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峇株巴轄華仁中學舉辦線上高等教育展

2020-12-11 中國僑網

馬來西亞峇株巴轄華仁中學舉辦線上高等教育展

  中國僑網12月10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馬來西亞峇株巴轄華仁中學於日前舉辦線上校內高等教育展,邀請本地12所大專院校參與,針對高三畢業班的學生進行分享。

  為能更貼合學生的需求,學校在教育展舉行前事先通過問卷了解學生對哪些大專院校感興趣,並根據學生的意願邀請相關大學來進行分享。

  教育展分享內容包括各個大學入學條件、獎學金和大學生活,各大專院校也應疫情做出各種調整,包括提供線上諮詢服務、各類獎學金及雙聯課程等。

  華仁中學輔導主任鄭國彬表示,學生需集中式地聽取不同大學代表分享的內容,了解選擇大學與科系時應掌握的相關信息。

相關焦點

  • 馬來西亞柔佛州董聯會接納三所國民型中學入會
    中國僑網8月24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日前,馬來西亞柔佛州董聯會在峇株巴轄華仁中學召開會員大會,正式接納州內3所國民型中學的代表成為會員。州內的3所國民型中學,分別是豐盛港培智國民型中學、利豐港培華國民型中學及昔加末昔華國民型中學。
  • 停課不停學 馬來西亞柔佛州獨中各出奇招
    中國僑網4月1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馬來西亞行動管制令時間延長,家長擔心的就是孩子的學業被耽誤。在各小學已先後採用網上教學之際,柔佛州內的各所獨中也有各自的應對策略,以確保學生的學習進度不被耽誤。
  • 馬來西亞董總線上舉辦中國高等教育展網站推介禮
    中國僑網12月9日電 據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12月8日,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臨時代辦唐銳應邀出席由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董總)在線上舉辦的第17屆中國高等教育展網站推介禮。董總主席陳大錦及來自中國內地和港澳45所大學、馬來西亞2所民辦華文大學、30餘所華文獨立中學代表出席活動。唐銳在致辭中表示,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和奮鬥,華文教育在馬來西亞生生不息、成效卓著,使得馬來西亞成為中國大陸和港澳臺地區之外,海外中文教育、中華文化傳承做的最好的國家。
  • 一個馬來西亞峇峇娘惹家庭文化交融的春節故事
    中新社馬六甲2月13日電 題:一個馬來西亞峇峇娘惹家庭文化交融的春節故事中新社記者 陳悅大年初八午夜,和家人一起莊重的往供桌上擺放金豬(烤豬)、燒肉等菜餚以及甘蔗、鳳梨等水果後,馬來西亞僑生公會會長顏泳和告訴中新社記者
  • 馬來西亞巫裔教師開班教巫裔學生學中文
    中國僑網5月18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馬來西亞新山一名巫裔國小教師熱愛華語,在課餘時間開班教導一群來自漁村的巫裔學生學習華語,他希望更多馬來西亞人能夠學習華語,促進各族之間和諧共處、相互尊重。來自峇株巴轄的穆益斯(30歲),從玻璃市師訓學院畢業後,被派往振林山的本達斯拉勿國小執教,周邊地區屬於小漁村,不遠處是的丹絨柏樂巴斯港口(PTP),並被當地和中國的大型發展項目包圍,經常可看見不少外籍人士到訪。本著學習多一種語言能提升競爭力的觀念,擔任科學教師的穆益斯,開班教導華語。
  • 馬來西亞霹靂州峇登啟華小學舉辦桌球裁判課程
    中國僑網3月16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日前,馬來西亞霹靂州峇登啟華小學舉辦拉律馬當及司南馬縣的桌球裁判課程,有二十多所學校派出40名老師參加。  啟華小學校長朱明娟在課程開幕致詞時,提到了桌球的起源,並希望借講座讓出席的老師都學習到更多有關桌球的裁判知識,增加縣內的桌球裁判員人數。
  • 《小娘惹》帶熱「娘惹文化」 什麼是峇峇娘惹?
    這個盛放食物的瓷器對峇峇娘惹們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Kamcheng」在福建話裡是「感情」,象徵感情永固緊密。所以娘惹們都非常珍惜這個特別的物件。除了語言外,峇峇娘惹在服飾、飲食、婚嫁儀式上,也表現出中國傳統文化和馬來文化的融合。資料圖:傳統娘惹服裝展。
  • 馬來西亞柔佛州首批109位華人新村村長名單出爐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中國僑網11月12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馬來西亞柔佛州123個華人新村村長的名額獲得保留,首批上任的109位村長名單率先出爐,其中包括24名女村長,另外的14個空缺則相信在下個月就能填補。
