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了很多關於孩子睡眠的文章,一直想要寫一篇歸總文,把我們的經驗、實踐統統記錄下來。我們的經驗可能有很多局限性,不一定對弟兄姐妹真的有用,但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對那些同有困擾的家庭有一些啟發和幫助。
提綱概要
一、如何判斷對孩子進行睡眠訓練的必要性?
二、我們家最初為什麼訓練孩子睡覺?
三、睡眠訓練的好處
四、訓練孩子睡眠的起點
睡眠帶來睡眠
白天按時睡,晚上早點睡
作息要規律
孩子一覺到天亮,自己學會入睡是關鍵
五、睡眠訓練會不會給孩子帶來童年陰影
六、為孩子的睡眠禱告,也教孩子自己禱告
七、訓練失敗了怎麼辦?
八、通過專業書籍來獲取更多細節
《從零歲開始》
《韋氏嬰幼兒睡眠聖經》
附錄:那些我們覺得有幫助的物件
一、如何判斷對孩子進行睡眠訓練的必要性?
楊先生和我都是基督徒,在基督徒的家庭關係裡,我們把夫妻關係放在首位。我們優先考慮對方的感受,而不是把重心關注點都放在孩子身上。
我們相信,如果爸爸媽媽注重彼此關係,孩子就能夠在我們身上學習如何關愛他人,也能夠在這個家庭裡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反之,如果爸爸媽媽的決定都是以孩子的利益為出發點,那時間長了,父母之間難免會有嫌隙,且孩子將來變成一個自我為中心的人也不足為奇。
但每家人都有每家人的情況:
我知道很多家庭一家三口、一家四口,晚上同睡一屋,甚至同睡一床,我覺得只要全家人都開心,夫妻是以彼此為重心,並不是兩個人都關注在孩子身上,且兩人的性生活也不影響,那這樣也很好啊!
我還知道有媽媽選擇不訓練孩子睡眠,是因為爸爸非常難以忍受聽到孩子哭泣,媽媽因為順服爸爸,就不訓練孩子了——我覺得這樣順服的媽媽在神眼裡,一定是看為好的。而且上帝也一定會看顧小朋友和媽媽,而且在這其中也必有上帝的美意。
但是如果爸爸完全無法和孩子同睡,只得和媽媽分床睡;或者是爸爸已經吃不消和孩子同睡了,但是媽媽仍然各種原因捨不得把孩子放去其他房間睡;或者是媽媽要陪孩子睡覺以至於夫妻間幾乎沒有交流——嗯,那我覺得訓練孩子睡覺這件事,或許是可以考慮早日提上家庭議程了。
二、我們家最初為什麼訓練孩子睡覺?
我生老大前,深受西爾斯親密育兒影響,老大出生以後,我就辭了工作,一心帶孩子,對她實行親密育兒,她的小床就放在我們的大床邊上,給她純母乳餵養,她想喝奶就給她喝。那時候每天晚上她都要醒3-4次,但是當時以為,孩子出了月子就會好帶一些,於是仍然堅持。
可好不容易撐過了月子,她也仍然沒有改變。到了2、3個月的時候,她開始需要我們哄睡,我老公把她放在肩膀上拍啊拍,走來走去,有時候好不容易睡著,一放在床上她又哭了。睡前我會餵她吃最後一頓奶,她吃吃停停,吃到睡著,可一把她放回小床,她又醒了,只能抱過來再餵——那時候她吐奶也很厲害,我覺得是因為她無意識間喝了太多奶了。
到了4個月,她仍然是這樣子,晚上醒3-4次,通常都是晚上11點睡下,1點醒一次,然後到了後半夜3,4,5點,她簡直好像鬧鐘這麼準時,每個小時都要醒。有一天,楊先生和我說:「我實在是太累了,要不今天晚上我去睡沙發吧。」
聽了他的話,我忽然醒悟了,我忽然意識到這個孩子牽扯了我太多的精力,以至於讓我忽略了丈夫的需要。如果為了親密育兒,就不得不和丈夫分居,那簡直是得不償失。所以那一天,我和楊先生說:「如果有一個人必須要睡出去,那一定是她,而不是你。」
