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東北大米這麼好吃?

2020-12-22 騰訊網

本文轉自公眾號「地道風物」。

值班大話君:秋深月影

▲溫潤如玉的東北大米,可以幹吃三大碗。 攝影/吳學文

-風物君語-

黑土地上有「黃金」

「稻花香」裡說豐年

生長在肥沃黑土地上的東北大米,藏著東北人對於故鄉的悠悠深情。

和小姑娘小夥子大爺大媽都能嘮上兩句話的東北人,有著天生「自來熟」的性格和闖蕩精神,活躍在中華大地上的各個角落,並能相當愜意地融入其中。但唯獨,在吃大米這件事情上,總是會「水土不服」。

▲讓東北人心心念念的家鄉飯,是又香又糯的東北米,吃起來是甜的。 圖/網絡

「這水了八叉的米飯咋吃啊!」

於是乎,異鄉求學的東北學子,不惜在行李中裝上沉甸甸的大米;身在海南的東北人把正宗的東北大米運到了小區裡才能安心度假;小瀋陽曾經拿東北大米當成厚禮送給謝娜;甚至在哈爾濱至長春區間的列車上,兩位老鐵因為爭論「誰更懂東北大米」而大打出手。

東北大米真的這麼好吃嗎?東北大米為啥這麼好吃?你要是問這,東北小兄弟可都不困了,能不重樣地給你嘮上一天。

一餐東北米,渾忘酒肉香

「飯之甘,在百味之上,知味者,遇好飯不必用菜。」清朝的網紅吃貨袁枚這樣描述一碗米飯的驚豔味道,這句話用東北話來說,大概就是「不用菜就能幹兩大碗米飯」,這是東北人對大米的最高評價。

▲鍋巴是風物君的最愛,就是捨不得用東北大米做(上)圖/網絡;即便是珍貴如禿黃油,還不是得靠米飯來拌(下) 圖/《風味人間》

這並不誇張,東北粳米的特點在於米香和粘性,好的東北大米,開袋就能嗅到沁人的米香,在上鍋蒸熟之後,晶瑩的米粒纏綿在一起,油光鋥亮。熱騰騰的白氣中洋溢著米香之芬芳,吃在嘴裡,自帶回甘。我姥八十多歲,如今看到米袋上帶著「東北」倆字,依然會點點頭說「東北大米好,又香又黏」

總之,在東北人的餐桌上,菜可以簡單,但米飯,絕不能湊合。什麼紅燒肉啊,鍋包肉啊,小炒肉啊,沒有米飯,通通都是擺設。

▲沒了米飯,紅燒肉也不好使。 圖/網絡

東北傳統小吃中有一種飯包,是將蒸熟的米飯和大醬、碎花生、土豆等拌在一起,然後包在生菜中食用。飯包中有兩個關鍵性因素,一個是大醬,用雞蛋做成的東北大醬是飯包的靈魂;第二個就是大米,東北大米是飯包的血肉,完整的米粒、軟糯的口感、香甜的氣息,才配得上包飯的溫柔氣質。

▲飯包,看著不知不覺就餓了。 圖/VCG

飯包的神聖感似乎和日本壽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靠著大米的粘度,即使溫度消失,在常溫下依然能保持大米的軟糯感。因此對於吃米十分挑剔的日本人,對東北大米也十分認可。東北大米在日本市場上約佔18%的市場份額,日本是東北大米的第三大出口國,以至於很多遊客在日本千裡迢迢「人肉」背回國的大米,原產地卻是中國東北。

不同於地域性的口味和自豪感所帶來的味道偏見,東北大米的好吃是可以用數據來量化考核的。有一種神奇的「黑科技」叫做「大米食味儀」,它可以測試大米的水分、蛋白質、直鏈澱粉、食味值、等級。

▲用直鏈澱粉低的大米做出的壽司,口感會更好。 圖/VCG

在這一系列的考核標準中,直鏈澱粉的含量高低直接決定了大米的口感。直鏈澱粉含量低的大米,在高溫蒸煮下,會產生黏糯的口感,並且形象氣質佳,顆粒分明有光澤;直鏈澱粉含量高的大米,在樣貌上就要略遜一籌,色澤發暗,口感上也比較幹硬,尤其在冷卻之後,更為嚴重。

按照國家標準規定,優質粳稻的直鏈澱粉含量在14%到20%之間,著名的五常大米品種稻花香2號的直鏈澱粉含量約在16.6%。如此「優秀」的東北大米,自然離不開黑土地的孕育,但除此之外,東北大米的「出圈」,還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一切「並不簡單」。

東北大米為啥這麼好吃?

