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實長在「泥土」裡,卻香甜如蜜,如今農村不多,城裡一斤賣70元

2020-12-22 農民愛花草

歡迎來到「農民愛花草」,這裡每天都會分享一些養花的小方法,小知識,喜歡的朋友請「關注」

今日導讀:長泥土裡的野果,香甜如蜜,農村孩子常吃,城裡一斤賣70元

春天是吃野菜的好時候,也是一些野花野草的生長旺季,以前生活在農村的孩子,每年春夏秋三季,最喜歡到田野裡、山林裡去嬉戲玩鬧,隨便找一些野花野果子,特別是一些80後的孩子,能採摘到好吃的野果子,真的是太開心了。現在的孩子一說吃水果,都沒什麼稀罕的,但是以前的孩子不一樣,水果很少,一般家庭都不會給買,所以都是自己到野外去尋「好吃的」。

記得小時候常見的野果子有很多,比如說姑娘果、黑天天、酸棗、捌棗、八月炸等等,但是有一種水果,記憶最深,因為它是孩子們的最愛,它是一種長在泥巴地上的野果子,雖然長在泥地上,但是孩子最愛吃,因為它的味道香甜如蜜,特別的好吃,這種果子如下圖,看看你見過嗎?

野果子的成熟季一般是在夏秋時節,它們都是應季而生,但是這種野果子,它在春末5月份的時候,就有成熟的,一直到7月都能採摘,是一種早熟的果子,在農村有一句順口溜說的就是這種果子「五月五、地瓜煮;六月六、地瓜熟;七月七、地瓜爛」,這裡所說的地瓜,就是這種野果子。

這裡所說的地瓜,可不是咱們常見的紅紅薯,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滿地香」,就是成熟之後,離老遠就能聞到它的香,又因為它生長在地上,所以孩子們都叫它「滿地香」。

其實地瓜、滿地香都不是它真正的名字,只是民間的俗稱罷了,它真正的名字叫做「地枇杷」,也叫地果,是一種多年生長的木質藤本植物,屬於桑科榕屬,在我國的很多地區都能見到,比如說湖南、湖北、四川、甘肅、陝西、廣西、貴州、雲南等等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它的適應能力還是很強,喜歡長在荒地、草坡、巖石縫隙裡,因為分布較廣,所以還有很多的別名,比如說地石榴、野地瓜、滿地青、地瓜藤……

地枇杷的葉片四季翠綠,呈革質,倒卵狀橢圓形,一般長2-8釐米,寬1.5-4釐米,幼莖偶有直立,高達30-40釐米,但是大部分都是匍匐於地生長。咱們常見的野果子,都是高掛的枝頭,而地枇杷因為是匍匐生長,所以它的果子一般都是生在泥巴地上,果實為扁圓形,小的時候是青綠色的,一般陰曆5月左右果實成熟,成熟後的地枇杷果皮呈紅棕色,吃起來甘甜可口,香甜如密,有著類似獼猴桃的清香。

在地枇杷成熟的季節,只要草叢裡,泥地上有生長,隔很遠就能聞到它的清香,是名副其實的「滿地香」。

小的時候,最有意思時候,就是和小夥伴們一起去尋找地枇杷,因為並不是每個地枇杷都是香甜如蜜的,有一種果子,它的外皮是灰褐色有裂紋的,不仔細看就和地枇杷一樣的,但它卻不甜,還很苦,若是不小心吃到了,就會被小夥伴們恥笑,這種不甜的果子,被稱為「母豬瓜」,所以去尋找地枇杷一定要識貨。想想也很有意思。

長大了才知道,地枇杷的營養很豐富,是一種珍貴的天然滋補健身果,其果肉含有豐富的維C、鋅、胺基酸、具有清熱利溼、解毒消腫、通經活絡,可以治療和緩解風熱咳嗽、痢疾、水腫、經閉、帶下病、風溼關節痛等等,鮮果可以直接食用,還可以製成果醬、果汁,經常吃一些,能強身健體,由此可見它的價值很珍貴,野外遇見一定要珍惜。

