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六,短短800米,濃縮了原汁原味的廣州味道!

2020-12-20 中國廣州發布

想把握國慶假期最後兩天時間?

中山六路是個好選擇!

不管是自己去走走吃吃

還是和好友一起去拍拍照

都是很不錯的選擇呢!

騎樓,是廣州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

可以說是廣州建築的代表之一

是城市歷史的符號印記

提到廣州騎樓,除了上下九、恩寧路這一帶

其實,中山六路同樣是不可忽視的角落

復古精緻的騎樓建築、隱匿的紅色洋樓

拖著長長電線尾巴的雙層巴士

還有那些徵服眾多吃貨胃口的新老小店

堆砌出如今中山六路的魅力

今天,就請你跟著小布的腳步一起穿街走巷,暴走中山六路

01

中山六路,廣州的騎樓街

從公園前地鐵站A口出來,跨過解放路就進入中山六路了。

圖:@旋木飛舞

置身於這條車水馬龍的街道,一片百年前的原始風貌在眼前呈現:

斑駁的騎樓外牆依然散發著迤邐風情;行人騎著電單車從身邊穿行而過,清脆的車鈴聲響遍整個街道;道路上空交錯縱橫著電線網,隨之而來的是拖著長長電線尾巴的巴士……恍惚間,就像回到以前的廣州,有種穿越時光之感。

"騎樓"是中國南方獨特的商住建築,廣州騎樓的特點是把門廊擴大串通成沿街廊道。廊道上面是樓房,下面借用柱廊空間開設店鋪,顧客可以沿著走廊自由逛街選購。

中山六路的粵式騎樓融入了更多中國傳統建築的元素,各種山花卷草、瓜果等傳統吉祥圖案的浮雕,偶爾有一個拱型雨篷,或飄出一個小陽臺……

騎樓上昔日豪華精美的影子仍然依稀可辨,讓小布看得捨不得移開眼睛。

就連西關大屋的滿洲窗風格,也被引入到這些騎樓中

02

百年老街新與舊的交織

行走在中山六路街巷上,第一感覺是放鬆♀放眼望去,街上行人慢慢悠悠。沿街店面林林總總,都是些典型的老廣州商鋪。門店少有落地玻璃櫥窗,都是乾脆利落地大敞店門,商品琳琅滿目。

老廣的「線下淘寶」

中山六路上的陶街、粵華街,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電器一條街」、「中年男人的天堂」。每天仍有不少因情懷而來的人。

在陶街,沒有很多新潮的器材,卻隱藏了很多年代久遠的古靈精怪玩意兒,珠寶玉石、古玩、擺件,甚至茶葉、紫砂壺、廚具、手錶、鞋物、歌單……

總之,你見過的,沒見過的,你叫得上名字的,你叫不上名字的,新的,二手的,你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都可能在這裡找到

丨這隻外表復古的寶藏盒子,打開才發現原來是一部CD機。

對了,在這裡,你甚至還可以找到絕版已久的黑膠唱片。

隨著黑膠唱片在老式唱機上慢慢地迴轉,溫潤的歌聲悠悠地傳到我們的耳朵中,那一刻,似乎也被帶回到了花樣年華……

走出主街道,兩旁是鱗次櫛比的五金檔、古玩舊書店、服裝批發店、舊式雜貨鋪……從香皂、洗髮水到兒童痰罐等都應有盡有。

煥發新活力的惠吉西

經歷了長久的改造、翻新之後的惠吉西,換了牌坊,砌了紅磚,畫了塗鴉,再與這裡的小洋房相結合,復古而別致。

惠吉西的知名度可能並不高,但它卻是廣州老城區裡最為完整、最具規模的民國洋樓社區之一。如今重新改造後,這個1300年歷史的地方被大家稱為「第二個永慶坊」。

短短的小巷裡,雙眼望去滿是綠樹紅牆,開著嶺南風格裝飾的咖啡廳、酒吧和糖水店,為這條歷經滄桑的歷史老街增添了幾分新潮與前衛。

老式髮廊桂吉理髮店 ▲

門口很特別的Retro復刻小館 ▲

打包回憶咖啡 ▲

那些藏在惠吉西角落的舊南海縣的歷史故事、舊式理髮店、社區服務機構、大榕樹……讓這裡不止於網紅,還接地氣。

03

在中山六,吃也是一種習慣

中山六路的美食不到800米的道路,匯集了全市大多數對於老街坊們來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老字號。