中國人對東北大米的青睞,並不是從今天才開始的。很久之前,人們就發現了埋藏在這片黑土地下的「金子」。《新唐書·渤海傳》記有「盧城之稻」:其米重如沙、亮如玉、湯如乳、溢濃香,粒長色白,俗名「本地鮮」。盧城所在的伊通河,就是今天吉林省安圖縣石門鎮一帶,這裡至今仍是吉林重要的水稻產地。

▲從北大荒到「北大倉」,幾代人的努力建設成就了東北糧倉。 圖/VCG

到了清朝,喜歡微服私訪的康熙帝在松花江邊吃到了一口晶瑩軟糯的吉林大米,他那被御膳房培育出來的挑剔口感也瞬間折服,忍不住連連讚嘆:山連江城清水停,稻花香遍百裡營。粗碗白飯仙家味,在禾之中享安寧。

當年的東北,在交通信息都並不發達的情況下,依然獲得了行家的認可,也是名副其實的「帶貨王」。但是,這些和我們今天所吃的東北大米,都沒什麼關係。

▲別看這一粒米其貌不揚,背後是多少技術人員經年累月的付出。 圖/VCG

東北真正開始種植水稻的歷史,要追溯到民國時期,朝鮮移民帶來了用日本育種技術培育出的稻種,在東北「落地生根」,種植了許多年。但因為東北的冬季漫長又寒冷,引進的稻種總有些「水土不服」,於是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東北本土的農業技術人員開始進行育種,在一次次的「優中選優」中,才有了如今的東北大米。

▲五常大米,顆粒晶瑩俏皮。 圖/《舌尖上的中國》

以被《舌尖上的中國》譽為「中國最好稻米」的五常大米為例,它的誕生經歷了近30年的曲折育種選種路。1969年的一場早霜,讓龍鳳山稻農一年的辛苦打了水漂。當時的生產隊長田永太用6天的時間,走完了當時龍鳳山鄉的300公頃稻田,意外「撿」回了7個飽滿的稻穗,這些「倖存者」被培育成功,並命名為「517」。7年後,為避免品質退化和病害,田永太又從幾百個品種中培育出了品質更好的「93-8」,人稱「長粒香」。1999年,長粒香的變異株被發現,併名為「稻花香」,幾年以後, 經由這幾株稻穀培育出的「稻花香2號」, 讓五常大米正式進入到人們的視野中。

▲天寒地凍的大東北,其實還藏著「小江南」的潛質。圖/VCG

好的品種需要人工「選拔」,而生長環境,則是「老天爺賞飯」。東北的黑土地極其肥沃,每一釐米厚的黑土層,就需要兩百到四百年的演化,人們用「一兩土二兩油」來形容它的珍貴。除此之外,東北水稻區日照充分,全年日照總時長為2400—2900小時,優越的光能資源對水稻高產十分有利。因為高寒地區生長慢,一年只出一季穀物,東北大米有更多的時間積累風味物質和營養,東北大米自然而然就這樣「出圈」了。

五常大米雖然說被舌尖認定為「最好」,但在廣袤的東北黑土地上,關於誰家大米「最好」的爭論從來沒有斷過。

▲田間地頭上的大螃蟹,盤錦人有多愛螃蟹啊,由此可見。 圖/VCG

遼河之濱盤錦,在種植時將蟹苗放入稻田,利用螃蟹來除掉稻田裡的害蟲,而螃蟹的排洩物又能給稻米施肥,螃蟹和稻田形成了河蟹共生的關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盤錦蟹田大米;牡丹江寧安,生長在萬年熔巖臺地上,享受著黑色腐殖土壤的滋養,呼吸著村落裡乾淨的空氣,沐浴著無汙染水源的灌溉的響水大米,因為產地面積小,產量也小,而變成了「限定」款;再到平安大米、永吉大米、齊齊哈爾查哈陽大米、雞西柳毛大米、雙鴨山饒河大米、佳木斯大米……

