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懲戒非懲罰!教育部禁止中小學教師7類不當教育行為

2021-02-13 南昌升學經
各位家長,大家好。12月29日,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將於2021年3月1日開始實行),文件一出便在網上引起了廣泛討論。

教育懲戒:學校、教師基於教育目的,對違規違紀學生進行管理、訓導或者以規定方式予以矯治,促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教育行為(教育懲戒不是懲罰,而是教育的一種方式)

《規則》將教育懲戒分為一般教育懲戒、較重教育懲戒和嚴重教育懲戒三類。

一般教育懲戒適用於違規違紀情節輕微的學生,包括點名批評、做口頭或者書面檢討、增加額外教學或者班級公益服務任務、一節課堂教學時間內的教室內站立、課後教導等。

較重教育懲戒適用於違規違紀情節較重或者經當場教育懲戒拒不改正的學生,包括德育工作負責人訓導、承擔校內公共服務、接受專門的校規校紀和行為規則教育、被暫停或者限制參加遊覽以及其他集體活動等。

嚴重教育懲戒適用於違規違紀情節嚴重或者影響惡劣,且必須是小學高年級、初中和高中階段的學生,包括停課停學、法治副校長或者法治輔導員訓誡、專門人員輔導矯治等

學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學校及其教師應當予以制止並進行批評教育,確有必要的,可以實施教育懲戒。

(一)故意不完成教學任務要求或者不服從教育、管理的

(二)擾亂課堂秩序、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

(三)吸菸、飲酒,或者言行失範違反學生守則的

(四)實施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險行為的

(五)打罵同學、老師,欺凌同學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六)其他違反校規校紀的行為

學生實施屬於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不良行為或者嚴重不良行為的,學校、教師應當予以制止並實施教育懲戒,加強管教;構成違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一)以擊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體痛苦的體罰

