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禁止教師7類不當教育行為,老師好當,家長難當的時代到了

2021-01-08 指尖教育帝國

教師應不應該行使教育懲戒權?如何行使懲戒權才能不被界定為體罰?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諸多教師。近日,教育部終於制定頒布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規則中明確指出教師應該享有教育懲戒權,但懲戒不能等同於體罰,並將嚴禁身體傷害、超限度懲罰、辱罵歧視等言行侵犯學生人格尊嚴、因成績不好而懲戒學生等七類不當教育行為列為禁止之列(如下圖所示):

細分析以上被教育部列為不當教育的七類行為,我們不難發現,教師雖然擁有懲戒教育學生的權利,但要時刻把握懲戒的度:擊打學生讓學生感到身體痛苦的行為,言語辱罵、諷刺學生令學生心靈感到痛苦的行為,因學生成績而教育懲戒學生或者諸如罰站、罰寫等超限度的懲戒行為以及帶有教師個人情緒及好惡習的過分懲戒學生的行為都將被禁止。

有了這七類被嚴禁的不當教育行為,基本教師將不再為要不要懲戒學生,如何懲戒學生而心生困擾,從今往後老師們要徹底和那些為了讓學生提高成績而在言行上令學生身心感到痛苦,試圖讓學生達到「知恥而後勇」的老舊教育懲戒行為說「Bye-bye」了,明白了這層意思,老師也就沒有什麼可糾結的了:作為老師,可以苦口婆心地給學生講道理,可以教育學生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但學生若屢教不改,與老師的教導背道而弛,估計老師也很難有辦法將學生拉回正道。

所謂「懲戒」顧名思義是指「懲治過錯,戒除未來再犯」,可見「懲」的目的是為了「戒」,如果「懲」的力度不夠,就起不到「戒」的作用。如果教師雖擁有懲戒權但懲戒的力度不夠,那麼生性頑劣的學生必然失去對教師的「敬畏」之心,其教育效果也就大打折扣,這樣一來,家長寄希望於學校老師對孩子嚴加管教,使之行正道,成良才的希望有可能就落空了。

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老師只要盡到自己的教書育人的本分,將該給學生講的東西講明白就行,至於學生聽不聽,能不能做到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但同時學校又是全體學生的學校,生性頑劣的學生老師管不了,為了維護學校全體學生的利益,老師也絕不會由著某些頑劣學生們的性子亂來,但又不能越界懲戒,也就只能將管教權還給父母,因此教育越人性化,教師的權利越弱,家長的責任反而越大,所以,未來教育時代必然是一個教師好當,家長難當的時代。

總之,現在很多孩子無論對家長,還是對老師似乎都缺少了最不可缺的「敬畏」之心,這才是教育之難的根本所在,老師的教育底線,教育部已經給劃清了,手裡有多大權力用多大權力就行了,反而好當了,難的是擁有無限責任權和管理權的家長,如果孩子不怕老師,不聽老師的教誨,那麼家長只能「耗子尾汁」了。

