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貪官富可敵國,死前把自己綁在火藥桶上,死後讓老百姓懷念

2020-12-13 歷史小火鍋

「三百年來養士朝,如何文武盡皆逃?」這是《鹿樵紀聞》中記載的兩句詩,出自於明朝南京的一個乞丐之手。當時清軍大軍南下,攻佔南京,南明弘光朝廷頃刻之間崩潰瓦解。原先高車駟馬、峨冠博帶的朝廷大臣們,除了寥寥可數的幾人以身殉國,其他人大都要麼屈膝投降,要麼倉皇逃跑,置聖賢教誨和忠義廉恥與不顧,種種醜態,連要飯的乞丐都看不過眼,寫下這首詩譏諷他們。

明朝覆滅之際,翻天覆地的巨變,成為衡量明朝官員品行的試金石。原先德高望重、名滿天下的朝廷重臣們,如錢謙益、洪承疇等人,深受皇恩卻臨危變節,為了苟全性命,當了可恥的叛徒和漢奸。而很多默默無聞、屈居下僚的小官吏,卻寧死不降,以死報國。如南明戶部主事黃端伯,在清兵入城後,他在家門上寫下幾個大字:大明戶部主事黃端伯不降,連清朝豫親王多鐸都對他的氣節佩服不已。

更為離奇的是,有一個在明朝聲名狼藉的貪官,平時為正人君子所不齒,國破家亡之際,他做了一件事震撼世人。此人就是明朝大臣朱大典。朱大典,浙江金華人,出身貧苦,一度棲身破廟。但他胸懷大志,酷愛讀書,因家裡太窮,連上私塾的錢都出不起,於是經常站到村裡私塾的窗戶下面,隔窗偷聽。就這樣,朱大典靠著「偷師」和自學,於萬曆四十四年考取進士,成為大明朝的官吏。

朱大典從山東某地一個七品知縣做起,一步步升任兵科給事中、福建按察使、山東巡撫、漕運總督、鳳廬巡撫等職務。他在任期間,有兩大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善於用兵。當時明朝已經進入末期,內憂外患,刀兵四起,朱大典雖是文人出身,卻膽勇過人,曉暢兵機,是個將帥之才。在福建期間,他率兵屢次挫敗荷蘭「紅毛番」的進攻,在山東期間,軍閥孔有德起兵叛亂,縱橫劫掠無人可敵,最後卻被文臣朱大典殺得丟盔棄甲。

朱大典為官的第二個特點,就是貪婪成性,是個名副其實的貪官。史料《東南紀事》記載,他在任鳳廬巡撫期間,貪婪兇暴,千方百計搜刮勒索民財,婪索財賄,其窮兇極惡之狀,被人形容為「乳虎蒼鷹」,「四府僚屬,囊橐皆盡,人擬其富可敵國」,靠貪墨積累億萬資財,是明末數一數二的大貪官。崇禎十六年,朱大典遭到御史彈劾,丟官罷職,回到老家金華。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明朝危亡之際,貪官朱大典的表現卻讓人始料未及。

《東南紀事》記載,隆武元年,清軍揮師南下,經略江南。面對清朝大兵壓境,朱大典一不跑二不降,散盡家財,招兵買馬聚草屯糧,購置器械火藥,組織起一支隊伍,守土自保。此時成立不久的南明弘光朝廷已經覆滅,南明隆武帝在福建繼位,授予朱大典文華殿大學士的頭銜,讓他負責擔任浙江金華一帶的防禦守備。朱大典慨然領命,決心與清朝死戰到底。

《南明史》記載,隆武二年六月二十三,清朝親王博洛率領大軍包圍金華城。清將先派人送來招降書信,朱大典毀書斬使,決不投降。清兵隨後大舉進攻金華,朱大典打仗果真有一套,在無任何外援的情況下,死守孤城二十多天,清軍傷亡慘重,始終不能破城。清軍援軍源源不斷而來,還帶來大量火炮,日夜攻打。金華城守軍漸漸傷亡殆盡,糧盡援絕,憑著一腔忠義之心做著最後的苦鬥。