於是當天晚上,我們把老大的小床放去了另一間房間,直到今天她4歲多了,她一直是自己一個人睡一間。在這次經(jiao)驗(xun)以後,弟弟一出生,我們就直接給他進行睡眠訓練,所以弟弟的睡眠還比姐姐更好,而且他小時候還不吐奶。
三、睡眠訓練的好處
如今,我們家兩個孩子睡覺都很好,我們深深地嘗到了其中的甜頭,睡眠訓練對孩子,對大人都有好處:孩子自己是睡眠訓練的受益者,最明顯地就是他們的身高都長得挺好——睡覺長個子啊,良好的睡眠習慣也會讓他們終身受益;對大人來說,孩子睡得好,是可以過一種完全不同質量的生活:
孩子睡覺習慣好,節省了我們很多精力,甚至周末他們午覺的時候我也可以午覺,所以二寶並沒有成為我們精力的負擔。
對孩子來說,他們睡得好,所以大部分時間性情也比較穩定,他們狀態好,也使我們的教育常常能在一個良性循環裡。
因為我們可以自己弄孩子,就不需要勉強和父母住一起,我們更容易去實現我們的教育想法,父母也輕鬆愉快。
因為孩子睡覺前幾乎不需要我們陪伴,節省了我們很多精力,也使我們平時對孩子的陪伴也更為高效。
早晨孩子醒來的時間很準時,不會起得特別早要人陪著玩,所以我們每天都能睡到7點起床,精神滿滿上班。
除了上述好處,對大人來說,最明顯的優勢,就是我們夫妻倆多了很多獨處的時間:
每天晚上9點以後就完全是我們自己的時間了,我們有時候房門一關,還可以一起看個電影,浪漫一下也不怕吵到孩子。天氣暖和的時候,我們還會去陽臺上兩個人一起喝個小酒,吃個小肉。
我們倆每周會約會一次,通常就是周間感覺好累,晚上不想做飯的時候,我們會出去吃一頓,順便看個電影,有時候一起逛個街。在這一天,我們也會請婆婆來家裡幫忙弄一下孩子,因為孩子睡眠習慣好,婆婆還是很輕鬆的,孩子睡下了她還看看電視。
總之,就我們家的經驗而言,我們對孩子的睡眠訓練,最終的結果,是極大增進了我們夫妻彼此之間的關係。
四、訓練孩子睡眠的起點
1、睡眠帶來睡眠
幾乎所有的關於孩子睡眠的書籍,都會秉持一個科學觀念:「睡眠帶來睡眠」。這與很多老人以為「孩子白天睡太多,晚上就不會睡了」的想法完全相悖。
據說,身體如果太累,就會分泌一種興奮物質,反而會讓人睡得不踏實。我想到以前讀書的時候半夜K歌,2點到家,人其實已經累得眼睛也睜不開,腿也抬不起來了,但是就是睡不著。第二天就是睡到下午2點,起來也覺得渾身不舒服,還不如前一天晚上11點睡,第二天7點起來得精神。
孩子也是一樣,我們老大現在4歲多,有時候我們出去玩就不要求她睡午覺,但是每次她不睡午覺,下午就各種鬧騰,雖然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晚上會讓她稍微睡得早點,但她晚上也必然還是會夜醒幾次。
2、白天按時睡,晚上早點睡
因為孩子要上託兒所、幼兒園,早晨一般7-7:30要起床。就算是很小的孩子,還不需要上學,那父母也需要培養他們良好的睡眠習慣,給將來上學做準備。所以為了確保孩子晚上能有足夠睡覺的時間,小嬰兒6-7點就可以睡;1-2歲的孩子7-7:30睡;大一點的孩子晚上8-9點也該睡了。注意,這裡說的睡,都是指睡著的時間。
很多媽媽和我抱怨:「不是我不讓孩子睡覺,我都累壞了,但我家孩子根本不累!」其實,孩子並不是不累,而是累過了頭。每個媽媽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剛睡醒的孩子都是各種安靜各種順服,但是一旦睡少了,他們就各種鬧騰,各種作,各種哭——其實就是缺覺了——所以晚上早點睡很重要,不然孩子會因為太累反而睡不著。
同時,因為睡眠帶來睡眠,孩子白天的睡覺時間也需要保證,不然孩子到了晚上睡覺的點就會各種鬧騰,各種不肯睡。
