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起實施!明確禁止老師七類行為!
法律雖然沒有直接使用教育懲戒的概念,但這一概念已經約定俗成,被社會和教育界普遍認同,符合我們的文化傳統和教育實踐,也是教育權的題中應有之義。制定《規則》是確權、也是限權,出發點就是將法律規定的學校、教師的教育權進一步細化,對法律禁止的體罰等教師不當管理行為劃出紅線,推動落實黨和國家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明年實施 禁止七類不當教育行為
《規則》強調,教育懲戒與體罰和變相體罰是不同性質的行為,明確禁止了七類不當教育行為。《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圖片來源:教育部官網)《規則》首次對教育懲戒的概念進行了定義,規定教育懲戒是「學校、教師基於教育目的,對違規違紀學生進行管理、訓導或者以規定方式予以矯治,促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教育行為」,明確教育懲戒不是懲罰,而是教育的一種方式,強調了教育懲戒的育人屬性,是學校、教師行使教育權、管理權、評價權的具體方式。
-
明確教育懲戒不是懲罰:教育部禁止中小學教師7類不當教育行為,明確三類教育懲戒
教育部制定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明確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可實施教育懲戒,將教育懲戒分為一般教育懲戒
-
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明確禁止教師七類行為!2021年3月1日起實行!
學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學校及其教師應當予以制止並進行批評教育,確有必要的,可以實施教育懲戒: (一)故意不完成教學任務要求或者不服從教育、管理的; (二)擾亂課堂秩序、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 (三)吸菸、飲酒,或者言行失範違反學生守則的; (四)實施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險行為的
-
教育部禁止教師7類不當教育行為,老師好當,家長難當的時代到了
近日,教育部終於制定頒布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規則中明確指出教師應該享有教育懲戒權,但懲戒不能等同於體罰,並將嚴禁身體傷害、超限度懲罰、辱罵歧視等言行侵犯學生人格尊嚴、因成績不好而懲戒學生等七類不當教育行為列為禁止之列(如下圖所示):細分析以上被教育部列為不當教育的七類行為,我們不難發現,教師雖然擁有懲戒教育學生的權利,但要時刻把握懲戒的度:擊打學生讓學生感到身體痛苦的行為
-
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劃定教師行為紅線,明確教育懲戒不是懲罰
《規則》對教育懲戒的概念進行了定義,明確教育懲戒不是懲罰,而是教育的一種方式,強調了教育懲戒的育人屬性,是學校、教師行使教育權、管理權、評價權的具體方式。 其中的內容有兩個重點: 第一,賦予老師懲戒權。根據學生違紀程度輕重,《規則》將教育懲戒分為一般教育懲戒、較重教育懲戒和嚴重教育懲戒三類。
-
即日起,多地對電動車實施新規,這類電動車或將禁止上路
多地對電動車實施新規,這類電動車或將禁止上路。 無牌電動車、三輪車禁止上路:電動車所導致的大部分事故都是因為違規騎行,而違規騎行的源頭問題就是電動車沒有實名登記,違章行為無牌追溯到車主進行處罰
-
如何保證教師正當實施教育懲戒?教育部:不當實施管理行為要承擔責任
針對如何讓教師正當實施教育懲戒,教育部政策法規司負責人答記者問時表示,教師應當審慎使用教育懲戒,與鼓勵、勸導、積極管教等教育方式相結合,確有必要再合理使用。《規則》強調,教育懲戒與體罰和變相體罰是不同性質的行為,明確禁止了七類不當教育行為,劃定教師行為紅線,規定了對越界教師的處罰方式,方便各方監督。同時,《規則》也強調學校應當支持、監督教師正當履行職務,維護教師合法權益。
-
六大類證券從業者管理新規出爐!明確11項禁止行為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對證券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有關規定,持續培訓每年累計不少於90學時。看點四:規範從業人員登記和信息管理一是,明確從業人員登記要求及分類管理。登記類別分為一般證券業務、證券經紀人、證券投資諮詢(證券投資顧問)、證券投資諮詢(證券分析師)、保薦代表人、高級管理人員等六類。二是,規範從業人員信息報送內容及時限。
-
七類重大勞保違法行為將定期公布 違法行為將納入信用體系
該負責人指出,無故拖欠勞動者勞動報酬、不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違反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等七類情節嚴重的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應當進行社會公布,《辦法》規定,人社行政部門應當予以公布,而非選擇性公布。 《辦法》規定,地市級、縣級人社行政部門對本轄區發生的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每季度向社會公布一次。人社部和省級人社行政部門每半年向社會公布一次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