七月十六,清軍攻破金華。朱大典抱定必死之心,別無他念。但他忽然想起火藥局中還殘留有大量火藥,若留下來被清軍所用,豈不是白白便宜了他們。於是他和總兵何武、副總兵吳邦睿三人,來到火藥局,把殘存的火藥集中到一起,然後把火藥桶綁在身上。他的十幾個隨從也要隨他一起赴死,被他厲聲呵斥:「速去!吾將有事!」把他們驅散後,舉火引燃火藥,一聲驚天動地轟鳴,朱大典等人粉身碎骨,只留下浩然之氣長存人間。

朱大典以身殉國的壯烈事跡,傳遍天下。戰火中倖存下來的金華百姓,論及朱大典之死無不懷念。朱大典當年棲身的破廟被修葺一新,四時祭拜,他當年苦讀詩書的地方,建立了「朱大典讀書處」的石碑,遺蹟至今尚存。清朝編修《明史》時,對朱大典的勇氣和氣節也十分敬佩,稱讚他「浙東死事之烈,未有如大典者」。乾隆四十二年,朝廷為提倡忠孝節義,在金華雙溪驛修建青石牌坊一座。

從貪官朱大典的慷慨赴死,人性複雜由此可見一斑。朱大典雖有過貪墨劣跡,但在國破家亡之際,卻能捨生取義,保全氣節,從這一點來看不失為一個忠臣。

相關焦點

  • 明朝巨商沈萬三富可敵國,換算成人民幣有多少?
    依稀記得,十幾年前有一部很火的電視劇《聚寶盆》,講述了元末明初江南首富沈萬三的故事。劇中的沈萬三早年在劉伯溫那裡得到一個「聚寶盆」,傳說從這個聚寶盆裡可以源源不斷拿出金錢,所以沈萬三才富可敵國!沈萬三這個人物並不是憑空捏造,確實是有人物原型的,他是元末明初的江南巨商,而且也確實非常有錢。
  • 明朝一清官,百姓人人愛戴,抓了一貪官,卻惹怒天子掉了腦袋
    明朝一清官,百姓人人愛戴,抓了一貪官,卻惹怒天子掉了腦袋文|歷史充電插座古代的臣子是特別難做的,如果你為國為民的話,在得到百姓稱讚的同時也會引起皇帝的猜忌。周新出生在明朝,是今天廣東一代有名的大臣,他還是是明朝非常有名的清官。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少部分人知道周新是清官,包括當時的皇帝。但是周清並沒有覺得這有什麼好操心的,他覺得只要自己做好自己就好。不需要別人知道他究竟是貪官還是清官。
  • 史上最有骨氣的皇帝,死前還留下一感人的遺言,上萬老百姓自願殉國
    我們要說的這個朝代就是明朝,明朝非常受現代人的歡迎,原因何在呢?其實就是明朝的成長史更符合主流價值觀,滿足了老百姓們對國家的期待。明朝的建立者是朱元璋,他來自於社會的最底層,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一步步成為了大明王朝的最高統治者。
  • 為什麼有人說,「魏忠賢」不死,明朝就不會亡?
    魏忠賢是明朝最大的貪官太監,也是後世號稱「九千歲」的人。魏忠賢在歷史上的記載是貪汙成性,惡貫滿盈的。崇禎皇帝稱其「擅竊國柄,誣陷忠良,草菅人命,狠如狼虎」。梁啓超曾評價魏忠賢「巧言令色,獻媚人主,竊弄國柄,荼毒民生」。
  • 崇禎死後20年,康熙殺了一個叫張煌言的人,從此,明朝徹底結束
    張煌言死後,有書生為他做了一篇《兵部左侍郎張公傳》,文中寫道: 「自丙戌至甲辰,蓋十九年矣,煌言死而明亡。」 意思是,張煌言從清軍入關時開始抗清,在艱難困苦中和清廷鬥爭了19年,張煌言的死,意味著明朝徹底結束了。 這是把張煌言的死當作明朝滅亡的標誌。
  • 貪官為什麼不向老百姓懺悔 媒體斥之曰心靈潰爛
