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天大魚大肉的美味吃得有些膩了,想吃點別的美食,腦海裡搜了半天,湯圓像個皮球浮了上來。一個感人的故事也搖曳著動人的身姿向我走了過來。
傳說在康熙年間,有位書生,飽讀詩書,一心想考取功名,報效朝廷,為天下蒼生出一份力。由於家境貧寒,隻身背著書,懷裡揣著一點乾糧,走上進京趕考的路程。風餐露宿,乾糧已吃完,距離京城還有一半的路。他像一個乞丐蜷縮在山腳下一個沒有屋頂的破廟裡,深秋的露水打溼了他單薄的衣服,書生病倒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有腳步聲傳來,求生的本能促使書生想發出聲音呼救,還沒有來得及張口,外面嗚嗚咽咽的哭聲伴著祈禱聲嚇得他暈了過去。
再次醒來,一位身著長裙的美麗年輕女子端著一個碗跪在身邊,「你、你、你是狐仙變的嗎?」書生結結巴巴驚恐地問。
「我每月十五來這裡上供,總是進來歇一會,看到你不省人事。」年輕女子移遠了身子,輕聲回答書生:「哪裡有什麼狐狸大仙,我住在下面一戶人家,父母貪圖富貴,給我許配了一個混世魔王,誰知過門三天,丈夫暴病身亡。我來這裡哭我的苦命。」
書生聽罷虛弱地嘆了一口氣,接過女子遞過來的碗,一口氣吃了精光。報手作揖:「感謝小姐搭救之恩。」
「請問小姐,剛才我吃下的是什麼食物,人間還有如此美味?」書生忍不住問。「湯圓。本是我上供菩薩做的食物,菩薩救苦救難,先生吃了好趕路。」女子無心停留,準備離去。
書生搖搖晃晃站起身,彎腰作揖到地:「小姐,我本是進京趕考,遇難在此,請小姐助我一臂之力,他日歸來定當重謝。」善良的年輕女子給書生送來了些許盤纏和幾件衣服,一布兜煮熟放涼的湯圓。
皇天不負有心人,書生高中頭榜。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接小姐進京,趕考途中他在破廟已被小姐打動,暗許誓言,等到功成名就,就是他和小姐結為百年之好時候。
書生從此對湯圓情有獨鍾,這個熱騰騰、胖呼呼的圓球,咬一口軟軟細膩的湯圓皮,芝麻拌著白糖的餡兒一直甜到心窩。每月十五,他休假一天,陪在夫人身邊,看著她嫻熟的製作湯圓。
糯米粉倒入盆中,慢慢加水揉成團,放置個把小時。
芝麻淘洗乾淨,下鍋炒至芝麻在鍋裡「滋滋」響,炒熟後碾碎成粉末。放入白糖,用勺子拌均勻。
揉好的糯米粉分成一個個差不多大小等份,用手壓扁,放入一勺拌好的黑芝麻粉,包起搓成圓形。
鍋內水燒開,湯圓一個個放入鍋中,用鏟子貼著鍋推動幾下,防止粘鍋。大火燒開,小火在煮一會,待到湯圓像一個個白球鼓起飄了起來,就已經熟透。
書生盛了一碗端給夫人,深情地說:「湯圓成全了兩個苦難的人,真是人間吉祥美食啊!我們要把湯圓傳承下去,讓老百姓美好的日子記得吃一碗湯圓。」
「是啊,湯圓是團圓、圓滿,願普天下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吉祥如意,一家人團團圓圓。」夫人接過書生遞過來的一碗湯圓,感慨萬分。
美食經過世代相傳,歷盡滄桑,它的美味在人們無聲的歲月裡,愈醇愈香。生活中的一些節日,來一碗寓意美好的湯圓,給生活一份儀式感,讓平凡的日子散發著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