  • 馬來西亞董總建議峇都加灣增建華小
    中國僑網6月19日電 據馬來西亞光華網報導,檳政府華校及教會學校事務協調委員會主席章瑛說,針對董總提出峇都加灣有必要增建華小滿足當地需求事項,該會歡迎維護華校人士及團體對增建華小新校、分校或遷校計劃提出建議。  她說,該會願意接受各界對峇都加灣增建華小一事提出看法,以便當局可把華社建校的意願上達州政府。
  • 探尋「峇峇娘惹」:一方古老的東南亞華僑華人文化
    但隨著馬來西亞國家的獨立,馬來語很大程度上已被標準化。「峇峇」馬來語使用的人也越來越少。香港中文大學的陳志明教授曾經講到,儘管帶有華人特色的語言正在逐漸消失,「峇峇娘惹」通過強調中華傳統宗教禮儀,使族群內部的信仰成為他們華人身份的重要象徵。
  • 「峇峇娘惹」是什麼?大馬不可錯過的「清朝」豪宅學問大!
    QA&問:峇峇(baba) 娘惹是什麼?答:在大馬土生土長的華人我們稱之為「峇峇娘惹」。峇峇娘惹是一個馬來語的音譯介詞,土生華人男性稱為峇峇,女性則為娘惹。峇峇娘惹們的婚禮非常富麗,至今保持許多清代婚禮的習俗,女方花冠霞帔而男方旗袍馬褂。儘管峇峇娘惹的交際語言可能是馬來語,英語,但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依舊維持華人的傳統習俗和家庭觀念。
  • 峇峇娘惹,新馬獨特的「混血」美食,幾代南洋華人的打拼印記
    說起「峇(音:ba)峇娘惹」,要自明朝鄭和下西洋說起,航海家鄭和帶領船隊遠涉重洋到達馬六甲,也將第一批中國人帶到了這裡。當時鄭和的眾多隨從,很多在今天的馬六甲、印尼、新加坡一帶定居下來,在馬來西亞是說法是,那一批是中國古代的貴族。這批華人與當地人通婚、繁衍下來,生下的孩子,男的就叫「峇峇」,女的就叫「娘惹」,其實也是華人「阿爸」、「阿娘」的馬來語發音。
  • 北京希爾頓峇峇廚房開業啦
    「峇峇娘惹」從十五世紀初期便代表著馬來西亞的華人華僑文化,而餐廳的英文名字「Makan」在馬來語裡更有著「食」的意義。餐廳由來自馬來西亞的行政總廚Kenny Fong主理。Kenny在新加坡及中國各大五星級酒店積累了豐富經驗,對亞洲料理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不僅為食客呈現了東南亞各國風味的自助餐檯,同時準備了內容豐富的零點菜單。在峇峇廚房客人在領略東南亞各國風味的同時,也能品嘗到中國本地最地道的美食。
  • 石大舉辦世界能源大學聯盟後疫情時代能源高等教育戰略線上研討會
    為探索後疫情時代能源高等教育與科研發展方向,展望全球能源高校合作前景,7月22日,世界能源大學聯盟召開「後疫情時代能源高等教育及科研走向——近期策略與長期戰略」線上研討會。會議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作為聯盟發起和主席單位,聯合英國伯明罕大學和美國塔爾薩大學共同舉辦。
  • 天台峇溪書院: 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王氏宗祠裡還興辦了小學和中學,為本村和周邊村的孩子們提供了接受教育的場所。這便是峇溪書院的前身。現今,修葺一新的峇溪書院是一個青磚黛瓦、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與村莊青山綠水、白鷺齊飛、楊柳依依的美好景致融為一體。
  • 廣東國際貿易精品展-家居生活線上啟幕
    央廣網消息 由廣東省貿促會主辦的廣東國際貿易精品展-家居生活於7月29-31日在ITOE廣東國際貿易數字博覽館 (www.itoegd.com) 線上舉辦。展會期間,舉辦線上開幕式、《僑路天下》訪談、大咖論壇、產地直播等活動,並邀請海內外知名採購商,商協會觀展洽談,以確保展會內容的豐富度、展商對接效果的滿意度。
  • 感受來自峇峇娘惹的南洋風情
    來吉隆坡旅遊,怎可以錯過充滿南洋風情的馬來西亞美食呢?吉隆坡作為馬來西亞的首都,在這裡完全體現了馬來西亞的多元文化中的包容,處處體現老一輩華人留下的影子以及新華人的多面性,更有華人與馬來人結合後的結晶「峇峇娘惹」的馬來西亞獨有的南洋風情。
  • 明朝人和東南亞土著的後裔形成的獨特峇峇娘惹文化,你了解多少?
    但是娘惹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峇峇娘惹文化又有哪些你了解嗎?峇峇娘惹指的是15世紀到17世紀之間,定居在馬六甲海峽、一度尼西亞和新加坡一帶,當地原住民與明清移民通婚產生的後代,娘惹文化就是指這種有著六百多年歷史,以南洋華人女性文化為主的華人文化。這種娘惹文化融合了中華民族文化和馬來族的文化,不僅在飲食方面獨樹一幟,在生活習俗上也是帶有明顯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