    中新網10月17日電 日前的人民法院報刊發評論文章說,貪官在法庭上作最後陳述的時候,大都要敷衍幾句懺悔的話,但很少有貪官向老百姓特別是那些還在過著窮苦日子的農民懺悔。貪官雖然言必稱人民公僕,內心中卻總以為自己高高在上,吃點喝點貪點揮霍點,似乎都是應該的。
  • 江南水底據傳埋著一座墓,墓主乃是明朝首富,專家:挖了富可敵國
    說起水底墓,我們就會想起去年熱播的古墓探險劇《盜墓筆記之怒海潛沙》,吳邪、王胖子等人下水底探險的墓葬,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座墓葬和《盜墓筆記之怒海潛沙》中的可不是一樣的,這水底墓的墓主被傳聞是明朝首富沈萬三。
  • 明朝最牛太監,號稱「立皇帝」,死後還被割三千多刀,百姓食其肉
    劉瑾,明朝時期的一個小太監,出身卑微,卻很聰明,腦子靈活,又能來事。起初因家境貧窮,不得不給他「來一刀」,送他進宮當太監謀生。也正是挨了這一刀,才改變了劉瑾的一生。斂財,賣官,霸權等等,混得風生水起。劉瑾有多富?
  • 明朝趣聞:他生前富可敵國,死時卻無棺木下葬
    明朝趣聞:他生前富可敵國,死時卻無棺木下葬北邊的民族關係,是嘉靖朝最感棘手的問題之一。從借收復河套的爭議,殺夏言、曾銑,到「庚戌之變」,不過兩年時間,嚴嵩一再告誡主持戰事的兵部尚書丁汝夔,不要輕戰。世宗問:「北虜累年入犯,我皇高祖考歲一驅逐,今如遵舉一行,可歟?」其後又說:「今時非前比,只嚴督將臣守御,自可無事。巡驅之典似不必盡同於昔也。」出於守險的需要,嚴嵩對邊境城牆十分重視。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韃靼一部逼近永平、遷安等處。
  • 湖北發現明朝王爺墓,出土3400件名貴珠寶,專家:簡直富可敵國
    湖北發現明朝王爺墓,出土3400件名貴珠寶,專家:簡直富可敵國古代除了皇帝墓中的陪葬品多不勝數,王爺這個身份級別的也少不到哪去,這從我們後世發現的王爺古墓中就可以看出來。今天我們來介紹湖北發現的一個明朝王爺墓,這個墓中出土的名貴珠寶達到了3400多件,可以說這個王爺的陪葬品富可敵國,接下來我們來看下具體的詳情。
  • 明朝末年,天將雄師——盧象升,死後為何讓天下為之震動?
    崇禎二年,盧象升的一個決定改變了自己的一生,在後金(滿)兵臨北京城下的時候,盧象升招募了萬餘名壯士隨他入京勤王。即便這次勤王之中,盧象升並沒有得到一展拳腳的機會,但是崇禎皇帝記住了這個心懷天下的年輕人。次年,崇禎提拔盧象升為右參政兼副使,外出整頓大名、廣平、順德三府的兵備,號稱「天雄軍」。從此,盧象升正式開始了自己輝煌無比的軍事生涯.
  • 明末他是富可敵國的親王,差點當上皇帝,卻死的很慘
    明朝後期土地兼併嚴重,階層兩層分化,並且藏富與官。而各地藩王佔據大量土地,享有豐厚的俸祿是加劇財政危機的,大明本是朱姓天下,但國難當頭,這些富可敵國的王爺們卻一毛不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崇禎的親叔,他就是明末福王。
  • 明朝將領盧象升死後,為何天下為之震動?
    那麼,為什麼在他死後,會震動大明天下呢?他真的是大明江山的擎天柱嗎?下面就從這麼三個方面來解讀。其二、他很早就力主抗清,守衛京師,崇禎皇帝第三次賜予盧象升「尚方寶劍」,讓他指揮全國各地來增援的明軍這個時候,清軍已經由宣府、大同入侵,開始劫掠明朝的京畿地區。京師戒嚴後,朝廷傳詔書,命令盧象升入衛京師,皇帝又一次賜給他「尚方寶劍」。36歲的盧象升,已經開始指揮明朝的全部援軍。