在這裡推薦一本書:《韋氏嬰幼兒睡眠聖經》,這本書的訓練方式適合0-5歲的家庭。在這本書裡,對什麼年齡段的孩子,白天要睡幾覺,幾覺相隔的時間,都有非常清楚的列表,大家可以買回家參考:對孩子來說,小嬰兒需要上午一覺,下午兩覺;9-12個月以後,開始上午下午各一覺;18個月以後,每天睡中午一覺。
3、作息要規律
作息規律也很重要,上帝給我們人創造了生物鐘,所以一旦給孩子確定了比較規律的睡眠時間,孩子是很容易遵循的,且爸爸媽媽也更容易安排各種時間表,對整個家庭也是有益處的。我們也希望借著時間表,教會孩子「節制」——雖然只是孩子,但是玩樂也要節制,該睡覺的時候就是應該要睡覺。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 (加拉太書 5:22-23)
我們在幫助他建立時間表的時候,自己也有很多益處。在教孩子節制的時候,自己也節制了很多。考慮到孩子睡覺的需要,我們也有很多舍己,比如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儘量在孩子白天睡覺的時間不安排活動;現在孩子大了,實在一天都在外面不能午覺,我們也會儘量在中午讓他們倆在車上睡一覺。
4、孩子一覺到天亮,自己學會入睡是關鍵
我們大人都知道睡覺就是眼睛閉起來,別想太多啦,過一會就會睡著。半夜如果醒過來,甚至上個廁所,也沒關係,一看天還沒亮呢,還早呢,就躺回床上眼睛閉起來,馬上又可以睡著。——這是我們長期以來對睡眠的經驗和自信——我們自信我們是可以睡著的。
但是顯然,孩子是沒有這樣的經驗,也沒有這樣的自信的。如果孩子入睡的時候,我們總是各種陪著,各種哄睡,那孩子得到的經驗永遠都是:「我要爸爸媽媽幫助才能睡著」,他們也沒有辦法有自信說:我是可以自己睡著的。同理,如果孩子一哭鬧,我們就去安撫,那他們醒來,習慣性地就需要我們的安撫才能睡著。
學習入睡這件事無關孩子個性,就在於一個習慣。好在,孩子白天也要睡覺,每天我們都有好幾次可以讓他們獲得經驗、建立信心的機會。
西爾斯說,孩子不可能一覺到天亮的,即使大人也不行,我們中間都是一小覺、一小覺的。這也許是真的,但是實際上,孩子如果學會了自己入睡,他們晚上醒來的時候,不需要爸爸媽媽幫助,就會繼續自己睡,對爸爸媽媽來說,實際上孩子就是一覺到天亮的。
所以我比較贊同,不論白天還是晚上,都要讓孩子自己學會入睡。有一個例子:
我認識一個姊妹,家裡條件有限,租的房子是一室一廳,所以寶寶的嬰兒床只能放在他們房間裡。每天到了孩子睡覺的點,他們就把孩子抱去臥室,讓孩子自己學習入睡。白天,媽媽管媽媽做家務,即使去到孩子房間掃地,孩子也不受影響,還是能自己入睡;晚上,孩子睡了以後,夫妻在客廳裡看看書聊聊天,完了一起去臥室休息,孩子晚上都是一覺天亮,不需要他們安撫。
五、睡眠訓練會不會給孩子帶來童年陰影
有人覺得,親密育兒,迅速滿足孩子的需要,可以給孩子帶來安全感。我並不完全贊同這點。我相信孩子最大的安全感,是來源於父母的愛。
父母的愛的意思有兩層:
一是孩子看到父母彼此之間的親密關係,他們有一個家庭的安全感。所以我相信如果父母為了親密育兒就分居,甚至離婚,對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也只會帶來壞影響。
二是孩子看到父母對他們自己的愛,也會讓他們生出安全感。所以如果父母請個保姆或者請爺爺奶奶來迅速滿足孩子的需要,估計也沒啥用。
既然重點是父母的愛,那我相信大家都同意,父母的愛,不一定要通過「百依百順」來讓孩子明白。相反,我倒覺得,如果孩子以為她一哭,爸爸媽媽就會像超人一般從天而降,安慰她,幫她搞定,這也可能會讓孩子把父母當成「偶像」(就是她會以為我好像上帝那樣萬能)。
如此,不但我很痛苦,精力不足,而且她發現我不能滿足她的時候,她也會很痛苦——這叫什麼安全感呢?