對學生的哪些行為可以實施教育懲戒?教育部答問
教育懲戒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教育領域中央關心、社會關注、群眾關切的熱點問題。2019年6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對制定教育懲戒有關實施細則提出明確要求。中央領導同志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兩會」代表、委員提出許多有關建議、提案,基層學校校長、教師普遍希望國家明確規則,解決老師不敢管、不願管、不會管學生這一突出問題,大多數家長也對此表示支持。
-
七類重大勞保違法行為將定期公布 違法納入社保信用體系
該負責人自出,無故拖欠勞動者勞動報酬、不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違反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等七類情節嚴重的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應當進行社會公布,《辦法》規定,人社行政部門應當予以公布,而非選擇性公布。《辦法》規定,地市級、縣級人社行政部門對本轄區發生的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每季度向社會公布一次。人社部和省級人社行政部門每半年向社會公布一次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
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來了:9類內容、20種行為被禁止
除了前言部分介紹制定出臺《規範》的工作背景外,全面涵蓋了網絡直播營銷活動普遍遵守的原則、針對不同主體的特定規範,鼓勵情形和實施保障等。6月24日,中國廣告協會發布《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這是國內出臺的第一個關於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的專門規範。
-
合肥地鐵禁止16類行為活動最高處罰3萬元 快閃等表演被禁止
為保障合肥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維護運營秩序,營造安全、文明、有序乘車氛圍,合肥市公安局軌道交通分局、合肥市交通運輸管理處、合肥城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於4月25日聯合發布《關於規範軌道交通運營場所乘客行為和商業活動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明確禁止16類行為、活動,違者將面臨50~30000元不等的經濟處罰。
-
今起實施!上海地鐵內這7件事不能做,敬老卡將寄到家!
高志苗 攝地鐵上,7類約束性行為都有什麼?「地鐵上那些刷抖音的,聲音還開的賊大,真的比較煩。」陳女士表示,確實應該有規定製止這類行為,「地鐵上吃韭菜盒子的行為一樣不能忍!」多位乘客反饋,他們平常在地鐵上見到的不文明行為,《辦法》中都有相關規定。
-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教育部明確了!
據新華社報導,日前,教育部在前期廣泛調研、公開徵求意見基礎上,制定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 《規則》首次對教育懲戒的概念進行了定義,明確禁止了七類不當教育行為。《規則》將於2021年3月1日起實施。
-
教育部發文 對教育懲戒權做出明確規定
《規定》中首次對教育懲戒的概念進行了定義,規定教育懲戒是「學校、教師基於教育目的,對違規違紀學生進行管理、訓導或者以規定方式予以矯治,促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教育行為」,明確教育懲戒不是懲罰,而是教育的一種方式,強調了教育懲戒的育人屬性,是學校、教師行使教育權、管理權、評價權的具體方式。
-
即日起 又有一批新規正式實施
No.1地鐵車內進食、外放手機聲音將上「黑名單」4月起,乘地鐵出行的乘客要注意,伴隨交通運輸部印發的《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4月1日起施行,車內進食、手機外放等不文明行為被禁止。在乘客行為規範方面,《辦法》明確了影響運營安全的10類禁止性行為,以及影響秩序的7類約束性行為。
-
嚴重違紀停課停學處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教育部明確了!
《規則》首次對教育懲戒的概念進行了定義,明確禁止了七類不當教育行為。《規則》將於2021年3月1日起實施。《規則》回應了社會關切的教育熱點問題,在起草過程中就受到了各方面高度關注。《規則》也明確禁止了七類不正當教育行為,為教師行為劃定了紅線,規定了對越界教師的處罰方式。會傷害學生身體或心理的懲戒措施,如體罰、辱罵、因個人或少數人違規違紀行為而懲罰全體學生等被明確禁止。
-
剛剛明確!學生這些行為,老師可以懲戒!
《規則》強調,教育懲戒與體罰和變相體罰是不同性質的行為,明確禁止了七類不當教育行為,劃定教師行為紅線,規定了對越界教師的處罰方式,方便各方監督。同時,《規則》也強調學校應當支持、監督教師正當履行職務,維護教師合法權益,教師無過錯的,不得因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而給予其處分或者其他不利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