惠愛餐廳

被評為「廣州十大名雞品牌」的惠愛餐廳,就開在中山六路,坊間曾流傳著這麼一種說法:「沒吃過惠愛雞,不能說自己來過中山六。」

地址 : 越秀區中山六路129-133號

♀ 人均 : 66元

推薦菜 : 惠愛鮮味雞

明興魚蛋粉

說起魚蛋粉,不得不提明興,「明興魚蛋粉」在廣州二十年屹立不倒的一家老字號魚蛋粉鋪,這家店內窄小,但口感和味道都獲得街坊們一致好評。

地址 : 越秀區中山六路177號

♀ 人均 : 15元

推薦菜 : 五彩魚蛋粉、酥炸魚皮、煲仔飯

業記小食店

開了40年的小吃店業記,已經是附近的街坊飯堂,每到飯點,總是大排長龍。不少學生和街坊都是老顧客了。

地址 : 越秀區中山六路惠吉西口72號

♀ 人均 : 14元

推薦菜 : 綠豆沙、芝麻糊、牛三星

惠西小食店

這家賣雲吞麵的惠西小食店也有著六十多年歷史了,內部裝修也沒太多變化,還是保留八、九十年代的形象~

地址 : 越秀區中山六路161號

♀ 人均 : 19元

推薦菜 : 雲吞全蛋銀絲面、炸醬麵

這裡是中山六路

它是身處鬧市中的歲月靜好這裡有新潮的一面,但更多是

像被定格住時光一樣的古樸的樣子

有空,不妨來中山六路走一走

它值得你花上小半個下午「閒庭信步」細細品味~

♀ ♂ ♀ ♂

編輯 | 鍾昕彤(實習)