  • 明朝最大漢奸,被抓獲後皇帝親「送」其入法場,死後舉國同歡
    這就算了,此人甚至還強力勸說俺答自立為帝,組織政權與明朝對著幹。就這樣,由於趙全對大明作出的「突出貢獻」,他極其光榮的成為了明朝頭號通緝要犯。明朝朝廷對抓獲此人用了多大的力度那?首先是上至皇帝,下到小兵,沒一個人不知道趙全的大名。宣傳工作確實是下了死功夫。此外,懸賞也極為厚重,但凡抓到趙全,不但但升官,賞錢,還包分配房子。這可是蔭及後世的大賞賜。
  • 西漢首富梁王劉武:生前富可敵國,死後曹操盜墓
    西漢首富梁王劉武:生前富可敵國,死後曹操盜墓 2020-12-17 0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明朝王爺富可敵國,國難當頭時卻一毛不拔,最後被李自成活煮
    只是,萬曆大概不會想到,朱常洵最後的死法是何種的悽慘。大臣們為了保住太子的位置,讓藩王們儘快就藩,不停地向萬曆上奏,請求萬曆儘快分封朱常洵,還有謠言說鄭貴妃想要謀害太子。萬曆皇帝逮捕了一大批人,但這個勢頭卻完全無法止住。萬曆見實在攔不住了,就把福王封在了洛陽。
  • 朱元璋請沈萬三吃飯,指著豬蹄問他菜名,沈萬三機智回答保住一命
    朱元璋請沈萬三吃飯,指著豬蹄問他菜名,沈萬三機智回答保住一命眾所周知,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農民出身,他的爹娘都被餓死了。因此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就對貪官和姦商非常痛恨。當時的沈萬三富可敵國,因此朱元璋就認為沈萬三的那些錢都是老百姓的,是不義之財。所以朱元璋就想除掉沈萬三。但是朱元璋讓下面的人查過沈萬三之後,並沒有查到沈萬三犯罪的證據。但是朱元璋仍然是不放心,因此還是想將他殺了。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時候就認識了沈萬三。
  • 朱元璋鑄幣時加了一個字,解決一世界性難題,讓貪官無處遁形!
    而明朝時期的錢幣就很奇怪了——很多明朝時期出土的錢幣上面都會刻有行省的簡稱。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朱元璋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家中父親一個人要養三個兒子兩個女兒,負擔非常重。 當時元朝的官場非常腐敗,朝廷官員每天就是在跟自己的幕僚算計著怎麼最大程度地搜刮民脂民膏。只要是民眾日常生活所需,就要花錢來官府買。
  • 考古隊開發明朝王爺墓葬,打開後金光閃閃,這就是富可敵國
    在很多的古裝影視劇中,我們動不動就會看到主角擁有著富可敵國的財富,但其實這些根本就不符合事實。要知道,在我國的封建社會,百姓們需要上交的稅款很高,不管有錢沒錢,只要活著就要交稅。
  • 兩種酷刑的發明者朱元璋,一招「生不如死」,一招「恐懼而亡」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佩珍說世界」,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