吉林大荒地上泛金光

巍巍長白山、悠悠松江水,遼闊黑土地。處在長白山山脈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上的吉林,屬於國際公認的適宜生產優質粳稻的黃金緯度線「北緯40°-45°」範圍內,是世界黃金水稻帶之一的中國東北優質水稻種植的核心區域。

▲位於世界黃金水稻帶上的吉林。 圖/VCG

吉林作為「中國粳稻貢米之鄉」全省水稻年產量600多萬噸,佔東北三省一區的24%。每年收穫的季節,金燦燦的稻子像一個個優雅的舞者,穿著金色的裙子在遼闊的土地上,隨風而舞。

如今的東北,已然可以實現大規模機械化作業,稻田裡的現代化手段讓種田變得自帶「科技感」。

▲大規模機械化操作在東北大地上「大顯身手」。 圖/VCG

吉林北部松花江畔的大荒地村,這一幕正在上演,田地裡安裝上了攝像頭,無線傳感器實時採集農業生產現場的光照、溫度、溼度等參數,監控大廳裡的工作人員隨時可以查看莊稼的生產狀況,數據精確到每分每秒。育苗、插秧、收割、倉儲、加工,生產流程信息化……

參考資料

《為了好稻種——記水稻育種專家、「稻花香之父」田永太》 喬柏梁、奮鬥

《黑土地上泛金光——大荒地村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張舒藝 吳滿 韓璐

《更好的東北大米 吹響綠博集結號》張成龍

《一場「東北大米」引發的江湖恩怨》三耕天

《東北大米為什麼好吃》大象公會

相關焦點

  • 同樣是大米,為什麼東北大米比南方更好吃?看看東北這地就知道了
    「一日三餐,米為糧」,大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我們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在長期食用大米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東北的大米總是比南方的大米好吃。所以,在市場上,東北大米也佔據了重要位置,提起東北大米總是讓人讚不絕口。
  • 東北大米為什麼好吃,三大原因造就而成
    東北人肯定是覺得東北大米最好吃,南方部分朋友也覺得東北大米好吃,但是有少數朋友覺得東北大米太油膩,米飯粘牙彈性有點大,不習慣吃東北大米。東北獨有的黑土地種植出全國最好的大米,五常大米更是譽滿天下,曾經是清朝獨享的御貢米。對飲食挑剔到極致的慈禧太后更是多次提起「非此米不能盡食」。
  • 為什麼公認東北大米比南方米更好吃?米行老闆這樣回答
    為什麼公認東北大米比南方米更好吃?米行老闆這樣回答在我們全國範圍內,東北大米是非常有名氣的,而且在國內也是特別受人喜歡的,特別是在近幾年,人們每逢過年過節的時候甚至都會用東北大米來當作一種禮品,因為東北大米不僅非常的好吃,而且也是特別上檔次的,但為什麼同樣是盛產大米的,南方的大米就沒有東北大米那樣的有名氣呢?
  • 東北大米哪最好吃?南方愛吃的五常大米排第二,第一的小城沒聽過
    東北大米為什麼好吃呢?第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大米的生長周期,生長天數越長就會更好吃一些,由於南方氣候溼熱,水稻多事一年兩熟也是就是常說的兩季稻或三季稻。而在東北一年只產一季,相對生長沒有南方快,生長的更紮實,也就形成了東北米的特有的口感;第二,東北種植大米的地區都是以農業為當地主要的經濟支柱,沒有工業和輕工業,所以對水的汙染相對來說很少,雖然比不上當年北大荒時代的「樸舀魚」,水質也還是很好,個別的地區可以達到飲用級別;第三,山區的大米更好吃,為什麼呢?
  • 為啥東北大米比南方大米好吃?聽米行老闆說完,才知優勢一目了然
    為啥東北大米比南方大米好吃?聽米行老闆說完,才知優勢一目了然。在我們中國地大物博,種植大米的地方也是有很多的,我們大家都知道南方人是以大米為主食的,但是在最近我卻在網上看到,關於東北大米和南方大米哪一種大米更好呢?很多人都是各執己見,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 被譽為中國最好吃的大米,五常稻花香,五常稻花香為什麼這麼香?
