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湯圓,在康熙年間,成全了那兩個苦難之人

2020-12-20 美食家大丫

最近天天大魚大肉的美味吃得有些膩了,想吃點別的美食,腦海裡搜了半天,湯圓像個皮球浮了上來。一個感人的故事也搖曳著動人的身姿向我走了過來。

趕考的書生

傳說在康熙年間,有位書生,飽讀詩書,一心想考取功名,報效朝廷,為天下蒼生出一份力。由於家境貧寒,隻身背著書,懷裡揣著一點乾糧,走上進京趕考的路程。風餐露宿,乾糧已吃完,距離京城還有一半的路。他像一個乞丐蜷縮在山腳下一個沒有屋頂的破廟裡,深秋的露水打溼了他單薄的衣服,書生病倒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有腳步聲傳來,求生的本能促使書生想發出聲音呼救,還沒有來得及張口,外面嗚嗚咽咽的哭聲伴著祈禱聲嚇得他暈了過去。

身著長裙的美麗女子

再次醒來,一位身著長裙的美麗年輕女子端著一個碗跪在身邊,「你、你、你是狐仙變的嗎?」書生結結巴巴驚恐地問。

「我每月十五來這裡上供,總是進來歇一會,看到你不省人事。」年輕女子移遠了身子,輕聲回答書生:「哪裡有什麼狐狸大仙,我住在下面一戶人家,父母貪圖富貴,給我許配了一個混世魔王,誰知過門三天,丈夫暴病身亡。我來這裡哭我的苦命。」

書生聽罷虛弱地嘆了一口氣,接過女子遞過來的碗,一口氣吃了精光。報手作揖:「感謝小姐搭救之恩。」

湯圓

「請問小姐,剛才我吃下的是什麼食物,人間還有如此美味?」書生忍不住問。「湯圓。本是我上供菩薩做的食物,菩薩救苦救難,先生吃了好趕路。」女子無心停留,準備離去。

書生搖搖晃晃站起身,彎腰作揖到地:「小姐,我本是進京趕考,遇難在此,請小姐助我一臂之力,他日歸來定當重謝。」善良的年輕女子給書生送來了些許盤纏和幾件衣服,一布兜煮熟放涼的湯圓。

皇天不負有心人,書生高中頭榜。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接小姐進京,趕考途中他在破廟已被小姐打動,暗許誓言,等到功成名就,就是他和小姐結為百年之好時候。

書生從此對湯圓情有獨鍾,這個熱騰騰、胖呼呼的圓球,咬一口軟軟細膩的湯圓皮,芝麻拌著白糖的餡兒一直甜到心窩。每月十五,他休假一天,陪在夫人身邊,看著她嫻熟的製作湯圓。

幹糯米粉和碾碎的黑芝麻粉

糯米粉倒入盆中,慢慢加水揉成團,放置個把小時。

芝麻淘洗乾淨,下鍋炒至芝麻在鍋裡「滋滋」響,炒熟後碾碎成粉末。放入白糖,用勺子拌均勻。

包好的湯圓

揉好的糯米粉分成一個個差不多大小等份,用手壓扁,放入一勺拌好的黑芝麻粉,包起搓成圓形。

鍋內水燒開,湯圓一個個放入鍋中,用鏟子貼著鍋推動幾下,防止粘鍋。大火燒開,小火在煮一會,待到湯圓像一個個白球鼓起飄了起來,就已經熟透。

書生給夫人盛了一碗湯圓

書生盛了一碗端給夫人,深情地說:「湯圓成全了兩個苦難的人,真是人間吉祥美食啊!我們要把湯圓傳承下去,讓老百姓美好的日子記得吃一碗湯圓。」

「是啊,湯圓是團圓、圓滿,願普天下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吉祥如意,一家人團團圓圓。」夫人接過書生遞過來的一碗湯圓,感慨萬分。