據了解,現在地枇杷已經有人工種植,要工種植的地枇杷一斤需要30元左右,也是很貴的,若是純野生的地枇杷價格更高,達到70多元一斤,並且還供不應求,很多人想買卻買不到。今日問題,你小的時候,吃過地枇杷嗎?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

謝謝您的閱讀及支持

咱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曬乾後香甜如蜜,過去摘了當零食,如今農村少見,城裡一斤20元
    農民叫它「腎果」,新鮮時沒人吃,下霜後才成熟,曬乾後香甜如蜜,過去摘了當零食,如今成「腎果」,城裡賣20元一斤水果含有豐富維生素、纖維素及各種微量營養成分,日常生活中吃水果可以補充其它食物所沒有的營養,有些水果還有不錯的藥用功效
  • 農村只長在水裡的「筍」,產量高吃不完,拿到城裡賣13元一斤
    農村只長在水裡的「筍」,產量高吃不完,拿到城裡賣13元一斤農民們都會種植一些蔬菜瓜果在自己家的菜地裡,平時再養一些家禽牲畜,過年過節都不需要置辦太多的年貨,平時也能夠自給自足。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蔬菜瓜果大部分都是來自於農村,但其實在農村還有很多我們不常見的蔬菜品種,不像一些日常的蔬菜那麼普遍。這種只長在水裡的蔬菜,其實大部分人都聽說過或是吃過,雖然它的產量高,在盛產的省份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還是有許多人沒有見過,它就是「茭白」。
  • 農民種植一「刺果子」,過去是惹人嫌的灌木,現在城裡一斤25元
    農民種植一「刺果子」,過去是惹人嫌的灌木,現在城裡一斤25元要知道在野外生長的這些植物,就算是沒有生長在田地裡,也會對農民們的生活帶來影響,它們的生長繁殖能力強,要是不及時清理,房屋前後都會長滿。今天介紹的就是農民種植的一種「刺果子」,它在過去也是惹人嫌的灌木,現在城裡一斤25元,食用價值高,營養豐富,如今很受歡迎。這種野果子的學名叫做「刺梨」,過去在農村並不被待見,它是一種生長旺盛的灌木、小喬木結出來的果實,在山林裡比較常見。
  • 這種水果味道酸甜還沒皮,小蟲子最愛往裡鑽,城裡一斤要賣42元
    這種水果味道酸甜還沒皮,小蟲子最愛往裡鑽,城裡一斤要賣42元農村地區最不缺少的就是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還有一些就是農民賴以謀生的農作物和瓜果蔬菜等等。楊梅的果肉直接裸露在外表,所以經常會招攬一些蟲子,大家在使用之前一定要用鹽水浸泡一段時間,多清洗幾遍,這樣才能夠放心食用。雖然吃楊梅的前戲比較複雜,但是吃過這個水果以後就會覺得之前的那些工序都是值得的,楊梅的果肉非常的軟糯,而且味道也非常的香甜,酸甜可口,尤其是夏天把它放在冰箱裡面以後再拿出來吃,非常的清涼爽口。
  • 農村最「廉價」的作物,一斤最多就5毛錢,果實長得比菠蘿蜜還大
    農村最「廉價」的作物,一斤最多就5毛錢,果實長得比菠蘿蜜還大我們在農村見過最多的蔬菜,就是空心菜、大白菜、黃瓜、茄子、冬瓜、韭菜這些,在農村生活的話,幾乎是可以吃到很多瓜果蔬菜的,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應季蔬菜,,而且是自己想吃什麼,就可以自己動手種植
  • 國內種植多年,一斤賣3元,進口卻一斤7元,差別在哪?