是啊,睡眠訓練難免會伴隨孩子的哭泣。哭泣是很愁苦,可愁苦就一定會有童年陰影嗎?我並不覺得是。分享一段經文:
「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 (希伯來書 12:11)
而且如果你從上面讀下來,會發現,我們選擇訓練孩子睡眠是因為看重夫妻彼此的關係;我們所謂的訓練睡眠,是教導孩子規律節制,給孩子帶來自己入眠的經驗和信心。我相信我們做的這些事情都是符合聖經教導的,所以我個人並不相信我們的睡眠訓練會給我家孩子帶來童年陰影。
六、為孩子的睡眠禱告,也教孩子自己禱告
寶寶睡得不好,是讓人感覺特別無能為力的一件事。即使是睡眠訓練,孩子一哭,就常常也會讓我們覺得手足無措甚至心碎。但上帝的大能卻在我們無能為力的事情上顯現出來,他的恩典在我們靠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上顯大——所以為孩子的睡眠禱告,真的是一個特別好的操練禱告的機會。
我們基督徒相信,上帝愛我們,上帝和我們的關係,好像爸爸,但卻是比地上的爸爸更為親密的。我們通過為孩子的睡眠禱告,是能夠深刻體會到,即使在孩子睡覺的這麼小的事情上,上帝也在看顧我們。而我們自己也知道祂是可以倚靠的,所以我們也不至於失去信心。
如果有還不信的讀者,卻深受孩子睡眠困擾,其實也不妨也可以嘗試用「心靈和誠實」來和上帝禱告,你的需要祂都知道,你所禱告的,祂都聽得到。事實上,各種細節的技術問題,也都可以通過禱告來和上帝討論。
對於老大,她已經4歲多,可以理解很多事情,所以我們也借著她睡覺的這件事,教孩子自己禱告。
我想,孩子必須明白一個事實,就是在她軟弱的時候,我們或許可以陪伴,但是爸爸媽媽能力有限,很多時候——比如睡不著覺這件事——我們是幫不到她的。爸爸媽媽也是人,爸爸媽媽時常是靠不住的,但是上帝卻是永遠愛她,永遠可以幫助她的。——而對她來說,禱告是她和上帝爸爸連結的最好的辦法之一。
她睡前,我們鼓勵她自己禱告。有時候也會我說一句,她跟著說一句。晚上她做惡夢醒了的時候,她總是非常軟弱,這個時候,讓這麼小的孩子自己禱告,可能她也做不到,我想比較好的方法是握住她的手,跪在床邊,以她為第一人稱,大聲幫她向神呼求。
我在我的禱告裡也會肯定她是一個好寶寶,很努力地在學習睡覺,通常我一開始禱告她就安靜下來了。這個過程不但激勵到了她,也激勵到了我自己。因為我在禱告的過程中,我自己的心也會從糾結和無助變成信心和感恩。
七、訓練失敗了怎麼辦?
我認識的大部分訓練失敗的例子,都是因為父母之間對訓練無法達成一致,或是其中一人無法堅持。比如說好怎樣都不抱孩子,結果孩子一哭,某人就受不了了,那下次孩子也會知道,哭泣是有用的,下次他們就會哭得更厲害。基本上,只要反覆個一兩次,訓練就徹底宣告失敗了。
只有一位姐妹稱自己完全按照睡眠訓練方法,卻仍然失敗。——其實這也是很好的鼓勵,至少從我這裡得到的數據來看,只要堅持訓練,絕大多數家庭對孩子的睡眠訓練是可以成功的。
我想,我們和不信上帝的人在對待睡眠訓練這件事上,最大的差別就是,我們一直在禱告,把這件事交託給上帝。交託的意思就是,我們盡力而為,但把結果交給上帝。我們相信事情的結果可能和我們想得不同,但是上帝一定有祂美好的心意要顯明在這件事上。
所以,我會知道,我們家對孩子的「睡眠訓練」最後能夠成功,主要是因為上帝的恩典,而不在於我們的技巧有多好;同理,如果訓練最終不能成功,也沒有關係。因為基督徒本來就不是做什麼事情,就都一定會成功的。
睡眠訓練和其他任何事情一樣,最重要的不在於結果,而在於全家人在這件事上能夠經歷上帝的恩典和大能。所以如果有姐妹因為睡眠訓練不成功就而糾結、痛苦,那恐怕我們無意中本末倒置,把訓練目標當做是我們的偶像了。
而且媽媽這樣的糾結也會帶給孩子深深地不安,仿佛睡眠是很困難的事情,但實際上,我們想告訴孩子的恰恰相反:睡覺是每天最最舒服,最最自然的一件事。——而且說到底,孩子終究是會長大,長大總是會獨睡,睡眠訓練明顯的好處也不過3、5年——也許這對很多家庭來說也是一個安慰。