美食經過世代相傳,歷盡滄桑,它的美味在人們無聲的歲月裡,愈醇愈香。生活中的一些節日,來一碗寓意美好的湯圓,給生活一份儀式感,讓平凡的日子散發著光芒。

相關焦點

  • 清朝人口是怎麼從康熙年間的一千九百萬,漲到乾隆年間的三億的?
    清朝人口是怎麼從康熙年間的一千九百萬,漲到乾隆年間的三億的? 我們都知道如今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截至2018年,中國大陸人口有13億9538萬人,佔據近五分之一的世界總人口數。
  • 康熙年間人口一千九百萬,為何到乾隆年間就增加到了三億多?
    由此不難看出,中國人口的大增長是早在清初,由於明末的戰亂,加上天災不斷,中國的人口銳減,康熙年間(1661年),中國人口僅有一千九百多萬,而乾隆五十九年(1763),中國人口就已達三億一千三百多萬,為什麼還要再過一百零二年,才能實現?
  • 【甜鹹之爭】你家的湯圓什麼味兒呢?
    【甜鹹之爭】你家的湯圓什麼味兒呢?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歷史上,南北方在湯圓口味上的差異,在清代分化逐漸明顯。清朝康熙年間,御膳房特製的「八寶元宵」,是名聞朝野的美味。
  • 從康熙雍正到鹹豐光緒,200年間狀元書法
    比起科舉,至少我們高考的莘莘學子還在同一起跑線,而科舉狀元之路絕不易於巴蜀之道。中國科舉史上,曾經湧現了數以百萬計的舉人和十多萬名進士,而作為這個龐大知識分子群體之巔峰的「狀元」郎,則是屈指可數。順治十八年(1661年):馬世俊(1609年-1666年,江蘇鎮江府溧陽縣人) 康熙年間
  • 康熙一代聖君為何不成全自己兒子,非要佔有寶日龍梅呢!
    有之稱的寶日龍梅是喀爾喀公主,大家稱之為"草原月光"。她的家人遭到屠殺,國土被搶,來到北京向康熙請求幫忙。康熙沒想好,就將寶日龍梅安置在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府裡。
  • 康熙年間,如果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能贏嗎?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假設一下,如果在國力強盛的康熙年間,英國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能贏嗎?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也是中國近代屈辱史的開端,身為中國人我們都對這段歷史感到痛恨與無奈。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歷史上真正發生的有關鴉片戰爭的史實。
  • 世界美食之都|新城河邊的薺菜湯圓
    丨從細節出發,尋找揚州美食背後的故事丨 ▼冬至這天,我騎著電動車,在新城河邊,尋找「洪龍漁村」裡赫赫有名的薺菜湯圓。 關於冬至這個節令,在微信公眾號裡讀到一句「心有暖意,凜冬亦暖」。此時,有熱度的美食何嘗不是暖冬的撫慰?
  • 清代康熙年間惠邑舉人張灝​題《葵陽八景》
    清代康熙年間惠邑舉人張灝題《葵陽八景》整理:唐茲成
  • 寬容別人,成全自己
    世界之大,何人沒有?當我們沉淪其中,與他人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社會關係和矛盾,深陷其中,與之過招,或者以牙還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都不是最明智的選擇,最終可能讓我們變成和他一樣的人。想起我的《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賣鞋的那一幕。她被出軌離婚後開始了新生活。在鞋店遇上了陳俊生和凌玲來店裡買鞋,那一瞬,她非常糾結, 她想起了賀函的話:「該吃的苦要一口一口吃,該走的路要一步一步走。不經歷抽筋扒皮,怎麼能夠脫胎換骨!」
  • 冬至丨從餛飩到湯圓的陰陽之道
    發現很多人都吃餃子。一次到男友家做客,他的爺爺特意讓家人準備好一鍋餛飩,說這才是老北京冬至的傳統美食。清代富察敦崇在其筆記《燕京歲時記》中曾記道:「冬至郊天令節,百官呈遞賀表。民間不為節,惟食餛飩而已。與夏至之食麵同。故京師諺曰:「冬至餛飩,夏至面。」南方人在冬至用湯圓祭祖,北方則是一碗餛飩,可謂南米北面,各擅勝場。於是我的冬節記憶裡,就不僅僅是湯圓了。
  • 漳州南靖塔下張氏德遠堂,建於清康熙年間,其後裔裔孫遍布海內外