校對 | 龔倩儀

來源 | 廣州吃貨(ID:gzchihuo7),已獲原作者授權,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廣州的好味道,都藏在中山六路裡!
    而且也有著一份份老味道而中山六路就是其中一條老街騎樓在這裡橫列濃鬱的老城區生活十分淳樸老廣的煙火氣都在這裡啦中山六路中山六路作為越秀區的扛把子它擁有著紀念孫中山的回憶年代為這裡披上了復古的氣息更多了幾分民國風情小資韻味的它
  • 江冰‖中山美食「老廣的味道」
    中山市區,美食遍地,標明「食在廣東」,昭示中山人民也是「老廣的味道」忠實擁躉。夜入市區,東裕路/東苑路小吃一條街召喚食慾。全國各地名牌美食匯集,一家挨著一家,目不暇接。從廣東潮汕小吃原味牛肉丸到廣西柳州螺絲粉,從麻辣冒菜到新疆羊肉串,從黃振龍涼茶到網吧咖啡臺灣奶茶,啤酒小屋吧檯擺上街頭。可謂應有盡有,美不勝收。
  • 廣州中山六路RJ-6/7地塊考古發掘獲重要發現
    中山六路RJ-6/7地塊在中山路位置圖中山六路RJ-6/7地塊位於廣州市越秀區中山六路東段北側,所在地屬於廣州市「廣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區中心地帶,周邊有較多重要的考古發現。根據文物保護法規,配合中山六路RJ-6/7地塊的建設,經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組織和指導,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於2020年5—12月對該地塊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400平方米,發現唐代至民國時期的文化層,清理漢代至民國時期遺蹟432處,其中灰坑196個、水井57眼、磉墩52個、池43個、柱洞42個、灰溝18條、牆基17處、路3條、房址
  • 廣州「市井」風情延續的老街:原汁原味的騎樓,充滿「海味」味道
    每一座城市都有傳承,都會保留著一些屬於自己所獨有的特質和味道,例如北京的四合院、豆汁炒肝滷煮火燒;上海的十裡洋場、石庫門、油豆腐粉絲湯;杭州的西子十景廣州歷來都是商貿繁盛的地區,商品的交易無時無刻在進行之中,每到夏天,廣州這座城市的天氣就是」暴雨與烈日當空「的組合,這樣會影響生意的交易。於是,便有了適應這種氣候的「騎樓」建築,這種騎樓在民國時期是風靡整個廣州城,騎樓能遮陽擋雨,又能經商住人的風雨,逐步地形成廣州街景的主格局。60年代以後,廣州新建的商業街區已很少採用這種形式了。
  • 中山紀念圖書館恢復開館首日,800名讀者預約進館
    為避免人群聚集,確保疫情防控期間讀者和館員的安全,中山紀念圖書館通過限時限流預約服務方式,有序引導讀者進館借閱。開館首日,共有800名讀者預約進館。 開館首日800名讀者預約進館 根據相關工作方案,中山紀念圖書館恢復開放範圍包括:中山紀念圖書館一樓大堂、一樓少兒閱讀空間、一樓中山書房、二樓青少年閱讀空間、三樓文獻借閱區,一二樓報刊閱覽室等區域及藝術分館暫不開放。疫情期間,中山紀念圖書館開放時間調整為9:00-17:00。
  • "廣州中山紀念堂模型"將在臺北"中山樓"長期展出
    「廣州中山紀念堂模型」二十二日將運抵臺北,安置在臺北陽明山「中山樓」長期展出。  記者日前在陽明山「中山樓」看到,已有「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會堂」、「廣東翠亨孫中山故居」、「上海孫中山故居」、「南京中山陵」、「北京湖廣會館」等多處孫中山紀念地的建築模型在此展出,均為當地紀念館精心製作而成。如今,此「模型展」已成為常態展,「廣州中山紀念堂模型」和相關文史資料將成為此展的最新內容。
  • 廣州老字號一條街在北京路開業 總長150米
    12月28日,廣州老字號一條街啟市儀式在北京路北段舉行,有新開業的老字號商店向60歲的長者贈送商品,吸引了眾多市民排隊。   昨日上午,廣州老字號一條街在北京路北段正式開市,該路段短短150米的距離聚集了16家老字號企業,廣州酒家、寶生園、皇上皇……這些街坊們耳熟能詳的老字號紛紛亮相,以後要買老字號手信等可在這裡一次搞掂。
  • 廣州「最有味」風情老街:原汁原味的騎樓,充滿「深海」味道
    文/嚮導(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世界上最美的風景,都不及回家的那條路每座城市都有它獨有的味道,比如武漢的熱乾麵,天津的小籠包,還有就是北京的豆汁等等,這些有著年代感的食物,就代表著一個城市專屬的味道在廣州就有這麼一條有「味道」的老街,它就叫海珠南路。我是我不說,你絕對看不出來這條街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早在明清時期這條街就存在了,當時這裡遍布著高檔酒店,中央銀行等等,而且這條街的周圍,還有著不少茶樓戲院,讓這裡一度成為廣州最發達的街道之一。
  • 近年廣州城市考古發掘面積最大!2500餘件文物中山六路考古出土
    12月11日上午,記者在考古現場看到,該項目位于越秀區中山六路新寶利大廈西側,發掘面積達2400平方米,出土各時期陶器、瓷器、銅器、鐵器等各類重要文物2500餘件,還發現了宋代大型建築基址。發現唐代至民國時期文化層,出土2500餘件文物該考古項目現場負責人、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調查勘探部主任程浩介紹,中山六路RJ-6/7地塊位于越秀區中山六路東段北側,在「廣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區的核心地帶,這一帶自唐代以來就是廣州城商業繁華之地,自上世紀50年代,項目所在地周邊考古發現了大量重要的古代文化遺存