    慈禧,當年視五常大米為珍寶,非五常大米不吃。建國以後,五常大米依舊是時代的寵兒,一直被人民大會堂定為「國宴」貢米。五常稻花香是源自北緯44東北黑龍江長白山下「水稻王國」、中國香米之鄉一五常,其位於黑龍江省南部,這裡經歷了最漫長的生長期-140天成熟期,這裡的黑土地,人們總用「一兩黑土二兩油」來形容它的肥與珍貴。這裡的灌溉水是哈爾濱市民直接飲用水-磨盤山水系,舌尖上的中國評價這裡的米是「中國最好的稻米」。
  • 為啥東北大米比南方產的大米更好吃?米鋪老闆說完,才知道原因
    為啥東北大米比南方產的大米更好吃?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大米主要就是產自兩個地方,一個是東北地區,一個是南方地區了,可是最近網上對於東北地區產的大米和南方地區產的大米也開始了一個爭辯,就好像是我們以往的甜鹹豆花之爭一樣,有很多人現在都認為是東北的大米更加好吃,比南方的大米好吃多了,可是另外一部分人認為這兩種大米都是一樣的口感都是相同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南方人也誇東北大米更好吃,明明南方水稻種植更早更多?
    推薦語:南方吃米 北方吃麵,那你知道為何南方人也愛買東北大米嗎?金色麥田然而,讓我們疑惑的一點卻是為何連南方人都誇讚東北大米好吃,你看看在超市或市場陳列的那些大米,是不是都是來自東北的大米呢?或者是你家裡常吃的也是來自東北的大米呢?
  • 中國大米地理圖鑑,哪裡的大米最好吃?
    大米在中國人民的餐桌上有著很大的重量。看似相同的米飯,實際上每種都有自己的個性。中國有東北、華北、華中、長江流域、華南、雲貴高原六大稻米產區,細分出1000多個品種的大米。
  • 世界大米排名,泰國大米排第一,網友:沒有中國東北大米好吃!
    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種特產,這個特產大家很熟悉,而且天天都會吃,它就是大米。大米是我們中國人的主食,尤其是我們南方人每天必吃大米,如果用餐不吃米飯,似乎就感覺沒吃飽一樣,或者跟沒吃飯一樣。雖然我國南方地區的人很喜歡吃大米,但是我國南方種植的大米在口感上似乎並不是太出眾,尤其是與一些出名的大米相比,就更加不出名了,而我國北方就不同了,雖然北方人的主食是麵食,但是北方地區種植的大米卻遠近聞名。雖然我國是大米產量大國,但世界上最好吃的大米卻不是我國的,而你知道世界上最好吃的大米是什麼大米嗎?
  • 如何區分東北大米和五常大米的味道
    鹹豐賜名,何為五常 都知東北出好米,在遼闊的東北沃土,有個種植稻米的五常市。 飯香也因天時地利人和 五常米為什麼比其他米受歡迎,當然是因為有獨特的天時地理環境。隸屬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土壤礦物質含量多,酸鹼度、有機質平均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適中,十分利於稻米的生長。C形盆地,日照充沛,泉水灌溉,水量充盈。再加上傳統農耕,有機技術種植。
  • 如何區分東北大米和五常大米的味道?
    但真正能代表五常的大米叫做五常稻花香,是田永太及其團隊成功培育出的種子。最初命名五優稻4,田永太稱其「稻花香2號」。鹹豐賜名,何為五常都知東北出好米,在遼闊的東北沃土,有個種植稻米的五常市。清鹹豐四年設「舉仁、由義、崇禮、尚智、誠信」五個甲社,取自「三綱五常」之意,因此得名五常。
  • 日本大米為什麼這麼火?日本最好吃大米排行出爐!
