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先樞 楊裡昂 彭國梁
攝影 喬育平
瀏陽北鄉沈家大屋
沈家大屋位於瀏陽市北鄉龍伏鎮新開村撈刀河畔。新開村舊名發華寺,當地人叫發八寺,故沈家大屋又稱發八寺大屋。古民居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環境十分優美。屋場主體建築建於清同治四年(1865),舊時正廳及橫廳掛有「桐第安榮」等巨型黑漆金字匾額十六塊。
房屋牆基由紅沙石、青磚砌成,牆體由厚實的土磚砌成。正廳高達九米多,其他房屋高達八米以上。屋內正廳、橫廳、十字廳、巷道、走廊等所佔面積很大,而且左右對稱,給人以空闊舒暢之感。
沈家大屋
沈家大屋今存建築面積一萬三千五百平方米。大屋北側建有師竹堂、筠竹堂、三壽堂、德潤堂、崇基堂等建築。整個建築群由十七間廳屋、三十多條巷道和長短迴廊將二十多棟共二百多間房屋連成一個整體,房屋重疊,巷道迴環,庭院相隔,層次分明。精美的格柵門窗木雕、古老的天井照壁,構成瀏陽清代民居渾厚的風格。沈家大屋龕聯云:
孝悌傳家繩祖武;
詩書繼世冀孫謀。
沈家大屋大堂
沈氏家族為當地的名門望族。族人沈步開為前清四品武官,新開市原沈氏宗祠昔有皇帝授予沈步開的金字匾「花翎遊府」。大屋先主沈摶九為清乾隆間人士。大屋由沈摶九膝下六個兒子籌資興建。據沈氏族譜記載,沈摶九祖孫四代有六人曾誥授、誥贈「奉政大夫」,二人為「奉直大夫」。
沈氏家族又與同鎮南嶺村人、辛亥革命志士、民國湖南軍政府首任都督焦達峰有聯姻關係。焦達峰夫人沈菁莪變賣首飾支持丈夫從事革命活動,堪稱女中豪傑,焦的嶽祖沈榮全、嶽父沈寅谷亦威望極高。而焦達峰的胞妹焦六蘭則嫁給了師竹堂的沈差提。焦達峰曾於辛亥革命前夕回沈家大屋宣傳革命。
2011年,沈家大屋公布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