  • 廣州中山六路考古新發現 唐代至民國上千件文物出土
    根據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11日通報,2020年5月至12月,考古人員對位於廣州市越秀區中山六路東段北側中山六路所在地進行考古發掘。△漢代陶罐△南朝青釉席鎮△五代南漢青釉佛塔模型此次考古發現的古代文化遺存十分豐富,文化層堆積最厚達4米左右,包括唐、五代南漢、宋、明、清、民國等不同歷史時期,遺蹟十分豐富。
  • 廣東廣州陳家祠旅遊景點及廣東廣州中山紀念堂旅遊景點遊記
    單看陳家祠的格局,就充滿了氣勢,大廳中、左右四條走廊貫穿,形成六個院落,對稱平衡,貫通。最引人注目的是充分展示嶺南裝飾風格的三件雕塑、三件雕塑和鑄鐵件,木雕、磚雕、石雕、灰雕、鑄鐵、繪畫等裝飾藝術巧妙地運用於各組成部分,各類雕塑生動靈動。只有前廳高五、六米的四塊大屏風木雕,足以讓人目不轉睛,磚石雕刻主要用於外牆和門上,屋頂上的陶花脊是陳家祠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 新潟縣南魚沼市給你原汁原味的日本味道
    雪山、溫泉,還有由日本最好的大米烹製的日本料理,給你一個原汁原味的日本味道。  從東京乘坐新幹線花100分鐘,日本海沿岸中部的新潟縣就到了。這裡是日本降雪量最多的地區,年平均降雪3米左右。南魚沼市內有10個滑雪場,每年12月到次年3月,便會迎來很多大學生或一家三口,到這裡體驗滑雪樂趣。
  • 華為首款滑蓋手機,麒麟980+前後六攝,短短半年降800
    2018年10月底,華為旗下的榮耀在北京發布一款旗艦機榮耀Magic 2,發布售價為3799元起,但如今短短半年的時間就降價800元,一款滑蓋旗艦機現售價2999元。今年雖然有多款旗艦機定價2999元,而且性價比一部比一部高,但是相對比榮耀Magic 2性價比更高,能降價800元也是實屬難得。
  • 簡單美學 星巴克臻選廣州中山三路店揭幕全新畫展
    12月19日,在星巴克臻選廣州中山三路店四樓的公共藝術空間「藝·廊」,迎來了知名藝術家林帝浣——「小林老師」的漫畫展的揭幕。這也是鑫伯齒科美學季的系列活動,本次展出的漫畫均為藝術收藏家、鑫伯齒科所長劉都東Dino的珍藏。Dino與小林是都是學醫出身,作為收藏家他收藏了許多名家作品畫作。
  • 廣東廣州的阿婆六村
    廣州海拔最高的自然村,適宜拍攝觀賞天文景觀。景點介紹阿婆六村位於廣州市從化區良口鎮,海拔有730米,地勢較高,相對來說透明度也更好,是廣州最高的山村。阿婆六村,適合晚上看星星,拍攝星星的觀測點,適合星野及天文風光攝影。
  • 廣州味道丨粥底要「開花」,食材要生滾,看似簡單的生滾粥竟內藏...
    在廣州,街坊喜歡喝生滾粥。「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粒粒開花,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這是出自袁枚《隨園食單》中的記載,在小編看來正是對生滾粥的詮釋啊!生滾粥由粥底和食材兩部分融合,有的家庭做生滾粥是將米和食材一起放入煲中熬,其實不然,生滾粥講究粥是粥,料歸料,才能保證原汁原味。而做好生滾粥的關鍵在於粥底,選什麼米、用什麼煲、熬多長時間等,都會直接影響成品的質量。
  • 廣州中山紀念堂地址在哪?怎麼坐車
    廣州中山紀念堂簡介:  廣州中山紀念堂1931年竣工,座落於孫中山當年的總統府舊址上,由我國著名建築師呂彥直先生設計,是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與西方建築結構的完美結合。主體建築高52米,跨度71米的建築空間內不設一柱,氣勢恢宏,富麗堂皇,體現了非凡的建築特色。
  • 2019年廣州中山紀念堂門票是多少錢
    廣州中山紀念堂1931年竣工,座落於孫中山當年的總統府舊址上,由我國著名建築師呂彥直先生設計,是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與西方建築結構的完美結合。主體建築高52米,跨度71米的建築空間內不設一柱,氣勢恢宏,富麗堂皇,體現了非凡的建築特色。
  • 中山六騎樓街將保持街區原風貌
    該街區內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是以兼容並包的宗教文化為代表的海絲文化遺產地,而且街區內包含了一類騎樓街中山六路,以及17條一類傳統街巷。  根據規劃,無論是中山六路、還是17條一類傳統街巷都不能進行拓寬,保持街區原有的尺度和風貌,通過改善微循環解決街區交通問題。
  • 中山六路又有考古新發現,什麼「寶貝」?
    說起家門口,我們越秀區還真存在這麼一個地方:中山六路RJ-6/7地塊。中山六路RJ-6/7地塊位於廣州市越秀區中山六路東段北側,所在地屬於廣州市「廣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區中心地帶。RJ-6/7地塊考古發掘項目是近年來廣州城市考古發掘面積最大的項目,為探索廣州城址變遷、唐宋時期廣州城市發展和功能布局、廣州城區歷史地理變遷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