    日本大米為什麼這麼火?日本最好吃大米排行出爐!時間:2015-01-29 13:33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先是歐洲嬰幼兒配方奶粉,後來是紐西蘭牛奶。如今,中國一些消費者又將「天價」日本大米列入日用品清單,因為擔心國產大米不安全。據日本全國農業合作協會聯盟數據,去年中國從日本進口160噸大米。
  • 松江大米為什麼這麼好吃?哪裡買?看這裡就夠了
    松江大米為什麼這麼好吃?哪裡買?用松江大米煮的米飯蓬鬆香軟綿糯可口,黏而不膩,彈而不硬,冷了也不回生。別看只是國人餐桌上最不起眼的大米,想要培育出高級的口感和品質背後可需要耗費培育者跨越春秋的心血。
  • 2.7元能買到東北大米嗎?東北大米,越光米和泰國香米誰更好?
    我們很多中國人對於我們本國的農產品都不是很了解,比如我們享譽全國的東北大米,雖然東北大米很出名,吃過的都說好吃。但是我們發現東北大米的銷量和價格卻並不好,這是什麼原因呢?主要還是因為大家對東北大米的誤解太多,還有很多商家敗壞了我們東北大米的名聲。
  • 都說東北大米好吃,其實就是蒸飯方法的問題,這樣蒸米飯超筋道
    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個你們非常喜歡的大米,製作方法。有很多粉絲都在問小編,大米怎樣做才好吃小編,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人,家裡常年吃著東北的大米長大,大家也知道東北的大米真的是非常的好吃又筋道。小編,自打,出來生活以後,更多的是吃過了無數牌子的大米,記得小編剛開始,生活的時候,在15歲小編就出去打工了,剛開始,小編做的第一份大米飯的時候還不太懂怎麼做,就記得從小一直聽家裡人說做飯要洗米洗米,在那個時候小平就任吃熱氣,東西是要加洗潔精才可以洗乾淨的,所以小編就用洗潔精洗米吃了一個月,後來姑姑來看小編,才發現小編是這麼吃的,把我說了一頓,哈哈,當時覺得自己真的是,太搞笑了。
  • 大米「香」就好吃嗎?「特殊」大米營養真的就高嗎?真相來了……
    東北農業觀察出品大米香味濃鬱就好吃嗎?香味濃鬱的大米是怎麼回事?香味濃鬱的大米是因為大米含有一些比較容易揮發的物質,這就是大米的香味主要來源。也就是說,越是香味濃鬱的大米它裡面的揮發物質越多。存留在大米之內的香味物質相對來說就會少很多。
  • 中國「最尷尬」東北大米,3元1斤也無人問津,網友:還是醒醒吧!
    其實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不管哪個地區都會有他們獨一無二的東西,這些東西也被稱為了當地的特產,而有了這些特產才讓我們的旅遊也是更加有樂趣,我們都會去探尋這些特產,品嘗這些特產等等,其實今天我要跟大家帶來的是一種東北的特產。
  • 一家煮飯萬家香,甜香軟糯的辰頤東北大米
    而東北種的是粳米,黏度介於糯米與秈米之間,比起這兩種米飯,喜歡吃粳米飯的人會最多,它一年一熟,粘性大,出飯率高,口感厚實,在口感和味道上要略勝一籌。既能成全米粥的香濃順滑,又能烹出米飯的軟糯油潤。 東北大米為什麼好吃?
  • 買東北五常大米,包裝上有「這行字」再買,確保是正宗原產地
    買東北五常大米,包裝上有「這行字」再買,確保是正宗原產地「民以食為先,食以米為先」,大米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大米是稻穀經清理、礱穀、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後製成的成品。大米在國家標準中,執行標準是GB/T 1354,按照品質上來分有四個等級,分別是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等為最高等級。但是大米好吃與否,與水稻的品種、種植方式、產地、所用水源都有很大的關係。當然新米要比陳米口感更好,大米儲存的時間越長口感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