(二)超過正常限度的罰站、反覆抄寫,強制做不適的動作或者姿勢,以及刻意孤立等間接傷害身體、心理的變相體罰

(三)辱罵或者以歧視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學生人格尊嚴

(四)因個人或者少數人違規違紀行為而懲罰全體學生

(五)因學業成績而教育懲戒學生

(六)因個人情緒、好惡實施或者選擇性實施教育懲戒

(七)指派學生對其他學生實施教育懲戒

(八)其他侵害學生權利的

相關焦點

  • 明確教育懲戒不是懲罰:教育部禁止中小學教師7類不當教育行為,明確三類教育懲戒
    教育部制定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明確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可實施教育懲戒,將教育懲戒分為一般教育懲戒
  •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明年實施 禁止七類不當教育行為
    央廣網北京12月29日消息(記者安紅麗)教育懲戒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教育領域中央關心、社會關注、群眾關切的熱點問題。日前,教育部制定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規則》將於2021年3月1日起實施。
  • 教育部禁止教師7類不當教育行為,老師好當,家長難當的時代到了
    教師應不應該行使教育懲戒權?如何行使懲戒權才能不被界定為體罰?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諸多教師。近日,教育部終於制定頒布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規則中明確指出教師應該享有教育懲戒權,但懲戒不能等同於體罰,並將嚴禁身體傷害、超限度懲罰、辱罵歧視等言行侵犯學生人格尊嚴、因成績不好而懲戒學生等七類不當教育行為列為禁止之列(如下圖所示):細分析以上被教育部列為不當教育的七類行為,我們不難發現,教師雖然擁有懲戒教育學生的權利,但要時刻把握懲戒的度:擊打學生讓學生感到身體痛苦的行為
  • 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劃定教師行為紅線,明確教育懲戒不是懲罰
    《規則》對教育懲戒的概念進行了定義,明確教育懲戒不是懲罰,而是教育的一種方式,強調了教育懲戒的育人屬性,是學校、教師行使教育權、管理權、評價權的具體方式。     其中的內容有兩個重點:     第一,賦予老師懲戒權。根據學生違紀程度輕重,《規則》將教育懲戒分為一般教育懲戒、較重教育懲戒和嚴重教育懲戒三類。
  • 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
    教育部網站12月29日消息,日前,教育部在前期廣泛調研、公開徵求意見基礎上,制定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教育部令第49號,以下簡稱《規則》)。《規則》回應了社會關切的教育熱點問題,在起草過程中就受到了各方面高度關注。
  • 變相懲罰?不敢管?嚴重違紀停課停學處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教育部明確了!
    變相懲罰?不敢管?嚴重違紀停課停學處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教育部明確了!學生們犯了錯,老師管不管、罰不罰?怎麼罰?如今,引發家長與校方爭執、備受困擾的相關問題,終於有了剛性準繩。 據新華社報導,日前,教育部在前期廣泛調研、公開徵求意見基礎上,制定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 《規則》首次對教育懲戒的概念進行了定義,明確禁止了七類不當教育行為。《規則》將於2021年3月1日起實施。《規則》回應了社會關切的教育熱點問題,在起草過程中就受到了各方面高度關注。
  • 變相懲罰?不敢管?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教育部明確了!
    據新華社報導,日前,教育部在前期廣泛調研、公開徵求意見基礎上,制定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 《規則》首次對教育懲戒的概念進行了定義,明確禁止了七類不當教育行為。《規則》將於2021年3月1日起實施。
  • 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明確禁止教師七類行為!2021年3月1日起實行!
    日前,教育部在前期廣泛調研、公開徵求意見基礎上,制定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教育部令第49號,以下簡稱《規則》)。本規則所稱教育懲戒,是指學校、教師基於教育目的,對違規違紀學生進行管理、訓導或者以規定方式予以矯治,促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教育行為。所以,教育懲戒並不是懲罰,而是用一種相對合理的教育方式進行育人。
  • 如何保證教師正當實施教育懲戒?教育部:不當實施管理行為要承擔責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日前,教育部印發《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針對如何讓教師正當實施教育懲戒,教育部政策法規司負責人答記者問時表示,教師應當審慎使用教育懲戒,與鼓勵、勸導、積極管教等教育方式相結合,確有必要再合理使用。《規則》強調,教育懲戒與體罰和變相體罰是不同性質的行為,明確禁止了七類不當教育行為,劃定教師行為紅線,規定了對越界教師的處罰方式,方便各方監督。同時,《規則》也強調學校應當支持、監督教師正當履行職務,維護教師合法權益。
  • 學校、教師可實施教育懲戒!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
    日前,教育部在前期廣泛調研、公開徵求意見基礎上,制定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教育部令第49號,以下簡稱《規則》)。《規則》回應了社會關切的教育熱點問題,在起草過程中就受到了各方面高度關注。《規則》強調,教育懲戒與體罰和變相體罰是不同性質的行為,明確禁止了七類不當教育行為,劃定教師行為紅線,規定了對越界教師的處罰方式,方便各方監督。同時,《規則》也強調學校應當支持、監督教師正當履行職務,維護教師合法權益,教師無過錯的,不得因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而給予其處分或者其他不利處理。
  • 教師懲戒學生禁止「連坐」或變相體罰
    經過前期調研和公開徵求意見,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昨天頒布,2021年3月1日起實施。《規則》第一次以部門規章的形式對教育懲戒做出系統規定,規定了教師和學校根據違規違紀情況可以對學生實施的教育懲戒方式,同時明確了教師實施懲戒過程中被禁止的七類行為,包括「連坐」式懲罰、變相體罰、因學業成績而懲戒學生、指派學生對其他學生實施懲戒等。
  • 教育部明確!事關教師懲戒學生
    日前教育部制定頒布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
  • 教育部發文 對教育懲戒權做出明確規定
    12月29日,教育部在前期廣泛調研、公開徵求意見基礎上,制定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教育部令第49號,以下簡稱《規則》)。《規則》將於2021年3月1日起實施。《規則》回應了社會關切的教育熱點問題,在起草過程中就受到了各方面高度關注。
  •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牛年送給教師最好的禮物
    日前,教育部在前期廣泛調研、公開徵求意見基礎上,制定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教育部令第49號)。《規則》第一次以部門規章的形式對教育懲戒做出規定,系統規定了教育懲戒的屬性、適用範圍以及實施的規則、程序、措施、要求等,旨在把教育懲戒納入法治軌道,更好地推動學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12月29日教育部網站)看到這則新聞,筆者不禁發聲:《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牛年送給教師最好禮物!
  • 中小學教師對學生「教育懲戒」規則或已不遠,家長該如何面對?
    近日,有針對《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什麼時候發布正式稿的疑問,教育部對此的答覆是「目前我們正在根據收集到的意見對《規則》作進一步研究,將抓緊推動《規則》的修改完善和發布實施工作」。這意味著,中小學教師對學生「教育懲戒」有據可依或已不遠。
  • 教育部公布《中小學懲戒規則》,懲罰孩子,你支持嗎?
    早在2019年底,《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發布徵求意見稿的時候,一下子就引爆了熱議。 當時,新浪微博@央視新聞發起了一個投票,有近8萬人參與: 我也寫了一篇《教育部公布《教育懲戒規則》| 「連國家都鼓勵體罰孩子了?」
  • 對學生的哪些行為可以實施教育懲戒?教育部答問
    讓教育懲戒有尺度、有溫度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負責人就《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答記者問   日前,教育部印發《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教育部政策法規司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從法律視角論《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的出臺
    而近期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中,教育部政策法規司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強調:「為了防止實踐中個別教師將體罰和變相體罰作為教育懲戒實施,《規則》專門對禁止實施的七類不當教育行為作了明確和細化。」由此,可以推斷出,教育部定義下的「體罰和變相體罰」是這「七類不當教育行為」。
  • 學生哪些行為老師可以懲戒?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來了
    日前,教育部印發《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教育部政策法規司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一、請簡單介紹一下《規則》制定出臺的背景和過程。教育懲戒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教育領域中央關心、社會關注、群眾關切的熱點問題。
  • 教育懲戒有法可依,教師「懲戒權」如何有尺有度?
    近年來,關於教育懲戒發生的社會事件頻頻引起各界爭議。一直以來對「教育懲戒」尚無明確的界限與標準,從而演變為老師「不敢管」、「不願管」、「不會管」學生的難題。日前,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系統規定了教育懲戒的屬性、適用範圍以及實施的規則等,《規則》旨在將教育懲戒納入法治軌道,破解長期以來困擾廣大教師的「懲戒」尺度。