    熱帶水果種類豐富,能夠被大眾記住並且喜愛的水果其實不多,但其中絕對有菠蘿蜜,金黃髮亮、氣味香甜的菠蘿蜜素來有「熱帶水果皇后」的稱號,無論是大小還是營養元素都遠遠超過一般的水果。事實上,菠蘿蜜可以說是世界上質量最大的果實了,它的果實最大能達到四十多公斤重,我們平時在店裡看到的小塊菠蘿蜜都是商家為了方便售賣,破皮處理好後分裝來賣的。也或許是沒有看見它那猙獰的外皮的緣故,許多人都錯誤地認為菠蘿蜜就是更甜一些的菠蘿品種,但兩者雖然名字相似,所屬的植物綱目截然不同,菠蘿為單子葉,而菠蘿蜜為雙子葉,一點親屬關係都沒有。
  • 農村一種野菜,過去農民不理睬,如今城裡一斤80元,大量出口日本
    在地大物博的農村,還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們去發現的好東西。只不過我們雖然生活在農村,但是對農村的了解還是少之又少。那麼今天筆者來介紹個有意思的野菜吧,這野菜過去不被重視,農民見了不理睬,誰知今天城裡一斤80元,大量出口日本呢。這野菜叫香椿芽,是春天從香椿上長出來的嫩芽。
  • 農村不要錢的野蔥,城裡賣10元一斤,營養功效多,但是少有人知道
    農村不要錢的野蔥,城裡賣10元一斤,營養功效多,但是可惜少有人知道野蔥,顧名思義就是野生的蔥,學名薤(xiè)白。野蔥在全國各地的叫法不一樣,比如有的地方叫它「野蒜」,也有的地方叫山蒜、山野蒜、野小蒜、大腦瓜、小根蒜、野蕎等。到了春天,在農村的田地裡、路邊荒草叢裡、山坡上,長滿了綠油油的野蔥。由於野蔥在農村遍地都是,還是野生的,所以不要錢就能挖到,農民們平時都是趁著空閒時間就會挖一些回來吃。
  • 農村娃當零食,長相似葡萄,卻不知城裡賣十五元一斤?
    ,比如今年的芒果,價格不會太高,賣不出去,以前一斤7-8元,今年2-3元就可以賣到一斤。事實上,以前生活水平不高的時候,鄉下娃們都把龍葵當作點心,吃起來十分甜美可口,讓人吃過之後也會懷念不已,不過那時大家都不太重視龍葵,只把它當作沒有價值的野果,不知營養有多好。事實上,龍葵的營養成分較高,尤其是味道很甘甜,果汁量大,更適合採摘食用。
  • 農村有種野果,外形紋路很像足球,如今已賣到四十元1斤!
    以前鄉下娃把它當飯吃,現在賣40元一斤,成了種地的熱門。我想每個人都很難找到以動物命名的水果,黑老虎也不多。有許多別名,但都很古怪,如冷飯糰、過山風、風沙藤、透地珠、三百兩銀、紅鑽、十八症等等,難道每一個都覺得很奇妙嗎?黑虎屬是一種一年四季常綠的藤本植物,葉子呈革質長圓形,而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其果實部分。
  • 農村的小野果,長相似藍莓,一口能塞幾十個,如今50一斤稀罕珍貴
    農村的小野果,長相似藍莓,一口能塞幾十個,如今50一斤稀罕珍貴農村裡的野果子種類繁多,大多數都是能夠食用的,不同的季節都能夠吃到不同種的野果子,在以前農村條件不好的時候,都是農民們和心頭好。南燭的植株觀賞價值也高,經常被用於綠化或是園林裝飾,如今在城市裡也有不少人認識它,結出來的果實也備受歡迎,在市面上有人售賣,價格也不低。
  • 長在地裡的「枇杷」,全身是寶,農村娃特愛吃,今百元一斤很稀罕
    農村的野果很多,特別是夏秋兩季,很多都成為農村娃們的「零食」。今天要說的是70-80年代出生的農村娃們常吃的一種野果「地果」。採摘過地果的人就會知道,它一般是成片狀生長的。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地果」的果實都能食用。
  • 果實長滿了小刺,卻香甜如蜜糖,現在正逢採摘季節,別錯過
    經常吃水果對能維持酸鹼平衡,改善心肌功能,以及減肥瘦身滋養皮膚等功效,吃水果有益健康如今成為共識。生活好了,市面上除了常見的本土水果野果之外,同時還有不少舶來品,比如奇異果、牛油果、車釐子,這些「洋水果」有的被冠以「鈣果」、「維C之王」等等名號,即便是價格不菲購買者還是趨之若鶩。