相關焦點

  • 明確教育懲戒不是懲罰:教育部禁止中小學教師7類不當教育行為,明確三類教育懲戒
    教育部制定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明確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可實施教育懲戒,將教育懲戒分為一般教育懲戒
  •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明年實施 禁止七類不當教育行為
    《規則》強調,教育懲戒與體罰和變相體罰是不同性質的行為,明確禁止了七類不當教育行為。《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圖片來源:教育部官網)《規則》首次對教育懲戒的概念進行了定義,規定教育懲戒是「學校、教師基於教育目的,對違規違紀學生進行管理、訓導或者以規定方式予以矯治,促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教育行為」,明確教育懲戒不是懲罰,而是教育的一種方式,強調了教育懲戒的育人屬性,是學校、教師行使教育權、管理權、評價權的具體方式。
  • 教育懲戒非懲罰!教育部禁止中小學教師7類不當教育行為
    各位家長,大家好。12月29日,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將於2021年3月1日開始實行),文件一出便在網上引起了廣泛討論。教育懲戒:學校、教師基於教育目的,對違規違紀學生進行管理、訓導或者以規定方式予以矯治,促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教育行為(教育懲戒不是懲罰,而是教育的一種方式)《規則》將教育懲戒分為一般教育懲戒、較重教育懲戒和嚴重教育懲戒三類。
  • 如何保證教師正當實施教育懲戒?教育部:不當實施管理行為要承擔責任
    針對如何讓教師正當實施教育懲戒,教育部政策法規司負責人答記者問時表示,教師應當審慎使用教育懲戒,與鼓勵、勸導、積極管教等教育方式相結合,確有必要再合理使用。《規則》強調,教育懲戒與體罰和變相體罰是不同性質的行為,明確禁止了七類不當教育行為,劃定教師行為紅線,規定了對越界教師的處罰方式,方便各方監督。同時,《規則》也強調學校應當支持、監督教師正當履行職務,維護教師合法權益。
  • 教育部嚴厲打擊的3類老師,他們將被踢出教師隊伍,家長:支持
    教育問題,是每個家庭都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而說到教育,最離不開的話題就是教師了。我們從小到大,接觸最多的除了親人,那就是我們的老師了。而若是碰上不負責任的老師,每天都是糊弄過去,那同學們可就慘了,白費了時間不說,還什麼都學不到。因此,很多家長對老師的教育也很是擔心,害怕孩子遇到一個不負責任的教師,今天小編就講一下,教育部嚴厲打擊的幾類教師,他們將被踢出教師隊伍。
  • 現在的老師好當嗎?網友:太難當了
    自從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之後,老師與學生以及家長之間的糾葛好像從來沒有安分過。這不,有一個女孩因受不了老師的欺壓遂留下一封遺書後跳樓,好在沒有生命危險,但也高位截癱。此時再次引起廣大網友對教師的激烈討論,有人將矛頭直指這位毫無師德的老師,當然也有人直言:如今的老師太難當了!
  • 教育部表態:禁止教師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老師必須親自批改
    12月10日,教育部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對於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律師點評】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給孩子批改作業已經成了學生家長的義務和任務。如果有哪位學生家長沒有完成批改作業的任務,還會被老師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這種情況在我們讀書的那個年代,是老師想都不敢想的!因為給學生批改作業本來就是老師履行教育職責的應有之義,是老師的法定義務。
  • 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明確禁止教師七類行為!2021年3月1日起實行!
    日前,教育部在前期廣泛調研、公開徵求意見基礎上,制定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教育部令第49號,以下簡稱《規則》)。;  (五)打罵同學、老師,欺凌同學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六)其他違反校規校紀的行為。
  • 明確禁止老師七類行為!
    中央領導同志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兩會」代表、委員提出許多有關建議、提案,基層學校校長、教師普遍希望國家明確規則,解決老師不敢管、不願管、不會管學生這一突出問題,大多數家長也對此表示支持。教育懲戒問題是一個小切口,卻關係到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大戰略,關係到營造良好教育生態的大問題。
  • 教育部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中小學教師、幼兒園教師行為準則,明確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規範
    教育部關於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通知教師〔2018〕16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
  • 教育部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中小學教師、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準則...
    編者按 為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育部印發了《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 教育部關於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教育部關於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高校: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紮實推進《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的實施,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我部研究制定了《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以下統稱準則)。
  • 教育部明確,這4類問題教師將被踢出隊伍,老師總體薪資有望提升
    好的教育自然離不開好的教育資源,而除了基礎的教學設施之外,好的老師也是決定教育質量好壞的關鍵因素,所以對於教師質量一定不能馬虎,這樣才能讓孩子在學校裡面更好的學習。隨著我國教育的發展,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在短短數十年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教師隊伍也在十幾年間得到了發展。而老師隊伍的擴大,必然會出現很多不負責的老師,會出現很多亂象,教育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也在制度上做出了很多調整,對於有四類現象的老師及時清出教師隊伍,是哪種四種行為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教育部關於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
    教育部關於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通知教師〔2018〕16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高校:
  • 教育部:對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 發現一起嚴處...
    今天(10日)上午,教育部在京召開第四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情況。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 教育部:對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
    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教師職業規範來了!教育部印發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近日,教育部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明確新時代教師職業規範,劃定基本底線,深化師德師風建設。
  • 教育部表示:這4類教師將面臨「失業」,「鐵飯碗」不鐵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快速進步,我國教育事業正在不斷前進,教育水平逐年提高,國家也特別重視教師行業的發展,近幾年就有很多關於改善教師「工作環境」的各種好消息。教師待遇得到了國家政策支持,據有關通知表示,教師的收入待遇不能夠比當地的公務員收入還要低!
  • 教育部發聲:教師將不再是「鐵飯碗」,這4類行為不可觸犯
    教師一直是一個備受尊敬的職業,我們總以「燃燒自己點亮別人」來形容教師這個行業。隨著時代發展的今天,「教師」一職,備受爭議。同時作為一個眾人心中的「鐵飯碗」職業,它一直備受家長、學生的青睞。但,現在,教師這個職業似乎也從「神壇」上跌落下來。社會快速的發展,導致各個學生的「底層」教師較為缺乏。
  • 教育部明確!事關教師懲戒學生
    (試行)》將於2021年3月1日起實施明確學生哪些行為老師可以懲戒明確禁止老師七類不當教育行為《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第一次以部門規章的形式對教育懲戒做出規定,系統規定了教育懲戒的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