雖然睡眠訓練不一定會成功,可這也不表示我們就不需要給孩子訓練。
如果我們因為「反正訓練也不一定訓練得好的」就放棄了訓練,這就與「你煩死了就讓你哭到睡我懶得管你了」是一樣的。這樣的決定實際並不出自於我們對孩子的愛,而是只是為了滿足父母自己的私慾,不論對我們還是對孩子,都沒有益處。
可能孩子一直到上小學也沒能學會自己入睡,但對於孩子來說,學習入睡的過程,可以變成他一次次經歷上帝恩典的過程,建立他的美好品格。
我們在給孩子進行睡眠訓練的過程裡,能夠學習接納孩子,學習交託自己的問題,學習為孩子禱告,學習承認自己能力有限,認自己驕傲的罪,學習不要把孩子當做是我的偶像,等等……這些經歷對我也是大有益處的,而且這些才是將來真正可以帶進天國的財富。
八、通過專業書籍來獲取更多細節
因為篇幅有限,無法更多展開,如果想知道更多睡眠訓練的細節操作問題,我推薦下面兩本書,淘寶均有售。相信大家讀完以後應該會得到更多啟發。
1、《從零歲開始》
我們弟弟就是從出生起,完全按照本書介紹的PDF餵養法進行訓練,8周大的時候已經可以開始睡整覺,非常神奇。這本書的缺陷,在於它主要是在說一些粗線條的原則,可能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即使讀完,還是會有一些問題。而且對於大一些的寶寶,父母可能更覺得積習難改,所以下面這本書作為補充閱讀就非常好。
2、《韋氏嬰幼兒睡眠聖經》
這本書裡面提供了一種「安撫女士睡眠法」,是一種比較溫和的睡眠訓練方法,不過因為溫和,所以訓練周期就比一般的睡眠訓練周期要長(兩周)。
但是這本書把小朋友按照年齡,分成了不同的情況討論,非常非常詳細。同時這本書裡面也有很多特殊情況的處理,很實用,比如兄弟姐妹睡覺怎麼弄?出門旅遊怎麼辦?寶寶生病了怎麼辦?寶寶早晨醒得特別早怎麼辦?特殊情況睡眠計劃被打亂了怎麼辦?為什麼我們要讓寶寶自己睡自己的房間?要不要讓寶寶分享房間?等等。
附錄:那些我們覺得有幫助的物件
1、嬰兒監視器
——寶寶獨自睡一個房間,晚上我們聽不到他哭怎麼辦?
因為我家的兩個寶寶從小獨自各睡各的房間,在他們還小的時候,他們的房間裡用了嬰兒監視器。
嬰兒監視器的原理很簡單,買來即插即用。實際就是插一個放桌上的攝像頭在寶寶房間,然後爸爸媽媽這裡有一個監控端,通過監控端,寶寶哭了就可以立即聽到。此外,監控端可以看到房間裡寶寶的情況,甚至會自動監測溫度,還可以通過監控端不進房間就和寶寶說話、給寶寶放音樂等等。
有人覺得家裡面積小,寶寶一哭就能聽得,沒必要買監視器。但是實際上,監視器十分實用:比如半夜裡寶寶忽然大哭,我們拿起監控端一看,哦,寶寶只是翻身的時候把自己搞醒了,他還閉著眼睛睡著呢,我們沒必要過去——於是我們翻翻身也繼續睡。
因為有嬰兒監視器,我們就不需要寶寶一哭就進去看,對於寶寶來說,就增加了很多他們自己練習重新入眠的機會。
我自己用的牌子是MOTOROLA,但是我們家兩臺機器,它偶爾會串信號。新安怡的也不錯,缺點是屏幕沒有MOTO大,不能上下左右轉鏡頭——有時候寶寶翻個身,就看不到了。現在一些新型號的監視器,監控端是用手機或者IPAD,接WIFI就可以看。我個人感覺這些功能對於寶寶睡眠訓練來說不太實用,又費事又費電。
2、嬰兒床
——從小睡自己的嬰兒床是養成睡覺好習慣的第一步
我們對嬰兒床的堅持是:實木,無所謂款式,但是床底面一定得要是龍骨架,既透氣又結實。
我們弟弟現在用的是千元左右的好孩子(有牌子,感覺上環保會安心一點)因為我們家孩子很早自己睡一間,所以不需要功能複雜,普通三檔調節的嬰兒床足夠。此外,因為嬰兒床是實木的,買來多少都會有點味道,懷孕以後不妨早買,放在家裡先曬曬味道。
STOKKE有一款橢圓形的成長型嬰兒床,如果預算充足,我覺得那個挺好的,特別小時候應該很能給寶寶安全感,更有利於睡眠訓練。但是如果沒有錢,其實用個大嬰兒床裡面環繞個孕婦枕頭,也完全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
3、花王尿布、自製紫草油和隔尿床墊
——一晚上不換尿布是怎麼做到的?