  • 野菜中的佼佼者,含鈣量高,農村稱為「鳳尾草」,城裡一斤10元
    其實在農村能夠食用的野菜有很多,像我們常見的薺菜、香椿芽、魚腥草,在城裡都享有盛名,它們的價格也都不低,像香椿芽今年春天都賣到了上百元一斤。這些野菜安全沒有經過汙染,就算是沒有蔬菜的口感好,但是有新鮮感在,很多人都願意購買。
  • 長相似葡萄,農村娃當零食,卻不知城裡一斤賣15元供不應求
    如今的生活條件好了,人們在飲食上也有了更多的追求,很多水果的種植規模也在加大,滿足大眾的食用需求,這幾年裡,水果的價格也因產量的增加而出現下跌狀態,比如說今年的芒果就是如此,它的價格就不是太好,沒有賣出太高的行情,過去一斤7-8元,今年2-3元就能賣到一斤。
  • 人稱「黑棗」,很多人種植,果實一斤8元,卻靠野生供應
    其實筆者對老家的最深印象並不是優美的環境,而是各種各樣美味的野果,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黑棗」,很多人種植,果實一斤8元,卻靠野生的供應。「黑棗」的學名叫做君遷子,它是一種農村常見的野果,因為果實完全成熟後顏色紫黑,與棗子大小差不多,所以得名黑棗。君遷子這種植物是一種落葉喬木,樹木長得非常高,最高的能夠達到30米,不過農村常見的君遷子大部分都只是長到十來米。
  • 農村一種野果子,過去農村娃當零食吃,如今城裡一斤20,難買到
    農村不僅有好山好水好風景,還有很多令人難以忘懷的野味。小時候非常喜歡去山上玩兒,不僅因為回歸大自然的自由,更是因為山上隱藏著很多誘人的美味果子。那些野果子滿足了兒時農村娃兒對於零食的需求,它們雖然長在山上,如此的普通,但是它們的滋味兒依然留在我的心中。
  • 長在農村鄉下,小時候摘下來玩,如今一斤130元?
    導讀:長在農村鄉下,小時候摘下來玩,如今一斤130元?文/一種記錄(原創內容,抄襲必究)生活在農村的人,是幸福的。話說筆者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小時候自然也是在鄉下長大的。對於這個疑問,相信生活在農村的人都會不屑。不管是90後還是80後、70後,只要在鄉下生活在過,就肯定見到過酸棗的影子。特別是在酸棗結果的時期,差不多在每年的秋冬季節吧,酸棗的葉子掉下來後,剩下的就是一個個紅紅的小酸棗了。即使隔著數十米遠,也能夠看得見它。
  • 長得像「竹筍」,農村娃常吃,到城裡成高檔野菜,一斤15元
    每年的冬季都是吃冬筍的季節,它的食用口感很是脆爽美味,其營養成分很多,其中的維C成分比較多,因此多年來一直是高檔食材,市場一斤可賣20多元。其實今天要說的這種野菜,它的嫩苗和竹筍比較相似,過去一直是農村娃的美食,如今在市場上也變成了高檔野菜,一斤高達15元,它就是虎杖。
  • 農村裡的一大惡草,總喜歡粘人身上,過去經常砍除,如今10元一斤
    農村裡的一大惡草,總喜歡粘人身上,過去經常砍除,如今10元一斤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像土地資源更是廣闊,在農村有不少還沒有被開發的土地,在上面就生長著不少的野生植物。這些野生植物在農村並不受歡迎,主要就是因為總是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我們都知道野生植物的繁殖能力強,有野火燒不盡的說法,但其實不少植物價值珍貴。今天我們介紹的是農村裡的一大惡草,它喜歡粘人身上,過去見過就會將它砍除,如今曬乾後城裡一斤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