒開的沸水。
花蛤應該如何挑選
有人在買花蛤的時候覺得只要是開口的,就一定是活的、新鮮的。其實悄悄相反,在水裡越是口開的大的,越是已經死了很久的。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如果是開口的,用手碰一下伸出來的舌頭,能縮回去的才是活得,新鮮的。
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而我們中國人則把燒烤、啤酒、小海鮮變成了夏天的一種生活方式,特別是現在年輕人,如果夏天不來上幾頓海鮮燒烤的話,那麼可以說這是一個「不完整」的夏天。
本文由約翰飯特稀編輯/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如果您有不懂得地方,期待您在下方留言區提出。如果您也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讚」+「關注」+「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