花王的尿布非常好用,除了孩子大便,我們從孩子出生開始,晚上都不給孩子換尿布。即使量大,也幾乎沒有漏出來過。
孩子小時候會比較容易紅屁股,我們的秘訣是去藥店買紫草,浸泡在橄欖油或者麻油裡2個星期以上,時間越長,效果越好,有條件的姐妹可以在孕期就泡起來。在包尿布前,把自製紫草油給孩子塗上,預防紅屁股,偶爾孩子拉肚子真的紅屁股了,紫草油一塗,2天必好。
床墊弟弟用的是MOTHERCARE的最便宜的一個海綿床墊,軟硬適中,也沒有變形的現象。而且這個床墊裡面一層是防水的,所以即使忘記墊隔尿墊,不當心弄溼,也不用擔心裏面的海綿發黴。
4、睡袋
——孩子晚上踢被子怎麼辦?
對於小寶寶來說,穿睡袋可以持續保暖,不怕寶寶踢被子,對父母來說,也不再需要擔心,或者總是起床給寶寶蓋被子。我們家是從一出生就給孩子穿睡袋,讓他們習慣睡睡袋。
睡袋我們用的是宜家的,他們有0-6個月,6-18個月兩個尺寸。他們家的睡袋,即使是夾棉的也很透氣,不會一睡就背上就一身汗。18各月之後的睡袋,我們試了幾個牌子,最後用了一個叫「賀曼」的品牌,東西是好,可惜價錢昂貴。
給孩子買睡袋的話,可以考慮買2-3個。因為小朋友時常有一些意外,有1-2個備用的會方便很多。
5、床鈴、安撫之物、小夜燈、睡眠故事
——什麼是最有效的安撫之物?
我家的弟弟囡獨自睡一個很小的房間,每天我們給他洗完澡吃完奶,紙尿褲、睡袋穿好,和他說拜拜,他就自己翻來翻去睡覺了。他的嬰兒床上有一個費雪的聲光床鈴,他很小的時候就會通過踢這個床鈴來開關,現在已經會坐起來自己開關,半夜裡有時候他醒過來,他也不哭,會自己開個音樂繼續睡。
這個床鈴音樂柔和,因為會發光,所以也挺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許也是這個原因,他睡前和我們說拜拜的時候也從來不會哭。缺點是,用電池,特別耗,沒一兩個月就沒電要換電池……
此外,讓孩子選擇一樣他自己的安撫之物,也會對幫他養成入睡習慣有好處,因為他醒來第一反應是找他的心愛之物,而不是父母。我們家姐姐是喜歡把一堆玩具都堆她床上,每天她換個娃娃抱。弟弟相反,開始什麼都不需要,最近就喜歡抱著一條花被子睡。所以不用迷信昂貴的睡眠安撫物,不論是安撫海馬還是安撫巾,可能對孩子也都不一定真的有用。
據說小夜燈可以給孩子晚上更多安全感,我覺得對父母心理安慰的作用可能更大一些。姐姐房間比較大,我們用了一盞小夜燈,晚上開著也方便她半夜萬一要上廁所。弟弟房間比較小,空氣淨化器已經有燈,晚上很亮,所以我們就不再給他放小夜燈了。
給2歲以後的孩子開始講一些關於睡覺的故事,有時也會有用,不過和其他的安撫物品一樣,這些東西的效果時好時壞,難以依賴,只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最終還是小朋友睡覺好習慣的養成才是治本的辦法。
楊先生說
楊先生看完這篇文章評論說:「真的好長啊……」
楊太太
基督徒,結婚六年,家有二寶,在職媽媽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平時不在線,有事請郵件:
wxyangtaitai@163.com
現在回看過去的舊文,有很多欠缺,所以想好像這篇文章一樣作一個重新匯總,因此目錄裡的舊文章就暫時不放了,請大家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