    南靖縣書洋鄉塔下村,屹立著一座建於清康熙年間的張氏宗祠「德遠堂」。德遠堂張氏裔孫遍布新加坡、泰國、日本、美國、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人口達五萬之眾,不少人是當地殷商富戶。而塔下祖地的張氏人口,不過一千餘人。
  • 上海早餐文化之湯圓
    我這個人喜歡雙數,所以一定要寫第十二篇來結束這個系列。家人建議我寫豆漿,可我總覺得這個和泡飯一樣,只能是作為搭配和早點一起吃,而不是單獨成為早點心。於是,我想到了湯圓。湯圓是傳統漢族美食,起源於浙江寧波。根據百度百科介紹:「湯圓起源於宋朝。
  • 三全食品 三全黑芝麻湯圓,元宵節美食「霸主」!
    ,很多人一定不會陌生,特別是對於年輕人、老年人來說,黑芝麻湯圓一定是過年和元宵節上的必備美食。 提起黑芝麻湯圓,很多人一定不會陌生,特別是對於年輕人、老年人來說,黑芝麻湯圓一定是過年和元宵節上的必備美食。
  • 滿漢全席跟康熙有何關係,揭秘美食盛宴背後的故事
    這個制度在康熙在位的時候,可謂是合二為一了,因為康熙為了讓兩族人民更加和睦相處,把漢族人的飲食與滿族人的飲食合併在了一起,之後每到設宴的時候,大臣們就會吃到滿族人做的菜與漢族人做的菜,當然他們當中有一些人也許會吃到自己的家鄉菜。
  • 康熙年間,湘潭瓦子坪蔣氏五修族譜,為何是安化人出力最大?
    315年前,清朝康熙四十四年,湘潭瓦子坪蔣氏五修族譜,其中一個序言,是安化蔣作霖寫的。 昨天我在文章裡提到,湘潭瓦子坪這一塊地方的蔣氏,是自如今銀田一帶古名筠湖那裡遷來的,搬家的叫蔣海清。
  • 三全食品 暢享精品美食,三全黑芝麻湯圓!
    狗年已至,鞭炮聲聲聲入耳,家家戶戶都張羅著每天的團圓美食,中國人逢年過節總會讓自家的飯桌上的菜色和款式儘量豐富,會將春節團圓飯張羅得熱熱鬧鬧的,這也蘊涵著自家可以在新的一年裡紅紅火火,人財兩旺。然而,隨著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很多人會習慣吃點飯後的甜食來解解膩,尤其是元宵節,換換口味,既然是慶元宵,象徵著團團圓圓的湯圓肯定是不二的選擇了。春節肯定要選擇高品質的湯圓,才能享受最醇正的味道。而三全黑芝麻湯圓,是三全食品推出的高端湯圓,它正是為了滿足對高品質生活需求的人群而定製的一款產品。很多人都覺得黑芝麻湯圓就是中國傳統的湯圓,哪有什麼高端低端之分呢?
  • 南北方美食名稱差這麼多!讓你「暈頭轉向」,元宵湯圓是同一種?
    原來南北方除了口味不一樣之外,還有對於美食的叫法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你知道幾個呢?這個我們一般都稱為是土豆,南方地區有時候會稱之為馬鈴薯或者是洋芋,但是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土豆啦,是很百搭的美食,非常好吃!
  • 青島美食:湯圓大測評,思念湯圓粘鍋?三全元宵酸到懷疑人生~
    記憶中的元宵節印象裡的元宵節,總是伴隨著熱鬧的花燈煙火、擁擠的廟會和那一碗燙手軟糯的湯圓~>說起湯圓,這本是南方人的叫法,北方人稱之為元宵,叫法不同,就連做法也大大不一樣呢!滾元宵1包湯圓2但不管是象徵團圓,還是好運,這都是各地人民對未來的美好寄託~隨著時間推移,當初這份自己動手製作的美食,已經變成了奢侈品,
  • 真正的佛門清淨之地,不收門票還免費贈香3支,康熙賜金匾
    成都,又名錦城, 這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古蜀文明源於這裡, 由於地方地形平坦,物產豐富,氣候潮溼,自古以來就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成都的景點和美食非常多,是有名的網紅旅遊城市,吸引了很多人。
  • 清康熙年間,他畫下300多種好吃的動物,卻成了乾隆的枕邊書
    清康熙 聶璜《海錯圖》 局部1 故宮博物院藏清康熙 聶璜《海錯圖》 局部2 故宮博物院藏說起《海錯圖》的神奇之處,主要在於這三點:一是其題材之神奇。正如前文所說,《海錯圖》繪製的並不是以古代畫家所擅長的山水花鳥,而是繪製著大量來自於深海的各類動物,它們或是長著魚一樣的尾巴,卻有著與人相似的上身;或是擁有巨大的爪子,頭頂卻會噴出大量的水柱;或是長著與其他魚類相同的頭部,長度卻遠勝其他魚類……《海錯圖》中出現的這些神奇生物,在很多秉持著程朱理學的文人看來或許是不羈之談,卻也真實描繪了清人眼中海洋生物的基本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