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地區,有很多奇特的植物,這些植物有著非常奇特的外表,有的一些植物是可以食用的,而有些植物則具有很強的觀賞性,還有一些植物不僅可以吃,外觀也非常的出挑,比如大家到了春季都喜歡挖的蒲公英, 它們擁有鋸齒狀的葉子,還能夠開出美麗的黃色小花,結出的毛球種子也特別的漂亮,是一種集食用性與觀賞性為一身的植物,類似於這樣的植物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種此類植物,它們的名字叫做石橄欖,可能很多朋友都聽說過橄欖果,橄欖果實是南方的一種特產水果,但是這石橄欖可能很多朋友對它們並不了解,今天我們就來一同聊一聊這種果子,看看它們有什麼特點,與石橄欖又有什麼關聯。
石橄欖是農村的一種「果上葉」,為什麼說它們是葉上果呢?因為石橄欖是一種附生的植物,它們通常長在石頭上,也有一些長在懸崖峭壁之上,結出的果實外觀看起來和石橄欖非常相像,但是個頭卻差很多,看起來就好像是微型的橄欖果一樣,而且遠遠的看起來就好像在綠葉子上結出了果子一般,非常的有趣。小時候在農村這種果子是很常見的,我們這些小孩有時會將這些石橄欖果子摘下來玩,所以這些石橄欖果子給我們童年回憶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其實這種果子的價值可不僅僅是玩具,它們具有很強的食用藥用價值,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對這種植物的記載,不過我們小時候並不知道這種植物的價值,只看它們外形長得有趣,所以總是隨便的往下摘果子,這石橄欖在城裡的售價在一斤30元,價值比較大。對於知曉石橄欖的人來說,它們屬於一種非常受歡迎的稀罕物,價格這麼高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它們在城裡太少見了,所以才會顯得珍貴。
可能很多朋友會說,既然這種果子如此珍貴,那麼為什麼農民不大量的種植它們呢?一定會非常的賺錢,但是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農民一般情況下是不種植這種植物的,因為這種植物現在還沒有完整的產銷供應鏈,所以如果盲目種植的話,非常容易虧得底朝天,只有那些有固定銷售渠道的人才會種植這種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